编码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06:12:43

编码技术论文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1.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1.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1.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

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

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的网络编码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还是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其中网络编码方案的设计、简化复杂的编码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前所应用的协议软件的更改,与此同时也降低了网络编码的复杂度,进而减小了协议运行的开销。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可以更好的对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编码实际上是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传统路由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转发,网络编码则能够接收到几个不同的数据组,然后将其融合编码信息,增大传输信息的数量,从而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结束了传统中认为独立比特不可压缩的理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有限域中的运算,将接收到的几个不同的数据组,在网络不同的结点中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然后将编码过的数据以多播的形式转发给各个目的结点,并由目的结点对其解码还原,得到原始数据,这样就实现了通信。网络编码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效率,这是因为网络编码增大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不仅增加了网络数据的吞吐量,也提高了宽带的利用效率,还能平衡各网络目的结点之间的负载能力。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背景下,网络编码对提高网络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3结语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是一种新的突破和改革,它是未来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目前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只是一些初步成果,相信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研究,网络编码技术遇到的问题将会不断解决,其体系将会不断改善。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将会给网络数据传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近些年来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技术在地空通信中逐渐成为热点。LDPC码是一种线性的分组码,它是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本论文简要介绍了LDPC码的编码算法和译码算法,以及在地空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词】 LDPC码 地空通信 编码

1 LDPC码简介

1.1 提出LDPC码的背景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最近研发的卫星通信技术能够通过空间卫星进行地空通信。LDPC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LDPC码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具有很低的复杂度等。

LDPC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同时还具有低复杂度的快速译码算法和比较好的特性结构,所以在最新的带宽无线多媒体的通信系统中,LDPC码成为了能够传播高质量的通信以及视频信号的关键性技术。同时LDPC码已经广泛被欧洲等国家的卫星使用。

1.2 LDPC码的基本概念

LDPC码的全称为低密度奇偶校验,1960年后Gallager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LDPC码是一种线性的分组码,它是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LDPC码的编码是一种随机码。由于当时的技术和条件都十分落后,LDPC码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后来人们发现了Turbo码,但是Turbo码在本质上就是LDPC码。LDPC码的纠错性能十分优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LDPC码的译码采用软判决的置信传播迭代译码算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LDPC码在给定误码率的情况下,信息的传输速率和Shannon限很接近。在某种程度上,LDPC码的纠错性比Turbo码强出了很多很多。我们都知道,译码的复杂度与码长有关,而且是线性的关系。要想实现长编码分组的应用,就必须克服分组码在长码的时候译码的计算量问题。

2 DVB-S2标准的前向纠错系统

LDPC码的编译方法有许多,本论文简要介绍一下介绍LDPC码的DVB-S2标准编译码方法。

第一代DVB标准是1994年提出来的,它采用RS码,QPSK调制和级联卷积码的方式。但是伴随VLSI技术的发展,就出现了更高效率的编码方式。DVB-S2项目组的目标旨在带宽和功率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百分之30的传输量。

DVB-S2标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BCH(前向纠错系统由外编码)、LDPC(内编码)和比特交织。同时输入流包括BBFRAMES(基本比特帧)和FECFRAMES(外流前向纠错帧)。FEC系统处理完每个BBFRAME(kbch位)之后,都会产生一个FEC-FRAME(nldpc)。系统BCH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BCHFEC)被加到BBFRAME,LDPC内码的奇偶校验比特被加到BCHFEC后面。

3 LDPC码的算法

3.1 LDPC码编码算法

传统的规则LDPC码的编码主要可以分为四步,分别如下。其框图如图1所示,编码步骤如下:

(1)明确规则LDPC码的H矩阵的列重和行重。

(2)构造LDPC码的H矩阵。

(3)将校验矩阵H转换成系统形式。

(4)根据线性分组码系统形式的校验矩阵与生成矩阵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生成矩阵G,编码生成的码字为C=uG。

3.2 LDPC码的译码算法

LDPC码有很多种译码方式,常见的译码方式主要有:加权比特翻转译码、比特翻转译码、大数逻辑译码、后验概率译码以及和积算法译码等。本论文简要介绍和积算法。

所谓和积算法,就是一种迭代译码算法,它的传播是基于置信度的。下一次迭代的输入,是上一次译码结束时可靠度量度的计算结果。直到达到了某个特定的条件后,译码的迭代过程才会停止,进而系统会作出硬判决。

4 我国的LDPC码在将来地空通信中的应用

地空通信具有许多特点,比如信号的能量衰减比较严重,信息的传输延时比较大等等。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方法,才能够保证信息传输时的可靠性。地空通信信道对于信道编码是一种理想的信道。

(1)地空通信信道和无记忆的高斯信道很相似,都是Shannon编码理论的信道模型。

(2)地空通信信道可以使用很低的频带利用率的编码和二进制调制方案,因为地空通信信道具有很丰富的带宽。

(3)由于地空通信中传输距离非常远,信号的能量衰减比较多,所以采用的都是低码速率通信。

以前地空通信使用的都是Turbo码。Turbo码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误码性能很好,但是仍然存在着误码平台。相对于Turbo码,LDPC码更适合作为地空通信的信道编码,这是因为LDPC码具有很低的译码复杂度、更低的误码平台以及更大的吞吐量。要想设计出更加适合于地空通信的LDPC码,还需要考虑到功耗效率、编码器和译码器的结构以及复杂度等等。作为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LDPC码必将会在地空通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 总结

近些年来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技术在地空通信中逐渐成为热点。LDPC码是一种线性的分组码,它是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本论文简要介绍了LDPC码的编码算法和译码算法,以及在地空通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蓉,梁钊.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构造及编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3):316-319.

[2]张长帅,宋黎定,刘泳.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航天器工程,2007,16(3):90-92.

[3]翟政安,罗伦,时信华.深空通信信道编码技术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2):59-61.

