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22:39:16

本科心理论文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原因;应对策略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撰写是高等教育中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检验本科生四年大学系统学习效果的试金石。毕业论文顺利通过意味着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反映了大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知识,标志着大学生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本科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分析,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2]。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从事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缺乏问题意识、论证缺乏逻辑性、整体缺乏学术规范性。

(一)选题缺乏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缺乏会造成论文主题肤浅、没有深度和新意。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3]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这种问题意识,才导致论文主题陈旧,缺乏新意,或者选题空乏、抓不住核心。例如:有的学生讨论“大学生的消费现象”这个论题,仅仅停留在分析大学生学习上的花费、日用品上的消费、娱乐上的消费等方面,而不能结合现实社会中网络消费这一新现象进行探讨,缺乏反映社会现实的意识,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二)论证缺乏逻辑性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的论文缺乏对论证逻辑的仔细斟酌和全盘考虑。段和段之间缺乏过渡性,节和节之间缺乏连贯性,章和章之间缺乏系统性,以至于整篇文章结构错乱、逻辑混乱。有些论文材料不能说明主题,有些论文章节游离于核心观点,有些论文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叙事层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所有这些现象都是论文写作不科学、缺乏逻辑性的表现。

(三)整体缺乏学术规范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4]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但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论文写作缺乏学术规范。如引文不注明出处,表格格式不对,图形不符合要求,参考文献不规范。字体大小、段落间距等格式不符合要求,整篇论文看上去不统一、不整洁、不规范等。

二、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毕业论文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科学历教育的成败。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理论学习、方法掌握、认知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外部原因主要是环境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纰漏。

(一)欠缺对基本理论的深入学习

只有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领悟,才能培养一种学科的敏感性,才能充分运用本专业的范式去思考问题、阅读材料和提炼观点。因为缺少对基本理论的深入学习,很多学生面对浩若烟海的文献资料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运用已经学到的学科知识去分析、提炼文献、提出独到的观点。在很多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材料中,经常出现对课题研究的现状不清,目的不明,对文献归纳不当,不能阐述文献的优劣,不能对研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学生对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没有吃透和理解。

(二)缺少对专业方法的熟练掌握

很多学生对专业方法不了解,更没有熟练掌握,造成所写论文的质量不高。首先表现为对毕业论文这种学术性的专业论文写作方法不了解,他们不知道论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比较固定的格式要求。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论文写作方法,就会出现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天、行文口语化等现象。其次表现为对学科所要求的专业研究方法不熟悉,造成所收集的资料缺乏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或是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联系不紧密,如对于社会学本科生来说,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和恰当的调查方法对收集资料、提炼观点、论证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事实上,有部分本科生没有掌握好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做访谈不深入,停留在表面,得不到有意义的材料;做问卷流于形式,胡乱得到一批数据或是任意编制一些数据。这种缺少对学科专业方法熟练掌握的现象造成所写的毕业论文站不住脚,或是没有什么现实性意义和学术意义。

(三)对毕业论文的认知模糊,态度不端正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文科类本科生 综合能力

当前,高校的文科类本科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自身综合能力低是其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文科类本科生的就业率,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认知问题能力、检索分析文献资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七个方面。提高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而且必然会缩短学生毕业后熟悉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一、毕业论文教学在文科类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

1.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

文科专业相对于理科专业来说,技术切入点较低,技术壁垒较薄,再加上理科生在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很多理科生在毕业后从事文科类的工作反而更有优势,这也使得很多文科类工作被理科生“侵占”,增加了文科生的就业压力。在毕业论文中表现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表达沟通不畅、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的文科生,往往在工作后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岗位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就业心态不够理性,在激烈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对文科实用技能也十分渴求。

2.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

(1)撰写毕业论文,一是会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从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垂直累加型转向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横向融合型;二是会促进学生与教师互动,进而训练学生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沟通能力。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对学生的治学态度和人格的塑造。

(2)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考核则是对文科类本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素质的一次检验。陈述论文观点,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论文开始答辩到结束,学生的仪态举止、谈吐和临场反应都让答辩教师一目了然。

二、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态度消极且能力有限

(1)态度消极。大多数高校把毕业论文教学放在了大四下学期,这时学生大多忙于求职,再加上用人单位对毕业论文并不是很重视,致使很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求职上,往往在毕业离校前几周才匆匆赶写论文,加之平时疏于写作、懒于思考,其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2)问题认知能力有限。主要表现为论文选题盲目。很多文科生在寒暑假实习中想到过为毕业论准备,也发现了一些自认为有必要研究的问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问题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及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地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最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选择纯理论选题。有些学生还出现了选题过大、过窄或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甚至不相关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3)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薄弱。论题选好后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有些学生不会查找资料,要求指导教师提供资料;有些学生只知道通过百度、谷歌等傻瓜式的搜索引擎检索相关资料,对学校提供的学术期刊、网络资源一无所知;有些学生不会利用资料,对于查到的资料不懂得如何整理、归纳、消化、吸收,收集到的资料只要与题目有关就都粘贴在论文中,结果导致内容陈旧,甚至自相矛盾。

2.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较慢,造成师生比例失调,同时指导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而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学生从选题到交稿,只与教师见过一两次,造成教师对学生缺少过程管理。另外一些年轻教师实践经验较少,指导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不足,这些因素必然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3.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文科类课程中大部分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见习、讨论等也很少,客观上造成学生缺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在学期的课程考核中,一些文科类考试主观题所占比重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只把精力放在考试前的两三周,突击背笔记,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思考。

三、在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文科类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建议

1.加强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理论教学管理

(1)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本科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需要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在正式讨论的场合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树立自信。课程考核可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学生靠死记硬背突击,考后很快遗忘的状况,活学活用基础知识,为大二学习写作小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本科二年级应为文科类本科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学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文字逻辑方法和统计、计量等数学方法,训练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拟定提纲、如何构思及写作能力。同时,聘请有关本专业的专家或组织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为学生做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给广大学生一个接触和了解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活动和研究过程的机会。专业教师可通过写作实践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对同一课题的不同写作方案文章的讨论、比较,督促学生不断修正、完善论文,将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毕业论文的效率和质量。

(3)开展社会调查,启迪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在本科三年级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调查题目,根据专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运用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社会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将来毕业论文选题中的调查研究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增强工作适应性。对于能在刊物上公开的文科类本科生,应给予奖励,并关注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调查、论文写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适当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教学管理

