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服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5:50:26

保健服务论文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商业存在;贸易壁垒

与传统中医的诊疗服务不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更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容易为东道国成员所接受,因此,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市场准入方面遭遇了诸多贸易壁垒。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概述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模式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主要有四种: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中,其服务提供模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商业存在日益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主力军,成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海外得以长久存在的主要战略支撑。

(二)市场准入面临的非关税壁垒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本国的条件、门槛和制度。由于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一国为保护本国的服务市场,通常会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消除或降低对本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养生保健开始越来越关注,再加上国际上“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中医养生保健在世界范围内正备受瞩目。现阶段,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商业存在模式下有以下特点:1.服务机构数量有限: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传播中医保健服务的有生力量,但是目前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数量有限,能够走出国门的中国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更少。规模相对较大,如瑞士莲福中医药集团,在瑞士和美国开设了21家连锁医疗中心,开展针灸,推拿服务,并创建“联中药厂”为其所属诊所提供重要保健品和养生药茶。这样的机构并不多见。2.从业人员输出规模小:近年来,世界中医学联合会和瑞士中医集团、洛桑中医诊所、欧洲中医基金会以及阿曼苏丹国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等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一些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医人才派出渠道。总体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输出规模较小。

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问题

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其壁垒表现形式只能是非关税壁垒,一方面是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从业人员资质及其跨国执业方面的法律规制。

(一)市场准入壁垒

以澳大利亚为例,目前澳大利亚有5000多家诊所,其中中医诊所比较少。中医保健、针灸等是西医从业人员的辅助治疗方式,目前有3000个西医诊所内设立针灸治疗项目。澳洲政府近年来通过语言、专业对中医、针灸师开始启动注册,限制了相关保健医师从业资格,影响了一些中医诊所的正常营业。

(二)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壁垒

1.澳大利亚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市场准入限制:作为“补充医学”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受到了一定限制。据统计,澳大利亚约有4500名针灸、中医师,虽然中医针灸服务在澳洲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自2012年7月1日开始,澳洲通过对境内的中医、针灸师颁发许可证来限制医师的行医范围和对象,这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澳洲医学会对上千名会员统计,目前通过注册者仅为13%,有条件注册者为87%,其中限制注册者为25%。对中医、针灸师的法律限制将阻碍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在当地医院、诊所的执业。2.美国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限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美国是补充和替代医学(以下简称CAM)。近年来,美国接受CAM治疗人数正逐年增加。据调查1997-2002年5年间,CAM疗法呈稳步增长趋势,最长用的有肌肉松解疗法(14.2%)和按摩疗法(7.4%)。随着中医保健在美国市场的不断升温,美国各州开始针对中医保健医师的从业资格进行一定考核。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州对针灸师通过按期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的方式颁发针灸执照。美国成立的东方医学资格认定委员会,对相关中医保健从业人员资格进行认定管理。这些管理活动对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构成了间接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在GATS框架下的分析

在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的两道关卡是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两者联系紧密,市场准入是适用国民待遇的前提,国民待遇又是市场准入的保证。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主要是“开业权”和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问题。

(一)市场准入

在商业存在服务模式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限制服务机构设置和限制服务提供者资格及流动等。前者主要表现为设置较高的门槛或限制开业权等。这种壁垒涉及到养生保健服务提供商在本国的存在及允许参与的程度;中医养生保健外籍雇员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主要为对从业人员入境手续和就业许可方面的限制等。为了减少贸易壁垒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GATS限制成员方在服务贸易中设置市场准入方面设立壁垒。市场准入在GATS并非一般性义务,而是根据承诺表承担特定的义务。具体到健康保健服务领域,一成员方在市场准入方面所做的承诺,涉及到该成员方是否允许其他成员的健康保健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服务市场及进入程度问题。合法管理与市场准入壁垒有时候难以区分,构成市场准入的主要障碍。非关税壁垒通常规定在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性法规之中,并且经常以合法管理的名义出现。以澳大利亚为例,对中医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管理,影响到了从业人员的正常执业。看似合法的管理措施,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如此大比例中医保健从业人员的失业,也很难说不是澳洲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设置的贸易壁垒。

(二)国民待遇

与市场准入相同,国民待遇也不属于GATS成员国的普遍义务,而是特定义务。各成员国须在自己承诺开放的健康保健服务部门中给予外国保健服务和保健服务提供者以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方面的壁垒主要体现为服务主体进入一国市场后采取的限制措施。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领域,表现为对保健服务从业人员的歧视性措施。例如,征收更高的税费,以及对外籍保健从业人员要求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等。

四、减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谈判减少壁垒

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贸易壁垒是关键。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GATS框架下,扩大各国具体承诺义务来限制健康保健领域壁垒,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国际法方面的保护,通过国际条约保护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1.通过谈判扩大成员方具体承诺:按照GATS的规定,一个成员对市场进入的具体承诺,均需经过谈判,逐项列入“具体承诺表”中。具体承诺是成员方按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就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及其他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在服务部门或分部门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所做的承诺。例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认定方面,鉴于实践操作中承认服务提供者资格的复杂性,如涉及保健机构从业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问题,GATS规定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解决或成员自行单方面宣布完成。因此,在GATS框架下,加强成员各方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谈判,有助于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统一标准,扩大各成员方在中医养生保健主体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义务。2.通过谈判加强国际立法:中医养生健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国际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和保护,可以通过签署多边国际条约、诸边国际条约或双边国际条约实现。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签订了大量的双边、诸边贸易和投资条约。我国各主要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国际重要谈判和条约中,有意识地通过条件互换或其他形式,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其他国家开辟合法通道。

(二)积极推进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服务标准建设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各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需要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服务标准。“明确、统一、确定、可验证”的服务标准,成为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国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标准体系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企业应团结一致,推动有关国际标准的出台。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中医养生保健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建立国际标准,消除分歧。“一带一路”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国际谈判和标准制定带来了契机。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的双边谈判中,签订了新的中医药合作协议;通过各国谈判协商,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国际标准。中医养生保健国家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到各国及区域间的双边及诸边谈判中去,为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努力。

