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毕业论文;检索;ASP技术;ACCESS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03-03
Using ASP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Simple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ZHU Qiang
(Tongcheng Teachers College,Tongcheng 2314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simple vers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data flow diagram,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storage four aspects about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login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a retrieval module, The whole papers show modules four module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retrieval; ASP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存储、检索都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索功能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可便于读者快速检索并下载到所需论文,使得论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致力于研究设计一个简易版的毕业论文检索系统,能够快捷、方便、全面、准确地实现论文检索功能。
1开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简介
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系统开发,使用ACCESS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数据库。
1.1 ASP的基本定义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动态服务器网页。它是一种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脚本程序代码的网页。当浏览器浏览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就会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代码然后再返回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端看到的就是动态生成的网页[1]。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在了解了VB Script的基本语法后,只需要清楚各个组件的用途、属性、方法,就可以轻松编写出自己的ASP系统。
1.2 ASP运行基本过程
ASP文件只能运行在服务器上,不能在浏览器上运行。Active服务页也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ActiveX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EXE部件,返回的信息在ASP得到解释。ASP的运行过程可简述如下: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一个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Web服务器从头至尾运行ASP脚本,并且把HTML页返回给浏览器。如果要通过ASP访问Web数据库,则Web服务器接受浏览器请求,通过ODBC或者OLEDB把请求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再从数据库服务器接受数据,把产生的网页和数据送回到浏览器。
1.3 ACCESS数据库简介
Access数据库是Microsoft Office 2000套装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小型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小型企业、学校、个人等用户。
2 SERVER运行环境及系统开发工具
2.1 SERVER运行环境
2.1.1操作系统
WINDOWS2000及以上。
2.1.2 WEBSERVER
IIS5.0。
2.2系统开发工具
考虑本系统为简易版的,笔者建议可采用易学、快捷、方便的Dreamweaver MX作为开发工具。
3系统工作原理
检索的前提是论文的各项属性信息已存储在数据库中,将毕业论文原稿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下。论文的属性可细分为论文名称、类型、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同时,在毕业论文的检索项中也包括了这几项信息。用户进行检索时,可有选择地输入各种检索信息,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检索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扫描。当它找到与其相匹配的论文时,就将论文及其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支持下载论文原稿。本系统支持简单的模糊检索,即在检索栏中输入字词的一部分就能完成检索。
4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
4.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模块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注册后的用户可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登录后就可以访问其他的模块了。
图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4.2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检索人员输入检索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程序接受检索信息,然后访问数据库,得到检索结果。检索结果经屏幕处理程序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5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5.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是用户进入系统的验证模块,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进行论文检索和其他操作。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此模块访问数据库,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允许用户进入系统进行论文检索,反之,则要求用户重新登录或注册。
5.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注册模块给新用户提供注册功能。当用户第一次登录系统或忘记密码时就可以使用注册功能。在这个模块里,用户填写用户名、密码、email地址、姓名、性别等信息,实现注册。当然,信息填写时有些限制和约定,如用户名长度、密码长度、邮箱格式等。如果用户填写的信息不合要求,系统就提醒用户重新注册。如果所填的信息合法,系统就会同意用户注册,并将各信息存入数据库。这样,用户就得到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顺利登录系统了。
5.3检索界面模块
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即可访问检索界面模块,该模块是用户进行毕业论文检索的界面。论文检索栏目是该模块的核心部分,它给用户提供了五个检索项,分别为名称、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类型。这五个检索项也就是数据库中毕业论文的五个属性。用户可以根据这五个检索项或选择其中任意个检索项检索毕业论文。
5.4论文检索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它实现的功能就是论文检索并显示,可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检索论文的功能。该模块的详细工作流程如下:
5.4.1接受论文检索界面中输入的论文检索信息
在论文检索界面中,检索栏中用于输入各检索信息。这些检索信息通过表单中的Post方式传递给论文检索模块。论文检索模块中通过Request.Form函数接受表单中的检索信息。
5.4.2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检索毕业论文必须访问数据库,访问之前就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本系统使用CreateObject函数和Open方法就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
5.4.3根据检索信息,对数据库中的毕业论文信息进行扫描核对,找出用户要检索的论文
本系统采用最常用的SQL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来选取符合条件的数据库段。在这里,系统使用了like %···%来支持模糊搜索。
5.4.4将检索到的论文显示在屏幕上
为了能够显示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毕业论文,系统使用了do while循环语句来循环显示。系统通过rs语句来接受数据库中的论文信息,然后使用response.Write函数来显示各论文信息。
5.5通显论文模块
通显论文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所有的论文全部显示出来。
6系统的数据库存储情况
6.1用户信息表
用户信息表是存储用户基本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六个属性列,分别是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email地址、用户的真实姓名、用户性别、用户生日。用户登录系统或注册时都必须访问该数据库表。
6.2毕业论文信息表
毕业论文信息表是存储毕业论文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五个属性列,分别是论文所在文件夹、毕业论文题目、论文类型、论文关键字、论文作者、作者的所在单位。此表是该系统的核心数据库表,它给系统的检索工作提供了后台支持。
7结束语
笔者在独立的环境下研究检索系统的开发,如何将该系统融合到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大环境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系统为简易版,不支持对论文正文信息的检索,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站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网站测试网站维护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促进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校园网站的发展。校园网站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确定网站的定位和需求,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针对学校网站建设的特点和重点,整理出一套适合学校网站建设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以此来保证网站建设的高效率、高质量。
二、网站立项
校园网站建设,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学校领导、学校网络管理员、美术教师、各科室人员、计算机专业教师等8人~9人以及“计算机学会”社团学生代表5人组成,由网络管理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该项目的统一调度和安排。
三、网站设计开发过程
(一)系统分析阶段
建立一个网站,首要明确设计思想,编写一份详尽的需求说明书,这是网站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校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网站设计进行准确定位:学校网站规划要着重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内容上要以学校整体宣传为主,同时也要为访问者提供其所关心的内容;内容要求及时更新;版面要求新颖有特色,同时还要增强网站的方便性、整体性和安全性。
(二)系统设计阶段
1.网站总体设计
网站设计有了一份详尽的需求说明书后,就可以根据需求说明书,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给出一份网站总体建设方案。总体规划具体要明确网站需要实现的目的和目标;网站形象说明;网站的栏目版块和结构;网站内容的安排,相互链接关系;使用软件、硬件和技术分析说明;开发时间进度表;维护方案;制作费用;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有哪些等。
2.网站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阶段以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决方法具体化、明确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网站设计的风格定位。网站要有自己的特色,设计中不要太多地考虑技术问题,而应该更多地考虑不断增加网站的内涵,要在能够动态反映学校情况的内容上下功夫。
(2)网站设计的整体性。网站设计,注意考虑网站的易维护性,技术上多采用CSS、模板等,对网站的整体风格进行定位,方便日常维护与更新。
(3)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网站设计中,怎样防黑,保护网站内容不被别人窃取、修改是网站建设必须考虑的技术性问题。本人主要从IIS、ASP和Access三方面来总结网站系统面临的常见的安全威胁及解决方法。
①集中管理ASP的目录,设置访问权限。在设置WEB站点时,将HTMI文件同ASP文件分开放置在不同的目录下,然后将HTML子目录设置为“读”;将ASP子目录设置为“执行”。
②对IIS中的特殊Web目录禁止匿名访问并限制IP地址。对IIS中的sample、scripts、iisadmin等web目录,通过各目录属性对话框中的“目录安全性”标签设置为禁止匿名访问并限制IP地址,并用NTFS的特性设置详细的安全权限,除了Administrator,其它帐号都应该设置为只读权限。
③防止Access数据库被下载。有效地防止数据库被下载的方法有:非常规命名法:为Access数据库文件取一个复杂的非常规名字,并把它放在几层目录下;使用ODBC数据源:在ASP程序设计中,如果有条件,应尽量使用ODBC数据源,不要把数据库名写在程序中。
④进行数据备份。运用FSO组件对Access数据库进行备份,以便在数据被破坏时进行快速恢复,尽可能多地挽回损失。
⑤对ASP页面进行加密。为了有效地防止ASP源代码泄露,可以对ASP页面进行加密。加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使用组件技术将编程逻辑封装入DLL之中;二是使用微软的ScriptEncoder对ASP页面进行加密。
⑥后台用户注册验证。为了防止后台用户未经注册的用户绕过注册界面直接进入应用系统,我们采用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UserID=Request(“UserID”)
‘读取使用者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Password=Request(“Password”)
IfUserID<>“hrmis”OrPassword<>“password”Then
Response.Write“用户名错误!”