(1)优化选题,提早介入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必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就接触课题,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通过选题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资料分析能力和问题认知能力,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严把开题质量关,顺利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通过准备开题报告,学生可以把查阅的相关文献、调查的数据资料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起来,对于缺少的知识点通过自学来弥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以往等、靠、要的主观意识。教师在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过程中要在具体细节上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晰,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视毕业论文答辩的教学管理

(1)细化、量化评分标准。毕业论文答辩时需要完成对学生论文选题意义、论文框架结构、基础理论运用及分析能力、外文翻译质量、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质量、答辩情况等七个方面的综合评判。因此,需要对论文评定等级进行量化、分解,增加论文评定的透明度。答辩前,指导教师可以将答辩时的评分标准发给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准备。

(2)强化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可以采取预答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未来人才市场对文科类本科生的需求。指导教师应及时就学生预答辩情况和存在问题传授答辩技巧。

(3)组成多学科构成的答辩委员会。一篇毕业论文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答辩委员会应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将基础知识和各个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比较全面地分析问题。这就需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来自于多学科,同时也要注意论文答辩时间的限制,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20分钟。

(4)建立分批答辩制度。改变原来要求学生统一答辩的形式,使答辩时间更加灵活,提前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学院可以提前对答辩学生进行分流,以免最后毕业答辩出现的“扎堆”现象,完成答辩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精力投入到求职与考研中,答辩没有顺利通过的学生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完善修改论文,防止统一答辩后论文修改流于形式。

总之,要在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文科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强调规范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相关知识面,强化专业技能,把文科类本科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以贵,赵正雄,温永琴.提高农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2):25-27.

[2]李桂兰,李明贤.提高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7):66-67.

[3]徐静波,孙培龙,张建友.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毕业环节管理[J].高教与经济,2007,(7):48.

[4]史先传.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6,(5):112.

[5]何玲玲.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9):165.

[6]张传恒.地质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及其在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地质教育,2004,(3):29.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12-02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能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作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工作是对其四年学习和实践的综合性知识考核,是其初步研究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就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教育部也一再强调要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够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探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具体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不合理,应用性不强

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选题恰当是论文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基础。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选题;二是指导教师指定题目后,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在毕业生的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论文选题范围过大。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忽视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导致论文质量难以保证。二是选题过深过难。指导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或硕士、博士论文作为学生的选题,与本科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理论性过强,缺少实践应用性。三是选题陈旧,缺少创新。学生为了便于撰写而去选择一些前人已经做过的题目,不考虑其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缺少实际意义。

(二)论文内容空泛,学术水平不高

在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着空泛谈论的问题,即论文的内容仅是一些理论知识的简单堆积,把一些前人已经研究的结论性成果进行简单总结综述,并没有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剖析,甚至所写内容和论文的题目或文中观点大相径庭,这样的论文缺少实际的写作意义。当然还有些论文由于题目过大,导致只能作空泛之谈;或者由于题目过窄,不适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只好进行文字的堆砌。这样缺少实际分析与充分论证的毕业论文,学术水平不高,既无法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结果,也不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三)抄袭拼凑现象严重,缺少独立见解

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和加工、写作提纲设计、内容撰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投入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只用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不足,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抄袭和拼凑现象,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表达。从标题到参考文献全文照抄的占13.52%,从内容摘要到导言、主体部分虽来自于三四篇不同文章但整篇仍属照抄的占20.87%,部分内容照搬或大部分拼凑的占55.51%,只有10.1%具有原创性或有一定原创成分[1]。

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思想认识不足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它反映了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往往认为课程学习才是重要的,意识不到毕业论文对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认为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而已,并不影响自己的学业成绩,对自己将来的毕业、考研、就业影响都不大。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缺少与指导教师主动沟通的意识和行为,被动应付毕业论文,存在依赖心理,导致论文质量出现文不对题、逻辑不合理、表述不清楚等问题,甚至出现大面积抄袭拼凑现象。

(二)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或是出于同情心理对学生放松要求。二是教师的指导任务过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显得相对匮乏,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任务负担,甚至有的教师要承担十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三是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目前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还要应对学校的各项非教学工作任务考核,导致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明显投入不足。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这个时间正好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在论文的选题阶段许多考研的学生忙着复习功课,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最后就随便选择一个课题,并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认真查阅文献,导致选题出现问题。从第八学期开始,部分考研学生还要忙着准备复试,大部分学生则忙着在校外找工作,或者提早进入工作单位开始实习,这既影响到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不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

(四)监管措施不到位

尽管目前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从选题到答辩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但这种规范只限于常规工作管理,缺少实际有效的监管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选题和开题没有统一规范和管理,学生不愿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在论文的开题、撰写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监控;二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这不仅不利于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会影响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学生会认为毕业论文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学校和老师不会为难自己,更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位和毕业,因而在论文的写作上就出现大段抄袭、简单拼凑的现象。

(五)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压力更大,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3日第三版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据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本科高等学校1147所,其中1999年以来升本的有640多所,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就业率就是学校的生存率,就业成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共同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和学生“一致对外”,学生忙于找工作而无心在毕业论文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端正态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教师应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加强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写作意义和价值,明确毕业论文是国家对本科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个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指导力度,控制教师的指导人数

教师的指导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只有提高教师的指导力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明确教师的指导责任,避免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或包办代替,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其次,要健全导师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第四,控制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数量,指导教师的学生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下[2],有条件的应控制在6人以下。

(三)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它需要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文献查阅以及对研究过程的科学设计,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应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工作与学生的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冲突,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制度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必要的硬件建设,但缺少有效的制度保证,也无法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3]。一是要建立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机制,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环节都应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合理的选题是毕业论文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基础,可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论文开题是对学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全体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给予提问和质疑,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论文答辩是对学生论文撰写过程的综合检验,要严格答辩程序,明确答辩标准。二是要建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实行毕业论文质量淘汰制,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毕业论文要延时或取消毕业学位。

参考文献:

[1]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

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7).

