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艺术中的浸润研究

时间:2023-01-31 08:48:20

传统文化在艺术中的浸润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凝结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文化价值,其内在的丰厚内涵和外在的丰富载体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审美鉴赏、文化自信与人格修养的培育具备重大的教育价值。在艺术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艺术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趋势。艺术课程内在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美学意蕴和德性涵养,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审美体验与“妙悟”等涵养方式,让学生经历文化实践的过程以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理解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课程中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艺术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妙悟;文化实践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要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重要作用,也反向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的实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教育价值。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育人导向,要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美育带动文化自信教育,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一脉同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思考两者的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激活和深化艺术课程的文化底蕴。

一、艺术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

艺术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民族文化又总是被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紧密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涵的基本精神、美学意蕴与德性品格,是艺术课程得以活化和深化的重要来源。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经历数千年流变的发展而实现的文化融合,而处于这一融合状态中的文化核心则是“中国文化精神”,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内在蕴含着民族精神、历史精神和哲学思想。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根基,是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生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多民族在生存与发展中得以沉淀和传承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是民族应对生活的思维习惯和艺术传统的表达。艺术教育自西周时期起,就深深印刻在民族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也深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的审美价值体系。文化也深深沁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历史精神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属性的历史确证,是“作为群体的人在‘共有的主体认知与真知灼见、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与社会准则’的孕育下共同坚守并以一以贯之的理想信念与理想人格”。文化内在蕴含着民族的哲学思想,不同文化造就不同人格的关键在于文化中的思想内核,其包含了群体生活实践所遵循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实践逻辑,深刻影响了民族个体的生活实践方式。艺术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钱穆先生将中国文化特质概括为“一人天,合内外”。他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归于“五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接纳并共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人与世界的关系,分别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处理,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通、追求家国理想、保持悲悯情怀、注重自我修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人如何存在的诉求。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无数杰出的审美创造上,比如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就众多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来看,中国古典文化一直将对大自然的描绘及展现天地万物的美妙神韵作为创作传统,并由此形成了山水诗、田园诗等重要的诗歌题材与流派。除此之外,中国诗词和传统习俗中包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和“知礼守节”的个人理想和道德精神,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都体现出高洁的文人风骨和君子担当。艺术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必然是要深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的挖掘,才能透过审美欣赏价值,实现艺术课程的道德教化。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孕育着美学精神,二者同源同生,并一同滋养着艺术教育。追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能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具备着“美善统一”的价值属性,也就是说,美和善之间从未割裂,而是实现两者在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上的统一。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尽善尽美”和《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确立了艺术美的标准和人格美的标准,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美的基底是善,而善的表现是美,美善统一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中和’是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这一观念认为世界最美好的状态是‘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中和”与“和谐”则是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发展而来的美学取向,这种古典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人格美学和自然美学,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与荀子的“化性起伪”都强调了人格修养的美学价值,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超然心境”和“留白艺术”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区别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和顿悟,这种超然心境“是在超然的、空明的审美心胸下方能实现的独特的审美关照方式和审美感知体验,是一种‘慧’的直觉式映射”,是渗透着浓厚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智慧的审美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着丰厚的美学资源,文化之美莫过于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艺术精神和美学理念,文学和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这其中以历史传承的厚重之美、自然崇拜的惊叹之美、深厚的文学底蕴之美为内容,通过融合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历史典籍、传统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和反身体悟中体验感官震撼之美、巧夺天工的智慧之美、文化底蕴的思想之美和诗意追求的境界之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本身就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大学科,坚持以美育人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学资源和美学精神的挖掘,即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文化载体背后的美学体验、美学资源和美学价值观念,并依托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得以呈现,或深入挖掘某一字画作品背后的历史发展、文化脉络和内在的文人风骨与志向表达,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与美学精神的内化。

(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性涵养

区别于西方的智性主义,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性主义特质。“文化的决定性层面是观念世界、激情和价值倾向。它们决定民族文化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文化同时也产生不同的国民性格。”即文化中蕴含的德性价值对于整个民族群体的品格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钱穆先生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为:“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乃是‘教人怎样做一个人’”。随后又说明这种教人怎样做人是要追求做一个好人,而好人即是“天地间一完人,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者。此所谓好人之好,即孟子之所谓善,中庸之所谓中庸,亦即孔子之所谓仁。而此种精神,今人则称之曰道德精神。换言之,即是一种伦理精神”。这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所固有的崇德精神和伦理要求。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本身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百家到独尊儒术,从程朱理学到清末新学,从新文化运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思想发展史都深深镌刻在人间世道的实践探求,人际关系、社会伦理、个人理想占据了思想发展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讲道德,不像西方人将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围内,而是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无论是政治经济抑或是文学艺术,都是在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发展,“德治”和“文以载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道德表现。人的社会化过程莫不是在这种文化体系中的浸润过程,其社会生活实践往往受到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的情操和品格的养成也是以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等人类精神成果为媒介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和’的观念、大同思想、天下己任是典型的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的道德精神,他人为先、仁者爱人是处理他人关系的道德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悌仁义则深深影响着个人品格修养和道德追求。艺术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性涵养,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诗如画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为载体,充分发挥个体的感觉直观和审美想象对德性价值的活化作用。从创作者的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表达、到艺术作品本身所内涵的为学、为事、为人的德性价值,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深刻品味艺术作品,再返回自身,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教化价值。