作者单位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幅度调制 误比特率

一、引言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高阶信号调制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但是,在一个噪声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速率的提高会带来误码率的提升。为了提高频谱效率,长期演进(LTE)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根据信道条件的变化,系统动态地采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MIMO传输模式[1]、预编码和发射功率等技术,以期在保证信号质量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传输效率。

LTE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正交频分多址(OFDMA)、多输入多输出(MIMO)[2]等关键技术,以此来克服多径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度。本文对LTE移动通信系统中预编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信道条件的变化,对链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下的预编码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调制与编码下系统的传输速率与误码率的曲线变化。

二、基于信道矩阵奇异值分解的预编码算法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将连续的信号比特流拆分成多个信号子流,再将各信号子流通过不同的天线发射出去,传输各信号子流的多个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构成了空间信道矩阵。在空间信道矩阵构成的各子信道不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子信道将相互干扰,从而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在LTE系统中,预编码技术被看作是解决空间各子信道相互干扰最有效的方法[3]。最优的预编码矩阵是基于信道矩阵奇异值分解的矩阵。

首先假设在一个子帧持续时间内,信道矩阵H不变,假设系统有NT根发射天线,MR根接收天线,发射符号分为L层,每个层有T个符号,第i层由符号[xi,1,xi,2,...,xi,T]组成。对信道矩阵H进行奇异值分解:

式中,n为高斯白噪声。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反馈资源的限制,系统首先须在预先给定好的码本里选择一个码本作为预编码矩阵,也就是利用某种准则得到码本索引。

三、预编码矩阵下的MIMO接收机算法

LTE系统中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反馈都是基于协议配置码本,主要有两种准则:一种是基于系统容量最大化,另一种是基于最小误码率(BER)[4]。本论文采用基于最小误码率的MMSE准则,减小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误差信号功率值,并以此自适应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编码,以便保证系统取得最大的传输容量。假设均衡后的信号为X?,最初的发射信号为X,假定最优均衡器变换系数为G,MIMO信道矩阵为H,那么误差信号可以表示为:

四、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下的预编码算法仿真实验

为了对算法性能作对比,在预编码算法基础上,自适应调制方式分别在QPSK、16QAM、64QAM三种方式进行选择,接收端用MMSE准则的均衡器,将发射信号功率值与均衡后的误差信号功率值的比值作为自适应调节参数,选择相应的调制方式与编码率,当误差信号功率值较大时,此时误码率较大,选择低阶调制方式,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当误差信号功率值较小时,选择高阶调制方式,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以期在满足信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达到最高的传输效率。

仿真实验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情况下展开,信号经过衰落噪声信道,信噪比SNR取值在0dB到21dB之间,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仿真结果分如图1、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SNR的值增大,误比特变小,采用固定调制的阶数越高,误码率越大。在信噪比的值为0dB到12dB之间时,固定64QAM、16QAM高阶调制的误码率都较高,但是,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式下,误码率却随着信噪比变大很快变低,因为链路根据误差信号功率情况自适应地选择了恰当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从图2可以看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固定调制方式和编码率时,数据的传输速率是一个定值,调制阶数越高,数据传输速率越大。但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式下,链路根据信噪比情况,灵活改变了数据传输速率,信噪比的值越小,误比特率就变高,此时数据传输速率减小,信噪比的值越高,误比特率就变小,此时数据传输速率增大,在满足信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达到了非常高的传输效率。

五、结论

论文对链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下的预编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在LTE系统中,预编码技术被看作是解决空间各子信道相互干扰最有效的方法。论文采用基于信道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得到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信号经过噪声信道后,在接收端,采用基于最小误码率的MIMO接收机算法,减小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误差信号功率值,以此自适应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编码,以便保证系统取得最大的传输容量。通过仿真验证,在预编码算法基础上,采用自适应的调制和编码方式能根据信噪比大小变化,灵活改变数据传输速率,在满足信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达到了非常高的传输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V Stankovic, M Haardt, Generalized Design of Multi-User MIMO Precoding Matrices [J].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2008, 7(3):953-961.

[2] W. Peng and F. Adachi,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adaptive antenna array for uplink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J]. Physical Communication, Sep. 2013, vol. 8, pp. 22C30.

[3] Jiang,M., Prasad,N.,Yue,G.,and Rangarajan,S.Efficient link adaptation for precoded multi-rank transmission and turbo SIC receivers. IEEE ICC,2011.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着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着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着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着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它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着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着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着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着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参考文献的着录原则

1)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着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着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着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着录项目

1)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着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etal)。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着”、“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磁盘(disk)[DK]''''光盘[CD]''''联机网络(online)[OL]。

4)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不能写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者为出版社名,可按来源的形式着录,也可以按公认为的简化形式缩写形式着录。如IRRI(原标识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着录。如遇其它纪年形式时,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着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着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1985(4):年(期);1987,5:年,卷

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由於科技日新月异,印刷已由传统印刷走向数位印刷。在数位化的过程中,影像的资料一直有档案过大的问题,占用记忆体过多,使资料在传输上、处理上都相当的费时,现今个人拥有TrueColor的视讯卡、24-bit的全彩印表机与扫描器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而使用者对影像图形的要求,不仅要色彩繁多、真实自然,更要搭配多媒体或动画。但是相对的高画质视觉享受,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储存空间,使用者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体积庞大的图档占掉硬碟、磁带和光碟片的空间;美丽的图档在亲朋好友之间互通有无,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用网路传个640X480TrueColor图形得花3分多钟,常使人哈欠连连,大家不禁心生疑虑,难道图档不能压缩得更小些吗?如此报业在传版时也可更快速。所以一种好的压缩格式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使影像所占的记忆体更小、更容易处理。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压缩模式,在压缩的比率上并不理想,失去压缩的意义。不然就是压缩比例过大而造成影像失真,即使数学家与资讯理论学者日以继夜,卯尽全力地为lossless编码法找出更快速、更精彩的演算法,都无可避免一个尴尬的事实:压缩率还是不够好。再说用来印刷的话就造成影像模糊不清,或是影像出现锯齿状的现象。皆会造成印刷输出的问题。影像压缩技术是否真的穷途末路?请相信人类解决难题的潜力是无限的。既然旧有编码法不够管用,山不转路转,科学家便将注意力移转到WAVELET转换法,结果不但发现了满意的解答,还开拓出一条光明的坦途。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可达到完全不失真,压缩的比率也令人可以接受。由於其数学理论早在1960年代中叶就有人提出了,而到现在才有人将其应用於实际上,其理论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其实际运用也属刚起步,其後续发展可说是不可限量。故研究的动机便由此而生。