[2]王健,兰玉杰,王绍峰.地方高校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的路径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邓道贵,朱学道,高学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第一法科论文的写作价值目标从立法建议导向到司法适用导向。所谓立法建议导向指论文的论述结论是建议法律的立改废。由于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体系基本完备,法律研究的主要问题已经从研究法律的立改废进入研究法律的解释适用规律应法建议导向的论文写作,难有价值。第二法科论文的训练能力目标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到训练学生的法律适用方法。从培养法律适用能力导向上看,司法适用中找法、解释法律、事实辨认和法律说服能力等才是学生最为急缺进行系统训练的能力。第三法科论文的成果形式从著书立说到案例研判。要求仅仅进行了四年法学初步训练的法学本科生进行著书立说式的论文写作不仅高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低估了法学研究的专业性和严肃性。要求学生进行案例研析式的写作才更加符合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

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

本文主张的案例研析型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是大陆法系法科学生的传统做法德国、日本、韩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中教授将具体案例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该案例写出分析报告报告要求学生找法准确、解释合理、论证深入、符合司法习惯并且要考虑案件解决的其他社会影响因素。因此,论文写作不仅要求学生翻阅查找大量法律法规、学术文献,还要求学生根据本案调查法官和律师的司法心理和判决习惯。本文主张在我国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中引入这种培养方式并就该方式具体的运作流程设计如下。

1.第一个环节案例材料的选取。

案例材料应该尽量遵循实例原则在教师自己从业的判例中选取适例为佳,因为这种案例第一手材料最为丰富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案件的基本经过池能为学生提供案件的各种证据和诉讼文书肩利于训练学生从最原始的材料中认定事实发现问题查找证据等能力。

2.第二个环节论文题目的确定。

案例研析型论文并非简单的案例研析。而是要在案例中选取案例所体现的重要争议点在此基础上论证。所以在选取案例之后还要选取与研判案例中的争议点并且确定论文写作的立场(控方、辩方还是裁方)这都需要指导教师的指导与分工。另外还要注意判断学生选题的题目的大小与难易。不宜选取太大或太难的题目。

3.第三个环节法律、相关案例与学术成果的获得。

这是一个广义“找法”的过程,司法实践中加何获得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包括现行法、相关判例以及权威学者的学术成果至关重要。需要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第四个环节对司法习惯和案外因素的调研。影响案件判决的绝不仅仅是法律、判例和学者论著法官判决中的司法习惯和判决心理以及其他案外因素,都会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识别池会影响法官对法律解释的立场进而影响最终判决。一篇有价值的案例研析型论文不仅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法律、判例和学者论著还要通过调研的方法搜集司法习惯和案外影响因素。并评价其影响的方式(影响事实认定还是影响法律解释,抑或影响量刑或赔偿数额的量定)程度和合理性。第五个环节论文写作与修改。这是最基本的环节这个环节中训练最基本的谋篇布局、论证方法和语言运用能力等。

三、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训练目标和评价标准

案例研析型论文应该遵守其特定的符合司法实践标准的论文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案件事实类型化准确。即对案件争议问题性质的归纳准确能够明确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属于民事案件的是侵权还是违约浸犯哪种权利刑事案件的属于哪个罪名范围的问题。

2.找法全面、准确。能够查找到全部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能够查找到最高院以及本省级高院的相关权威判例加果没有上述两种依据的能够找到其他省份的判例或者找到多名权威学者的论著。

3.解释合理对所找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能够正确运用法的解释方法了冶当处理法律中的模糊冲突与空白,能够有理有据地选取合理的解释结论。

4.理论论证充分:理论点选取、论证充分同法判例选取充分、准确理论与司法判例运用恰当。

5.案件攻防点选择合理:能够从同一案件的不同立场思考选取控辩双方可能最为关注的焦点选取本方最有利的攻击点,并能够充分准备好对方最为薄弱的防卫点的防卫。攻防点选择符合法官接受程度、符合司法习惯和社会接受能力。

6.论证推导逻辑严谨征据链条、法解释、逻辑判断过程严密能够得出唯一的结论不存在漏洞。

7.术语运用标准、体例规范,法言法语运用得当龙文体例符合学术标准。

8.表达流畅不违反诉讼参与人和社会的基本情感和表达方式河接受性强。完成上述论文指导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应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也要从事司法实践才能具备选取恰当案例熟练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等能力。只有指导教师熟悉司法习惯、法官心理和社会心理论文的指导和写作才不至于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研究

一、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本科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以及实践操纵能力的验收。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成为检验高校本科教育任务落实情况的指标。随着知识共享渠道多元化的发展和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现象的出现,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存在着剽窃抄袭等问题。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 。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开题时间滞后

目前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时间为第七学期后期到第八学期,而对于本科学生来说这个时候刚好涉及到考研和就业的准备关键期,导致了学生对论文选题的研究工作准备不足,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选题草草,有些同学甚至根本不了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意义,以至于当后期着手对论文写作的时候,给定完成论文时间的不足迫使本科生将对课题的研究与对论文的撰写同时进行,这导致了课题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直接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本校本科生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此时本科生已经具备了学科基础专业知识,能够对专业方向进行初步解读。到第三学年,学校又开设了部分专业课,这些课程已经使本科生具备初步选题的能力,但是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时间却在第七学期即将结束时或者第八学期,所以本科生一般在开题前一个月才着手进行毕设课题的选择和研究,这使得学生缺少对与课题相关文献的阅读准备工作,导致了学生对选题的盲目进行,最终影响论文的质量。

(二)论文撰写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强

本科毕业论文真正完成的时间期限较短,而学院各专业在开题之后只进行一次统一检查。对于有些导师,除了指导学生的论文之外还要承担一些科研课题以及教学任务,所以有时不免对本科生论文撰写的监督工作有些疏忽,再者部分本科生自我监督能力不强,仅仅在答辩的前几天才进行论文的研究,时间仓促,资料不足,这些问题使得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而剽窃和拼接他人的论文,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毕业论文验收形式过于单一

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是学术型论文,而多数同学对于学术的研究兴趣不大,所以说如果勉强对不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的话,就很难保证论文的质量。所以高校应鼓励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论文模型上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写好应用型论文。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制定了对毕业论文审查的相关管理规范,但是论文的审查工作较为繁杂,繁重的审查工作必然导致审查质量的下降,最终造成答辩过程的形式化,而对论文的管理标准也只停留在字数、格式以及查阅文献量等制式化水平。验收形式的单一性和管理制式化也导致了论文质量的下降。

