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策分析

时间:2023-05-17 08:38:03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策分析

摘要: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有关部门应针对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基于创新思维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此,从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性及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现状入手,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创新思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策略分析

财政税收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其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不仅将国家财税收入合理分配用于改善人民的民生,还能够通过税率的调整,缩小由于收入原因导致的贫富差距,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对于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更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有效提高转型速度,使得税收宏观调控更有力度,还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监督和指导的作用。[1]所以,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借当前发展之势,推动国内政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性

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通过推动国家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有效监管与导向功能,从而促进了国家财税体制科学化、合理化的改革进程;从社会进步角度讲,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集中运用社会公共资源不断促进民生建设,并通过税收有效调节贫富差距,从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推动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现状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先收支体制配套改革、后预算体制改革”的顺序,以“收入体制完善、支出体制攻坚、预算体制突破”为基本要求确定的。近年来,我国不断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一是实现了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通过落实财政资金资金集中交付等项目管理制度,实施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改造,能够有效提高政府财务工作的整体绩效水平,达到优化收入支出结构的目的,进而逐渐完成向社会服务型的转型;同时考虑目前地方与中央的财政税收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提出动态分配的财政税收方案,调整分配比例,以此转变地方与中央财政之间的关系,通过财政管理制度的逐步优化寻求不断发展。二是完成了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进一步优化。通过改革现行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预监管体系的有效性;通过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单位账户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计划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基本规范化运转。[2]三是完成了我国政府税制的全面转变。全面完成了增值税和所得税改制,并确立了以增值税为主导的新兴流转税制度,由原来带有明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特征的产品税种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营体制下的新兴流转税制度过渡,有效保证了国家财税收支的连续稳定增长,同时提高了各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力。

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财政税收监督制度下,有关部门虽然接受到行业、政府的双重监管,但是由于缺乏全面系统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有关部门财政税收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较低。

(二)资金效益亟待提升

当前,部分地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措施已经在按部就班落实,但效果还不够明显。例如,政府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根据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费用受到合理的控制和有效调剂。但实际运用中仅将收入资金和费用资金单纯地进行分别划拨,收支未完全脱钩,在支出时还增加了申请和拨付管理等手续,若是增加一些专项资金还需要再进行层层申请和划拨,这直接影响政府资金运用的效率,也未真正达到“收支两条线”对资金管理的要求。[3]

(三)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目前,地方分税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中央集中比率,增强中央的财力转移与支付能力,以此协调国家与地方间的经济发展和地区财政收支平衡。首先,税收返还与制度补偿、财税性迁移支出、专项转移支付模式,实现财力均等化的职能效果不够明显。享受税收返还、制度补助金的地区,资本比率在一般转移支付金额中所占比率偏高,具有很强的地区倾向性。虽然基本上能够体现地区财力的均等平衡,但比率过分悬殊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且近几年税收返还额度一直在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也使得一些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社会经济与社会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严重落后。其次,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监督,部门间的财政资金容易出现流转过程中不规范、资金流转周期较长、资金利用率低下等现象。这也是政府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出现支出信息不公开、财务截留、贪污等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而这其中所形成的财政问题由于付款项目比较复杂、涉及相关问题较多,审核出来也十分困难,所以,必须把好财政转移支付过程的根源。[4]

(四)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近十来年,我国税收改革获得了重要成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在2003年,农业税等农村的不合理收费制度被废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热情,但乱处罚现象的屡禁不止,却又严重破坏了农村税收改革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方政府部门制度的变革已经步入了攻坚阶段,个别地区的政府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作祟,为平衡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的地方税收来源,而把各项税费直接摊派到百姓头上。这些现象在县以下财政管理部门中层出不穷,还有的花样翻新、变本加厉,这样不但无助于各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经济社会财力平衡,甚至有损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大局。(五)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部分财政税收监督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自觉性不高,降低了财政税收监督的力度。部分地方深化改革配套管理措施滞后,面临无法落实专门的管理工作经费,没有设置专门工作人员的问题。[5]此外,一些地区的财政监管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有效性和质量。