二、艺术课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刻地融入艺术课程之中,需要挖掘富含人文精神的中华传统艺术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审美体验和慧性感悟为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文化实践的过程以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理解力,引导学生文化信仰和理想信念的达成。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资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于艺术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资源,将其作为艺术课程的课程资源,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观、价值观作为艺术教育的人文导向。现代艺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与技能训练的教育目标,而应更加关注艺术教育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也就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的挖掘,需要从人文精神和艺术资源两方面着手,其中人文精神主要指向古代文化、哲学思想和教育历史,艺术资源则包含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戏曲、中国传统节日和礼仪等丰富内容。按艺术存在方式划分,可以归纳为中国的传统民乐、民间歌谣、民族舞蹈、民间绘画、民间剪纸、各地方戏剧,以及文学领域的民间传说故事、民间童谣、古代散文、诗词;按艺术呈现方式可分为综合性的乐舞、诗歌、书画、戏曲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和艺术资源的挖掘,并非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文学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都直接搬到艺术课程的课堂中来,而是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筛选和整合工作,可以选择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整合是以主题为核心,以此串联起与之相关的历史典籍、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形式,这往往需要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转化,并采用丰富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这一艺术创作和艺术传播的过程中。纵向整合则是从历史的时空视角去认识某一艺术作品在不同阶段的解读与传承,能够在其中真切体验到文化的传承脉络。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为例,通过“将佶屈聱牙的典籍《尚书》、稍显枯燥的《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经典的《史记》等典籍经典进行‘时空对话’的创新式展现”。若学生能够参与到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缘起、演变与流转的艺术创作之中,定能深刻体会这其中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

(二)践行审美体验和“妙悟”学习的涵养方式

“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个创造活动的重点是基于思维和精神的创造,而这种艺术精神的创造过程主要建立在‘观’‘味’‘悟’三种审美体验要素为主导,以实现艺术的‘意境’追求为宗旨的思维创造活动和精神建构过程之中”。其中的“观”是对物象的感知和观照,整个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都是起源于“观”这个行为,并经由个人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的不断积累,最终在“悟”的体验下呈现艺术意境,而这里的“悟”是携带着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妙悟”,是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领悟力。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他通过将道家的妙字与诗歌审美素质和思维范式相联,规定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范式的直觉性和非逻辑性。这种领悟力是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反复琢磨以达到心领神会,与王阳明的“格物”有着异曲同工的含义,这就意味着其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之中,也表现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审美体验和妙悟的学习方式让个体的感性实践、诗性思维和丰富想象都参与进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价值。审美感知是艺术体验的起点,而审美观察则是艺术学习的开始。艺术课程可以综合音乐、舞蹈(包含律动)、绘画、手工制作、文学作品欣赏和戏剧表演等活动形式,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听觉、视觉、触觉和身体感觉等进行观察从而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与此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艺术领悟是真正落实艺术教育育人价值的关键。以古代文人画家惯见的“梅兰竹菊”为创作素材及主题,音乐与诗词的结合、绘画与诗词的融合、动作与绘画的相互表现都能作为这一素材最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诗画本属一家,而音乐、诗词与绘画也能找到相似的人文背景,以这一意象为主题,综合与此意象相关的历史故事、诗词、画卷和音乐作品等,让学生身处其中,备受感染、从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自由想象。“体验本身包含了想象力的自由和情感的发生。”与此同时,这种审美体验存在着累积性特征,学生需在丰富的审美意象中不断感知和体验,才能最终达到艺术领悟的高度,而这种艺术领悟表现在对美的欣赏层面,也表现在学生能够用节奏、色彩、线条和形体等艺术元素来表达美和创造美。

(三)经历文化实践的审美学习过程

“学习本身就是文化实践的过程”,审美学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实践的审美学习过程包含对传统文化中审美要素的挖掘以指向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包含对丰富审美内容的学习以实现个体文化素养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经历文化实践的审美学习过程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丰富民族艺术作品中的美的同时,学习到一种艺术形式或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技能,提升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欣赏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逐渐渗透并内化于自身的思维结构和价值体系,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类型的审美学习过程,是从感知出发培养审美感受,并伴随着高昂的情感和自由的想象。因此,审美学习要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去引导学生直接感受美,而不要求对美的形象从逻辑上进行过多的理解和分析,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审美的情感、兴趣为主,而非培养审美观念和概念,并最终导向个体表现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育。文化实践的审美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造性。真正的艺术,不是对本歌唱、对谱演奏,而是一场创造,是创造力的艺术,是创造艺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泉下新生的艺术课程,应该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多种艺术体验,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既是艺术的欣赏者又是艺术的创造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这不仅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创新,也是艺术课程所要表达的初衷。与此同时,在艺术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感知艺术,激发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实现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双丰收。