贰、WAVELET的历史起源

WAVELET源起於JosephFourier的热力学公式。傅利叶方程式在十九世纪初期由JosephFourier(1768-1830)所提出,为现代信号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十九到二十世纪的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也占了极重要的地位。Fourier提出了任一方程式,甚至是画出不连续图形的方程式,都可以有一单纯的分析式来表示。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为傅利叶方程式的延伸。

小波分析方法的提出可追溯到1910年Haar提出的小波规范正交基。其後1984年,法国地球物理学J.Morlet在分析地震波的局部性质时,发现传统的傅利叶转换,难以达到其要求,因此引进小波概念於信号分析中,对信号进行分解。随後理论物理学家A.Grossman对Morlet的这种信号根据一个确定函数的伸缩,平移系{a-1/2Ψ[(x-b)/a];a,b?R,a≠0}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小波分析的形成开了先河。

1986年,Y.Meyer建构出具有一定衰减性的光滑函数Ψj,k(x),其二进制伸缩与平移系{Ψj,k(x)=√2jΨ(2jx-k);j,k?Z}构成L2(R)的规范正交基。1987年,Mallat巧妙的将多分辨分析的思想引入到小波分析中,建构了小波函数的构造及信号按小波转换的分解及重构。1988年Daubechies建构了具有正交性(Orthonormal)及紧支集(CompactlySupported);及只有在一有限区域中是非零的小波,如此,小波分析的系统理论得到了初步建立。

三、WAVELET影像压缩简介及基础理论介绍

一、WAVELET的压缩概念

WAVELET架在三个主要的基础理论之上,分别是阶层式边码(pyramidcoding)、滤波器组理论(filterbanktheory)、以及次旁带编码(subbandcoding),可以说wavelettransform统合了此三项技术。小波转换能将各种交织在一起的不同频率组成的信号,分解成不相同频率的信号,因此能有效的应用於编码、解码、检测边缘、压缩数据,及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良好的分析局部的时间区域与频率区域的信号,弥补傅利叶转换中的缺失,也因此小波转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WAVELET并不会保留所有的原始资料,而是选择性的保留了必要的部份,以便经由数学公式推算出其原始资料,可能不是非常完整,但是可以非常接近原始资料。至於影像中什度要保留,什麽要舍弃,端看能量的大小储存(跟波长与频率有关)。以较少的资料代替原来的资料,达到压缩资料的目的,这种经由取舍资料而达到压缩目地的作法,是近代数位影像编码技术的一项突破。即是WAVELET的概念引入编码技术中。

WAVELET转换在数位影像转换技术上算是新秀,然而在太空科技早已行之有年,像探测卫星和哈柏望远镜传输影像回地球,和医学上的光纤影像,早就开始用WAVELET的原理压缩/还原影像资料,而且有压缩率极佳与原影重现的效果。

以往lossless的编码法只着重压缩演算法的表现,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一丝不漏的送去压缩,所以还原回来的资料和原始资料分毫无差,但是此种压缩法的压缩率不佳。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控制解码後影像的品质,选择适当的编码法,而且还在撷取图形资料时,先帮资料「减肥。如此才是WAVELET编码法主要的观念。

二、影像压缩过程

原始图形资料色彩模式转换DCT转换量化器编码器编码结束

三、编码的基本要素有三点

(一)一种压缩/还原的转换可表现在影像上的。

(二)其转换的系数是可以量化的。

(三)其量化的系数是可以用函数编码的。

四、现有WAVELET影像压缩工具主要的部份

(一)WaveletTransform(WAVELET转换):将图形均衡的分割成任何大小,最少压缩二分之一。

(二)Filters(滤镜):这部份包含WaveletTransform,和一些着名的压缩方法。

(三)Quantizers(量化器):包含两种格式的量化,一种是平均量化,一种是内插量化,对编码的架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EntropyCoding(熵编码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使其减少,一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为内插。

(五)ArithmeticCoder(数学公式):这是建立在AlistairMoffatslineartimecodinghistogram的基础上。

(六)BitAllocation(资料分布):这个过程是用整除法有效率的分配任何一种量化。

肆、WAVELET影像压缩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在其结构上加强完备性。

二、修改程式,使其可以处理不同模式比率的影像。

三、支援更多的色彩。可以处理RGB的色彩,像是YIQ、HUV的色彩定义都可以分别的处理。

四、加强运算的能力,使其可支援更多的影像格式。

五、使用WAVELET转换藉由消除高频率资料增加速率。

六、增加多种的WAVELET。如:离散、零元树等。

七、修改其数学编码器,使资料能在数学公式和电脑的位元之间转换。

八、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做JPEG的压缩。

九、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重叠。

十、增加trelliscoding。

十一、增加零元树。

现今已有由中研院委托国内学术单位研究,也有不少的研究所的硕士。国外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研究。相信实际应用於实务上的日子指日可待。

