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13 21:37:10

保护水资源措施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1篇

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其中在对水资源的保护上就有了相关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

的防止水资源被进一步的破坏。在我国,水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一项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

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怎样保证水源的合理使用

做出科学的管理办法,怎样做好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问

题。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怎样解决、怎样治理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本文就从水资源保护管

理措施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污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水和水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水是指的由水分子而组成的,但水体则是含有多种物

质,比如水生生物、悬浮物等等。通常所说的水体主要是指地表那些被水所覆盖的地段的综

合自然水体,主要包含水库、沼泽、地下水、冰川以及河流等。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可谓是

密切的,人类需要将水资源作为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将会更加重大。

一、水资源的性质以及特点

其次,水资源也分广义和狭义。在广义上,水资源主要是指在地球上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

比如淡水、咸水以及气态水、地表水和液态水等,这是通常意义上的水。而狭义的水资源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人们所利用并可以进行自我恢复的淡水的总称。水资源具有以下的特

点:l)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物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没有

水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繁衍。2)水资源是公有属性的。3)水资源是持续更新的。

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点:第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实

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样才能得到水资源是否再被污染的具体信息。具体做法

是在水域或河段的某些固定地点设置监测站,这样就可以记录水质的变化了,并且要将信息

传递系统建立完善,这样是保证信息数据可以及时的传输到相关的部门,得到及时的分析检

测报告。第二,水资源的保护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想做好水资源保护,首先就要

上级领导部门加以重视,并且制定相关规范参考,做好保护水资源的法制工作。第三,定期

进行有针对性的水量和水质评价和预测工作,并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和措施。第四,制订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一定时期内的水量和水质规划的标准和目标以及

相应的技术和其他措施。

三、水污染的防治和控制

随各类用水量不断增加,进入自然界水体中的各种成分的物质包括新的人工合成物的数

量都在增加,如果不加大防治的力度,水污染问题的前景是非常严重的。为防止出现这种情

况,必须达到以下目标:保证能长期持久的利用水资源,并不使有关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状态不受以水为媒介的疾病和病原体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主要表现为保护水产品不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出现消极影响。

为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一个水污染防治计划,包括:1)研究制

定对水质进行快速评价的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便于进行污染物的识别和量化研究;2)对于

水环境质量可能恶化且风险较大的地区,应专门制定计划以保护水产品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3)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预防和控制污染措施的实施;4)采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和减

少污水排放;5)开发污水处理技术、废水再利用技术和对水污染土地的预防与控制办法;6)

拟订识别和控制以水为媒介传播的疾病与病原体;7)对地下水含水层的保护应特别予以注

意,以避免造成地下水质的恶化或导致地下水枯竭形成沉降漏斗。

四、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水环境质量的变化通常会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反映出来。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管理,应当

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此,制定对陆地淡水资源和沿海生

态系统的管理方案并付诸实施,是很必要的。这样的方案应当具有环境可行性,符合水生生

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并应当和农业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经济可行性。因为水生生

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是通过简单的法令制度来实行的,更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而从个体

经济行为特征出发,制定的法令制度需要和经济制度相适应,才能确保法令制度的执行和实

施。

在联合国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水资源的保护提出:所有国家均可按照

其能力及现有资源,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包括酌情通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设定以下

指标:1)弄清可持续开发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其他与水紧密相关、且可开发利用的资

源,并制定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计划;2)查明所有的潜在可供水源,

并拟订对其实行保护、养护和开发利用的计划;3)根据对污染源的控制来减少污染的策略,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并针对主要点污染源和具有高度危险的非点污染源所制定的强制性实施

标准,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4)尽可能参与国

际上有关水质监测和管理活动,例如全球环境/水质监测计划(GEMS/WATER),环境规划署

的内陆水域无害环境管理,粮农组织的内陆区域渔业机构,以及有关国际重要性的沼泽地,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RAMSAR公约);5)大力减少与水有关疾病的流行;6)根据需要和

可能制定各类水体的生物、卫生、物理和化学质量标准,以不断改善水质;7)采取有利于

水资源的迟滞开发的综合管理办法,并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和淡水生物资源;8)制定和淡水、