Response.End
EndIf
‘将Session对象设置为通过验证状态
Session(“Passed”)=True%>
进入应用程序后,首先进行验证:
<%‘如果未通过验证,返回Login.asp页面登陆状态
IfNotSession(“Passed”)ThenResponse.Redirect“Login.asp”
EndIf%>
⑦让学生参与网站设计。优秀学生参与设计,无论对丰富网站内容、提高学校网站的点击率还是扩大学校网站的影响都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三)网站测试
有了网站的具体设计方案,各网站制作人员就可以全力进入开发阶段。尽量采用边制作边调试,即采用本机调试和上传服务器调试的方法,观察速度、兼容性、交互性等。
投入运行之前,需对网站需求分析、系统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最终复审,还要对系统进行各种综合测试。测试结束后,制作有关文档存档,并写出一个校园网站使用说明文档。至此,网站项目建设完毕。
(四)网站的管理和更新
做好网站的管理与更新,是一个网站树立形象的根本、生存的根本。我校专门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出适合我校的《校园网站管理办法》、《校园网站信息审核制度》、《校园网站异常情况案件报告制度》等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四、结论
我校网站已经试运行一段时间,为学校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日常办公、信息交流等应用服务的平台,较好地满足了设计最初的需求。在整个设计网站的过程中,重视学校网站的“规划—设计—管理—发展”的规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原.高职院校校园网站主页设计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2]方照.立足校本,探索校园网建设之路[J].教育信息技术,2007,(12).
[3]田建勇.浅析学校网站的设计与建设[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4]侯占伟,翟海霞.ASP代码厦网站安全的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5,(4).
[5]阳西述.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一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有多种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主要有:
1.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
CGI是较早实现的技术。适用于多种服务器平台,如UNIX、WINDOWS等,但CGI的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功能有限、不具备事务处理功能、占用服务器资源较多。
2.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IDC(InternetDatabaseConnector)
IDC集成在ISAPI(InternetServerAPI)中,充分利用了DLL技术,易扩充,但编程较CGI更为复杂,只适用于小型数据库系统。
3.先进数据库连接器ADC(AdvanceDatabaseConnector)
ADC提供了ActiveXControl来访问数据库,它的主要特点是数据查询由用户端浏览器执行,因而需将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部分记录下载到用户端,系统开销较大、响应慢,只适用于特别频繁的数据库查询操作。
4.JAVA/JDBC语言编程
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易移植、多线程控制的语言,可通过JDBC去连接数据库。用JAVA/JDBC编写的软件可移植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但其执行效率和执行速度还不理想,目前无法建立高效、高速的应用。
5.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ServerPage)
ASP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WEB应用开发技术,着重于处理动态网页和WEB数据库的开发,编程灵活、简洁,具有较高的性能,是目前访问WEB数据库的最佳选择。
二.ASP简介
1.ASP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Data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2.ASP页面的结构:
ASP的程序代码简单、通用,文件名由.asp结尾,ASP文件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1)标准的HTML标记:所有的HTML标记均可使用。
2)ASP语法命令:位于<%%>标签内的ASP代码。
3)服务器端的include语句:可用#include语句调入其它ASP代码,增强了编程的灵活性。
4)脚本语言:ASP自带JScript和VBScript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ASP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它脚本语言,如Perl、Rexx等。
3.ASP的运行环境
目前ASP可运行在三种环境下。
1)WINDOWSNTserver4.0运行IIS3.0(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以上。
2)WINDOWSNTworkstation4.0运行PeerWebServer3.0以上。
3)WINDOWS95/98运行PWS(PersonalWebServer)。
其中以NTserver上的IIS功能最强,提供了对ASP的全面支持,是创建高速、稳定的ASP主页的最佳选择。
4.ASP的内建对象
ASP提供了六个内建对象,供用户直接调用:
1)Application对象:负责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可用来在指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
2)Session对象:存贮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只被该用户访问,当用户在不同WEB页面跳转时,Session中的变量在用户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保存。Session对象需cookie支持。
3)Request对象:从用户端取得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是ASP读取用户输入的主要方法。
4)Response对象:服务器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用户端。
5)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有关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6)ObjectContext对象:IIS4.0新增的对象,用来进行事务处理。此项功能需得到MTS(MicrosoftTranscationServer)管理的支持。
5.ASP的主要内置组件:
1)Ad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
2)Browser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数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
3)DatabaseAccess组件:提供ADO(ActiveXData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
4)File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
5)Content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
此外,还可安装Myinfo、Counters、ContentRotator、PageCount等组件,用户也可自行编制Actiive组件,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6.DatabaseAccess组件ADO
WWW上很重要的应用是访问WEB数据库,用ASP访问WEB数据库时,必须使用ADO组件,ADO是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ServerComponent),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置ODBC和OLEDB可连接多种数据库:如SYBASE、ORACLE、INFORMIX、SQLSERVER、ACCESS、VFP等,是对目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ADO组件主要提供了以下七个对象和四个集合来访问数据库。
1)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
2)Command对象:执行SQL指令,访问数据库。
3)Parameters对象和Parameters集合:为Command对象提供数据和参数。
4)RecordSet对象:存放访问数据库后的数据信息,是最经常使用的对象。
5)Field对象和Field集合:提供对RecordSet中当前记录的各个字段进行访问的功能。
6)Property对象和Properties集合:提供有关信息,供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Field对象使用。
7)Error对象和Errors集合:提供访问数据库时的错误信息。
三.ASP访问数据库步骤
在ASP中,使用ADO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定义数据源
在WEB服务器上打开“控制面板”,选中“ODBC”,在“系统DSN”下选“添加”,选定你希望的数据库种类、名称、位置等。本文定义“SQLSERVER”,数据源为“HT”,数据库名称为“HTDATA”,脚本语言采用Jscript。
2,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
1)调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取得“ADODB.Connection”的实例,再使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HT”)
2)指定要执行的SQL命令
连接数据库后,可对数据库操作,如查询,修改,删除等,这些都是通过SQL指令来完成的,如要在数据表signaltab中查询代码中含有“X”的记录
sqlStr=“select*fromsignaltabwherecodelike‘%X%’”
rs=conn.Execute(sqlStr)
3)使用RecordSet属性和方法,并显示结果
为了更精确地跟踪数据,要用Record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游标就是储存在内存中的数据。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sqlStr,conn,1,A)
注:A=1读取
A=3新增、修改、删除
在RecordSet组件中,常用的属性和方法有:
rs.Fields.Count:RecordSet对象的字段数。
rs(i).Name:第i个字段的名称,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i):第i个字段的数据,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字段名"):指定字段的数据。
rs.Record.Count:游标中的数据记录总数。
rs.EOF:是否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First:指向第一条记录。
rs.MoveLast:指向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Prev:指向上一条记录。
rs.MoveNext:指向下一条记录。
rs.GetRows:将数据放入数组中。
rs.Properties.Count: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属性个数。
rs.Properties(item).Name: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名称。
rs.Properties: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值。
rs.close():关闭连接。
4)关闭数据库
conn.close()
四.查询WEB数据库举例
下面这段示例程序是访问SQLSERVER数据库的signaltab表,表中有三个字段:code(代码字段,字符型,3位),class(分类字段,字符型,10位),memo(备注字段,字符型,20位)。程序中数据源DSN:HT、用户名:client、口令:passwd。
屏幕输入页面input.asp
<%@language=javascript%>
ONCLICK="window.history.back()">
关键词:学位论文检索;ASP技术;SQL Server;B/S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2:J642.4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327-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LIU Qun-Yan,ZHANG Da-Wei
(Librar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a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or academic thesis searching by the ASP technique and SQL database. The system can run very stably, has complete functions and satisfies all requirements of thesis search excellently, which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sufficient using of academic thesis.