(四)本科毕业论文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通过参加本科生开题、中期和结题的答辩,发现本科毕业论文大部分还停留在已有理论和前期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缺乏真正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毕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在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标。甚至有些学生是根据指导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老师需要的实验数据来立题和选题,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提升能力的角度出发。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实践结合各不相同,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学生论文选题与实践结合比例较高;基础理论研究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与实践结合比例就较低,而人文类的专业学生论文选题90%多的学生是理论研究型的,这就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真正胜任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办法

(一)加强论文前期的准备工作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要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是需要长期的知识的累积和认真的研究态度。对此,建议学校应在保证正常课程的开设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开设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讲座或选修课,及早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以保证论文高质量的完成。

(二)修改教学计划,开题提前

为了让同学有充足时间对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和写作,应提前进行开题。在本科生大三阶段,也即是在初步具备基本科研能力和自学能力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时间上连贯性,另一方面也回避了与考研就业准备关键期的直接冲突。时间上的充裕能很好的保证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完整进行,进而论文质量得以保障。

(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无论是从教育管理体制、大学学习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心理特征角度看都是势在必行的。本科生在整个本科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处于基础阶段,而毕业设计却需要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能力,所以,对于本科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此时,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导师能够站在一定专业高度对本科生进行指导,并且能够以宏观的视角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帮助本科生顺利地完成论文,而且还能保证论文质量。除此之外,本科生导师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课题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年纪一般为18~22岁左右,正处于青年初期到青年中期的过度时期,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要完成作为一个成年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鉴于现在大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缺乏独自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自我意识及调节能力不成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再者,传统的辅导员制使得一个辅导员负责数百的学生,这也导致了辅导员不能时刻关注每个同学的情绪变化,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期间,本科生由于论文压力更易产生情绪不稳定的问题,这种情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容易衍生出更多、更大地问题,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势在必行,本科生导师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同学调整情绪,间接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

(四)论文验收标准多元化、健全验收管理体制

本科毕业论文不应将学术论文作为唯一标准,应该鼓励应用型论文的写作,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形式也要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在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方面加强管理,比如在论文写作结束后,参考指导教书评语,评审人首先进行评阅,通过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答辩,答辩结束后,再由答辩委员依照公正严谨的态度对答辩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首次答辩不通过的同学再另行组织进行二次答辩,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五)搭建毕业论文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对是否完成实验的评判标准进行改革,将以前学生只须完成固定的步骤就能得到一定的结果转变为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做好实验数据记录,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实验,不要求结果一致,最后再由导师点评,从而完成整个试验。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个性、科学态度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不拘泥于一种解决方案,自主寻找多种解决方式,通过多动脑多动手的实践训练可以解决本科论文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论文质量。

四、结束语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能体现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是高校衡量自己教学任务落实的标尺,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对于校方和学生无疑是种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慎恒.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潍坊学院学报,2009,(3).

[2]童绍玉,李秀寨,刘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3]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4]赵宏伟.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高校的扩招效应持续释放及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上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走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毕业设计指导环节提升论文学术水平、提高指导成效,成为保障本科教学顺利进行和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经验,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框架内,从师生毕业论文指导管理情境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毕业论文指导符合领导情境,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1)领导内涵角度。一方面,指导教师作为领导者,必须有学生(被领导者)的追随,若无学生的密切配合,则这一管理情境毫无效率可言;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拥有影响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行为的能力,如教师拥有教学环节赋予的制度权力指挥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教师因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优势而产生的专长权力能为学生毕业设计指明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为人师表、优秀的道德、人格魅力等感召权力。(2)领导作用角度。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模式也是符合领导情境的。首先,教师须发挥指挥作用,通过其专业素养判断每个研究主题的毕业设计方向,结合不同学生的特性设计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协调作用,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团队,还要为学生的数据搜集、调查研究等协调校内及社会资源;再次,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发挥激励作用,以保证毕业设计中学生全过程积极进取的动力。

1.2毕业论文指导的工作特性印证了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1)毕业论文指导中主体的重要性。学生与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与关键的两大主体,学生为当然主体,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应然主体,应承担起主导作用,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恰好能将这两大关键主体纳入同一框架开展情境研究。(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能力提升的渐进性。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生命周期理论所关注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论文撰写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中、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逐步形成与提高的。这一分化、渐进的过程,正好需要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加以分析。(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的多样性。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写作意愿、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不仅能贴合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情况,而且能针对不同指导情境进行区分式管理,实现指导效能的提升。

2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范式解析

2.1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划分依据

按照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大领导维度,分别各自冠以“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其中,工作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考察的是指导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以工作为中心,界定自己与学生的工作任务及角色,以完成教学目标。而关系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衡量的是指导方式,关心和尊重学生情绪与意愿,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指导关系的程度。

2.2四种不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

(1)命令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这种论文指导方式决策权集于教师一身,由指导教师进行师生双方的角色分类,指导过程中偏重于工作行为,即注意力放在毕业论文本身。围绕该工作,教师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任务分解与指挥,采用单向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体而明确的指导。(2)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在这种指导方式下,高工作行为意味着教师要对其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的详细指导。除此之外,高关系行为意味着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创造相对轻松指导氛围的同时,双向沟通使得学生更能在心理上接受并领会教师的指导意向。(3)参与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此类指导方式要求指导教师较少进行命令式指挥,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双向沟通并提升学生自主决策权。教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期间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推进与沟通。(4)授权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分解与敦促工作将不会以更为具体而细致的形式出现,同时,师生间仅就需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否则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学生将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真正的实然主体,教师的授权式管理方式会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类型的判别及其表现形式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毕业论文指导对象——准毕业生的科研成熟度定义为:学生个体配合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毕业论文撰写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

3.1情境判别的权变因素分析

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学生的科研成熟度被进一步分解为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这两大要素。工作成熟度度量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力、综合技能等方面;心理成熟度指的是学生配合教师指导工作、主动投身毕业论文撰写的意愿与动机。这两大要素各有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以下四种截然不同的学生成熟度阶段(即四种领导情境),具体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