沿海生态系统有关的无害环境管理策略,包括对渔业、水产养殖业、畜牧放牧业、农业活动

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五、水资源保护规划

为避免水质进一步恶化,并治理已被污染的水环境,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制定水

资源保护规划,以便针对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理和保护。水

资源保护规划通常以水体为对象进行,如河流水资源保护规划是以河流为整体进行规划。对

于在一条河流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段或有特殊要求的河段上,则可以河段为对象进行水资源保

护规划,但河段水资源保护规划应当服从于全河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对

于以其他地表水体如湖泊、水库为对象也需制定各自的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点是水质保护规划。在制定水质保护规划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调查水体和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了解目标水体的概况、特点和功能,如水体

的天然来水及排水条件、水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的分布、识别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类型及污

染负荷的情况;2)按照目标流域内工农业及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可能出现

的污染负荷的变化;3)按照各地具体情况对各个水体的功能进行区划,并据此拟定各水体

的水质目标以及保证能达到该水质目标应采取的工程和措施的设计条件;4)按照水体的具

体条件,计算水体的自净能力及其水环境容量的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状况,拟定各种治理方

案,并在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定可行的方案;5)安排方案的分期实施程序,并计算方案

的投资效益。

六、结论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保护好水资源也就是

保护人类自己,在对水资源的管理上要从开发利用和保护两个方面同时出发,对水质和水量

进行统一管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管理和一调度,以及尽可能谋求最大的社会、经

济和环境效益,制订相应的水资源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兴利和减灾并重,重视并加强水情预

报工作。水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水的

需求,同时要使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长春,王永广,陈立.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

览,2013,7.

[2]唐黎标.浅谈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天地水利,2012,12.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资源管理;对策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1.1 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配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面积占63.5%,水资源量仅占19%。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量仅占4.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大规模经济开发,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目前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大部分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如年前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几十年未遇的大旱,而江河纵横的西南地区曾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资源的70%分布在这里。进入6月,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省则进入多雨季节。

1.2 水资源使用方式粗放,不注重节约用水

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目前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5左右,灌溉水量损失严重,而先进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5以上;微喷灌、薄露灌溉等先进灌溉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仍不广泛。近年来工业用水增长迅猛,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重复利用率可达75%以上;对比国外先进国家,我国在节约用水方面差距明显。

1.3 水资源管理方式不完善

在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价格与水资源使用效率以及与地区或行业的效益间的关系不密切,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排水的管理没有很好衔接,水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优水劣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利用效率不高,供水水价亟待改革。

2 加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加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

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地面土壤表层不断受到破坏,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制约了经济发展,导致农民生活贫困,更为重要的是破坏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开发当地水土资源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及综合治理工作。

2.1.1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使流域形成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坡面、沟道均有水保工程的立体防护体系。

2.1.2 根据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流域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将陡坡地段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增加林地用地比例,大举植树造林或封禁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使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2 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保护现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及地面径流。对工业园区设置单独的污水处理厂,严禁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将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控制水污染相结合,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近、中、远期分别达到60%、70%、80%以上。建筑工地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回用或合格排放,禁止无组织占用道路经营洗车。

通过固体废物控制,优化污染治理,进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2.2.1 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定点收集垃圾,集中无害处理,焚烧和填埋并行,并发展综合利用。家庭生活垃圾收集:实施家庭垃圾分类袋装化,根据垃圾的可否再生利用、处理难易程度等特点,由家庭事先进行分类袋装,在居住区设置专用垃圾收集间和特定集装箱。商业垃圾收集:沿街每500米设置一个垃圾箱,在商业中心设置垃圾收集站,对商业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纳放家庭垃圾收集系统。

2.2.2 工业垃圾的处理以填埋方式为主。

2.2.3 医疗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并用焚烧法处理,避免与一般垃圾相混。

2.2.4 建筑垃圾以填埋方式为主。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尽可能就地回填或申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地方。并注意清洁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洒落。对于建筑固体废物除部分木材和竹料经再加工可再利用外,一般不能重新利用,需要堆置存放。