Key words:thesis search; ASP technology; SQL SERVER; B/S structure
1 前言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生为获得某一级别的学位而向学校或其它学术单位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是围绕某一学科的重点或前沿课题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和探讨并加以总结的产物,所以它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文献。但很多高校多年来的博士和硕士论文因查询不便而不能为教学和科研充分利用,所以建立基于网络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论文检索系统已成为提高高校学位论文利用率的关键。而购买商业公司开发的检索系统虽然其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但不仅代价昂贵,而且其过于广泛,不适合某一高校的学科特点和该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所以开发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讨论了该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核心难点技术。
2 系统技术分析及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为其基本框架,运用当前应用广泛的动态web技术ASP实现其与数据库的强大操作和远程客户端的交流。下面对这些技术和开发环境进行分析介绍。
2.1 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把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其实现了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分离,即用户端利用相对统一的浏览器( IE、Netscape 等) 代替客户端软件,实现跨平台的应用服务,B/S通常采用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B/S结构
三层B/S结构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表单形式把客户请求以HTTP 协议方式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数据库服务器经过数据处理后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返回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结果翻译成HTML模式或各类Script 格式, 返回浏览器供用户阅读。
本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用户只要能连接到Internet网络,就能很方便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询学位论文。
2.2 ASP技术
ASP(Active Server Page) 是Microsoft 提出的基于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通过在普通HTML页面中嵌入的ASP脚本语言(VBScript 、Jscript),就可以建立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由于ASP脚本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的,所以用其设计的程序独立于客户端浏览器且保密性较高;ASP采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ADO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方案,使ASP访问数据库十分方便。基于以上原因,本系统采用ASP技术来实现其功能。
2.3 系统开发平台和环境
本系统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为其操作系统,并配置IIS6.0;选取可扩充的、高效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专业网站开发编辑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为系统开发工具;开发语言为HTML和VBScript;客户端只需要安装 IE4.0 或Netscape3.0 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即可使用本系统。
3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在开发此系统之前,作者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掌握了系统所必需具有的功能,并考虑了人机功效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设计。下面对该系统的功能模块、web页面、数据库作总体的设计。
3.1 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根据用户对论文检索精度要求的不同,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1)基本检索模块,(2)高级检索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工作流程图
基本检索模块:主要适用于对检索精确度要求不高、对论文库按某一条件字段进行简单分类检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用户选择某一检索项并输入检索词,就可检索到符合该条件的所有记录,并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以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内容,包括摘要。
高级检索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对检索结果要求精确、多条件查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可以实现多个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包括摘要。
根据学位论文的特点和用户的检索需求,其检索选择项分为七类:论文题名、论文作者、论文导师、关键词、学科专业,中文摘要、分类号。
3.2 Web页面设计
根据该系统的模块及功能,实现该系统需要4个页面。检索首页index.asp,该页面采用HTML表单的形式收集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及检索选择项条件;基本检索Bsearch.asp,该页实现基本检索的功能页面,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高级检索Hsearch.asp,该页实现高级检索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记录详细显示Show.asp, 该页实现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本校用户可查看全文。其页面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页面关系图
3.3 后台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 SEVER 2000来创建后台数据库。为了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并确保数据安全,本系统采用文件实体和文件参数分别存放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只保存论文的文件名、存放路径、文件格式和大小,而在WEB服务器指定目录存放学位论文全文。根据学位论文的构成特点和用户的查询需求,创建的数据库表的字段如下:姓名、学号、专业、培养单位、论文题名、分类号、学位级别、导师姓名、导师单位、提交日期、关键词、论文页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全文文件名,全文路径、全文大小、全文格式。
4 系统功能实现及核心技术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三个核心技术问题。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和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问题。下面来阐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
ASP与数据库的连接一般有三种方法:(1)通过ODBC DSN建立连接,(2)通过OLE DB建立连接,(3)通过Driver建立连接,本系统选用通过Driver建立连接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程序的可移植性比较好。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如下:(1)建立数据库连接对象: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 ("adodb. connection ");(2)打开要访问的数据库:conn.open"Driver;Server=;Database=;Uid=;Pwd= "(3)建立记录集对象:set rs= server. 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4)打开记录集对象:rs. open strsql,conn,"3","1";(5)利用记录集对象所提供的属性对Web 数据库实施操作;(6)关闭记录集对象:rs.close;(7)关闭数据连接对象:conn.close;
4.2 检索功能实现
本系统两大检索模块中,基本检索模块中的SQL查询比较简单,在这里不予熬述。重点来阐述高级检索模块中的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这是开发本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难点之一。本文采用VBScript中的select case语句来识别用户的动态检索项,用IF语句来控制多条件的查询,专门设置变量strhigh2接受用户所选取的与、或、非条件。SQL查询语句用变量strsql来保存,而最初的查询语句是: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1=1 ",后面依据条件对查询语句进行叠加,如:strsql=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 "liuyan" ",直到条件判断完毕,最后形成SQL查询语句,并保存在strsql变量中,执行rs.open strsql,conn,"3","1"语句。系统查询功能实现。
为了提高系统的简单易用性和查询结果的命中精度,本系统支持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字段的精确查询,而对字段论文题名、关键词、论文摘要、提交年份、学科专业、分类号实施模糊查询,如:用SQL语句seletc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 yan & "%实现模糊查询。
4.3 查询结果分页显示
在显示查询结果时,如果所有检索的命中记录在一页显示,将不方便用户浏览,所以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而实现查询结果分页显示关键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循环显示本页记录,(2)翻页控制。
循环显示本页记录:即当前页记录的显示问题。本系统采用双重嵌套的Do WhileLoop语句来控制当前页记录的显示,用 rs.("字段名")显示记录字段;采用ADO中数据集RecordSet对象的一些属性来进行参数设置:用PageSize属性设置每页显示的记录数;用PageCount 、RecordCount属性分别显示检索命中的总记录数和页数;用AbsolutePage属性表示当前页码;用MoveNext方法来移动记录指针;并用到了BOF 属性和EOF 属性。通过运用以上的语句控制与属性设置,实现了当前页记录的显示。
(2)翻页控制: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多页显示,而在进行翻页时,涉及到对页面bsearch.asp或hsearch.asp(实现检索和分页显示的功能页)的自身连接,也就是web服务器端要重新执行该页面程序,重新接收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和重新执行SQL查询语句,并且要求正确显示目标页记录。所以,在系统进行翻页时,要对两类参数进行传递,分别是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检索项和当前页数。本系统采用表单的隐藏域来对这两类参数进行传递,选取Request.form("")来接收用户从表单输入的检索词和检索项,而采用Request.querystring("")来接收翻页时由表单隐藏域传递的检索词、检索项参数和当前页数参数,并用IF语句来判断使用前者还是后者;翻页的自身连接采用URL方式传递目标页数。参数传递正确,系统成功实现翻页功能。
5 结束语
采用web技术、数据库技术、ASP技术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在此系统开发过程中,重点研究解决了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以及检索结果分页显示的问题。经过测试,本系统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现已应用于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解决了高校学位论文的检索难题,使得博士、硕士论文能够被科研和教学充分利用,提高了学问论文的利用率,这也是开发本系统的真正意义所在,作者感到欣慰!