综上所述,在商业存在模式下,解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法律问题,需要中医药界和法律界、政府和民间、外交和经济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杨逢柱 王 芳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1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逐步改善,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等国计民生政策上担负着重要职责,妇幼保健机构要满足妇女儿童长期、连续管理和健康追踪指导服务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平台建设必不可少。既往妇幼保健服务不具备健全的县、乡、村三级信息适时传输、互通共享能力,依靠单一手段进行信息沟通、手工抄报转送,受地域、交通、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因素限制,系统保健率、信息漏报率、统计正确率不能得到保障,保健服务质量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监督,甚至不具备深入监督管理的能力或监督管理措施无法落实,造成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低下,服务对象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认知度低、信赖度差、依从性不足,限制了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妇幼保健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适时引入,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输,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改善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现状,打破桎梏,寻求发展,郏县妇幼保健院自主规划建设了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应用可实现妇女儿童保健建册登记、孕期健康检查、高危登记管理跟踪、产前诊断评估及结果追访、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发育评估、高危儿管理等工作的全程电子化和自动化[1],使区域内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上传、存储、分析、反馈和评估功能得到共享,为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有力的工具。同时,该系统也是增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范妇幼保健专业技术和信息报告行为的重要手段,并且逐步完善对国家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管理功能。

2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规划和功能设计

2.1建设背景

根据国务院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各阶段所发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信息服务。

2.2建设定位

郏县妇幼保健院按照国家信息标准开发建设的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着眼全局,纵向涵盖县、乡、村三级保健服务网络,横向跨越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2],以人为本,以服务群众为目的,以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

2.3具体做法

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各阶段所发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及流程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适用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使用的系统软件。

2.4建设内容

本系统通过建立妇幼信息平台,架设以免费婚检、妇女保健登记、孕期健康检查、产前诊断评估及结果追访、产时服务、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保健登记、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发育评估、高危登记管理跟踪等为链接的系统化信息网络[1],及时将各项服务信息进行收集、传输、整理、分析、反馈、统计,实现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随时查询,准确掌握县、乡(镇)、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情况,规范服务技术,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流程,保障服务质量,提高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水平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2.5功能设计

实现每个医生可以通过办公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进入妇幼信息平台个人操作账号,将各个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随时随地录入系统中进行存储、传输、分析,以便共享使用[3]。最大程度地满足乡村医生手持移动终端记录每次服务的便捷需求,极大改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监督指导不到位的被动局面。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对各种高危数据和健康评估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提取的功能,对异常数据能够进行实时提醒,杜绝医生因个人失误造成服务数据的失真,避免纸质媒介登记操作可能造成的疏漏,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3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1业务方面

3.1.1婚前保健管理:从免费婚前健康体检开始,将体检对象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录入婚检信息管理子系统中,通过子系统自动分类过滤,将相关疾病的信息转送给围产保健子系统及其他临床治疗子系统,接到信息的子系统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个案追踪随访,并提供婚后、孕前保健知识及叶酸补服健康知识宣教,提供延伸服务和健康指导。3.1.2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包括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孕产妇保健体检至少有5次以上电子信息记录)、高危妊娠专案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等。围产保健医生把保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每次体检的详情录入围产保健信息管理子系统中,系统根据下次预约检查日期提前3天向服务对象自动发送体检时间和体检项目手机短信,开通健康体检提醒服务,此项功能替代了专人负责查找保健手册电话预约随访的工作,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保健就诊人次,为保健项目辅助检查的开展提供了更大的宣教指导空间。同时系统具有的高危、异常数据实时提醒功能,使高危孕产妇的筛查更为全面、彻底,分级管理更加具体,转诊和随访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产科医生进入产时服务信息管理子系统中,根据孕周自动筛选服务对象,开展产前宣教指导、电话预约服务,提高保健对象的住院分娩率,及时发现产科并发症,降低产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产妇住院后,产科医生可提取服务对象的系统围产保健信息转入住院子系统中,接诊医生通过查询服务对象围产保健的详细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产妇孕期的相关情况,更加系统、全面掌握产妇生理和病理表现。产妇分娩时,产房医生将分娩信息及时补充到产时服务管理子系统中,系统按照设定的产后体检日期(包括产后7、28、42天)提前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提醒,有效提高了产后体检率,降低了产褥期发病率。3.1.3儿童保健管理:儿童系统管理包括新生儿42天健康检查、“四二一”体检、体弱儿专案管理等。儿保医生在儿童保健子系统中可自动筛选新生儿信息,根据出生日期分段,开展相适应的新生儿保健项目服务手机短信预约,参加儿童保健服务的对象,通过儿童保健信息的补充和完善,建立电子化儿童保健档案,系统根据年龄段自动分类筛选服务对象的服务项目,提前1周发送手机短信预约提醒服务,便于儿童家长及时安排儿童体检事宜,深入了解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的意义及参加系统保健的必要性,提高了0~6岁儿保建卡率和系统保健率。异常数据实时提醒功能,使高危儿、体弱儿的筛查更为及时,分级管理更加具体,转诊和随访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有效控制了高危儿、体弱儿的发病率。

3.2管理方面

3.2.1实现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相融合:郏县妇幼保健院把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其他项目模块进行功能融合,该系统就成为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它能够分类抓取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宏观调控数据,使各类服务项目的管理数据查询和统计更为方便、快捷和准确,信息报送、传输更为及时。3.2.2简化了绩效管理与考核流程: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兼容整合,即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又实现了全区域内各医疗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一体化管理。管理人员只要通过计算机妇幼信息平台加强对每个服务项目的随访和质控,就能随时准确掌握每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工作,哪些项目做没做,做多少;甚至每个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每个阶段的服务详情,到最终每个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依据项目工作的权重分值,应拨多少公共卫生经费等都一目了然,绩效考核既轻松又科学。既往卫生局组织考核组对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的人工查询传统方式,得以直接在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统计、核算、管理,考核单位只要对发现的问题定期监督指导,必要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规范培训,既节约了考核时的大量人力、物力,又减轻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迎检负担。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到日常工作和如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上去。3.2.3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科学制定决策方案提供了依据保障:该系统的应用实施,不仅实现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还全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构对全县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项目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监管能力,用计算机程序替代人工操作,减化了繁琐的工作流程,使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透明化、人性化,也使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更加充分和科学。在每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中,也可建立自己的绩效考核账号,详细了解每个业务科室及每个工作人员的每项服务的数量及质量合格情况,方便了建立科学的绩效核算方案,更加公平、公正对科室及员工进行绩效管理,最大化的创造服务效益。