2.3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结合现有水资源管理的经验,首先在水资源管理观念上应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二是在规划思路上,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三是在保护举措上,要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四是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五是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六是在管理手段上,要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其次,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通过完善的水资源法规体系、强有力的水资源监管措施,坚决打击违法填湖行为,强化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节水考核、入河排污口设置、水域岸线利用、河道采砂、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规。

2.4 加强用水节能教育,推进全面节水工程

2.4.1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研究提出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适时召开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继续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研究提出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

2.4.2 开展城市节水工作。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指导各地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快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的改革。大力开展雨水回收利用,建筑物安装屋顶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这个收集系统,尽量收集更多的雨水。采用植草砖、渗透砖收集地表径流水,经处理后做景观绿化用水,并在适当的地方建设地窖存放丰雨期收集到的雨水。

2.4.3 推进农业节水。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积极开展雨水积蓄利用,支持农村水窖建设,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开展农村、集镇生态卫生旱厕试点。

2.4.4 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和海水利用。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

结束语:

总之,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是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妥善解决,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国东等.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3篇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

[引言]: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人民的生命健康不能得到保证,针对众多水资源问题,我们要切实加强关注,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1、目前水资源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各个地方的饮用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农村我们已经看不到清澈的河流,,同时地下水有的已遭到污染,农民已没有干净的水资源可以引用。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水资源污染现象主要有:一是环境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导致水资源严重破坏。比如火电厂附近的村庄,火电厂排除的废水含有重污染物,不经过处理就私自排放,导致火电厂附近村庄地下水已收到严重污染,村民已无干净的地下水可以引用,同时附近村庄的癌症患者在逐年上升,这已经是关乎健康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二是城市饮用水资源,城市引用水资源一般来自河流,可是河流自上而下的流经居住区的过程,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已将河流水严重污染,处于下游的城市居民已无良好的水资源可以引用。三是湖库型饮水源,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库型水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供水地区带来健康隐患。四是过渡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能力大大降低,水资源散失。目前的水资源保o问题主要是污染的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的执法强度,对污染水资源的企业进行处罚,要求使用净水装置,大道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针对目前水资源存在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应对措施:

2、水资源保护措施

2.1 加大水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污染水资源的企业个人进行处罚

面对如今水资源不断遭到污染的现象,一些企业偷偷排水工业污水,部分个人私自倾倒生活垃圾至附近河流,对于这种现象。各部门应该联合起来进行水源地的合理保护,将环境保护工程科学合理的实施出来。首先建立举报机制,对擅自排放污水的企业,执法部门收到举报后,立马采取措施,进行关停处置,对企业进行处罚,同时要求企业安装净水装置,达到检测要求后,方可复工生产。其次,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宣传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对工作人员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更要对周边群众、企业做出合理引导,利用群众的力量扩大环保渠道,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水源的必要性,对于个人的污染行为要给予教育,性质严重者要给予处罚。通过将水资源保护法律实施,对企业个人进行教育,同时提高了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品质的提升。

2.2 加强湖库型水资源地的生态工程保护

对于大部分地区目前采用的饮用水方式是湖库型,所以集中对湖库型水资源保护尤为重要。首先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进行围栏护理,避免周边水域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同时对于河道适时清理淤泥,河内种植水生植物,优化水体。并在周边地区建设生态湿地与绿色屏障,保护水源地内生物的多样性,完善水源地生态平衡,以此优化水质。此外,加强水源地林地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将湖库分区域进行规划,多样树种、多样草种有效结合构建绿化生态网,是保持水源地区域内绿化工程的重中之重。并且周边城乡绿化设施也应不断完善,不仅要使水源地内的水体不受污染,更要保证城乡水体的质量,才是有效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手段。通过对生态保护及绿化面积的工程建设,可以达到涵养水源、优化水质的效果,从而提升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力度。

2.3 加强水资源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网中,污水系统和给水系统虽然分离,可是污水系统对 给水系统可能产生污染。污水系统发生渗漏会影响给水系统供水。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应急处理措施,对于一旦发生给水污染情况进行应急 处置,保证污水不过多进入给水系统。