参考文献:
[1]陈健伟,李美军,施建强,等. 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8-206.
[2]张固,汪晓平.ASP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3-95.
[3]龙马工作室.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3-96.
[4]王昱. 基于ASP技术的Web数据库记录的分页显示[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75-77.
[5]高成.ASP动态网站建设[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53-68.
摘要】论文选题系统是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系统,基于Web的论文选题系统的基本组成,提出了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方案,探讨了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关技术与方法。【关键词】论文选题;WEB;ASP【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彭建盛(1979-),男,广西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电子电路与通信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基金项目:河池学院院级A类课题(20__A—E003)资助项目引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的数目也随之增多,在毕业前的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管理工作成了比较繁琐的事情,本文设计的基于web的论文选题系统,使学生选题与教师审核论文为一体,准确地统计出各毕业生的选题情况,以及查看指定毕业生的论文。这样有助于对毕业生的论文进行统一管理,方便论文的审核,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1.系统分析1.1系统结构分析1.1需求分析毕业选题系统从毕业生选题开始,到毕业设计答辩以及毕业设计成绩汇总统计结束。系统要求能够将毕业生信息登记入库、提供从学籍数据库进行批量导人的数据接口、指导教师任职资格的申报和院级(系部)审核、毕业生选择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批准开题、下达设计任务书、毕业生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对实习阶段进行动态记录、撰写修改和提交毕业论文、教师进行在线论文指导、学院以及指导教师下发通知、评定毕业设计成绩、汇总统计毕业设计成绩、核算指导教师工作量、班主任查看本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动态情况、设定教师允许指导的毕业生人数、毕业论文答辩、打印一览表、打印各种统计汇总表、系统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等操作。其次,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1.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及数据库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Microsoft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考虑到系统的功能,建立如图1所示的表结构来实现系统的要求。1.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①用户权限分析。将系统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指导教师和毕业生等三个级别。系统管理员有对系统的基本信息、学校信息和各个级别用户的注册的权限,同时也负责所有教师的论文选题录入;指导教师用户有查看选题信息,自身负责的选题的录入、修改的权限,以及确定选题学生的预选/正选/退选状态;而学生具有浏览选题列表和选题的权限[1]。②安全性分析。论文选题系统涉及教师以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在IP段限制、SQL语句过滤(防SQL注入)、用户密码安全等方面有相应措施。③统计分析。要保证经过统计分析后的数据公正合理,就必须对指标项的涉及和数据统计的算法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分析。必须解决对数据的指标项的设置和各个指标项的限定。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单独设定,也可以统一在程序中设定:如各选题的最大选题人数,就可以根据选题的难易和教师本身的情况来确定,在录入过程中单独填写;又比如统计各个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审核、网上答辩和学术委员会的通过意见来确定等。2.系统主要技术的实现2.1ASP访问数据库的实现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Data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2]。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本系统采用Windows20__Server构建Web服务器,默认安装了IIS5.0;如上所述,以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ADO服务器组件,建立connection对象与数据库链接,并且作了容错处理,代码如下:DimDb,Conn,ConnstrDb="database/lwgl.mdb"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Server.mappath(""&AdminDbPath&Db&"")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 odb.connection")’========数据库链接验证==========0thenerr.clearsetconn=nothingresponse.write"数据库连接出错!"Response.EndElseconn.openconnstriferrthenerr.clearsetconn=nothingresponse.write"数据库连接出错!"Response.EndendifEndif在系统中,由该“conn”连接执行SQL语句。2.2用户登录本系统采用三种用户同一界面登录的方式,根据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进入系统。根据用户类型下拉菜单(select)提交的用户类型数据,到不同的用户数据表中提取记录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即建立三个session对象进行用户类型、用户名和密码的存储,并且转到相应页面。Session对象的特点是每一个成功登录的用户所拥有的Session对象都是相互独立的,从建立开始到网页被关闭或者网页过期,其值才会被清空。而用户注销也就是Session对象被清空的过程。利用此特性可以检测用户身份,防止未登录用户打开管理页面或者查看到其他用户的私密信息等。各个用户基本功能如图2所示:2.3系统安全本系统采用基于用户功能项的权限管理机制。由“用户管理”功能实现用户的权限分配用户权限存储在用户表中的权限字段,字段内容为权限编号的组合,以及IP段限定来完成。①为防止SQL注入编写了一个SQL语句过滤程序,限于篇幅,没有将源程序列出。其原理是将影响显示的26个日文片假名和一些非法字符如*,!,$等符号替换为空,使SQL语句成为规范的,安全的语句。②IP段限定。首先就是IP地址的获取问题。用到了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X_FORWARDED_FOR")对象获取真实IP,考虑到获取到的可能是服务器的IP,而如果客户端没有通过服务器来访问,那么用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X_FORWARDED_FOR")取到的值将是空的[3]。因此还用到了Request.ServerVariables("REMOTE_ADDR"),代码如下:userip=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X_FORWARDED_FOR")
Ifuserip=""Thenuserip=Request.ServerVariables("REMOTE_ADDR")即:如果客户端通过服务器,则取HTTP_X_FORWARDED_FOR的值,如果没通过服务器,就取REMOTE_ADDR的值。3系统优势与特点3.1.优势基于Web的论文选题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结合校园网络情况选用B/S(Br0w8er/Sewer)结构模式的三层应用结构,即用户界面、中间层、数据库层,通过WEB页面完成本系统得一系列操作。学生问题、指导老师得解答、论文答辩及其他得管理操作均可通过因特网按照HTTP协议标准进行传输,所有数据信息存贮于后台数据库。3.2.技术特点①系统结构方面,采用超强的ASP技术和ADO数据库技术,很好的处理了界面操作、后台管理和数据库三者之间的有效链接。②在程序设计中,采取了必要的容错和保护措施,使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容错性、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人性化。③系统维护方面,采用了ASP技术,Html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程序与数据相分离,利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当系统功能需强化时,只需修改程序部分;而数据需要修改时,通过程序界面即可更改。3.结束语本文基于ASP技术、HTML技术和ADO数据库访问技术,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论文选题系统。该系统具有较为完备的前、后台处理功能,能满足毕业生论文的开题、选题、上传论文、评分等诸多教学工作的需求,使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管理更加方便,对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彭大文,林于东.建筑工程毕业设计网站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教育.20__,37(4):22-24.[2]蒙新.ASP编程技术与综合实例演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84-97.[3]贾佳,郝洪明.ASP与SQLServer网站架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__:89-112.