4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成效

4.1妇幼保健工作明显改善

2013年9月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建设,2014年1月系统初步建成,在郏县妇幼保健院实验性应用使用,4月,系统在郏县冢头镇、安良镇、白庙乡、王集乡卫生院试点推广应用,8月,郏县14个乡镇卫生院及367所村卫生室全部普及使用。使用后,郏县的孕产妇和儿童建卡管理率分别达到97.87%和96.31%,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2.79/10万和6.61‰,住院分娩率达99.9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100%,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目标完成率100%,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91%;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室的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14年围产保健和儿童保健科门诊人次比上年分别增加35.22%和39.91%。

4.2服务时效性提高

县、乡、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功能权限,随时掌握辖区保健对象的管理动态。

4.3节约了人力资源

各级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按服务规范要求频次,合理安排预约时间,自动准时向保健对象发送产前体检通知短信(包括健康知识讲座短信提醒),精简人力的同时使保健对象更加清楚明白每次保健的内容及意义,提高保健对象的保健意识和健康知识。

4.4实现了全县妇幼信息共享

从婚检对象的第一次基本信息录入,到孕期的每一次健康体检,再到产时分娩记录、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0~6岁儿童健康体检,信息自动衔接,并在子系统中转输收集,各乡镇卫生院实现户籍所在地保健对象的信息共享,县妇幼保健院实现全县妇幼保健对象的信息统筹管理与查询,有效提高了全县的妇幼保健项目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5满足了群众需求

利用简单方便的短信提醒服务,给群众带去适时的健康关爱及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使群众感受到妇幼保健服务就在身边,通过增加沟通频率,使群众的服务信赖度和依从性不断提高,从而提升了妇幼保健服务的社会满意度。

5基层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景

5.1构建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信息化网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县、乡、村三级应用,通过乡镇卫生院将孕产期健康体检信息补充完善,能够实现全县孕产妇电子健康档案的全覆盖;同时,乡镇卫生院短信预约服务提醒,能够提高保健系统管理率,控制高危发生率;每位保健对象的体检信息县域内通畅运转,便于接诊医生对保健对象进行全面评估,控制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还能杜绝重复检查现象发生,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5.2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部分信息的即时录入、即时上传

基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有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功能,乡镇卫生院妇幼医生通过具备移动网络的平板电脑、村卫生室访视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均可根据系统提示检查项目将产妇、新生儿访视信息现场传送至妇幼保健管理系统中,减少了再次录入环节,有效提高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和产后访视率。

5.3信息统计功能完善

改变既往纸质报表人工统计报抄送的落后方法,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能全面分析保健对象的详细情况(按病种、地址和年龄分析等)、接诊医生(各个医生)的工作情况(日工作量、管理病人情况)、辅助检查项目开展情况(数量、收入等),方便了绩效考核统计,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合理调配起到科学管理的指导作用。

5.4实现全县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信息化、智能化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数字化、网络化的办公环境,全方位提高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应用平台、移动办公等先进技术,使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适应了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打破了传统人工模式的制约,促进了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大步跨越。

作者:王江定 张晓科 任改荣 朱彩娟 单位:河南省郏县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姜璐璐.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680.

[2]郑建梅.郑州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5):348.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被引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07-02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是日前湖北省地市级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及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专科医院,是湖北省卫生厅核准的专科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积极创建“平安医院、和谐医院、学习型医院”,近几年来大力提倡科技兴院,深信科技发展是医院永恒的生命线。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医院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本文对该院2000~2012年的被引情况进行计量学统计,以期从这一方面分析该院学术研究与医疗技术水平情况,为评价其科研绩效促进其科技进步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0~2012年在《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被收录的论文及其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级搜索和跨库检索为工具,在检索区输入“作者机构”,对应栏中输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时间栏选择“1998至2012”,以“被引次数”和有全文为条件,检索出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况,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被CNKI收录的论文及被引用情况

2006年以前,医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年至2010年间平均43篇,2011年医院出台加大科技兴院的力度,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年平均数量增至96篇。2000~2012年CNKI收录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发表的期刊和会议428篇,其中期刊论文407篇,仅有39篇被CNKI收录的其他论文引用,共计61次,被引率9.11%,年度发表文章被引率2006年最高(见表1)。

3 讨论

医学科技论文是临床、教学,科研成果和经验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一个时期内学术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医院医疗科研水平、科研重点、科研力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从2000―2012年被CNKI收录的论文数量来看,CNKI共收录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发表的期刊和会议428篇,其中期刊论文407篇。2003年以前,发表的论文数量屈指可数,2004--2006年,医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年至2010年间平均43篇,2011年医院出台加大科技兴院的力度,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年平均数量增至96篇。以上数据表明医院在科技兴院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一切和医院近年重视、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加大了投入;改善科研实验条件,提高科研奖励力度;鼓励临床医疗人员进行科研,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扶持特色优势科室是分不开的。从科室分布来看,预防保健、妇产科 、护理部 、眼科 、外科、放射科 、药剂科、医院管理、儿内科、检验科等均有论文引用,论文涉及面广,特别是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前三位的预防保健、妇产科 、护理部,科研活动和学术气氛浓厚,医护人员在劳累的工作之后,基本靠八小时以外完成大量的论文撰写,在医院临床和科研活动中,论文作者加强了横向联系,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有关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不断涌现。但是我们应看到医院论文的被引率与被引频次偏低,12年来39篇被其他论文引用61次,占总论文9.58%。被引用2次以上的论文仅有10篇。现在国家每年以“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来评价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实力及在国内所处的学术地位。【2】因此,我院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鼓励作者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加强作者对杂志影响力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向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投稿。在科研活动中应加强各学科间的合作,【3】并主动寻求同内外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习先进的思维模式、科研方法,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医院在省内外的学术影响,赢得较高的科研声誉,在省内外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嘉伟,郑利荣,贺莲等.从1999-2008年SCI收录广东省医学论文看其医学科研的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6):65.