四、创新思维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改革观念

要想真正达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化与适配,实现创新性,就需要在改革观念上更加开放、更具科学性。针对当前税收的实际状况,地方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税收政策的合理设计并运用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加大相关民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政府财务部门应致力于实现公共服务职能与财政税收体制的科学匹配。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政府部门应优化财税改革结构,致力于缩小城乡发展差异,使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政税收改革途径的创新应用,保证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质量的公共服务。加强对整体工业发展的有效规划和定位,通过税收政策的改革来不断服务民生及经济结构的优化。

(二)完善财政税收管理分级化体制的建设

在当今经济发展时代,财政税收管理若要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快建设分级化管理体制的速度。在级别分配中,明确和细分各级政府间财税管理体制的权力,逐级分解和管理具体的财税职能和权力。在财税政策管理体制改革中,更加关注国家的基本发展和宏观财税政策管理问题,以形成目标集中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同时,在财税改革中,将税制予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实现收支平衡、协调发展。

(三)进行创新性财税改革

在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体现于传统集权制财政税收体制的科学调整,使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关系得到改善。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推行分级分权的财务体制,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还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此种创新方式的应用,对于中央财政而言,有利于凸显其调控能力,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有利于激发其参与国家财政税收管理的积极性,进而保证财政税收新体制的长效运行,促进该体制的不断革新。在政府的投融资管理方面,应该针对城市基础设施、住宅等设置政策性金融机构,并通过发行债务、允许社会资本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资本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进一步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民间投资在保障经济建设支出、缓解政府融资压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是进一步地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推广,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财政支出,进一步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四)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对预算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进一步明确预算编制工作与预算执行工作间的界限,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一套合理的复式预算管理机制。相关财政工作人员要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将财政收入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入,使社会保障领域的科学化预算管理得到充分实现,对预算管理范围进行有效扩大,在更多的社会行业中覆盖预算管理体制。

(五)强化基层财政收支平衡

一方面,强化财政收入征管。正确掌握经济运行态势,积极培育新税源,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对基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保证从严贯彻减免降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做好地方税收征管,运用信息“大数据”,扎实开展综合治税工作;采集、整理、分析涉税信息数据,查找税收薄弱点,选准行业、领域开展税收治理,努力推进税收稳定增长。深挖国家非税增收潜力,通过深入分析排查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国家资源有偿利用收入等,依法依规强化政府监督管理,以确保资本按时足额入库。另一方面,要巩固建立过“紧日子”的思路,压减一般开支,严控“三公”费用;分类整合盘活存量资金,积极向上级政府转移支付。

(六)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把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有要求的专门风险转移支出加以科学合理配置,逐步建立资金更加稳定安全,资金分配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的中央、省级(市)二级两类风险转移支出体制。首先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并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门风险转移支出,同时适当安排一般风险转移支出的资金构成比例。然后要改革税款返还制度和所得税分担机制,并以此平衡转化支出的资金。逐步转变为目前以基数法判断转化支出金额和平衡转化支出水平的方式。在分税制体制方面进一步完善,使征税体制更贴合民意,在深化体制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延伸预算期限并拓展范围,进一步加强地方预算监测和预警管理工作,预算实施和编制上保持相对分离。进一步调整地方财政层级,切实缓解部分地区财政困难现状,使基层财政的基本服务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七)不断完善和强化税收管理功能

要想提高财政税收的应用效益,就需要不断完善和强化税收的管理功能,全面加快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度,按照相关规范和准则整合税收资源,将财政税收的所有收入均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度。同时合理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将长远的利益与现在的收益进行统一筹划,坚持和推进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将改革全面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当前财政税收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需要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及目标,树立科学改革观念,探索并制定更具合理性的改革路径。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国家的持续推进,才能助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体制的转型创新奠定大环境基石,使改革真正为财政税收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丽丽.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分析[J].营销界,2021(20).

[2]张文美.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纳税,2020(7).

[3]沈丹阳.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8.

[4]谢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与规范化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22(1).

[5]周媛媛.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策略[J].纳税,2021(34).

作者:李肖岚 单位: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上一篇:高职学校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及担当 下一篇:高职建工专业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