关键字:asp 网络安全 服务器 措施
the network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sp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asp technology, then elaborated the common security loophole and the technical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f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sp technology. finally,explained the safe guard measure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sp from the network level, the server broke, the database level these three aspects in detail .
keywords:asp network security server measures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通过网络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却另人担忧。因此,了解并学习关于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asp技术的基本原理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c signature-based ),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bnormally-based )。
(二)服务器端安全措施 只有正确的安装和设置操作系统,才能使其在安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以win2000 server 为例。
①正确地分区和分配逻辑盘。
微软的iis经常有泄漏源码/溢出的漏洞,如果把系统和iis放在同一个驱动器会导致系统文件的泄漏甚至入侵者远程获取admin。本系统的配置是建立三个逻辑驱动器,c盘20g,用来装系统和重要的日志文件,d盘20g放iis, e盘20g放ftp,这样无论iis或ftp出了安全漏洞都不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目录和系统文件。因为,iis和ftp是对外服务的,比较容易出问题。而把iis和ftp分开主要是为了防止入侵者上传程序并从iis中运行。
②正确地选择安装顺序。
一般的人可能对安装顺序不太重视,认为只要安装好了,怎么装都可以的。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管理员思想上的松懈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win2000在安装中有几个顺序是一定要注意的:
首先,何时接入网络:win2000在安装时有一个漏洞,在你输入administrator密码后,系统就建立了admin$的共享,但是并没有用你刚刚输入的密码来保护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你再次启动后,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admin$进入你的机器;同时,只要安装一完成,各种服务就会自动运行,而这时的服务器是满身漏洞,非常容易进入的,因此,在完全安装并配置好win2000 server之前,一定不要把主机接入网络。
其次,补丁的安装:补丁的安装应该在所有应用程序安装完之后,因为补丁程序往往要替换/修改某些系统文件,如果先安装补丁再安装应用程序有可能导致补丁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例如: iis的hotfix就要求每次更改iis的配置都需要安装,尽管很麻烦,却很必要。
(三)安全配置
①端口::端口是计算机和外部网络相连的逻辑接口,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仅打开你需要使用的端口会比较安全,配置的方法是在网卡属性——tcp/ip——高级——选项——tcp/ip筛选中启用tcp/ip筛选,不过对于win2000的端口过滤来说,有一个不好的特性:只能规定开哪些端口,不能规定关闭哪些端口;这样对于需要开大量端口的用户就比较麻烦。 论文网在线
②iis: iis是微软的组件中漏洞最多的一个,平均两三个月就要出一个漏洞,而微软的iis默认安装又实在不敢恭维,所以iis的配置是我们的重点,所以在本系统的/imgindex.aspx" target="_blank" title="">图的使用
通过视图可以指定用户使用数据的范围,将用户限定在表中的特定字段或表中的特定记录,并且视图和基础表一样也可以作为授权的单位。针对不同用户的视图,在授权给一用户的视图中不包括那些不允许访问的机密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③数据验证码dac
对后台数据库中的一些关键性数据表,在表中设置数据验证码dac字段,它是由银行密钥和有关的关键性字段值生成。不同记录的dac字段值也不相同。如果用户非法修改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则dac效验将出错,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虽然基于asp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措施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我们切不可马虎大意,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网络安全知识、采取日新月异的网络安全措施,才能保证我们的网络安全防御真正金汤。
参考文献:
[1]刘海平,朱仲英.一个基于asp的在线会员管理信息系统.微型电脑应用.2002 (10)
[2]东软集团有限公司,neteye防火墙使用指南3.0,1-3
[3]贾晶,陈元,王丽娜编著,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第一版,1999.01,清华大学出版社
[4] eric maiwald, 论文网在wi1lieducation, security planning & disaster recovery,2003,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
pp. 86-94
[5]杨兵.网络系统安全技术研究及其在宝钢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学位论文).辽宁:东北大学,2002
[6]刘广良.建设银行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策略研究:(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1
[7] celeste robinson, alan simpson. mastering access2000.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ASP;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049-02
A Teaching Model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Intrane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HEN Fang1, CHEN Zhao2
(1. Pharmacy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Faculty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for large-scale expansion caused management more difficult, the quality of thesis papers and the value of Paper documents are not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article statements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l Three-tier architecture, in the middle using ASP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to SQL Server2000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system is reliable, safe, convenient and better able to meet the college paper's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Key words: thesis; B/S module; ASP; SQL server
1 引言
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都采用人工方式,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源,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不方便教师查阅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毕业论文课题的管理工作,既提高了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又可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本文设计与实现的论文管理系统采用B/S的模式,中间采用ASP编程技术,后台选用SQL Server2000得以实现。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路
系统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主要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的访问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用SQL实现。系统通过ADO与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2.2 工作流程
实践论文管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流程分为:1)教师出题;2)学生选题;3)中期检查;4)论文答辩;5)论文评优五个阶段。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论文的出题、审核、选题、、检索、统计等多项功能。该系统既能让学生网上论文选题,又能实现提交论文,这样为老师和学生对论文资源的查阅和检索提供了方便。
系统中主要设置了八个模块,分别为:登录模块、论文出题模块、论文选题模块、论文提交模块、论文加工模块、论文查询模块、论文统计模块及系统配置模块,每个模块又具有各项多种功能。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根据基本工作流程和各功能模块,该系统设置四个角色进行分配管理,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教师管理员这四类。各个角色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依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对每个教师进行分配角色,以实现相应的管理权限。
2.3 功能模块的设计
2.3.1 系统管理员角色
1) 日常管理:日常公告的管理,常用表格的管理,师生上传文档的管理,教师出题变更申请受理;
2)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时间设置,论文选题锁定情况统计;
3) 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表审阅,中期评审分组;
4) 后期管理:论文成绩评审表审阅,论文上传情况统计,评阅,答辩,二次答辩,师生最终上传文档情况汇总,学生成绩分析与统计;
5) 论文加工:对当年度提交的所有论文进行标引工作,以便查阅和检索;论文格式转换管理,将所有论文由原来的文档形式转换成PDF格式,以便保存;
6) 信息维护:管理员、教师、学生信息的维护,系主任、教学副院长角色的分配,院系、班级信息的维护,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等。
2.3.2 教师角色
1) 论文出题:教师上传论文题目,所需学生人数,课题的来源等相关信息;
2) 论文选题:对自己提交的课题进行学生的锁定和退选;
3)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的样张下载;
4) 表格提交:中期检查表的管理,成绩考核表的管理,其他相关文档的管理;
5) 学生文档管理:对学生提交的文档进行审阅和管理;
6) 成绩管理:对进行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成绩的评定。
2.3.3 学生角色
1) 论文选题:对于教师的出题情况进行查看,并选择论文;
2)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样张下载;
3) 论文管理:开题相关文档管理、论文相关文档管理、设计相关文档管理;
4) 论文提交:提交毕业论文管理;
5) 成绩管理:查看中期检查表、成绩考核表,其他相关文档。
2.3.4 教师管理员角色
除了具有教师模块中的所有功能外,教师管理员角色主要添加两项功能:
1) 论文审核:对教师论文出题质量进行审核;
2) 统计功能:统计当(历)年度的毕业论文提交的数量,学生成绩的统计。
2.4 数据库的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各个模块中的相似之处,减少表格数量,提高表格的关联程度,以及减少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根据数据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工作表格:
1) 教师数据表:存放教师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教师工号、密码、教师姓名、职称、专业、联系方式、教师个人简介、系所编号、学院编号、论文编号;
2) 学生数据表:存放学生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班级、学号、姓名、密码、论文编号、成绩、综合排名、兴趣爱好、备注;
3) 论文数据表:学年度、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选题学生学号、课题来源、成绩;
4) 论文审核表:学年度、论文编号、审核状态、修改意见、次数;
5) 论文选题表:学年度、学生学号、论文编号、论文选择状态、选择时间;
6) 论文成绩表:学年度、论文编号、教师工号、学生学号、成绩、评语、评阅时间;
7) 选题管理表:序号、职称、论文数量、学生人数。