伍、影像压缩研究的方向

1.输入装置如何捕捉真实的影像而将其数位化。

2.如何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

3.如何控制解码影像的品质。

4.如何选择适当的编码法。

5.人的视觉系统对影像的反应机制。

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

陆、在印刷输出的应用

WAVELET影像压缩格式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作为印刷输出还嫌太早。但是後续发展潜力无穷,尤其在网路出版方面,其利用价值更高,WAVELET的出现就犹如当时的JPEG出现,在影像的领域中掀起一股旋风,但是WAVELET却有JPEG没有的优点,JPEG乃是失真压缩,且解码後复原程度有限,能在网路应用,乃是由於电脑的解析度并不需要太高,就可辨识其图形。而印刷所需的解析度却需一定的程度。WAVELET虽然也是失真压缩,但是解码後却可以还原资料到几乎完整还原,如此的压缩才有存在的价值。

有一点必须要提出的就是,并不是只要资料还原就可以用在印刷上,还需要有解读其档案的RIP,才能用於数位印刷上。等到WAVELET的应用成熟,再发展其适用的RIP,又是一段时间以後的事了。

在网路出版上已经有浏览器可以外挂读取WAVELET档案的软体了,不过还是测试版,可是以後会在网路上大量使用,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对於网路出版应该是一阵不小的冲击。图像压缩的好处是在於资料传输快速,减少网路的使用费用,增加企业的利润,由於传版的时间减少,也使印刷品在当地印刷的可能性增高,减少运费,减少开支,提高时效性,创造新的商机。

柒、结论

WAVELET的理论并不是相当完备,但是据现有的研究报告显现,到普及应用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但小波分析在信号处理、影像处理、量子物理及非线性科学领域上,均有其应用价值。国内已有正式论文研究此一压缩模式。但有许多名词尚未有正式的翻译,各自有各自的翻译,故研究起来倍感辛苦。但相信不久即会有正式的定名出现。这也显示国内的研究速度,远落在外国的後面,国外已成立不少相关的网站,国内仅有少数的相关论文。如此一来国内要使这种压缩模式普及还有的等。正式使用於印刷业更是要相当时间。不过对於网路出版仍是有相当大的契机,国内仍是可以朝这一方面发展的。站在一个使用其成果的角度,印刷业界也许并不需要去了解其高深的数理理论。但是在运用上,为了要使用方便,和预估其发展趋势,影像压缩的基本概念却不能没有。本篇文章单纯的介绍其中的一种影像压缩模式,目的在为了使後进者有一参考的依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此一模式会成为主流,到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参考文献:

1.GeoffDavis,1997,WaveletImageCompressionConstructionKit,。

2.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上),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3.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下),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4.施威铭研究室,1994,PC影像处理技术(二)图档压缩续篇,旗标出版有限公司。

5.卢永成,民八十七年,使用小波转换及其在影像与视讯编码之应用,私立中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6.江俊明,民八十六年,小波分析简介,私立淡江大学物理学系硕士论文。

7.曾泓瑜、陈曜州,民八十三年,最新数位讯号处理技术(语音、影像处理实务),全欣资讯图书。

附录:

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阶层式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阶层式影像传送及渐进式影像传送

目前网路最常用的静态影像压缩模式为JPEG格式或是GIF格式等。但是利用这些格式编码完成的影像,其资料量是不变的,其接受端必须完整地接受所有的资料量後才可以显示出编码端所传送的完整影像。这个现象最常发生在利用网路连结WWW网站时,我们常常都是先接收到文字後,其网页上的图形才,慢慢的一小部份一小部份显示出来,有时网路严重塞车,图形只显示一点点後就要再等非常久的时间才再有一点点显示出来,甚至可能断线了,使得使用者完全不知道在接收什麽图案的图形,无形中造成网路资源的浪费。此缺点之改善,可以使用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来完成。

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允许不同规格之显示装置或解码器可以从同一编码器中获得符合其要求之讯号,如此不需要对於不同的解码器设计不同的编码器配合利用之,进而增加了其应用的范围,及减低了所架设系统的复杂度,也可以节省更多的设备费用。利用Shapiro所提出的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技术来设计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时,其编码的效果不是很好。主要的原因是,利用(EZW)技术所设计的编码器是根据影像的全解析度来加以编码的,这使得拥有不同解析度与码率要求的解码器,无法同时分享由编码器所送出来的位元流。虽然可以利用同时播放(Simulcast)技术来加以克服之,但是该技术对於同一影像以不同解析度独立编码时,将使得共同的低通次频带(LowpassSubband)被重复的编码与传送,而产生了相当高的累赘(Redundancy)。

基於上述情况,有人将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技术加以修改之,完成了一个新式的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该技术为阶层式嵌入的零元树小波转换(LayeredEmbeddedZerotreeWavelet,简称LEZW技术。这个技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使我们所设计出来的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可以在编码传送前预先指定图层数目、每层影像的解析度与码率。

LEZW技术是将EZW技术中的连续近似量化(SAQ)加以延伸应用之,而EZW传统的做法是将SAQ应用於全部的小波转换系数上。然而在LEZW技术中,从基层(BaseLayer)开始SAQ一次仅用於一个图层(Layer)的编码,直到最高阶析度的图层为止。当编码的那一图层码率利用完时,即表示该图层编码完毕可以再往下一图层编码之。为了改善LEZW的效率,在较低图层的SAQ结果应用於较高图层的SAQ过程中,基於这种编码的程序,LEZW演算法则可以在每一图层平均码率的限制下,重建出不同解析度的影像。因此,LEZW非常适合用於设计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

LEZW技术也可以应用於渐进式传送,对於一个渐进式影像传送系统而言,控制其解析度将可以改善重建影像的视觉品质。而常用的渐进式传送方法有使用向量量化器或零元树资料结构编码演算法则。但是向量量化器需要较大的记忆体及对与传送中的错误敏威,而利用EZW技术所设计的渐进式影像传送系统,可以改善这些缺点,所以享有较好的效能。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应用於渐进式传送时是根据全解析度来做编码及传送,因此在低码率的限制之下时,若用全解析度来显示影像将使得影像模糊不清。所以在低码率传送时的影像以较低的解析度来显示时,则可以使影像的清晰度有所改善。