3.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科研成熟度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不成熟阶段,M1)。M1阶段学生主要特征为低工作成熟度与低心理成熟度,这部分学生尚不具备毕业论文撰写所需的能力,同时在主动配合教师指导和毕业论文撰写意愿方面观念较为薄弱。第一,能力欠缺,这类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储备、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综合素质方面可能有所偏失;第二,依赖心理强,这类学生容易将毕业论文责任与风险向指导老师转移,出现问题时倾向于推诿教师;第三,存在短视投机隐患,少数学生可能会出现抄袭、数据造假、论文等学术不端倾向。(2)第二阶段(初步成熟阶段,M2)。M2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充分具备论文写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但他们饱有学习的热情,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写作意愿强烈。第一,独立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未接受系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即便有一定学年论文、课程论文、实习报告等锻炼机会,但反馈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技巧方面尚不成熟;第二,缺乏学术自信,初次接触规范论文写作,加上参考文献与指导教师的“学术光环”产生一定权威效应,使得学生对于接受指导与论文写作较为拘谨;第三,学习热情饱满,愿意并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并付诸行动。(3)第三阶段(比较成熟阶段,M3)。学生M3阶段初步具备论文写作的知识、能力等要求,但自主学习与动手的意愿并不强烈。第一,理论基础较好,这部分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较好,理论功底较为扎实;第二,学习能力较强,这类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积累,接受课堂与教师的引导,加上自身学习经验的调整与摸索,已经自发形成一套较优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第三,受非论文因素影响,这类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毕业设计自身能力与素质禀赋,但因考研、求职、公务员考试、实习等缘故,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并不够。(4)第四阶段(成熟阶段,M4)。学生M4阶段不仅具备一定毕业设计相关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等,而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一方面,具备一定独立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除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论文撰写技能等方面自身条件较好外,甚至部分学生本科阶段已经对外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第二,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有一定要求,许多已经成功保送相关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环节来奠定和适应未来研究工作,部分意向就业的优秀准毕业生也希望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教学环节能有出色表现,对将来求职的理想工作岗位有所助益。

4权变式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的实现路径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据学生成熟度的不同所划分的四种管理情境。如何将二者有机地加以匹配,即为不同的管理情境选择相对应有效的指导方式,成为该理论应用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由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如图1的上、下部分匹配情况所示。

4.1模式一:对M1阶段的学生采取命令型指导方式处于M1不成熟阶段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任务既束手无策又不情愿,此时选取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行为)指导方式最为有效。第一,提升学生论文意识,对这部分学生提升科研道德观,以往届不合格论文成果为案例,在指导初期打消学生短视投机的心理倾向;第二,确认角色与划分任务,指导教师要以高工作行为来教导学生文献的搜集与利用、文献综述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拟定、论文框架的起草与修改等,来弥补学生低工作成熟度的欠缺;第三,明确师生责任界限,指导教师需与学生确认各自的权限与责任范围,对责任推诿与依赖行为事先预防和事后控制。

4.2模式二:对M2阶段的学生采取说服型指导方式对于M2初步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缺乏能力但愿意执行毕业论文相关任务,此时应选取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高关系行为)。教师应做好论文工作的划分与确认工作,采取高工作行为,比如帮学生指定合适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的教导、划分阶段任务等;另外,适当情感激励,对学生暂时的能力欠缺表示理解,教导其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等,这种高关系行为的投入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并激励其不断学习与配合指导教师的工作。

4.3模式三:对M3阶段的学生采取参与型指导方式针对M3较为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但对教师指导较为懈怠,任务完成较为拖沓与被动,这种情景下应选取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提升论文意识,指导工作合理计划,针对非论文因素,也要根据学生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安排,以取得学生的配合;第二,榜样激励,选用历年毕业设计成功案例,尤其是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在求职、、考研等方面取得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这样做对自己的好处。

4.4模式四:对M4阶段的学生采取授权型指导方式当学生位于M4成熟阶段,他们既有能力又主动配合论文指导工作,实践较为认真、主动、积极,教师应选择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在原则范围内给予一定创新余地,对学生创作意愿的充分尊重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前沿理论与方法的导入,如对M4成熟阶段学生适当拔高要求,指导其开展一定基于前沿方法的研究;第三,榜样与示范作用,指导教师不妨将这部分学生设置为团队的小组长,将教师的指导理念转化为学生立场的思想,更利于其他同学在其标杆示范作用下,理解教师的意图。本文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的高低组合界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四种典型指导方式,针对学生成熟度的不同划分了四种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情境,建立了四种行之有效的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成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观意识等内部因素,以及教师的思想教育、学校组织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发而发生变化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关爱,促使低成熟度的学生向更高阶段成熟度方向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根据学生状态、管理情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指导战略。

参考文献:

[1]姜海滨,王婵.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4(7):87~88.

[2]彭规荣,王正平.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风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114~117.

[3]郑兴明,曾宪禄.农科类大学生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吗?[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7~102.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安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战性;警犬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D69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45-02

我国公安院校采取全日制普通高教模式,具备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公安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公安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公安实践教学环节的最终、最高教学层面。学生提交一份彰显实战性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公安教育教学成功的具体体现。从近年来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毕业论文实战性不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使毕业论文成为学生处理、解决公安工作实际问题的一次预演?笔者以警犬技术专业学位论文为例谈些看法。

一、培养从警素质、提升实战能力

公安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良好的政治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同时,还必须加强警察的基本礼仪、公关意识、沟通技巧等的知识储备。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健壮的体魄、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高超的技能和智慧。警校学生当角色转变为任职民警时,其素质要求经历实战考验。公安教育抓住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把学生从警素质培养推向深入,使学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警犬技术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放弃所学专业改行从事其他警种工作。这反应出我们对学生职业忠诚教育的尴尬。警犬技术队伍中不稳定的隐患势必造成未来警犬技术专业人才短缺、无法满足公安工作需求。论文“论警犬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培养及提升”就直指这一问题。公安理科专业学生较易忽视法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些学生认为能运用警犬技术侦察破案就是一名合格的警犬训导员。论文“警犬侵权的法律问题浅析”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律敏感意识,促使知识内化能力增强,提升学生的从警素质。论文“关于犬福利问题的法律研究”更是从法律意识、社会意识两个层面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培养,赋予学生创造性。