2.5 数据库访问控制的实现
在数据库中为了实现权限设计的安全问题,建立以下七个基本表:
1) 用户表:序号、用户名(取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
2) 角色表:角色名、用途说明;
3) 权限控制表:角色名、用户名;
4) 数据库访问权限表:操作权限、角色名、基本表名、权限说明;
5) 数据库基本表:基本表名、基本表说明;
6) MIS子功能模块表:子功能代码、功能说明;
7) 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子功能模块代码、角色名;模块菜单名、功能说明;
各个表项联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授权机制,其运行机制是:当用户通过系统登陆界面后,系统首先利用权限控制表找出用户所对应的角色,然后利用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和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找出该角色所能进行的操作(即基本表单名和子功能项代码),并在角色表中查看该角色的状态,如果角色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该用户就可使用该系统,如果该角色处于被禁止的状态,即使该用户拥有该权限仍不能执行。这样,系统管理员在进行维护时,若更改功能角色,则只需修改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和权限控制表中的记录即可,而不需修改表的结构,大大方便管理员的维护工作。
这个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多层应用系统安全控制有效地将前端的“菜单层的权限管理”和后台的“数据库基本表及相应操作权限”统一起来,实现了权限设计的授权机制。
3 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系统通过B/S三层结构实现论文的选题管理与论文的提交和评阅,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和评阅时,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访问用户的指令后开始执行程序,根据请求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并将数据以一定格式返回到客户端。
3.1 教师论文出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出题模块,系统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有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是首次登录还是重复登录,如果为首次登录,页面上将出现相应的论文数据表,填写各个字段,包括论文题目,课题来源,学生要求(比如专业限制等)、其他要求(比如性别要求等),填写完毕后选择提交按钮实现出题的功能。其中要注意的是管理员在选题管理表中根据每个教师的职称对教师的出题数目和所带学生人数进行了限制,比如根据副教授职称只能带两个毕业论文题目,一个课题只能有一个学生选择等。如果为重复登录,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相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有无被退回的题目,如果有,页面显示该教师被退回题目的相关信息,如果没有,提示该教师出题成功,无需再次出题。
3.2 教师论文选题功能的实现
当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论文课题、学生姓名(点击学生姓名链接将出现学生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退回功能键,当教师查看符合要求时点击锁定功能即能实现双向选定,否则点击退回功能,此课题呈现空置状态,以供其他学生选择。
3.3 学生选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相应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还没有被选择的毕业论文选题列表,分别有论文数据表中以下字段: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点击教师工号可出现链接教师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撤销功能键,如果该生已经选题,系统将其视为修改选题,修改学生数据表中该学号学生记录中论文编号数据即可。
3.4 论文审核功能的实现
教师填写论文选题之后,系主任要对论文题目进行审核。当系主任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后,点击论文审核模块,页面上将出现已经上传的论文题目,并同页面预设置确定和修改的功能键,如果论文题目不符合要求,系主任点击修改,并给出修改意见,否则点击确定通过,这样教师论文出题成功。此时将该教师工号记录入此论文数据表中,将论文编号记录入教师信息表中。
4 结束语
该系统结合ASP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0 技术,实现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从选题管理、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提交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系统平台。整个系统在设计上保持了各个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在教学管理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目前的管理思路我们也有进一步的设想:1) 逐步实现毕业论文的网上归档功能,和档案馆归档软件形成对接,实现毕业论文的电子归档;2) 通过和图书馆数据检索平台的功能对接,实现毕业论文在数据库平台的电子查阅,由图书馆专业人员作标引工作,实现有序的存储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芳, 陈朝. RBAC在MIS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1):43-44.
[2] 李杰. 基于ASP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30-32.
[3] 崔盟. 基于Struts+Ajax的学位论文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2007(11):7-12.
[4] 严国丽, 等. 基于.NET的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学习,2007,10(5):10-12.
[5] 戴志诚, 赵国峰. J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6] 张焕梅. 基于Web的学位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 机械管理开发,2007,6(3):111-112.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6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这次我们所设计的课题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他能够把事情的复杂化转为简单化。老干部局网网站的建设不仅能够使该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有所改变,也大大地提高了该单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增加了该单位的知明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局的老干部们提供了一个网络生活空间,促进了他们对网络知识的进一步地了解。
通过该网站展示了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电子刊物、新闻、学习园地、问题集锦、养生保健、生活小常识、旅游简介等系列内容的介绍。同时您也可以利用电子信箱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沟通。
ASP简介
1什么是ASPMicrosoftActiveServerPages(ASP)实际上是将标准的HTML文件拓展了一些附加特征,ASP像标准的HTML文件一样包含HTML语句并且在一个浏览器上解释并显示。但它为HTML编写人员提供了在服务器端运行脚本的环境,使HTML编写人员可以利用VBScript和JScript或其他
第三方脚本语言来创建ASP,实现过去需要编写复杂的CGI程序才能实现的有动态内容的网页,如计数器等。一个ASP文件的后缀为.asp,其中包含实现动态功能的VBScript或JScript语句,如果去掉那些VBScript或JScript语句,它和标准的HTML文件没有任何区别。ASP提供了一些内建对象(参见后面关于内建对象的章节)。利用这些内建对象,你可以使你的脚本更加强大;这些
对象会允许您从浏览器中接收和发送信息。例如,利用request对象,你可以接收用户的HTML表单中的信息并加以处理。ASP包含标准的Active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组件的章节),这些组件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如使用数据库等。不过,你并不会被此局限,你可以轻松创建属于你自己的附加ActiveX组件。这意味着你可以不加限制地拓展你的Active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自制组件的章节)。ASP可以和诸如SQLServer这样的数据库行挂接,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
们将详细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重要的是,这是ASP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所在,在线商务以及在线论坛等各种非常高级的、动态更新的站点都需要数据库的支持,而且需要随数据库内容的更新而自动更新,这样,你就可以利用ASP自己建立很多类似的高级站点。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ASP就是由服务器端脚本、对象以及组件拓展过的标准网页并为其提供了运行的环境。而它的网页并不是在建立初期存在的,而是当某个浏览器向它提出请求时,它才根据需要产生所需要的标准网页,这克服了过去HTML编写的网页的静态缺点,从而使网页上可以有许多动态的信息存在。如:当前的计算机时间、计数器的计数值等。
2ASP的功能
ASP是一套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当用户从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然后Web服务器调用ASP,ASP全面读取请求的文件,执行所有的脚本命令,并将标准的Web页传送给浏览器,而并不包含你所写的脚本命令。
2使用ASP与SQLServer网站架设
而ASP的每一个命令都首先被用来生成HTML文件,因此ASP允许生成动态内容。
下载对于Web服务器来说,ASP与HTML有着本质的区别,HTML不经任何处理送回给浏览器另一方面,对于浏览器来说,ASP和HTML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仅仅是后缀为.asp和.htm的区别,当我们在客户端提出对ASP的申请后,我们的浏览器接受的是HTML格式的文件。因此它根据以上特性,我们用ASP可以方便地实现诸如表格信息收集、计数器、留言簿、公告板、ASP还可以轻松地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动态控制,为不同的浏览者定制不同的页面内容,实现
适用于任何浏览器。
聊天室甚至电子商务等过去必须由CGI才能实现的功能。
个性化的网站。
3使用范围
用ASP实现各功能时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只要网站存在并正常运行,以下是的应用示例列表:
.在你的网站主页顶部添加一个滚动显示的广告栏。
.从HTML的表单中接受信息并且存到数据库中。
.根据不同访问者显示不同内容,创建个性化主页。
.在你的主页中添加点击计数器。
.根据用户浏览器的版本、类型和能力显示不同档次的内容。
.连接多个主页使之容易网际导航。
.跟踪用户网站上的活动信息并且存入日志文件。
.使用基于WindowsNT的Intranet建立你的MIS应用。
用ASP编写出的系统,完全可以达到原来使用Client/Server的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水平。使用ASP最大的好处是,在你对程序进行升级时,你只需要修改服务器上的ASP文件,而不需要修改客户端程序。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看完下面章节,你会对利用ASP做的事情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你会真正学会如何使用ASP建立各种应用。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树立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网络上的崭新形象,有利于使各级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角色转换,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信息化水平,市委老干部局网站的建立将为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全面
信息的共享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本课题介绍了市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做法和具体步骤,给出了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方案选择、设备配置。还介绍了老干部局网站建设的运用目的和发展方向以充分实现以上目的。还全面介绍了在Internet上建设和管理网站的技术。内容涉及网站的基础建设,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查,重点放在新闻更新、办事指南等的事务处理以及站点管理,使用ASP,HTML开发前台程序,完成网站的链接,从相关系统中导入数据,编写相应的存储过程,以便联系老干部局的需要开发出功能强大的网站。
老干部局网站为干部的工作、管理、生活、信息交流个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环境。网站的使用,使干部的办公、学术研究和管理条件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给老干部局的宣传,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用计算机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老干部局办公、管理、服务于社会的现代化新形式。