[2] 柳卸林,赵捷.影响中国SCI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10):87―94.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卫生保健与服务;知识图谱;ISI Web of Science;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R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2(b)-0046-0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based on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HE Xuefang1 GU Ping2 YU Ya'nan1 HUAI Pan1

1.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Library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HRSS) from 2011 to 2015,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 of this subject in China.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in 18 journals included in SCI according to 5-year impact factor ranking top in the field of HRSS from 1 January 2011 to 21 May 2015 were chosen as samples, and were analyzed by Microsoft Excel and CiteSpace. Results The 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 of the subject increased steadily. Canada,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is field. Quality of life, health care and so on we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Conclusion HRSS covers broad contents,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hotspots for years, and the numbers of researches about primary care and medical-education is increasing. Research level in China has been enhanced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tudies.

[Key words]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ISI Web of Science; Impact factors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卫生事业成了国家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改革焦点,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1-2]。为了解国际上卫生保健与服务(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本文从文献计量及图谱分析视角,对该学科2011年1月1日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揭示研究热点与动向,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ISI 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中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引文索引)作为数据源。期刊影响因子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 JCR的最新数据(2015-05-21)。

1.2 检索策略

进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期刊引用报告),选择按学科浏览期刊,找出“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选择按5年(2011~2015年)影响因子排序,获得86种期刊。根据二八定律[3]认为前20%(18种)为高影响力期刊,见表1。

进入Web of Science平台,选择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引文索引),进入高级检索,输入检索式:IS=(0887-378X OR 0895-4356 OR 1438-8871 OR 1366-5278 OR 0278-2715 OR 1067-5027 OR 1748-5908 OR 0308-0110 OR 0884-8734 OR 0025-7079 OR 0268-1080 OR 1040-2446 OR 1077-5587 OR 0269-2163 OR 1170-7690 OR 2044-5415 OR 0962-9343 OR 0885-3924),时间跨度:2011年1月1日~2015年5月21日,文献类型:Articles,检索得到10 280条结果。

表1 SCI数据库收录的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高影响力期刊

1.3 分析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带的Analyze系统[4]对检索结果中的时间、国家/地区分布、作者发文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软件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导入及整理分析。利用软件Citespace分析研究热点、知识前沿、知识基础等,节点类型使用关键词、参考文献、突变专业术语等,阈值根据需求选择top10/50 per slice,主题词选择标题、摘要、关键词。

2 结果

2.1 基本特征分析

2.1.1 论文产出量 文献数量年度分布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某主题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5]。所选期刊2011年以来每年文章数目及所占百分比见图1,因数据提取日期为2015年5月21日,故暂不能认为2015年文章数量有下滑。

2.1.2 区域分布及被引频次分析 所有检出文章来源于130个国家/地区,按总发文量排序,美国排名第1,参与发文6106篇,占总发文量的59.4%;中国大陆排名13,发文157篇,占总发文量的1.53%;中国台湾排名16,发文115篇,占总发文量的1.53%。虽然SCI是美国出版的检索系统,在期刊收录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国家倾向性而导致美国期刊比其他国家多,但造成收录期刊的集中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国家的科技研究力量[6]。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论文的学术价值[7],故对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排除重复后合计9280篇,占总量90.27%以上)的被引频次进行分析。各地篇均被引次数均高于平均水平(5.71次);同比篇数排名,篇均被引排名上升最多的是西班牙(8位)和瑞士(7位),下降最多的是美国(8位)和英格兰(6位)。综合篇数、篇均被引的排名结果见表2,其中,加拿大、德国、瑞士位居前3位。

表2 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地区发文综合排名

注:排名差值=篇数排名-篇均被引排名;符号“-”表示名次下降

2.1.3 高影响力作者分析 发文量及被引频次分别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反映作者的科研生产力及学术影响力[8]。h指数表明一个作者至多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越高,则其影响力越大[9-10]。此外,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m)计算公式为m=0.749(nmax)1/2,其中,nmax为核心作者中最高产作者所发论文数量[11]。综合以上,本文中,定义高影响力作者为在国际高影响因子的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期刊上数量较多、被引频次较高的核心作者。

根据检索结果计算出m≈6,即发文6篇以上的作者为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的核心作者,筛选排序后,因第9名与之后的差距很小,故分析前8名核心作者。文献共计286篇,总被引3943次,平均被引13.79次。

由表3可见,篇均被引次数高于平均水平的只有Schuenemann,Holger J,远超其他作者。较之篇数排名,篇均被引、h指数、单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数3项指标排名上升最多的均是Schuenemann,Holger J。表3中分别从篇均被引与篇数、h指数与篇数、单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数与篇数3组排名差值对各核心作者的名次变动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以上所有排名进行排序,认为Bates,David W,Schuenemann,Holger J等在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领域的研究更为突出。

2.2 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研究趋势分析

2.2.1高频关键词分析 高频词汇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高频词汇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的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等[12]。本文利用词频分析法分析文献题录中的关键词/主题词重复出现的频次,并借用信息可视化的方式表现频次大小,从而确定2011年以来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的研究热点。

将检索结果导入CiteSpace,设置参数值后,选择探索关键路径的路径算法(pathfinder),得到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及高频词列表,按中心性排序后选取热点词中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合并意义相同者、剔除无意义者,可见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研究内容宽泛,分支较多,因此研究热点的范围也较分散[13],其中,生命质量、卫生保健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医学教育、医师本身的研究也较热门;验证性研究在方法研究中使用最多。见表4。

2.2.2 知识前沿分析 CiteSpace系统通过对Burst Terms的提取,可以获得该研究主题这段时间内频次改变剧烈的主题术语,即该研究主题的新趋势和新热点[14]。将检出结果导入CiteSpace系统,通过相应设置,运行获得2011~2015年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研究前沿术语表,选取频次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发现2011年至今出现频次最高的术语有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社区医疗(primary care)以及医学教育(medical-education)。