2.4加强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当然水资源保护的最关键环节还是人们对于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政府管理者,若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就可以严肃处理污染水资源着,对于城市水资源管理者若认识到水资源重要一选哪个问题,就会认真处理水源,是水质大道满足要求后进入市政管网,对于普通的人民,就会自觉保护身边的河流不受污染等等。所以在加大立法处置程度的同时要加大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4、结语

水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财富,而饮用水水源必须要确保其水体的循环性与可持续发展,面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存在的立法、管理、保护措施等问题,必须要不断构建生态保护与优化水源的机制,促进水源地的合理发展,以此为人们更好的服务。水资源的保护需要全体大众行动起来,对工业企业进行监督,对身边的个人进行监督等等,这是关系到你我身体健康的事情,不容小觑,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一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让我们生活在干净的水资源环境中,喝到放心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张潇潇 冀 磊 阿 琼. 拉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分析.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6.

[2] 王红梅.浅析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科技论坛.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措施;对策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 most widely. Four major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population, food,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water.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deeply aware of: water is an irreplaceable natural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all over the world.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索取,且不保护,必然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如气温升高、干燥、干旱、沙尘、洪水等加剧,就是人类对自然破坏的后果。人类必须正视和处理好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加强水资源保护,“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这是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1.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水资源保护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主席和总理在2005年3月12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也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要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2.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缺水,是全省工业发展和布局受到制约,不少城镇都出现过用水危机,遇到旱年和枯水季节,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由于缺水,影响了农业持续增产,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水域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水源污染正由点向面上扩散。全省有很多河流和水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出现了人畜中毒,鱼类死亡,农作物减产绝产等问题,很多城市因地下水源的污染,影响了人民身体健康。由于缺水,人畜饮水困难也越来越大。

同时水资源管理也不到位。存在“六重六轻”现象,即:重开发,轻管理,重收费,轻维护;重事后处理,轻事前监督;重地下水开采,轻地表水蓄存;重眼前利益,轻污水处理;重经济发展,轻长远规划。

3.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3.1、加强宣传,强化资源意识

水资源是重要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培育节约风尚、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应是水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集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水法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中华民族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召开干部群众大会等形式,并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节约用水和取水许可等方面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地下水开采管理、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的原则、程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公众对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认识,使《中华民族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营造出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3.2、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保护的制度体系

依据《水法》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对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澄城县地下水保护重点及开采现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在禁采区禁止开采地下水,对现有的开采井要逐年进行闭关;在限采区内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对开发建设项目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环境平均制度,禁止新上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对新打机井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批;对地下水超采取,要按照兴业用水定额,对取水单位逐步消减取水量,逐步回复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

3.3、统一管理,实行水权制度改革

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即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及城市污水等的开发利用,进行协调管理和调度,实行以供定需的方针: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有偿使用、水权交易、用水户参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业结构,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量水而行。由此,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强防治,改善水资源环境

随着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灌区水污染加强,水质恶化。水污染防治工作要从源头抓起,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于散居在河两岸居民,要引导和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诸如洗衣服之类的将高含磷的洗涤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行为;河道两岸多种适宜的树种,是河道两岸绿树成荫;在灌区节水技术改造中,要注意通过工程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治灌区的水资源遭受二次污染,通过种种措施,是水资源得到改善。

3.5、节约用水,减少人为浪费

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实行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的规模,限制发展高耗水易污染企业。要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步推进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同时,要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另外,要对灌区全面实施节水改造,坚持在节水中求发展。由于该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用水的节水潜力非常大,要加强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加强田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杜绝大水漫灌的浪费现象,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工业用水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规定,提高用水效率,生活用水单位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将强水资源的管理。

3.6、坚持治理水污染,加强水环境保护

一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划分水功能区,确定污染物排放容量,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分解到排污单位,进行综合处理。二是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严格石油开发地下水开采审批。三是对于已经受污染的水资源,应尽快着手整治,对于尚未受污染或污染尚不严重的水体,则应加强保护措施。四是高度重视农业水资源的保护,特别是饮用水源地,对化肥、农药、畜禽排泄物、生活污水等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处理及利用。五是最大限度的扩大绿化植被面积,对生活垃圾进行无毒无污染。