二、契合专业技术、解答实战问题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公安业务工作时刻变化着。新情况、新需求、新知识、新经验等层出不穷。论文作者应契合所学专业技术、围绕公安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课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警犬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刑事侦察、禁毒缉私、安检防爆等方面都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警犬投入使用。随着犯罪现场条件的不断复杂化,客观上给警犬使用带来诸多限定,特别是警犬现场延时性鉴别、追踪,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致使出现了个别地区警犬技术消弱甚至消亡的情况。而时至今日,我国警犬鉴别技术取得的结论仍旧未被法庭接受为直接证据的事实也极大弱化了公安实战中警犬技术应有的特色优势。警犬技术装备配发、警犬的社会化训、养等新工作思路与模式的提出使基层警犬技术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警犬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应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警犬技术“不可替代”的使用研究,解决警犬技术工作运行机制、警犬使用领域、训练科目与方法、使用程序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论文“我国警犬作为装备配发范围的探讨”、“警犬装备配发使用模式探析”、“警犬装备配发到公安基层派出所应用效果的调查研究”、“警犬繁育的社会化工作模式初探”、“警犬在新型查获中的应用”、“警犬在硬水泥路面的追踪能力研究”、“警犬在城市地铁警务活动中的调查”、“浅谈警犬识别气味的科学性及程序”、“警犬气味鉴定作为法定证据的探讨”、“新时期警犬技术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的应用初探”、“治安犬戴口笼进行扑咬训练的方法研究”等。

三、夯实理论基础、满足实战需求

公安基础理论是一门具有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学术理论。它研究公安体系和公安对象、公安关系、公安工作及公安发展。作为预备警官有责任联系实际、加强公安基础理论研究,用实战去检验与夯实理论的正确性、系统性、全面性、时代性。警犬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融合诸多学科,基础理论涵盖广泛领域,如犬的解剖生理、警犬繁育、警犬的疾病防治、警犬的饲养、犬的行为学、器械制造技术、信息科技、刑事侦查和安全防范中的警犬使用、气味识别技术等。其中警犬使用基础理论引领警犬学的发展。例如,警犬使用中人犬结合理论主张在警务活动中以人为主导、以犬为主体,人、犬结合使用,论文“试论训导员的行为对犬的影响”、“训导员气质类型测定与犬神经类型匹配的研究”、“浅析警犬训导员的心理对气味鉴别犬的影响”等从人和动物心理学、行为学角度佐证人犬结合理论的科学性并促使该理论的系统化发展。又如,刑侦用犬一直是我国现代警犬技术工作发展的主线,但随着DNA、视频等刑事技术以及技侦工作的发展,极大地压缩了传统的现场迹线追踪和气味鉴别等刑侦犬主要功能项目的发展空间。论文“利用箱式气味识别装置培养犬搜索血衣能力的研究”、“血迹搜索犬训练的研究”通过刑侦用犬在直接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物证甄别性搜寻等方面研究检验了警犬气味鉴别、搜索基础理论的正确性,并通过血迹气味的嗅认使刑侦用犬使用理论更加全面,粉碎刑侦用犬没有需求等对刑侦用犬使用理论的质疑,解决符合实战要求的刑侦犬极度缺乏问题。再如警犬诱导训练的理论基础是创建在游戏中自发的神经联系与多种强化手段结合的条件反射,以达到本能欲望到训练科目的转换。论文“诱导与机械刺激对罗杜杂交犬基础能力形成的影响”、“诱导混合气味迹线对追踪训练效果的影响”、“诱导因素对鉴别准确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警犬诱导训练理论。

增强公安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战性是真正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满足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公安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必须通过强化学生的从警素质、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来实现其实战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公安院校的教育本质和教育优势,才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高强.论公安学科综合实践教学[J].公安教育,2002,(8):45-47.

[2]毛欣娟.关于公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认识[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3):95-101.

[3]罗震雷,商小平,王义.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考评体系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65-66.

[4]付瑶.重新解读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4):189-190.

[5]唐树生.创新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刑侦犬新技术实战应用[J].中国工作犬业,2013,(8):44-46.

[6]隋国旗.警犬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42-50.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22-01

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方向)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员在基本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进入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的集中实践环节。但目前来看,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论文整体质量。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与分析,更好地解决它们,使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2学生写作目的不明确,写作态度不端正。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训练。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需要,更是培养目标的需要。可是,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和重视。相反,有的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马虎应付,存在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有的学生则存在惧怕心理。因为除了完成一般毕业论文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以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用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但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成人业余学生,没有能力用英语来写论文,因而缺乏相应的自信。

1.2 论文观点不明确,叙述多,论证少,类似经验总结。

由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既要检查学员的语言水平,又要考察论文内容,因此对学员论文的新颖性要求不高,但一定要求观点明确。有的学员在Introduction 部分写了不少的字,但不知道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例如题目为"O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in the High School"的论文,作者在开头部分讲了"In a word, English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middle school. I will discuss i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ccording to my teaching experience."看了这些内容,大家认为他下面要写的是经验和心得体会,至于主要观点是什么,读者依然不明白。这种不能明确论点的论文,是没有价值的,也是不符合规范的。

针对以上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育方向)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除了具备学术性(scholarly)、创新性(original)、规范性(formal)这几个毕业论文的基本特征外,还具备了英语教育方向的独特性:即职业性(professional)和过程性。

具体来看,本科英语的毕业论文设计分为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报告几个阶段。学员的研究必须针对其课堂中确确实实反映出的问题;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要求;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控,保证有一个月的实施时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如实评估;项目报告,也就是最后的论文必须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要体现指导过程。

3改进和加强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阶段论文写作实践环节的措施

根据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及学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措施。

3.1进一步提高本校指导教师、外聘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3.2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为依据,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

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阶段针对论文写作环节有一本专门的指导书《论文项目设计》(顾曰国主编,外研社出版),但是以往由于各种原因,我校都没有开设这门课,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笔者建议应该由专门的老师系统的讲授这门课,让学员了解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论文的特点及特殊要求,从而避免把普通高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与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混为一谈;同时,通过讲授这门课,让学生熟悉英语论文写作流程,明确英语论文写作规范,少走弯路。

3.2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学生在平时的自主学习中要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加强词的词性、用法、搭配等的学习。辅导教师则可以通过加强对《高级英语写作》这门课的面授辅导,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等涉及语言文化课程的面授辅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案例(《跨文化交际》这门课中就有很多)把母语和英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结语。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极其艰辛的实施过程,改进和加强开放教育学员毕业论文写作的措施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只要指导教师能帮助学生端正论文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的目的,建立积极的撰写心态,同时合理地指导学生选题,安排论文撰写时间,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开放教育本科英语阶段的论文写作的质量一定能得到大的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也一定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论文项目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8.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检查 控制技术 研究