显示类型选择time zone,合并意义相同者,剔除无意义者,生成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知识前沿时区图谱(图2),包括72个关键突变节点,其中2015年7个,2014年6个,2013年4个,2012年5个,2011年50个。可见,2011年至今该学科突变词汇逐渐减少,新的研究热点较少出现,而患者生命质量一直是热点内容,这可能与生命质量的测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状况[15]相关。

综上,卫生保健与服务学在2011年处于萌发发展阶段,大多高频关键词都出现于这一时期,文章被引频次也较高;2012年高频词骤然减少,且被引频次较2011年相差很大;2013~2015年新的高频词汇数量未有上升,可见,自2012年起该学科发展缓慢,未来研究方向亟待探索。

2.2.3 共引文献分析 如果一篇文献同时引用两篇不同的文献,则认为这两篇文献存在共被引关系[16]。文献共引分析是将一个学科领域的文献以研究方向来分类,这些被引文献则构成该领域的知识基础[17]。进入CiteSpace,阈值选择top10 per slice,节点类型选择参考文献(Cited Reference),运行生成合并了知识前沿和知识基础的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

图谱由26个节点、10条线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与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的年轮代表文献的出现时间,色调代表文献出现时间由远及近。26个节点文章中,剔除3篇不相关文献,剩余23篇中:方法学研究7篇,其中,统计学方法研究2篇,心理学方法研究1篇,疾病分类/测量研究4篇;量表研究6篇,有健康量表、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质量标准量表等;健康管理信息化研究4篇,包括健康管理电子平台使用和病案管理等;政策研究3篇,包括2篇美国医学会的卫生政策,1篇卫生服务研究成果付诸实践计划;系统评价2篇,分别为信息化管理对医药费用的影响及创新扩散理论在服务组织中应用效果的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研究1篇。

3 讨论

从文中统计结果来看,国际范围内卫生保健服务学科高影响因子论文产量呈现出稳定且缓步上升趋势。高影响力国家方面,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等在该学科区域的研究水平相对领先。中国大陆发文量排名第13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关于卫生保健服务的研究有所增加。

采用突变检测法分析2011~2015年突变词汇后,发现卫生保健与服务学科2011年的突变词汇数量较多,2012年以后有所减少且被引次数大幅降低,提示2012年以来该学科处于稳定发展期,突破较小。依照前文对高频词汇的分析结果,生命质量、卫生保健、理论成果转化效果、医学教育等为研究热点,临终关怀和心理健康也逐渐上升到热点领域,这与卫生保健服务学科一直坚持的人文关怀,以及近年来医院坚持质量至上、打造高效体系的理念[18-20]相一致。

综上,卫生保健与服务研究内容涵盖范围宽泛,生命质量一直是研究热点,初级医疗、医学教育的相关研究明显增加;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提升,应注重质与量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N].中国中医药报,2015-02-04(3).

[2] 贾媛,蒋小华,薛迪,等.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15-19.

[3] Egghe L. ON THE 80/20 RULE [J]. Scientometrics,1986, 10(1-2):55-68.

[4] 阮伟娟.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系统浅析[J].现代情报,2006,(12):127-128,130.

[5] 李阳,许培扬.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病案管理现状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0):59-63.

[6] 于媛.期刊国际化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4.

[7] 苏芳荔.科研合作对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44-148.

[8] 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51-60.

[9] Hirsch J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10] Kelly CD,Jennions. The h index and career assessment by numbers [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006,21(4):167-170.

[11] 史会梅,朱燕波.近10年成本-效用分析中EQ-5D与SF-6D应用现状的文献计量研究:基于PubMed数据库[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3):12-15.

[12] 杨峰.知识域可视化研究[J].情报杂志,2007,26(6):82-84.

[13] Yao Q,Lyu P,Yang L,et al.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trends in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research [J]. Scientometrics,2014,101(1):751-779.

[14] 曹洪欣,蔡海英,王侠,等.2001-2010年国际临床路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63-65.

[15] 官海静,刘国恩.中国四地城乡居民生命质量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2):5-12.

[16] 邱均平,吕红.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前沿及其知识基础――基于17种外文期刊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3,(3):4-15.

[17] 姜道奎.《科学学研究》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1):40-49.

[18] 张丽,宋雅萍,宋世宁.医院式养老模式病房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8):70-72.

[19] 蔡华勤.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19-120.

[20] 赵卫群,俞方.建立高效良性的预算管理体系以促进医院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39-40.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1.1资料来源

2000-2010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inaHospitalDigitalLibrary,CHDL)收载的1368种医学期刊,4946种相关期刊,229个医学博硕士培养单位,51个医药卫生学会或协会会刊及论文集,22种报纸刊登的医药卫生类文献,期刊覆盖率达10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与临床药学工作相关的文献,排除有关制剂(新药)研发、质量标准与控制、药品采购供应等其他药学类文献。

1.3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关键词合理用药、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药学保健、临床药学、临床药师、药师、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药物应用研究、药物利用评价、处方点评、医嘱评价等分别检索。

2结果

2.1以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药学保健为关键词检索

本研究检索出1979-2009年有关药学监护的文献为1989篇,药学保健为679篇,而药学服务则达10857篇。

2.2以临床药学为关键词检索

以临床药学作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CHDL收载的文献,检索出文献24871篇,有效文献(检索时,会出现重复文献、会议通知、期刊索引、投稿须知等,称为无效文献)8286篇,包括期刊文献5866篇,博硕士学位论文61篇,报纸文献906篇,会议论文587篇。纳入研究7539篇,包括期刊文献5207篇,涉及期刊640种;博硕士学位论文57篇,涉及36所大学;报纸文献764篇,涉及报刊103种;会议论文561篇;其他文献950篇。2000-2004年有1745篇期刊文献,平均349篇/年,2005-2010年有5794篇期刊文献,平均965.7篇/年,呈明显增长趋势。