3.7适当抬高水价,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提高水价是节约用水的最有效措施。要加快城市水价改革步伐,理顺供水价,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制定区域内的用水定额和城市水价调整方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的供求情况,适时调整。

4.结语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资源 利用 保护 措施

人类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仅仅是狭义水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水资源从总量上是不足的,况且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缺水,并且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人类社会影响很大,但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利工程、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贫缺,因此必须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不同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使水资源合理应用。

一、义乌市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分布不均

义乌属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导致年内水资源分配不均。义乌江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调蓄困难,水量季节性变化大,丰水期最大流量可达2770m3/s,而枯水期最少流量则几乎为零,使城区和沿江两岸供水量得不到保证。

2.人口众多,城镇密布

义乌市总面积1105.46平方千米,其中建城区面积90平方千米(2011年)。户籍人口74万,常住人口123.40万,登记人口达190.79万人(2011年底)。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达13483人/km2.中心城区的人口高密度和周边城镇密布、人口众多,区域需水量极大,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因素。

3.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的经济支柱,但其布局过于分散,遍地开花,且有部分企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物产生,难于治理。这不仅增加了土地占有面积,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不利于对“三废”的集中,使污染治理能力降低。乡镇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布局的分散性是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之一。

4.条块分割,管理分散

随着水资源使用的日益贫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水利、航运、电力、土地、城建、卫生和环保等部门;在水质保护方面,水利、卫生和环保等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在用水方面,航运、电力、养殖和种植等部门之间存在矛盾;在水土保持方面,需要在水利、土地和林业等部门之间取得协调。这种条块分割、分散管理的局势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迄今为止,在国家的有关法规中,还没有就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或污水处理后出水、中水回用量(回用率)、行业用户各级水质标准等法规条例上有指导可操作的文件。而且,少有地方政府部门把处理后的出水、或再进行必要处理后的中水,作为一项法规、一项资源,加以规范管理并利用起来。

二、探究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另外地点回归水源;二是取用水能(水力发电)、发展水运、水产、维持生态平衡等。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1.1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如炼钢厂用氧气转炉代替老式平炉,不但提高了钢的质量,而且用水量降低了86~90%。

如果把全国工业用水的平均重复利用率从目前的20%提高到40%。每天可节水1300万t,相应地节省供水工程投资26亿元,节水量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

1.2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63%都被浪费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灌溉水渗漏损失量一般为15~30%,高的甚至达到50~60%。因此,防渗渠道和暗管输水等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明显的节水效果。

1.3回收利用城市污水

回收和重新使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水使用效率的方法。在东京,城市水回收中心通过三级水处理厂慢沙过滤回收废水,氯化消毒后用于冲洗高层建筑的厕所。北京也曾修建过类似的“中水道”系统。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资源紧张的第一个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人们试图通过调节水源流量、开发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决。

2.1建造水库。建造水库调节流量,可以将丰水期多余水量储存在库内,补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不仅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还可以为防洪、发电、发展水产等多种用途服务。目前,各国在江河上建造的库容超过1亿m3的水库共有1350个,总蓄水量达到4100km3。

2.2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是一项耗资昂贵的增加供水工程,是从丰水流域向缺水流域调节。由于其耗资大、对环境破坏严重,许多国家已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流域间调水。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和澳大利亚的雪山河调水工程以及我国近年来相继完成的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和引滦入唐等工程都是从丰水流域向缺水流域供水的大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已开始动工。

2.3地下蓄水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积极筹划人工补充地下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地方水利机构每年将25亿m3左右的水贮存地下。到1980年,该州已有3450万m3的水贮存在两个水利工程项目的示范区内;其单位成本平均至少比新建地表水水库低35~40%。美国国会于1984年秋通过立法,批准西部17个州兴建蓄水层回灌示范工程。在荷兰,实现人工补给地下水后,解决了枯水季节的供水问题,每年增加含水层储量200~300万m3。