关于建设老干部局网站的一些内容,包括网站的结构,特点以及网站建设的理论知识要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对ASP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精心运用到了实际需要中,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来联系实际操作,并全面地掌握ASP开发WEB动态网站的思路、技巧和体系。另外,ASP还提供可更简单、更方面的数据库访问方法,使开发基于数据库驱动的WEB应用程序更容易,ASP支持VBScript和Jscript,并能以插件形式支持其他脚本语言,如HTML。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主要是网站素材的选择与框架的搭建,一个好的网站要有许多的主页相互之间链接起来,以及其中添加一些动态、图片、声效等链接。综合地完成网站的建设才能体现主题,才能把浏览者的目光吸引到每一个主页上,内容的及时更新也是网站建设的一个主要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得到更新的主页内容才能使浏览者再次访问该网站,没有新鲜的内容素材,没有时代性的哲学理念,远远不能称得为好网站。
新颖的框架结构也能使浏览者的目光更长久地被吸引,再拥有好的素材基础上,框架的搭建也是网站建设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只有把这两者相结合进行周密地布置,相信建设出来的网站必然是点击率最高的网站。
该网站的建设也牵涉到了动态网页的制作,因此,这必然成了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就我个人而言,对动态网页的制作方面还缺少很多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曾经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个人主页,仅此而已,而现今,却得必须运用ASP程序进行动态网站的编辑,运用ASP把脚本、HTML、组件和强大的WEB数据库访问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把按用户的要求专门制作的HTML页面送给客户端浏览器。此技术的运用使我的工作量大大地提高了几倍,当然这正是我以前没好好学的不好表现,但通过这次设计使我认识提高了,在学好静态网页制作的基础上则不能忽视对动态网页制作的重要性。此后,我将借鉴这次的领悟,认真学习并全面地掌握ASP中的每个知识点,以便今后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充分展现自我价值。为自己以后的生活道路铺上一层更牢固的奠基石!
用ASP实现搜索引擎的功能是一件很方便的事,可是,如何实现类似3721的智能搜索呢?比如,当在搜索条件框内输入“中国人民”时,自动从中提取“中国”、“人民”等关键字并在数据库内进行搜索。看完本文后,你就可以发现,这个功能实现起来竟然是如此的简单。OK,FollowMe!
第一步,我们要建立一个名为db_sample.mdb的数据库(本文以Access2000数据库为例),并在其中建立表T_Sample。表T_Sample包括如下字段:
ID自动编号
U_Name文本
U_Info备注
第二步,我们开始设计搜索页面Search.asp。该页面包括一个表单(Frm_Search),表单内包括一个文本框和一个提交按钮。并将表单的method属性设为“get”,action属性设为“Search.asp",即提交给网页自身。代码如下:
<!--Search.asp-->
<formname="frm_Search"method="get"action="Search.asp">
请输入关键字:
<inputtype="text"name="key"size="10">
<inputtype="submit"value="搜索">
</form>
下面,就进入了实现智能搜索的关键部分。
首先,建立数据库连接。在Search.asp的开始处加入如下代码:
<%
4.论文提纲
1.绪论
2.课题任务书
1)设计依据
2)课题总体体会要求
3)设计要求
3.系统规划
1)系统分析
2)系统具体分析
3)功能图
4.主体
1)程序代码
2)结论
5.参考文献
6.个人体会
7.附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亲笔签名)
关键词: ASP;B/S模式;科研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5-20000-00
CAI Jin-song
()
Abstract: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project in som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a solution based on Browser/Server structure using Microsoft’s Active Server Pages and SQL Server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demand analysis of the solution, programming and database design are explored, and the way of establishing a high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tific project is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ASP; B/S mod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Projects
1 引言
以Internet/Intranet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1]。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己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应用[2],给每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不仅仅意味着单位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管理费用的降低,而且带来了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等信息交流手段的重大变革[3]。但是目前,有些科研机构的许多工作还处于半手工甚至手工阶段,没有完全实现办公自动化[4],更没有很好的利用网络这一利器。
对于一个高校或科研机构来说,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是它们业务工作中一项核心内容,包括参与项目人员的资料、项目统计、项目产生的科研论文、成果管理以及项目经费管理等多项信息管理功能。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该单位的整体实力。不论科研涉及学科的门类多或少、科研项目成果所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或窄,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都是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方法。既可以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便于内外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本文根据科研机构中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对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为科研人员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维护及信息查询等五个独立的模块。提出了采用微软公司的Active Server Pages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浏览器的客户端只需安装有浏览器,就可以使用本系统的所有功能。本文根据一般高校或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探讨了该解决方案的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功能设计的全过程。力求对建立高效率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地总结。
2 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2.1ASP及其工作原理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软开发的一套服务器端脚本环境。ASP是用服务器端脚本、对象和组件扩展了的标准HTML页。利用ASP可以轻松地结合HTML Web页面、脚本(Script)程序和ActiveX组件建立或执行动态的、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包含三方面含义。其一,Active:ASP使用了Microsoft的ActiveX技术。ActiveX(COM)技术是微软软件的重要基础。它采用封装对象、程序调用对象的技术进行编程,加强了程序间的合作。其二,Server:ASP运行在服务器端,因此无需考虑浏览器的支持问题。其三,Pages:ASP返回标准的HTML页,可以在常用浏览器中显示。浏览者查看页面源文件时,看到的是ASP生成的HTML代码,而不是ASP程序代码,这样就可以防止别人抄袭程序。
ASP通过后缀名为.asp的ASP文件来实现。当远程终端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IIS)提出请求时,WEB服务器会自动判断该请求是否是.asp文件。若不是就直接下载到浏览器上。若是.asp文件,WEB服务器就会判断是否含有脚本程序 (VBScript或Javascript)。如果有,则加以解释并执行,把不是脚本程序的部分直接传送到浏览器上。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调用.asp文件时,WEB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调用ASP引擎,解释被申请文件。当遇到任何一个ActiveX Scripting兼容的脚本(如VBScript和Javascript)时,ASP引擎调用脚本进行处理。若在执行中的脚本程序中含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就通过ODBC或OEL DB与后台数据库相连,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执行访问数据库操作。然后将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结果送到ASP,由ASP翻译并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送到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将HTML页面送给客户端的浏览器,然后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送到浏览器[5]。整个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 B/S结构模式
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开发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C/S(Client/Server)模式,即客户/服务器模式;一种是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结构适用于单位内部,它的开发性本身是系统级的,客服两端都要有相应的操作系统和特定的应用软件。而B/S 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B/S前端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通过装有WEB浏览器程序的IE来访问服务器。一部分事务在前台实现,一部分事务可以在服务器实现,利用公用网络资源,降低成本,而且功能强大,减轻了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因此本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
2.3 数据库设计
2.3.1 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数据库建立方法: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并将搜集到的数据分类、汇总等;然后按数据库设计流程进行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建立的原则:尽量使数据冗余最小化;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系统的易维护性、易移植性;实现动态的数据库管理。
2.3.2 数据库的安全性
鉴于某些数据的保密性,根据角色划分用户,并对不同的用户开放不同的功能。比如对普通科研人员用户开放信息查询功能,对于管理级用户则开放与之所涉及的业务有关的功能(例如对项目负责人用户可以开放项目相关内容的修改等操作)。
同时采用了自动定期备份数据、服务器的安全以及密码加密等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数据的安全储存和灾难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3.3 SQL Server数据库的应用
传统的科研信息管理工作中一般采用Excel管理各种数据,这样人员信息、项目信息、项目经费信息因无法分离而存储于同一张表中,使得一张表字段很多,数据冗余量大,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与不便。关系型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满足范式设计要求的关系型数据库设计最大程度地将各个可以独立的信息组分离,使数据库关系明晰,并且可以进行高效而便捷的查询。微软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安全性强、支持分布式计算等特点。并且,由于Windows2000、ASP3.0和SQL Server都是微软公司的产品,相互之间有着良好的兼容性,所以本系统选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利用这一特点,结合数据库范式设计原理,使得整个数据库通过各个不可再分的表相关联,最大程度的减少数据冗余[6]。
3 系统的设计原则