2.3以药师和临床药师为关键词检索

以药师或临床药师作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CHDL,得文献61866篇,其中以临床药师作为关键词得文献10076篇,有效文献4842篇,包括期刊文献3704篇、会议论文379篇、博硕士学位论文27篇、报纸文献732篇。与临床药学相关文献2875篇,占纳入研究文献量的59.38%,期刊文献涉及期刊395种,占CHDL收载期刊(1368种)的28.87%。结果见表1。以药师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12207篇,其硕士学位论文152篇,涉及68所大学,与合理用药相关论文9篇,占5.92%;期刊文献6542篇,其中有效文献5670篇,纳入研究分析4930篇,涉及657种期刊;报纸文献5263篇,其中有效文献4922篇,涉及309种报纸;会议论文250篇,其中有效文献220篇,涉及136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4以合理用药为关键词检索

以合理用药为关键词做全文检索,文献量达91383篇,其中有效文献81677篇,占89.38%。从开展与合理用药相关研究角度考虑,仅选择期刊文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为统计对象。统计结果见图1。

2.5以临床药学实践工作相关内容为关键词检索

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药物利用评价、药物应用研究、处方点评、医嘱评价、用药教育、会诊、查房等为关键词,检索获取文献5181篇,其中有效文献4809篇,结果见图2。

2.6期刊文献引用和下载分析

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次数可反映学科某个领域被关注和研究的程度。本文检索出的文献中,被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排序居前10位的文献中与抗菌药物相关的文献均为6篇,具体结果见表2、3。2.7作者区域分布分析与临床药学相关论文2927篇,作者区域分布情况见表4,部队单位统一为部队,如地处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纳入部队统计。2.8发表文献数量≥4篇的作者纳入临床药学类期刊文献7909篇,2000-2010年共有150名作者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4篇,文献总数为804篇,占10.17%。

3讨论

3.1总体情况

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19家医疗机构启动了国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工作,到2009年全国共培训临床药师415名(约占全国药师总数的0.13%),分布在全国374家医疗机构,其中35%的医疗机构分布在省会城市,65%分布在地、县城市(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0.038%)。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医疗机构数量达92.44万个,其中医院2.0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8万个,乡镇卫生院3.83万个,村卫生室64.80万个,诊所(医务室)17.51万个,药师约30万人。作为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药学,其核心工作是药学服务,工作目标是合理用药。近10年来,这项工作在我国医疗机构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2010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看出,随着合理用药关注度增加,与合理用药相关的文章、科研成果也在增加,但是合理用药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为此,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年(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3.2文献数量、文献引用与下载次数及作者区域分析

2000-2010年,我国与临床药学工作相关的文献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国家同期(2002、2004、2007、2009年)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呈正相关。2000-2004年,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处方点评(以形式审查为主)、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药学的方法学探讨、临床药学工作主体的培养等;2006年后,新的一轮以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献为主的工作成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主要工作,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处方点评[2]、临床药师培养[3]、药师工作模式[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药品应用评价等,其他散在的研究文献集中在专病或专药的研究、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丙戊酸钠、华法林、氨茶碱等)、药物利用评价、药物应用研究等方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但我国合理用药现状与实际期望值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文献引用与下载量反映了药学工作者对当前医疗机构药学重点领域的关注度,也反映了医疗机构药学工作的政策走向和药师自身晋升的需求。文献的区域性分析,反映了作者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也反映了不同系统、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作者、不同地区性药学工作的关注点和差异。

3.3药学服务观念转变

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药物信息工作、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主要内容。2003年中国药师周珠海会议主题名为“健康,药师伴您同行”,明确了药师在健康保健系统中的地位。2002、2004及2007年陆续颁布的法律法规使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药师及管理者的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新概念逐步确立,临床药学工作内容及内涵进一步拓展,对病人健康的关注得到了根本的体现,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研究、学术探讨日益深入,文章数量逐年增多。

3.4强化入口管理、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估

药物治疗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治疗计划的主体是医师,执行者是护士,结果评估由医疗机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因此加强入口管理、过程监督、结果评估是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三步曲”。作为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认清形势,转变职能的同时,应强化药学工作在“三步曲”中的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职能[5]。但是医疗机构中的合理用药问题,仅靠药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是多学科联动的结果,我国合理用药之路任重而道远。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一 卫生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谁拥有卫生科技人才,谁就掌握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梅县妇幼保健院深深地认识到,如果只重视人才的使用,而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随着时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部分知识就会老化甚至过时失效,只有在使用人才的同时也进行人才的培养才是正确的。经常进行知识更新,给人才智能灌输新的知识,才能使保健院获得更大的发展。为此,我院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培训战略。一是有针对性地聘请有关专家前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传授新技术,新方法。二是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三是鼓励年轻干部职工继续深造。参加函授教育或自学考试,并按规定报销部分学费。四是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干部,使他们可以担当重任。五是每月组织一次全院业务知识学习,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对卫技人员重点抓好“三基”训练,医教办和护理职能小组每年都要集中考核和不定期检查,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对新分配的人员,先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才分配工作。六是制定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对在医疗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分配上的倾斜;帮助解决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年终实行高知慰问与奖励;对临床一线人员,补助夜餐费及发放临床风险奖。通过加速人才培训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梯队式人才建设整齐有序。目前,全院77名干部职工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7人,拥有副主任医师、主管医师17人,医(护)士40人,有1人入选专家候选人员名单。

二 如果说人才培养是根本,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就是保健院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梅县妇幼保健院购置了许多先进设备,如呼吸机、多参数生命监护仪、经皮胆检测仪、M2反通道血凝仪、红外线乳腺透照仪、日本进口B超、电脑妇科治疗仪、新生儿蓝光治疗仪等。通过设备投资,向重点学科、新业务、新技术倾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

三 在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方针指引下,医疗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我院共引进多项实用效益型新技术新业务,如无痛人流、凝血三项检测、染色体检测、骨碱性磷酸酶、G-6PD、致畸四项、血糖检测等,很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为我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两年来共撰写学术论文16篇,其中在省级医学刊物上13篇,市级3篇,获得市科技进步奖4项,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4篇,其中《梅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评审方案的研制实施及成效》获梅县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同时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未发现因医疗护理技术不过硬而造成的医疗差错事故。

在妇幼保健工作方面,我院狠抓全县产科软硬件建设,实施新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使全县农村住院分娩率从1995年的22.7%提高到2004年86.66%,新生儿死亡率从1995年19.6‰ 降低至2004年4.82‰。并加强了妇女 的“五期”(青春期、月经期、孕期、产褥期、更年期)保健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7篇