2.4恢复河、湖水质

采用综合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恢复河湖水质。即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水体自净、污水处理规模、污水处理效率与水质目标及其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水质模拟预测及评价技术,寻求优化治理方案,制订水污染控制规划。采用这种方法治理的河流,如美国的特拉华河、英国的泰晤士河、加拿大的圣约翰河等水质都得到恢复,增加了淡水供应。

2.5合理利用地下水

地下水是极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储量仅次于极地冰川,比河水、湖水和大气水分的总和还多。但由于其补给速度慢,过量开采将引起许多问题。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2.5.1加强地下水源勘察工作,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避免过量开采和滥用水源;

2.5.2采取人工补给的方法,但必须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立监测网,随时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水质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5.3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改革用水经济政策。如提高水价、堵塞渗漏、加强保护等。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严重和效率低的状况。

三、结语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丽江古城;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治理;措施

2009年到2010年,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全省用水告急,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丽江作为云南省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水资源运用状况也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丽江黑龙潭、拉市海和清溪水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给当地相关部门也敲响了警钟。而这些景区和水库的干旱和古城里民众的用水习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想要探讨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丽江古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调查。

一、丽江古城水资源利用现状

丽江市缺水的地区大多集中在高寒山区,住在山区里的村民,用水基本靠水窖蓄水和积雪融水,蓄水量不够,村民们只能把桶挂在屋檐下,等下雨的时候蓄一点屋檐水,但是蓄水的槽常常会被屋檐上的脏东西堵塞。而古城里面缺水情况没有这么严重,但近年来,随着丽江旅游人口的增多,生活、生产用水和景观用水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丽江古城内居民居住用房从2000年的61处减少到2006年的43处,与此同时,商铺数量却从366家直线上升到1306家,其中餐饮店和客栈数量分别从47家和6家增加到144家和136家。由于商人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他们没有古城原居民持有的传统的保护和利用古城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大量的浪费用水时有发生。事实上,正是他们中的部分人向河道内倾倒垃圾和污水、洗衣服、洗拖把等行为污染了水体。目前,古城每天的用水量为6万m3,污水的日排放总量超过3万m3,而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仅有2.8万m3。[1]

针对这一现状,丽江现在采取的是阶梯式水价缴纳方式,不同的用水量会出现不同的水费价格,用水量越大,价格越高,政府想以此来限制人们的用水量。此外,丽江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水费是由污水费和一般水费两种相加而成的,污水费的价格高于一般水费。

二、丽江古城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水资源是相当的重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见到过浪费水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不及时维修坏掉的供水设施、不随手关水龙头、饮用水未喝完就倒掉等等。

丽江的干旱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丽江地处低纬高原,热量分布受纬度影响不大,年内温度变化亦不甚明显,四季不分明,干湿季分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干湿两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致使丽江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异大,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所以丽江的干旱时常发生。而人为原因更多的来源于破坏和浪费,丽江城市周边部分森林过度砍伐及荒漠化发展加剧,水源地生态地质环境恶化的累积效应,使降水入渗减少,迅速形成地表洪流流走,城市及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丽江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城市的生活用水和清洁用水,比例占到了86%。但这些仅使用过一次的水被当地人直接倒在街上或门口的河里,只有40%的人会有意识地屯水留着下次再用。对于水的浪费除了不节约之外还有不合理的利用、公水私用、大量用水(如洗车等)等问题。

丽江的水污染和其他所有城市一样,都是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旅游开发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丽江,城市水资源供需问题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和供需矛盾,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调查中发现,在水质问题上有67.7%的人认为丽江古城的水质一般,大家都认为有关部门应当加以重视。古城的水污染不是很严重,但随着云南干旱的加剧,古城的水质会出现浑浊,丽江古城玉河水系水质浑浊和水质量偏低。但对于丽江水资源的污染有22.6%的人回答的是不了解,可以说明群众对于水资源与保护不是很了解,从侧面也说明了群众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不是很关心。

三、丽江古城水资源保护措施

丽江作为旅游城市,尤其是丽江古城作为游客最主要的聚居区,生活用水及大量的旅游景点用水量大,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积极的应对。