所以将LEZW技术延伸至渐进式传送,在编码之前可以先设定每一级(Stage)的解析度与传送每一级所累加的码率(AccumulatedRate),然後再编码与传送之。该系统在低码率时用低解析度来显示影像,在较高码率时则以高解析度来显示影像,将改善渐进式传送的视觉品质。此系统在编码传送的过程中,允许传送的位元流在任一点位置被中断停止,而接收端可以由所接收到的资料,将影像重建在资料中断时的解析度下。

渐进式影像传送与阶层式影像传送的设计方法是相似的,只不过在传送方法上两者有相当大的不同。在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中,所有图层的资料是平行的一起传送出去的。而渐进式影像传送则是以级对级(Stage-by-Stage)的方式传送的。因此,利用LEZW技术所设计的渐进式传送可看做是单一图层(Single-Layer)系统,其解析度与传送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此网路资源的浪费,便可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

摘要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1. 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清晰、论述简练。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6个版面(约10000字),每篇文章应有中文摘要300~400字、关键词3~8个,资助基金项目务必在篇首地脚处注明。

2. 文稿中的文字、数字计量单位、符号等一律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法规书写。

3. 附图时请寄图坐标数据,表格请用三线表。

4. 文稿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和单位、图题、表题等同时用中、英文表示。

5. 参考文献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参考文献应按顺序编码制进行编码,在正文中引用文献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序码,并与文末文献序码对应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亲自查阅过的文献,其著录项依次是序码、文献作者名、文题、期刊名、年、卷、期、页码。多作者文献必须写前3名并加“等”或“et al”。例如:

\[期刊\] 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 作者. 文题\[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名:专利号,日期.

\[报纸\] 作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S\].

\[电子文献\]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6. 投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略),籍贯(省,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并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

7. 来稿文责自负,要遵守职业道德,如摘引他人作品,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著录。署名的作者应为参与创作,对内容负责的人。合著的作品来稿应征得合著者同意,并写明联系人。文章发表后,作者如不同意其他报刊转载、摘编者,请投稿时声明。

8. 论文(word文档)以电子邮件发送,凡通知修改的论文须认真修改后尽快寄回编辑部,两次退回修改仍不符合发排要求的按退稿处理;来稿一经刊用,按规定向作者收取文章发表费,赠寄当期刊物2册。

编辑部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草原与草坪》编辑部邮编:730070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MPEG―4是基于第二代视音频编码技术制定的压缩标准,主要用于视频存贮、视频广播和视频流媒体;而 数字监视系统则是将

>> MPEG—4视频解码器的设计与优化 基于TMS320DM320的MPEG-4 AAC实时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IGMA8511的MPEG-4视频解码器的配置和开机优化 基于MPEG—4的视频水印算法研究 基于H.263+的视频解码器设计 基于FPGA的曼彻斯特编解码器设计 基于运动矢量的MPEG视频镜头边界检测 基于压缩感知的改进MPEG—2编码方案 基于内容特征的MPEG视频认证方案 基于Mpeg1的视频采集方法 基于MPEG-4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研究 基于FPGA的MPEG-4编解码器 基于VW2010和SAA7113的MPEG-4视频编码的配置 基于MPEG4的网络视频流加密技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解码器的设计 基于MPEG-2 TS流的数字视频信号可变延时器 基于FPGA的IRIG―B(DC)快速解码器设计 基于DSP的G.729语音编解码器设计 基于SoC平台的AVS可变长解码器设计 基于H.264的Exp-Golaomb解码器ASIC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基于MPEG―4的数字监视系统解码器的设计 基于MPEG―4的数字监视系统解码器的设计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MPEG―4是基于第二代视音频编码技术制定的压缩标准,主要用于视频存贮、视频广播和视频流媒体;而 数字监视系统则是将所有的视频信息输入计算机,由M凹G―4编码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视频信号,完成视 频信息的采集、浏览、传输等功能,其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视频采集、数据存储、采样量化编码、解码、显示等技术。故 又引入了H.264标准,该标准是由ITU―T与ISO/IEC联合进行开发的,主要用于实时视频通信。本文从MPEG一4 编解码原理开始讲起,对MPEG一4多种编解码技术进行分析,同时又引入了数字监视系统解码器的模型,在此基础 上,实现了数字监视系统解码器的方法。 关键词:MPEG―4;解码器;数字监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5)35―0122―03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4.2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c.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4.3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1)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2)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编码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氛围;编码分析

引 言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而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国,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存在阻碍科学技术革命的文化障碍(苏昕,2012)[1]。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特(2009)曾指出,文化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会影响人类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2]。创新文化作为人们对待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滋生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创新行为,包括引发新思想、促进新实践、激发创造性等。基于创新文化的重要性,(2013)在论及深化改革时就特别强调要有“冲破观念障碍”的批判精神,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冒险精神[3]。因此,要成为创新型大国乃至创新性强国,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但是,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又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保障?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创新文化概念进行归纳式的逐级抽象和系统的逻辑分解,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科学、系统和完整地探讨我国创新文化的建设问题。

本文的后续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回顾;第三部分,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第四部分,数据编码过程与结果;第五部分,创新文化概念体系构建;第六部分,结论与启示。

1 相关研究回顾

关于创新文化,学术界主要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包括引发新思想、促进新实践、鼓励创新、鼓励冒险、激发创造性等。Frohman(1998)认为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它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目标[4]。Thornberry(2003)认为创新文化的内涵包括对组织内创新行为的奖励和对创新冒险尝试的激励,表现形式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信念和创新意愿等[5]。Robinson & Cousins(2004)将创新文化类比生物学DNA,是组织内部最为关键的精神密码[6]。孟建伟(2005)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7]。