1 “为老服务”树品牌

老西门街道现有户籍人口9.17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街道总人数25%。是上海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之一。多年来,中心紧紧围绕民生工作,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以课题研究为基础,打造社区为老服务品牌。2005年中心《独居老人生理心理康复的社区适宜技术和服务模式研究》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上海市重点社区项目,在全市率先探索独居老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我们与社区民政部门联手,构建了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为老服务综合网络。八年来中心领导换了几任,但爱老敬老实事项目越做越好,成为街道的名片,社区的品牌。我们还编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预防手册》、《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手册》、《老年人合理膳食指导手册》和《老年人中医药养生保健》系列丛书,深受社区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

2 学科建设促发展

自1995年起,中心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临床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和口腔医学院的社区教学基地,实行医、教、研结合,是上海市卫生局认证挂牌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社区基地。2011年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联合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学教学基地,每年有数十名医学生来老西门教学基地实习进修,十年来已完成教学论文数百篇。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人才是成功的保证。中心一贯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优秀青年医师和拔尖人才培养、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及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医务人员积极申报课题研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2012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年会上,我中心的论文作为黄浦区唯一入选论文参加大会壁报交流,多篇论文参加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年会大会交流,承办了由上海医学会全科医学专科委员会主办的第58期社区全科医师沙龙学术活动。

3 示范创建强内涵

黄浦区是有名的寸土寸金,虽然中心占地面积不大,但我们注重内涵建设,螺蛳壳里出精品。对照示范中心创建指标,我们在以下三方面进行重点改进:一是布局重新调整,就医环境更加人性化。中心建立了集中医内科、针灸、伤科和理疗为一体的中医综合诊疗服务区;放射影像、药剂、检验等科室重新翻修改造、预防保健和门诊医疗区分门(梯)进出;规范了各类标识、增加无障碍设施,就医环境更加宽敞舒适。二是规章制度更新完善,内部管理更科学化。我们对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完善,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督查,保障了医疗服务规范有序、内部管理科学合理。三是服务内涵拓展提升,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中心在街道支持下,发动社区参与,积极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社区舒缓疗护等工作。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健康管理得到落实,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内涵建设更加深化。

4 文化建设聚人心

党支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中心文化建设为载体,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内抓“凝聚力工程”,外树“家庭医生“良好服务形象;制作了院徽、院歌,创办院刊、院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职工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每年举办退休职工欢送会、春节联欢会、5.12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中秋节病房送月饼,员工健康体检等;中心工会每年组织职工运动会、歌咏会,组织职工外出旅游,参加卫生局金秋文艺汇演和广播操比赛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陶冶了职工情操,培养了职工集体荣誉感,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心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首届医院文化建设优胜单位”、“医院文化建设优胜奖”等称号,连续十年获得黄浦区卫生局党政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黄浦区文明单位。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8篇

本条件包括卫生技术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按照本条件取得的相应技术资格者,表明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权申请与资格相符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职务。

医(药、护、技)师(士)为初级资格)为初级资格;副主任、主任医(药、护、技)师(士)为高级资格。

一.基本条件

(一)申报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任职期间考核合格。

(二)按天津市卫生局规定,申报医疗专业副高级职称,有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申报人员应当按有关规定完成下基层工作任务。

(三)在一级医疗机构、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医疗专业人员原则上应参加全科医师专业晋升,并参加全科医学培训合格。

(四)按医学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医疗事故责任者3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1年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任职期间年度考核不称职者,自考核不称职的当年算起3年内不得申报。

二.各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医(药、护、技)士(师)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医师实行职业医师资格制度。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可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认定医士,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认定医师。

2.药、护、技专业逐步与国家执业资格制度并轨,在并轨实现之前,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五大”毕业生,下同)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具体规定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认定“士”资格;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在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可认定“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认定“师”资格。

3.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中转毕业后,担任药(护、技)士职务不少于五年,通过参加天津市卫生技术初级专业外语或医古文(现从事中医、中药人员)D极和专业理论考试合格,取得药(护、技)“师”资格。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

1.学历和资历

申报人员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科毕业后,在环城四区和县及县以下卫生机构工作,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7年;

(2)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5年;

(3)取得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4年;

(4)取得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2年;

(5)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2.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中级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较深入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专业期刊等途径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3.工作经历与能力

具有本专业中级任职期间要求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按要求完成中级任职期间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4.带教

具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人员或指导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病房查房或典型案例讨论;每年为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人员讲授专题课题至少2次;有带教至少2名“师”级本专业技术人员或协助指导至少1名研究生的经历。

5.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并进行课题总结。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全国及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综述至少1篇,或在天津市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优秀综述至少1篇。

6.论文

(1)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人员,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或省(市)级及以上医学专业学术年会上大会宣读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2)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以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7.外语

(1)在县级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的、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四部经典职称外语B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2)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以外工作的,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中医四部经典职称外语A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三)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

1.学历和资历

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5年。

2.专业理论知识

在具备本专业副高级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理论,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在达到本专业副高级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通过国内外专业期刊等途径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3.工作经历与能力

具有本专业副高级任职期间要求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按要求完成副高级任职期间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4.带教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本专业中级技术人员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5.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能力。能根据本专业发展提出课题,并进行设计、组织和总结。任副高级职务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综述至少1篇.