针对丽江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水资源分布的特点。首先,政府必须坚持水资源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做法大致有:第一,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第二,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比如丽江的清溪水库就有很多游客去游玩。第三,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作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面。

其次要积极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古城里的商业用户和家庭也要全面行动起来,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观念,积极向周围的群众宣传保护水,节约水的重要性。认真落实环保行动。洗衣就把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在炊事上,先用纸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再洗涤;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洗车时,用水桶盛水洗车,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洗车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总之,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

最后,丽江本地的学校要不断强化节水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播节水理念,学习水情知识,树立节水意识,努力培养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而新闻媒体,则要发挥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功能,深入持久地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培养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综合治理和水环境教育等手段,以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保护丽江的水资源环境,促进旅游事业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注 释】

[1] 宁宝英,何元庆.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与水污染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125.

【参考文献】

[1]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 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古城景观用水调水方案[M].丽江.丽江市人民政府,2004.

[3] 范|、庄立会.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8.2.

[4] 关冰、李春光、刘金萍.高速发展下的丽江旅游产业与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

【作者简介】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8篇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 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9篇

一、 中国 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 问题 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 目前 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 农村 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 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 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 自然 变化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 ,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 科学 的办法是很难解决 问题 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 社会 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 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 发展 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 企业 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 研究 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 法律 、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 教育 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 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保护水资源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措施;实践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are the basic natural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Jinghai Coun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gulation means, Jinghai rain flood resources and offshore water has not been used well, must tak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he river pollution, governance, increase the self-provided water storage capacity by enlarging excavation dredging part of the river, alleviate the water shortage pressure, provide water security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protection;utilization;engineering measures;practice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水资源缺乏和水质污染一直是静海县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破解水源短缺难题,不仅事关工农业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调蓄手段,静海雨洪水资源和境外来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污染,通过扩挖浚深部分河道增加自备水源调蓄能力,缓解缺水压力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基本现状

静海县地处九河下梢,是海河流域南部水系洪水汇流的主要缓洪区和滞洪区。境内地形低洼封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干旱,汛期雨水集中。由于这些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旱、碱的危害。流经静海县的有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条,干渠36条,支渠386条,全县建有大型扬水站24座,大(二)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1.8亿m3;大中型闸涵69座,镇村管扬水点551座,全县已形成渠渠相通、站站相连的水系格局,具备了一定规模的调蓄结合、排灌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防洪和灌排体系。全县水资源总量年平均为2.01亿立方米。年用水需求量为3.738亿立方米。调蓄水能力总计6700万立方米,城市生活供水约40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控制在4700万立方米,可调蓄利用水总量为1.18亿立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是不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增加蓄水能力。近年来,静海县共投资1.9亿元,先后实施了迎丰渠、生产河、青年渠、南运河、港团河、七排干、王口排干、团结渠等重点河段的清淤治理工程,共治理河渠93公里,清淤土方424万方。通过对上述河渠的清淤整治建设,不仅确保了输水通畅,同时,提高了河道的蓄水能力,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二是实施团泊水库除险加固和浚深改造工程,实现向水库蓄水。投资5108万元,完成了团泊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9.12亿元,实施了团泊水库浚深改造工程和东围堤外扩工程,浚深改造库区22.5平方公里,东围堤外扩6784米。水库除险加固及浚深改造工程的完成彻底消除了水库隐患,增加了水库的调蓄水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水库功能,2011年10月底实现了引黄向水库蓄水1亿立方米,为静海增加了生态心源,使团泊水库再现生机活力,有效改善了水库周边的水生态环境。

三是规划了我县引调水方案。结合我县目前水资源状况,经过勘测和充分调研,先后编制了《静海县水资源调度规划》、《静海县静海新城与团泊新城水系规划》等规划方案。通过北水南调、南水北调以及“留住天上的雨水,截住上游的客水” 等一系列措施,合理调配水源,努力用来满足我县生态用水和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用水。