在创新文化层次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观念、价值观和制度三个层面。基于企业文化的睡莲图、冰山图和同心圆图,创新文化主要包括深层次的观念或信念、可以描述的态度或价值观和最表层的行为(水常青,2005)[8]。金吾伦(2004)认为创新文化包括内在文化即观念文化以及外在文化即制度文化两个层次[9]。陈依元(2007)认为创新文化是利于创新实践的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创新价值观,可以区分为主体、制度和环境三个层面[10]。

关于创新文化的特点,Wong等(2008)的研究表明与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利于创新,并且交叉文化比单一文化更利于创新[11]。Shane等(1995)调查了30个国家的1228名人员,探讨民族文化和国家创新战略偏好支持的关系,认为不确定性规避越强的社会,人们更喜欢通过组织规范、规则和程序来推进创新;权力距离越大的社会,在采取行为之前,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获得当权者的支持而不是在组织成员之间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来支撑新想法;集体主义感越强的社会,人们更喜欢寻求跨职能支持[12]。余日昌(2006)探讨了西欧诸国的创新文化特点,总结出意大利“柔性生产综合体”、德国“思想大工厂”、法国“跨地域步伐”和英国“服务于全过程”[13]。钱继钰等(2005)分析了硅谷高技术企业家的成长环境,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家群体勇于创新、乐于冒险、崇尚开拓进取以及敢于承受失败的精神,支撑着高技术企业推陈出新[14]。乔万敏、邢亮(2010)认为开放式教育是多元、民主、自由、创新的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15]。

现有研究涉及创新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等诸多方面,为本文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与借鉴,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 对创新文化的定义欠严谨。有的定义偏窄,只反映了创新文化的部分侧面(如仅限于冒险等少数维度),造成了概念的片面与偏颇;而有的定义又偏宽,把本来属于前因(如环境条件、制度、组织等)和后果(如行为等)的因素也一并纳入到了创新文化的概念之下,造成了概念边界的随意扩大与逻辑分类上的混乱。(2) 对创新文化的概念结构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划分。现有的睡莲图、冰山图、同心圆图等都只是对文化的显示度划分而不是概念划分,因而未能构建出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基于此,本文拟对创新文化概念进行归纳式的逐级抽象和系统的逻辑分解,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便于进一步科学、系统和完整地探讨我国创新文化的建设问题。

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2.1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逐级归纳的方式构建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归纳分析的素材来源于现有创新文化研究文献。以现有文献作为研究素材的优点在于:(1)研究文献是专家观点的汇集,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系统性;(2)通过大样本抽样获取的研究文献,具有统计推断的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同行专家群体的共识;(3)现有的文献数据库为研究文献的全面搜索和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保障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文献分析法可以克服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搜集中存在的外行意见干扰、样本容量不足、随意性较大等缺点。具体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2.2 文献资料收集

2.2.1文献语种确定

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以“创新文化”为检索主词,以“篇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目,共检索出2632篇论文,在EBSCO数据库中以“Innovation/Innovative culture”为检索主词,以“Title”或“Abstract”或“Key word”为检索项目,共检索出317条结果,中英文献之比约为8.3:1,表明“创新文化”在中文文献中的关注度远高于英文文献。这或许反映了“创新文化”在我国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少成为问题。考虑到这一点,以及大样本容量的需要,本文拟将文献语种确定为中文文献。

2.2.2文献检索条件设定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构建,因此将文献检索主词设定为“创新文化”。在文献检索系统中,与检索主词“创新文化”相匹配的检索项目包括“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五项,其中,“篇名”、“关键词”两个项目是文献作者最为强调的,其权重远高于其余三项,核心概念往往出现在这两个项目中。为突出重点,减少检索结果的发散性,本文将检索项目设定为“篇名”或“关键词”。

现有中文文献数据库主要包括CNKI、维普、万方等三大数据库,其中,CNKI具有资源综合性强、注重二次加工、强大的整合能力等优点(李金兰,2011)[16],而维普、万方与CNKI存在较大的同质化,因此,本文将文献数据库的选择设定为“CNKI”。

CNKI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新闻、年鉴、百科、词典、统计数据、专利等,其中,从学术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期刊论文是最具学术性的文献,因此,本文的检索对象限定为期刊论文。另一方面,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往往与期刊类型等级相关,现有的中文期刊类型包括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等三种类型,其中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更具有学术性,因此,本文将文献来源设定为“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2.2.3文献的数据库检索

在CNKI数据库中,按“篇名”或“关键词”检索“创新文化”的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为控制检索信度,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设备终端上,同时按照上文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两人的检索结果均为660篇论文,说明检索结果可信。

2.2.4文献的初步阅读筛选

对CNKI数据库检索所得的660篇论文,进行初步阅读筛选。初步阅读筛选的标准是: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否属于创新文化?如果是,则初选通过;如果否,则初选不通过。为保证初步筛选的信度,拟由多名具有创新研究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筛选,原则上采用“全体同意才通过”的筛选准则。通过初步阅读筛选,从660篇论文中初步筛选出346篇。

2.2.5文献的深度阅读筛选

对初步阅读筛选出的346篇论文,进行深度阅读筛选。深度阅读筛选的标准是: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否涉及创新文化要素?如果是,则深度筛选通过;如果否,则深度筛选不通过。在信度控制上,深度阅读筛选采用与初步阅读筛选一样的方法。通过深度阅读筛选,我们从346篇论文中最终筛选出210篇论文。

2.3 数据编码方法

数据编码,就是对收集得到的文献资料,围绕“创新文化”特质进行分层编码,并逐层抽取概念的过程。本文的数据编码流程如图2所示。

开放式编码是在没有理论指导下,对文献资料进行分解、提炼、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周江华等,2012)[17]。本文对创新文化特点的编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原文编码方式,即当原文对创新文化特点作了较为精炼的描述时,就直接采用原文描述语作为节点进行编码;第二种是关键词编码方式,即当原文对创新文化特点描述较为详细但又不适合直接采用原文描述语编码时,就通过提取原文描述语的关键词进行编码。