6.论文

(1)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副高级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3篇。或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1篇并且在全国或国际医学专业学术年会上大会宣读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2)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以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任副高级期间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或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3篇。

7.外语

申报人员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四部经典职称外语A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三.破格条件

(一)破格包括学历破格和资历破格。

(二)申请破格人员必须具备医、药院校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

(三)护理专业破格晋升副高级需担任三级医院科护士长或三级以下医院总护士长职务至少1年;破格晋升正高级须担任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职务至少2年。

(四)申报副高级以上资格,申请资历破格人员任现职不少于3年;申请学历破格人员需通过相应的能力考试;申请破格人员任现职期间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作为课题额定人员,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及别奖励至少1项医师别奖励至少1项。

2.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设计天津市卫生局及以上级别科研课题,并通过天津市卫生局及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审核立项;

3.作为核心成员开展经同行专家认定,属于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其技术达到天津市领先水平,并取得明显的效益;

4.至少有2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美国)收录的人员

5.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杂志有第一作者的人员;

6.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及以上奖励1项的课题额定人员。

主任医(药、护、技)师:

1、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天津市卫局科进步二等及以上级别奖励至少1项;

2、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设计市级及以上级别科研课题,并通过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审核立项;

3、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经同行专家认定,属于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明显效益;

4、至少有2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美国)收录的人员;

5、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杂志有第一作者的人员;

6、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及以上奖励至少1项的课题额定人员。

四、考试、评审专业设置

(一)初级考试

初级专业理论考试设10个专业:西药、中药、护理、检验、医学影像(技)、病理(技)、营养(技)、微生物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病案(技)。

(二)中级考试

中级专业理论考试原则上按二级分科;中级实践能力考试原则上按三级分科,具体科目设置以当年考试文件规定为准。

(三)高级评审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与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3.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社区医护人员是党和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直接执行者,也最能发现预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个组织听听他们的建议以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3.2加快社区护理教材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护理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不断扩大,在护理实践中承担多种角色。未来大部分的初级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承担,社区护理是未来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区护士除了一般的护理工作外,还应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工作,如社区护理学、健康评估、康复护理学等。作为社区护士必须明确自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角色,树立现代护理观,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及精湛熟练的护理技能,针对社区个人、家庭、群体和组织开展保护、预防和促进工作,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护理目标。这就要求应加快社区护理教材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

保健服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妇婴医院、住院部、系统化、功能与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对医疗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医院建设的高峰期。为了弥补之前医院床位数的严重不足,这个时期出现的医院往往以追求高数量的床位数为首要目标,而忽略了医疗建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人性化及问题,还有使用后的评价体系研究。

1、背景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妇女儿童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进步与发展要看三项指标,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女儿童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已成为全球性的道德观念和维护全人类健康与发展的行动准则。

住院部的护理对妇女儿童的心理影响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近20年来我国在妇幼卫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

本论文所要探讨与研究的就是对我国妇婴医院住院部建设指标、建设规模、空间关系、内部空间设计、人性化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力争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中国妇婴医院住院部使用后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婴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2妇婴住院部建筑功能与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

2.1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功能与空间理论研究及体系的建立

通过综合类医院的建筑功能与空间理论研究,从护理单元、区域功能、内部功能科室、流线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2.2 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功能与人性化评价体系的案例

通过对沈阳妇婴医院住院部的总体建筑设计以及分析,来探讨对医院采用系统化方法来布局的优越性,同时依据以“病人”为本,以“就医环境”的改善为魂的设计思想,对医院建筑的创作以及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设计探讨,,我们通过对各个不同功能使用空间发展趋势的研究,力图使医院建筑向着以人为本和长期存活的建筑进化。

3.妇幼保健院“人性化”的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病因不仅仅是生物学因素,人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愈后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用“医疗环境”来描述、评价和设计医院建筑空间。人们对医院室内外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设计者能从建筑人文的角度出发,追求医院建筑的高情感和人情味,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3.1外部院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我们所说的院区环境主要指以医院广场道路、绿化景观、设施小品等诸元素组合成的具有综合效应的整体性环境。

广场道路:妇幼保健院室外环境中的广场道路自成系统,该系统对于人流车流的组织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妇幼保健院前广场是整个医院的门面,它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到患者对该医院的直观印象。院前广场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人车分流、交通疏散、停车场设计等问题外,景观环境的重新塑造也是极为重要的;此外,院内的道路不仅要处理好道路断面、人车分流、地面肌理、同样还要处理好导向标志、路灯、垃圾箱等辅助设施配置,做到和谐美观,与整体环境浑然一体。

室外绿化景观:妇幼保健院的绿化景观设计,应运用建筑心理学与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空间关系。在设计手法上可运用弧形水池、景观长廊、假山、奇石等设计元素,创造一个自然、宁静、绿色、清洁的立体景观环境,既满足了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心需求,同时也可利用绿色植物来调节气候,形成怡人的微气候环境,从而对整个医院治疗区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在全院区内的绿化景观的塑造中要考虑垂直绿化与水平绿化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其中,地面绿化系统要考虑到树木的季节性变化,多配置常绿乔木,以使整个场地环境具有全年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在冬季主导风向适宜种植常绿树木组成防护林或用墙、建筑物形成屏障,可以防止冬季寒风;建筑近处种植稀疏,远处浓密,使建筑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还可利用屋顶绿化,扩大住院部高楼层病人的活动空间和自然景观界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垂直绿化与水平绿化要综合起来集中考虑,以达到最佳效果。

室外设施小品:为给患者提供环境优美的室外休闲空间,可在院区结合绿化系统分散设置休闲座椅、假山石以及健身器材等,并充分考虑场地的可达性以及设施的安全性。可在院区集中景观地设计建筑雕塑作品,例如体现阳光照耀,沐浴雨露,妇幼保健事业健康而茁壮发展的汉白玉装饰的抽象母婴雕塑,表达着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理念。

3.2内部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妇婴医院住院部应在注意在室内装饰的形式、选材、色调及环境布置上都有新的理念和个性特征,如门诊大厅宾馆化、院内环境园林化、特诊服务私密化、生产服务家庭化、住院服务星级化、后勤服务及物业管理社会化等等。对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空间和内部设计进行艺术化处理,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下面将从特殊需求房间的设置、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绿化环境、妇女儿童安全问题等方面来分别阐述妇幼保健院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总结

该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科学合理的我国妇婴医院住院部的评价体系。解决我国妇婴医院建设标准、功能组成、空间组合方式、人性化环境等科学系统的建筑设计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吕富珣、张铭岐 著,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世界建筑,2002,4

2.张春阳 著,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创造,建筑学报,1999,4

3.吴摧春、李晓燕 著,1993——2003年中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9

4.周达生、戴梅竟 著,美国的社区医疗保健及医疗保险一瞥,中国全科医学,2001,5

上一篇:艾灸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保健方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