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人才的素质培养

时间:2023-01-31 09:20:29

1+X证书制度下人才的素质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常见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总结这些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并结合“1+X”证书制度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界定了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人才需求供不应求,国内外对人才的培养也紧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由此应运而生的“1+X”证书制度随之而来,它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体系提供了新构架的制度。在这个背景下,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高更全的素质和技能。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下的人才素质和技能

1.国外职业教育模式

许多国家经过发展变革,各自有适合于本国发展的成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英国BTEC教育模式。BTEC(Business&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是英国国家爱德思(Edexcel)学术与学历考试机构的品牌教育产品。现在由英国最大的教育机构Pearson认证。BTEC课程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理念为基础。在英国有4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BTEC课程,在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成功的课程、教学、培训模式。BTEC证书是和就业相关的,如果完成对应的课程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出国继续就读英国大学本科学位。BTEC课程将英国最好的学术传统和现实工作中所需的主要技能的开发和评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完成BTEC课程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职业和个人生涯中。BTEC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有利于他们职业发展的教育,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更名为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意思为“技术与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这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行业与职业教育培训密切合作,把职业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有统一的教育和培训标准,面向职业资格,认证严格。其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TAFE是学院,其学员80%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的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TAFE进行学校本位学习。这种模式的独特特点包括了:培训包制度—培训包制度是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培训包制度包括了培训和教育的能力标准要求,行业专业和院校共同研发课程教材,运用这些进行组织培训和教学;学分互相制度—通过协议,TAFE学院与高校思想学分互认,学生在TAFE学院学得的学分可以继续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评估制度—专门设置了独有的评估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署(TheTertiaryEducationQualityandStandardsAgency,TEQSA)指出这是一套独立于教育部对学院进行质量监督,控制与审查的方案。同时还设置了第三方评价机构。这种多途径多方位的监督保证了教育的成效。

2.国内职业教育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经历了多种的变革,主要有下几种模式。

(1)“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形式,这是一种课程模式改革,通过基础阶段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然后通过不同模块形式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这种以课程改革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形式。

(2)“双证书”制度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的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在过去十年的职业院校中广泛实行的,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设计,是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和调整。它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的融通。

(3)“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针对单个用人单位需求人数较少,岗位较分散,学校和企业签订一定协议,根据协议进行人才培养,特别是组织明确就业岗位去向的技能培训,学生在校学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直接到对接企业进行工作。这种培养方式学生就业明确,同时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4)“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3.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下的人才素质和技能

国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了,在这种模式下为企业和行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新型的技术型人才,他们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到实践中,通过企业行业的实习,产学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在这些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没有强调人才的职业道德这个重要的素质能力,更注重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和适配度。国内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有在逐步的改革和发展,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结合学历教育力争培养现代化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体系制度下培养的人才还是更注重课内的知识积累,虽然在企业产业实习逐步扩大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更多的实训锻炼,增强了实践技能。但在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实训和发展上还是存在各自的一些不足。

二、“1+X”证书制度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1.“1+X”证书制度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提出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由此,“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9年4月6日,教育部制定的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院校《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方案》试点方案,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里的“1”是学历证书,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1+X”证书制度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1+X”证书制度的出现,使得人才的发展呈现多样性,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这种证书制度不是对以往模式的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叠加,“1+X”证书制度下赋予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更新、更全的定义。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

艺术素质:音乐,舞蹈,美术是三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基本的艺术素质。第一个音乐素质,包括了唱歌:五大领域中明确规定的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培养目标和应达到的要求,幼儿经过歌唱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能够大胆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让他们初步建立对艺术的美感,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根据这个要求和目标,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上,应注重幼儿歌唱教学的训练,在了解学前儿童声线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训练,掌握歌唱能力和歌唱技巧。多积累幼儿歌曲,在教师正确演唱的带领下,促进幼儿积极参与,进行快乐歌唱教学。弹奏:弹唱能力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必备素质之一,而其中钢琴的演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是幼儿教师在艺术领域的教学中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水平,科学演奏方法和教学方法;能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曲目,既帮助幼儿顺利完成简单的幼儿歌曲弹唱,又享受了音乐带来的乐趣。第二个舞蹈素质:幼儿园中进行舞蹈课程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意志的磨炼和自信心的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舞蹈素质培养上必须具备专业的舞蹈技能训练,熟悉适合于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舞蹈教学特点,同时要具备基本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第三个美术素质:绘画和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必备的艺术素质之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基本的绘画技巧,掌握科学的绘画练习方法,积累丰富的手工制作素材,可以即兴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发挥想象创造出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手工作品。能够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感知世界,认识自然。

人文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身需要具备一定人文素养,要能够运用一定语言表达技巧朗读不同的文学体裁作品,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赏析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并带领着幼儿领会和品鉴适合于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信息技术素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信息的意识。通过信息技能培训能够基本掌握多媒体的操作方法,注意信息安全。科研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有创新和探索精神,以及科研技能和方法。思想道德素质:幼儿教师是未来祖国花朵的启蒙者和引导者,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更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遵循为人师表,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三观品质,培养具有良好的耐心,爱心,细心的三好幼儿教师严格约束自身。

(2)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技能

学前教育人才应具备通识技能,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通识技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面向的是各类的幼儿园和保育养育机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适应能力、道德关怀能力、社交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等。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校内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以及校外实训实习,熟悉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心理理论,熟悉掌握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幼儿园保育保教工作,同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训和实习,幼儿教师基本的弹、唱、跳,讲故事,幼儿歌曲创编,绘画手工技能,以及课堂组织教学,包括五大领域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活动组织。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信息技术技能:学前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规范的制作PPT,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获取更多前沿的信息资料,丰富课堂。“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为了适应这种的发展需求,以及智能化背景下职业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变革,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符合这一制度实施下的新的标准和定义。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顺利拿到“1”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还能根据各自自身的擅长技能取得相关的“X”职业技能证书,并且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一定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自我,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际技术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7).

[2]涂远娜,张泽慧.卓越幼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核心技能培养的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1(21).

[3]王善虎.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艺术素质[J].宿州学院学报,2013(12).

[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李炎容 单位: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学的意义 下一篇:《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