轴心式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所获得的初始范畴,按照潜在的脉络或因果关系作进一步的整合约简,最终形成副范畴和主范畴(孙新波、齐会杰,2012)[18]。选择式编码是选择核心范畴,并将其系统地与轴心式编码形成的主、副范畴加以联系,从而建构概念体系(周江华等,2012)。轴心式编码本质上是对开放式编码结果进行降维的过程,而选择式编码则是基于轴心式编码结果建构顶层概念体系的过程。

为保证数据编码结果的信度,本文采用多人参与、专家评判、专家讨论等信度控制方法。其中,多人参与系指在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过程中,由多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编码,编码结果由研究人员共同商讨决定,若有不同意见则需经3次协商并最终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准则。专家评判系指邀请同行专家对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结果进行抽样评判 ,以确认各级范畴的归属关系是否合适。专家讨论系指邀请同行专家对选择式编码结果进行讨论评判,以确认核心范畴的设立与归类是否合适。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即当收集新鲜数据不再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也不再能揭示范畴新的属性时,理论就饱和了(李文博,2013)[19]。

3 数据编码过程与结果

3.1 开放式编码

对表3最终选出的210篇论文,通过阅读和分析,从中搜索对创新文化特点的描述,并对其进行编码。所谓创新文化特点,是指所选论文作者认为能够促进创新的文化特点。在统计操作上,同一篇论文的同一观点只记录一次,而同一作者在不同论文中阐述的类似观点则分别予以记录。基于上述统计准则,本文最终获得创新文化的开放式编码点1160个,其中采用文献原文编码的有1104个,采用提炼关键词编码的有56个。表2列举了关键词编码的部分示例。

在上述1160个开放式编码点中,总共包含了652个创新文化特质,其中统计频率最高的创新文化特质是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等。对该652个创新文化特质进行分解、组合、提炼与整合,得到246个与创新文化相关的概念。之后,再对这246个相关概念作进一步的比较,按照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归纳整理为134个初始范畴。

3.2 轴心式编码

借鉴Corbin & Strauss(1999)的观点,本文轴心式编码采用“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编码范式,寻找初始范畴之间的联系[20]。由初始范畴到副范畴和主范畴的归并过程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直接将初始范畴作为副范畴,例如,初始范畴“淡泊名利”、“摒弃浮躁”、“务实精神”之间存在以下“轴线”关系――“过度追求名利社会成员浮躁弄虚作假诚信缺失”,因此这几个初始范畴就可以直接作为副范畴,并进一步整合为主范畴“诚信文化”。另一条路径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初始范畴合并成为一个副范畴,如初始范畴“追求进步”、“积极进取”、“敢于超越”、“追求卓越”可以整合为副范畴“进取精神”,初始范畴“努力钻研”、“敢于拼搏”可以整合为副范畴“拼搏精神”。

按照上述思路,对初始范畴进行轴心式编码,直至全部初始范畴被覆盖。最终将134个初始范畴整合为69个副范畴,并进一步归纳到11个主范畴。主范畴及其内涵描述参见表2。

3.3 选择式编码

在本文所获得的11个主范畴中,“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态度和偏好。基于这类偏好,人们会大胆摆脱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追求变革和彰显个性。该4个主范畴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文化特质,是任何情形下创新者都必备的素质,因而构成了创新的“核心文化”。

“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复杂创新和联合创新的态度和偏好。基于这类偏好,人们会倾向于采用联合攻坚的方式从事创新活动,并努力保持矢志不渝和坚忍不拔的劲头。该3个主范畴是顺应创新活动社会化、复杂化趋势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创新者必须额外具备的素质,称之为创新的“扩展文化”。

“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和“平等文化”反映的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该4个主范畴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同时也可以催生和支撑其他创新文化要素。例如,“平等文化”可以催生和支撑“个性精神”,“诚信文化”可以催生和支撑“合作精神”与“开放精神”等。由于主要起支撑和保障的作用,将这4个主范畴归并为创新的“支撑文化”。

根据上面的选择归类,得到如图3所示的最终编码结果。

4 创新文化概念体系构建

4.1 创新文化的维度构建

本文从文化主体、社会化程度、维度属性三个方面,对图3得到的三大核心范畴进行剖析,并由此建构创新文化概念架构。

(1)从文化主体上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的主体是创新者,而支撑文化的主体是社会公众。核心文化、扩展文化是创新者对待自己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态度能够驱使创新者产生新思维、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知识和生产新产品;而支撑文化是社会公众对待他人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态度能够诱导、暗示并支持人们投身于创新活动。从析因的角度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是滋生或者抑制创新的内因,是内生于创新者的根本性因素;而支撑文化是滋生或者抑制创新的外因,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条件性因素。

(2)从社会化程度上看,由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到支撑文化的社会化程度是逐渐提高的,即核心文化是个体层面的心理状态,扩展文化是团队层面的心理状态,支撑文化是社会层面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核心文化只需要创新者个人具备即可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与社会化程度基本无关;而扩展文化需要整个创新团队共同具备才可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则与社会化程度正相关;至于支撑文化则需要全社会整体具备方能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亦与社会化程度正相关。

(3)从维度属性上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属于创新行为的正向激发因子,支撑文化属于创新行为的负向保障因子 。其中,核心文化是任何情况下的创新活动都需要具备的文化素质,可以称之为创新文化的普适维度;扩展文化是在复杂创新和团队创新情况下需要具备的文化素质,是高级别创新对创新者心理态度的额外要求,可称之为创新文化的高级维度;支撑文化是创新活动对社会环境氛围的特别要求,主要对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而不是直接地正向激发创新行为,可称之为创新文化的保健维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创新难度不断加大,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信息、知识与合作,因此,扩展文化势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上述分析,将图3中的三大核心范畴――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和支撑文化,分别具化为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等三大维度。