三、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总量及蓄水能力严重不足。我县年需水量为3.7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2.0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尚缺1.73亿立方米。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在不断增加,而我县地上水贫乏,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并且限量开采,外来水又逐年减少,水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河道淤积严重。目前,现有河道淤积严重,多数河道已达不到原有设计标准,过流量大多不足原设计的60%,严重影响排水和调蓄功能,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河道水质污染造成水源浪费。在我县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有水不能利用,每年还要外排污染水源0.6亿立方米以上,在2010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52毫米的情况下,外排污水达0.8亿立方米,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存蓄能力严重不足,按我县年水资源总量2.01亿立方米计算,目前可调蓄利用水量为1.18亿立方米,调蓄水能力还缺少约0.83亿立方米。按需水量调蓄水能力还缺少约2.56亿立方米。

四、对策与措施

缓解静海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蓄水能力,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强化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大淤积渠道清挖力度,恢复和提高河道排蓄能力,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通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做好雨、洪水的蓄、泄、滞、引工作,增加蓄水能力,为静海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一)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对河道的清淤、扩挖,提高可调蓄水量。

实施自备水源工程依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安全可靠的原则,以增加自备水源存蓄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大清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黑龙港河进行扩挖加深,对青年渠、港团河清淤疏浚,使河道通畅,既满足行洪排沥,又使雨季降水和外来水源能存得下、蓄得住,用得上,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工程包括黑龙港河扩挖工程全长33.6公里,扩挖土方共计460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300万立方米。大清河扩挖工程长度8公里,清淤及扩挖土方300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200万立方米。独流减河扩挖工程,总长度35公里,在独流减河下游新建橡胶坝,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3850万立方米。马厂减河治理长度25公里,清淤及扩挖土方400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240万立方米。青年渠9.5公里治理工程,清淤土方67万立方米,可增加蓄水量67万立方米。港团河规划治理17.6公里,清淤土方120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120万立方米。通过上述河道扩挖,使现有蓄水能力2.47万立方米,在“十二五”期间新增蓄水能力1.04亿立方米,实现“十二五”末蓄水能力达到3.51亿立方米。

(二)做好引水规划和水源调度,争取客水入静。

根据静海地理位置并结合工程现状,在周边地区水资源比较充足的时期可以通过已有河道将境外水引入我县。我县境外引水途径可通过北引“三河”(北运河、潮白河、滦河)、西引大清河、南引黄河,东引海河(北大港水库)进入静海。北三河可通过北水南调工程进入静海。大清河可入独流减河,并至争光扬水站、八堡扬水站进入静海。大港水库和海河水可经子牙西河至进洪闸闸上到争光扬水站、八堡扬水站提水进入我县境内。南运河水到达我县境内后,可由九宣闸入马厂减河,也可由南运河穿静至进洪闸。

对于外来水在境内的调度,一是北线来水时,可由八堡扬水站或进水闸提水入黑龙港河,再通过港团河至团泊水库,同时可向各河道及渠道蓄水。或由南运河的争光扬水站提水入争光渠再通过联接渠道进入团泊水库,同时也可向各渠道蓄水。大清河还可通过独流减河管铺头低水引水闸引水,再通过扬水站提水入团泊水库。二是当南运河来水时,可由南运河西钓台扬水站进水闸进入港团河,通过港团河至团泊水库,同时也可向各渠道蓄水。或通过马厂减河、青年渠至团泊水库,也可通过四党口站引水入迎丰渠,再通过四排干至团泊水库,同时可向其他渠道存蓄。

(三)加强水源调蓄措施,通过修建拦水设施增加蓄水能力。

为实现“留住天上的雨水,截住上游的客水”的目标,可利用治理后的河道通过修建拦水设施增加蓄水能力。

一是利用独流减河深槽蓄水。独流减河治理后,为了节制深槽水源,在独流减河下游我县境内右深槽和左侧西青境内深槽新建拦水设施,增加蓄水能力。

二是利用大清河深槽蓄水。大清河治理后,可以充分利用老龙湾现有节制闸截流,增加蓄水300万立方米。

三是利用扩挖后的黑龙港河、马厂减河等河道实现蓄水。

(四)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再生水利用。

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对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处理后实现再利用,是实现增加水资源量,提高水源调蓄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实施再生水入静工程。按照天津市初步再生水利用规划,大韩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入静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每年。

上一篇:冠心病护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