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转化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实现艺术课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创造性转换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创造性转换,源自于文化的整合。所谓“创造性转换”,就是要对其现实价值的内涵进行形式上的改造,以激活其适应时代特点的生命力。实现文化的整合,并在整合中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就是“在世界性和民族性两重性之间,找到一条既可以构建起中国文化的新体系,又能够解决人类文化出路问题的基本道路。”因此,在中国面临中外文化交流融通、全面转型、全面整合的时代背景下,确立在民族文化主体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创造性。此外,艺术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各门类艺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裂各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无法真正实现各艺术本身的价值。中华传统艺术形式又深深融入在中华民族的集体实践之中,其民族节日和民族礼仪与民族艺术形式之间关系紧密,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了历史发展、社会民俗、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的艺术表达形式。综上可以发现,无论是艺术课程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呈现出丰富内涵和多元形式的综合。因此,应将各艺术学科进行整合,构建艺术课程,通过文化整合的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文化的整合离不开教育,艺术教育领域实现文化整合的关键在于对艺术课程进行文化整合。国外艺术课程的文化整合改革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比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综合了本民族舞蹈和体态律动;匈牙利的柯达伊教育体系在立足本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综合了语言、文学和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德国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更是综合了音乐、舞蹈、律动、语言、器乐、戏剧、绘画等多种形式,并且不断与各国本土文化结合生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在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书画一体”“诗乐一家”以及早期的“乐舞”“诗歌”等,无不体现了“诗舞乐画”的综合行为,说唱、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更是天生的语言、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因此,在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的文化整合基础上,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素材应立足于传统艺术文化,运用中国传统审美观,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在艺术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换,必须赋予艺术课程新的课程模式。21世纪初“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成为一种新趋势,“艺术课程整合是一种趋势,它作为一种基本理念普遍适用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综合艺术等各门课程。”其并非多种课程的拼盘,而是主张“进行知识、经验和社会的整合”[18]p14的课程理念。从课程领域来看,知识整合指的是知识的组织和应用,这要求将知识本身从学科教育中分离出来,将其置身于生产和演化的情境脉络之中;经验整合则要求重视经验价值与学生个体经验-意义系统的关照,根据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对诗词、音乐、动作不同的个体审美体验,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文化底蕴、性格志趣等,建立在这些审美体验基础上深化学生的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整合则要求关照艺术教育中的个人理想旨趣与社会德性规范,让艺术课程实现艺术形式与生活情境、艺术体验与个人体悟、个人与社会的整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创新性发展

学校教育是孕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广泛而深入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加工改造,赋予其新的教育传承方式,提高传承的受众性和多样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号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已成为实现以文化自信实现民族自信的共识。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什么方式走进校园,才能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牢牢嵌入学生的脑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现代艺术教育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必须赋予艺术教育新的文化传承理念。第一,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第二,以综合课程模式创新艺术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艺术课程应是一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人文精神为教学目标的跨学科艺术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的体现。根据目前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产生了一些适合中国本土生长的艺术教育理念。例如,多年来被运用于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编了不少具有浓郁中国艺术特色的课例,如《秋思》《鸭子拌嘴》《春节》《梅》《十面埋伏》《吉祥三宝》《看山看水》等。这些优秀的课例在多次全国性师资培训课程中受到一线艺术教师的一致认同,为一线艺术教师的本土艺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选择及创新思路。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也依赖于新的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在我国古代,文化传播技术相对落后,在艺术文化方面的承袭、学习更多靠的是“口传心授”。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们传播文化、接受文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不再深藏于古代文献典籍中,传统艺术也不再局限于为王公贵族创作和欣赏。如何让新的信息技术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至关重要,这要求能够恰当使用艺术将千年历史画卷得以重现。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文化展现的载体,真正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动的关键在于让适合的音乐、舞蹈、舞台剧呈现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厚的自然魅力、历史传承、民族精神,以及蕴含着浓厚中华文化底蕴的美学传统与文化精神,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社会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绍霞,沈壮海.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提炼与弘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

[2]马晓华,郭元祥.历史精神的教育意蕴及培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6).

[3]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姜琳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5]徐望.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J].艺术百家,2021(5).

[6]何平.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J].史学理论研究,1999(2).

[7]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8]钱穆.人生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3.

[10]肖群忠.论中华文化的崇德精神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6).

[11]邢大宁.从《典籍里的中国》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7).

[12]徐子涵.中国传统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思维———基于“观”“味”“悟”三种审美体验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57(5).

[13]刘旭光.论体验:一个美学概念在中西汇通中的生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3).

[14]郭元祥,刘艳.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

[15]国务院办公厅.二十大报告全文.[EB/OL].(2022-10-25).

[16]韩星.中国文化通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JamesA.Beane.课程统整[M].单文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姜琳琳 李凤莲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一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 下一篇:微课在手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