本系统的结构体系建立在WEB的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这种模式下的客户端无需任何应用程序,浏览器的客户端只需安装有浏览器,就可以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执行时,客户端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Web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执行服务器端脚本,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把结果送回客户端页面。该模式结构简单、容易维护,不限于局域网环境,只要能连上Internet就能使用本系统。
良好的可扩展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选择了面向对象的、易于扩展的ASP编程语言环境。系统整体划分为几个功能模块,各个功能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功能的扩展。系统还采用了独立的服务器数据库,这样不仅可以利用数据库本身的功能简化对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规则的维护,而且可以独立地对数据进行操作而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也有利于在数据独立的情况下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在数据库的连接上,采用了面向对象的ASP技术,通过Active Server组件可以方便地扩展Web服务器端的功能。
4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的设计目标
(1) 通过该系统,可完成对对该科研机构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促进科研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2) 为科研机构中的各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准确、丰富的科研信息,实现科研信息的共享。
(3) 为了发挥科研统计工作的激励、监督作用,每位科研人员都可以浏览、查询其他科研人员参与的项目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有所了解,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最终促进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4)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使用数据库里的数据生成各类报表,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主要分为五大模块:科研人员管理模块、科研项目管理模块(包括纵向、横向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以及信息查询模块。可以实现信息录入,信息分类查询,信息统计和报表输出,维护升级等功能。
4.2.1 科研人员管理模块
将科研所的人员分为两类:一为科研项目负责人;二为普通科研人员。分类的目的在于人员层次不一样,需要添加的人员信息含量不同,登陆该模块时会进行身份验证,验证后返回不同的操作功能。体现在界面设计上,比如科研项目负责任就要比普通科研人员信息多出一些部分,这些会反映在数据表的设计中。人员库中记录了相关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职称、职务、学历、学位、学科方向、学术成果等信息。
4.2.2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
科研项目信息由各项目负责人在浏览器端输入,包括对新项目进行申报,对己有项目年度信息,经费信息,结题信息的录入、提交处理。非项目负责人科研人员可以查看符合各自权限的项目信息。
4.2.3 科研成果管理模块
主要负责对论文信息的管理、著作信息的管理以及专利信息的管理。包含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等。论文管理中可以对每一个记录中的论文编码、论文名称、类别、出版年月和收录类型等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
4.2.4 系统维护模块
此模块提供了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管理,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权限限定、密码修改等。此外,做好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工作,保证系统数据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4.2.5 信息查询模块
该模块提供了查询功能, 输入待查找的信息及选定分类信息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信息, 并输出查询结果。具体查询功能如下所述:
人员查询只提供按名称查询,通过选择人员名字,即可查询到该人员的职称、年龄、所在科室和联系电话等。
项目查询提供2种条件的查询方式,分别为按类型查询和按名称查询。
论文查询提供2种条件的查询方式,分别为按作者查询和按类别查询。
专利查询提供2种条件的查询方式,分别为按科室查询和按类别查询。
统计查询可提供项目及论文统计查询。
4.3 系统的开发环境
(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或Windows 2003;(2) Web服务器:IIS 5. 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4) 环境支持:ASP。
5 结论
ASP是当今流行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之一。作为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它将HTML语言、脚本代码和服务器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创建交互式的动态网页和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Web应用程序。系统同时采用了Browser/Server结构,浏览器的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组件,就可以使用本系统的所有功能。该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与开发方法,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为科研机构中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提供了1个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实现不仅仅意味着单位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管理费用的降低,而且带来了内外部信息交流手段的重大变革,将在工作流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乃至整体的发展上带给科研机构新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晓俭, 周越亭, 尹捷. 中小企业信息化和SAP系统实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 赵小兵, 潘平等. 一种基于web的高校科研信息系统.辽宁大学学报. 2003, (20): 5-7.
[3] Lynda M. Applegate, Robert D. Austin, F. Warren McFarlan. 阎达五, 李勇译. 公司信息战略与管理教程与案例(第六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张小艳, 赵渭泳. 科研项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 20(3): 5-7.
[5] 廖信彦. Active server page应用大全――ASP数据库的整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朱. 如何在数据库工程中优化SQL SERVER数据库性能.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4, 32(1): 78-80.
收稿日期:2008-04-1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系统设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77-01
一、背景意义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近是亘古不变的潮流了,而且全国大学网络的正在以高速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潮流接轨,各种计算机网络化已经逐步取代繁琐的传统办公模式。大学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四年学结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完全有必要实现网路管理化,可以减少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工作时间和负担,让繁琐的毕业设计过程采用网络化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大大方便了学生、老师及学校管理员。社会科技在不断的革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结构都发生了完全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方式在不断的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毕竟之路,也是走向未来的毕竟过程,所以使得各种传统方式得到不断的简单、方便和先进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然而在许多大学和高校里面并没有在毕业这一环节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所以这一部分的工作所有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然而人为的物理操作必定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大量的毕业生信息需要处理,工作量就十分的庞大,到处都是纸质资料,不易整理和保管,还容易丢失,另外最麻烦的是需要更新和修改的资料的情况,其次就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关于论文进行的交流和联系都是线下的,会受到各种不定因数影响,影响这一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网络的基础,系统可以采用了目前十分流行的B/S结构和Web技术,使得操作交流都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最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全避免人为物理操作的不足。
二、初步调研
浏览了各大类型和类似的网站,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我同样采用了当前很流行的B/S结构来开发。
通过各个高校去实地考察,很少有大学开始使用此类系统来管理毕业论文。另外,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高校能完善此块的建设,来减少毕业生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此系统会有效的减少学校在此类工作的成本。由于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技术上的要求和开放难道并不是特别大,做好策划工作就好。所以完全可以由大学生和本校老师来指导完成。
最后我们考虑到费用,因为不是企业级的网站,而是校内开发,功能和维护性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记。综上所述,系统的开发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可行性都是相当高的。对于各大高校是值得去开放和使用的。
三、开发过程中问题
在开放过程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何种编程语言和环境。语言和环境的选取对系统的开发难度和时间长度都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为了减少开发周期,减弱开发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系统做出需求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本毕业论文的系统,是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那么采用SQL Server2012+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C#做为开发工具。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不提倡无模型的随机开发方式,不可以想到什么功能模型就随手开发什么代码,这样不规范的开发,不仅使得开过过程处于混乱,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开发效率。我们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经典的开发模型,典型的开发模型有:1.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2.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3.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6.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7.喷泉模型(fountainmodel);8.智能模型(四代技术(4GL));9.混合模型(hybrid model);10.RAD模型;我们要尽量避免原始老旧的开放模型,这样可以避免许许多多开发问题。但是要根据系统的大小,和开发的难度来做决定,有句话说的好杀鸡焉用宰牛刀,太多复杂的模型适合庞大的系统开发,然而用的一般的小系统上反而会增加开发难度。
参考文献:
[1]周名浩.科关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J].才智,2011(12).
[2]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0).
[3]陈小莉,刘君.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2009(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