4.2 创新文化要素的结构层次

考察图3中三大核心范畴之下的11个主范畴,不同的主范畴对其所属核心范畴在概念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差异。下面将结合创新文化维度构建结果,分别讨论这些差异,并据此划分创新文化要素的结构层次。

(1)核心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创新就是突破已有观念,而要突破已有观念,首先就是要怀疑已有观念,但怀疑只是停留在破坏层面,光有怀疑还不能产生创新,因此怀疑精神只是创新的基础要素。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创新就必须敢冒风险,只有冒险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冒险精神是创新的驱动要素。“新”是创新的标志,创新的过程就是追求“新”、追求“变化”的过程,因此求新求变精神也是创新的驱动要素,但其强度稍弱于冒险。创新者需要有个性,没有个性是很难真正去怀疑、去求新求变和去冒险的,因此个性精神亦是创新的基础要素,但个性精神还具有一定的正面驱动性质,其主动性比怀疑精神稍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划归为核心文化的高级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基础层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偏向于核心文化的基础层面,但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仍然是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而不是环境条件(吴恒亮,2008;朱江,2006)[21-22],因而并不能将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划归支撑文化。

(2)扩展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复杂的团队创新是以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为基础的,而开放无疑是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最佳途径,但开放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团队创新,而只是对团队创新起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因此开放精神只是团队创新的基础要素。团队创新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既需要多人的共同参与和有效配合,又需要创新者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也就是说,团队创新既需要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又需要全体成员的奋斗与牺牲,因此奋斗精神和合作精神都是团队创新的驱动要素,但从主动性程度上讲,奋斗精神稍强于合作精神。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精神划归为扩展文化的高级层、中级层和基础层要素。

类似于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开放精神尽管偏向于扩展文化的基础层面,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开放已成为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吴海江,2010)[23],因而并不能将开放精神划归支撑文化。

(3)支撑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创新需要平等、诚信、包容和尚贤的环境,但平等、诚信、包容和尚贤本身并不能自动产生创新,因此这四个主范畴皆属于为创新提供环境条件的社会氛围。从这四个主范畴与创新的关联程度上看,平等与创新的关联最为宽泛、松散和间接,尚贤与创新的关联最为特化、紧密和直接,而包容和诚信则居于尚贤和平等之间,但包容稍显直接一些,诚信稍显间接一些。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和平等文化划归为支撑文化的高级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基础层要素。

创新文化的维护和结构层次参见表3.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库中研究“创新文化”的已有文献为素材,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文化的概念结构与层次体系。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创新文化是“人们对待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滋生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创新行为。基于这一定义,构建了由“核心范畴-主范畴-副范畴”三级概念系统所构成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

(2)核心范畴是创新文化概念体系的顶级层次,具体包括“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三大维度。其中,个体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己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是任何条件下都需要具备的普适创新文化;团队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联合创新和复杂创新的态度,是当代复杂创新所需要的高级创新文化;社会创新氛围反映的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是社会支持创新活动的保健创新文化。

(3)主范畴是创新文化概念体系的二级层次,是对核心范畴的概念展开,具体包括11个创新文化要素。其中,对应于个体创新精神维度的要素有四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对已有知识的怀疑精神”、位于中下层的“追求自我存在的个性精神”、位于中上层的“追求新知识的求新求变精神”、位于高级层的“涉足未知世界的冒险精神”;对应于团队创新精神维度的要素有三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对外友好的开放精神”、位于中级层的“分工协同的合作精神”、位于高级层的“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奋斗精神”;对应于社会创新氛围维度的要素有四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自由民主的平等文化”、位于中下层的“诚实守信的诚信文化”、位于中上层的“宽以待人的包容文化”、位于高级层的“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尚贤文化”。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其一,全面梳理了创新文化的概念特征,定义了更加科学和严谨的创新文化概念;其二,系统构建了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与层次结构,科学划分了创新文化的维度结构与要素层次,深入剖析了创新文化各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将是,利用表3构建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进行创新文化测度量表开发设计,实际测量我国的创新文化状况,并据此查找我国创新文化的短板与瓶颈,为今后加强国家创新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苏昕.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再谈李约瑟难题[J].科学技术哲学究,2012,29(3):102-105.

[2]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2014年6月9日.

[4] Frohman, A. L. Building a culture for innovation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41(4): 9-12.

[5] Thornberry, D. M.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J]. Naval Institute, 2003, 4(4): 44-48.

[6] Robinson, T., J. Cousins. Internal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as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ystem: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4, 30: 1 - 22.

[7] 孟建伟.论科学文化[J].中国科学基金,2009(2):89-92.

[8] 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138-142.

[9] 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14-03-16.

[10] 陈依元.创新文化: 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7(3):131-134.

[11] Wong, Y. Y., A. M. Everett, J. D. Nicholson. Na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Some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Chinese-Americans [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8, 31(9): 697-712.

[12] Shane, S., S. Venkataraman, I. MacMilla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championing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5, 21(5): 931-952.

[13] 余日昌.西欧国家的创新个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61-66.

[14] 钱继钰,刘慧梅,刘景江.高技术企业家的成长环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54-155.

[15] 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106(1/2).

[16] 李金兰.CNKI、万方、维普资源比较与分析[J].情报探索,2011(4):59-61.

[17] 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2):112-130.

[18] 孙新波,齐会杰.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理论框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2):10-18

[19] 李文博.集群情景下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92-103.

[20] Corbin, J., A. Strauss.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Procedures, canons and evaluative criteria [J]. Qualitative Sociology, 1990, 13(1): 3-21.

[21] 吴恒亮.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J].科技管理研究,2008(8):273-275.

[22] 朱江.培植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创新文化土壤[J].科技管理研究,2006(4):117-118.

上一篇:视频监控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传输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