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完全部课程后的关键实践环节,其不仅是学生获得毕业证的关键依据,同时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能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认真以及严肃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以及勇于探索的能力,其质量也是衡量高校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格式规范、观点新颖以及内容充实的毕业论文十分少见,很多高校将论文变成了走过场以及做样子的形式主义,因此,提高其质量对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 剽窃以及抄袭现象突出

当前,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情况,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为了在高校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采取抄袭的手段,东拼西凑抄出一份论文,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学生自己创作论文的比重逐年呈现下降趋势,毕业生通常都是在网络进行论文检索,然后东拼西凑而完成一篇论文,第二,学生为了省时省力,不惜花重金在网络购买毕业论文,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出论文出售的服务,并且实行明码标价,这种行为已经越来越普及。论文应该经过谨慎的论证、缜密的思考以及科学的研究,但是当前,在毕业论文中出现大量的抄袭、剽窃以及购买的行为,已经越过了学术道德底线。

1.2 格式不规范

近些年,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是学术规范化,其主要指学生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规范化。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缺少检验、假设、注解以及参考文献,工科类论文更是缺少实证分析,多为一些空泛的说理,导致论文缺乏应用型和可信度。通过相关调查,对某高校工科类论文进行抽检,在十篇论文中,缺少目录的论文达到3篇,缺少结论的论文达到2篇,序号乱码的论文达到3篇,结果显示,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严重的格式不规范问题。

1.3 参考文献不规范

在当前本科毕业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存在标引错误、引用过宽、漏标以及漏引等情况,甚至一些参考文献学生并没有亲自阅读过就进行引用。参考文献是对论文进行分析和统计的关键信息之一,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是在工科类毕业论文中,高校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合理以及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导致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

2 对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检查的相关研究

2.1 建立以及完善论文认识机制

高校要由校级领导为主管,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并且在各个专业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教授以及专家成立督导团,配合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高校还要向学生展示历届的优秀论文,强化学生的论文意识,完善导师负责制,让学生明确论文的作用、任务、目的以及性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做好导致的助手,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主体意识,为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建立论文选题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要保证论文选题的双向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科研课题,拟定论文的要求、具体内容、研究方向以及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实际能力,编写自荐书,在自荐书阐明自己的兴趣方向、题目类型、实际能力、兴趣所长以及知识基础等,递交给相关专业系和教研室,实现论文题目双向选择。高校为了让学生充分熟悉论文课题,要及早开展资料准备和收集工作,教师在大四上学期向学生公布论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工作需求以及兴趣特长选择题目。

2.3 建立论文写作过程质量保障体系

在论文质量检查中,要重点强调检查效果,将过程监控和目标监控充分结合,通过监控的条件、过程以及目标三者有效结合,实现对论文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论文设计前期阶段,高校要对学生状况、组织管理、教学条件、指导教师以及选题质量进行评分和抽查,要求质量较低的论文题目重新设计,明确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要求。第二,论文设计中期阶段,由教授专家、教学督导团以及教务处组成论文检查小组,定期召开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座谈会。对在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对一些缺乏认真以及严谨态度的指导教师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要取消其资格,进而保证论文顺利以及正常的开展。第三,论文设计后期阶段,高校要组织专家对论文答辩进行监控,并且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开展交叉答辩,进而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进而实现共同提高,保证论文的质量。第四,论文设计结束阶段,高校要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查外审,重点抽查有争议、不及格以及优秀的论文。如果成绩与实际检查不符,要进行降级处理,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指导教师、学生以及相关领导。高校还要评选出若干优秀论文,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以奖励。

2.4 建立激励机制以及质量反馈机制

高校要定期对论文开展检查工作,并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针对论文检查质量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合理解决,其工作结束后,高校要召开评议总结会,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获取的经验进行总结,制定提高论文质量的相关措施。

3 对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

3.1 前馈控制

3.1.1 加强论文写作训练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布置一些论文写作任务,让学生熟悉论文写作的相关流程和模式,教学部门要利用科研奖励、学年论文等奖励措施,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和督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同时,高校还要制定合理的论文指导制度,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培训,其论文指导制度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论文写作的意义和目的;第二,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构成;第三,论文写作的过程;第四,论文的格式以及内容要求。通过这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

3.1.2 明确论文相关要求

对于工科类论文,其形式和内容通常包括提出问题、阐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如果论文按照上述格式进行写作,论文质量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教师要提倡学生开展应用性论文写作,学生要结合实习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证分析,其选题要小,实现小中见大,论文中要体现属于学生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中要体现,学生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实习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保证建议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3.2 过程控制

3.2.1 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检查

高校教育部门要科学制动论文指导条例,并且明确教师的相关责任,建立以及完善指导教师工作奖罚措施以及评价体系,督促和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指导以及检查论文工作中。

3.2.2 统一实习以及论文写作时间

高校教学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将大四下学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为实习阶段,一个阶段为论文写作以及答辩阶段,给予学生和教师充分沟通和交流的时间。为了全面提高论文质量,将实习时间和论文写作时间进行统一安排,当学生进入实习的那一刻开始,学生就进入了论文资料的收集、调研以及写作阶段,确保论文内容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3.3 事后控制

3.3.1 认真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对论文审查的一种有效补充途径,通过论文答辩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写作的过程,以及了解论文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问题,综合评定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通过论文答辩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通过论文答辩,突出对论文的修改意见,能够提高论文的质量,实现答辩目的。因此,在进行论文答辩之前,教师要提前审阅所有论文,并且认真准备答辩问题,针对论文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在进行论文答辩之前,学生要对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内容以及写作目的进行总结,对答辩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充足准备,确保答辩顺利通过。对论文质量高、回答问题专业性以及针对性较强的学生要一次通过,论文质量普通,但是经过修改后获得明显提高的学生,要建议其进一步修改,论文质量较差,回答问题缺乏针对性以及专业性的学生,要求其按要求进行修改,并且准备二次答辩。

3.3.2 提高论文淘汰率

当前,尽管我国本科院校对论文质量要求较高,学生和指导教师对论文也十分重视,但是却鲜有学生因为论文不合格而影响毕业,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认为论文及格就行,出现高分无用的心理。而教师要最后关头,为了高校的毕业率,也会给予学生通过,更是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因此,高校要提高论文淘汰率,对一些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学生进行震慑,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心理对待毕业论文,进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3.3.3 实行导师答辩回避制度

通过以往的论文答辩经验总结,如果导师参与到自己学生的论文答辩中,其他教师成员碍于人情,在答辩中不愿意提一些尖锐以及深刻的问题,导致答辩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在论文质量与教师业绩实现挂钩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自身业绩无疑会照顾自己的学生,答辩现场很可能出现形式主义。因此,为了让答辩成员在论文答辩中消除后顾之忧,敢于提出一些尖锐以及深刻的问题,论文答辩要实行导师回避制度,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论文写作指导工作,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以及二次答辩要交给答辩小组进行负责。

3.3.4 规范论文答辩流程

高校要科学制定论文答辩的评分标准,并以此为答辩基础,提高答辩的检验性以及可操作性,细化评阅教师、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成绩的评分标准。其中,评阅教师的评分标准为: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文字表达、理论知识、论述合理性、资料使用、结构框架、论文难度以及选题意义等八个方面;指导教师评分标准为:完成情况、中期检查、工作量、学术水平、理论分析能力、理论运用能力、结构框架、组织能力、材料选择以及选题意义等十个方面;答辩成绩评分标准为:对论文理解程度、相关知识范围、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论文思路、回答问题的连贯性、语言表述正确性、工作量、论文难度以及论文选题等九个方面。

4 结语

对于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指导教师以及学生一定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强论文管理、建立以及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论文质量监控流程、强化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彦欣.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5.

[2]马卫东,马娜,闫海强.应用型高校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08,10:92-95.

[3]张云鹏,张爱霞.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73-174+177.

[4]李东光,公维才.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5:36-38.

[5]唐仁,侯珍.浅议对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0:78-80.

[6]朱学道,邓道贵.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07:61-62.

[7]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07.

[8]蒋惠凤.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04:60-65.

[9]宋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

[10]张丽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1]杨翔.浅议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65-66.

[12]韩洪波,刁毅,万书权.生物工程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03:10.

本科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5-02

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困境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训练和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然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抄袭现象严重、同质化现象普遍、写作不规范、选题陈旧、立意不清、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广泛地调研和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经验,总结出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问题重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大三下至大四毕业的三个学期开展,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正是用人单位招聘和学生复习考研的高峰期。大多数学生由于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找工作和复习备考,因此客观上造成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2)许多高校鲜有专门针对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以及指导学生写作专业论文的课程。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素养的培训和练习,从而缺乏必要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3)学生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初次接触大多始于大三下学期的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彼此间在还不够深入、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论文选题和撰写环节,缺乏了必要的磨合和适应环节,也为后期指导过程中教师无法高效并因材施教地给学生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埋下隐患。

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毕业论文现状的不近人意两者间日渐彰显的矛盾张力凸显了当前急需改进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紧迫性。本文倡导将本科生导师制引入至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当中,让本科生导师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以期为解决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的教学困境、提高论文指导成效和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质寻找出路。

二、本科生导师制与英专毕业论文指导研究概述

导师制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其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欧美诸多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形式。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本科生导师制指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从而促使教学与教育结合、教育与管理挂钩,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将单纯的教学活动提升到教育的高度,这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需对学生实施教学和思想的教导、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引导,并对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阶段逐渐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当时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曾在部分院系中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并由此掀起研究热潮。但是随后由于高校扩招和师生比的不断攀升,本科生导师制渐渐陷入困境,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停滞不前。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在线搜索发现,国内人文科学类别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始自2004年至今总数仅16篇。这些研究多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内涵、推广意义和实施措施的理论性讨论(孟宪军,2004;靖国安,2005;姜晖,2011;周志高,2012),教学实践性研究还十分欠缺。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相关文献不仅数量较缺乏,而且该领域研究还存在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通过梳理和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我们发现现有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方面的文献内容涉及的有:关于指导对策(王秋华,2002)、写作方法(翟忠和,2000;宋飞,2001;尤肖南,2004)和引文规范的(钟伟珍、黄国文,1999;刘新民,2001),有针对管理、评估或写作教学具体环节作较深入论述的(李家云,1999;余曼筠,2001;黄小苹,2002;李萍,2003),还有调查现状的研究报告(穆凤英,2001;王崇义,2004;杨宇红,2009;张春芳,2011)。然而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学环节探究却很少。其中从本科生导师制视角探究毕业论文指导的研究论文更是凤毛麟角,仅2篇(刘洪泉,2005;王娟,2007)。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试图在本文中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究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中的应用价值。

三、本科生导师介入下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究

1.模式设计和内容。本科生导师制作p为辅导员和专业课任课教师工作的延伸和拓展,重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挖掘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本科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导师通过跟踪式的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引导,密切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极大关怀。将本科生导师制融入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让本科生导师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使得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成为本科生导师四年导师生涯中的一个自然终结环节,对提高论文指导成效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具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环节里,我们拟通过本科生导师介入式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实践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元认知意识,激发其论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2)根据学生特长、知识面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将论文选题和自身职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3)通过分步骤、有侧重的教学实践,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和提高论文的总体质量;(4)通过个性化指导,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术规范性、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2.模式的教学价值。现有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因教学和实践时间过短、学生对科学研究认知不足、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间了解不够等诸多弊病的影响,存在优质论文“难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等问题。上述本科生导师参与毕业论文指导的应用模式可为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提供实践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导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提早体验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增强其对学术研究的认知并为其毕业论文的写作争取更多的实践时间;(2)导师和学生间的人际互动,保障了导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论文指导的针对性;(3)导师采用个性化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选题和其今后职业发展相结合,可增强其创业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4)导师分步骤、有侧重地因材施教,可在保障学生论文质量的同时,加强其学术规范性,提高其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进一步概括即为,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毕业论文的撰写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思路,这是缓解当前毕业论文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学术意识不强、论文指导教学效率不高等教学瓶颈问题的一剂良药。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兼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可优化师资配置,在保证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其论文写作质量的同时,还能因材施教地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及他们的创新和思辨能力。笔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校教书育人工作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将其应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毕业论文教学研究还处于尝试和建构阶段,亟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笔者也希望后续能有更多的项目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践等多元研究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数据,对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综合性研究,推动本领域实践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晖,孙永君.高校英语专业导师制模式构建与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155-157.

[2]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68-70.

[3]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4):138-142.

[4]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3):59-64.

[5]王秋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对策研究[J].外语教育,2002,(2):332-337.

[6]张丽霞.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7,(4):93-94.

上一篇:职场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认知心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