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素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时间:2023-01-31 08:39:11

师范院校素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摘要:素描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存在观察角度与观察方式单一、观念表达与表现风格的脱节和人文素养与审美意识的匮乏等问题,需要有系统、完整、循序渐进的教学建构,才能保障课程的教学成效,引导学生在艺术成长道路上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能力分析画面、改变素描课程中程式化的构图和视角、强化素描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适时调整素描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构建高等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建构

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师范教育需要构建一流的师范教育人才队伍、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在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素描一直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素描作为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有其独特的绘画技巧要求,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西方诸多大师级的画家都是从素描开始探索创作之路的。米开朗基罗曾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高等教育综合院校、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学中,素描课程早已成为基础和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当前,艺术教学与研究呈现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素描课程并未随时代的步伐和审美趣味变革而调整,使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滞后化。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成效对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高等院校素描教学创新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对丰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理论、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描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掌握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来表现出单色的画面艺术效果,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一般来说,高等艺术院校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通过几何体石膏素描、静物素描、石膏人像素描、真人头像素描、真人全身像或真人组合像素描等进行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最终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美术学院,其培养目标更多侧重于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和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厘清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较好地实现教学任务。

一、师范院校素描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

素描本是舶来品,从20世纪初开始,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几代留学生将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引进中国,素描教学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西式教学体系的融入、20世纪50年代苏式教学模式的渗透,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素描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多样化三个主要阶段,如今教学模式和绘画表达已经变得多元化。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学多采用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造型基础训练以写实的具象素描训练为主,把透视、解剖、光影明暗、形体结构、空间感等知识和规律方法综合起来,以结构素描和调子素描两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写生手段,培养学生的写实再现能力。[4]素描教学被引进中国,基本上是西风东渐,从“五四运动”以后才开始形成潮流。

(一)早期中国素描教学的发展

素描艺术在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学成归国,带回欧美、日本等地的素描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以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为主导,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绘画功底的美术教育奠基人。中国近现代素描教学,最早可追溯到留日归来的近代美术先驱之一的李叔同,他在1912年就任浙江高级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主任教师时,就开设素描、油画、水彩、图案、西洋美术史等课程。20世纪50年代后,又引入了苏联、德国等国的教学体系,如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该体系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强调科学论证的态度,强调观察、理解和表现的系统过程等。而马克西莫夫的素描教学,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结构”这个概念,从而改变了中国人认识对象的方法,使我们透过表面的光影认识对象形的本质和体块之间的联系,发展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写实传统,使素描教学更趋科学化和系统化,这些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契斯科夫教学体系的基础,对高等院校素描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但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素描教学的历史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变化,其意义与认知已不只是解决造型基本问题和基础水平的提高。在长期的借鉴和运用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的素描教育发生了停滞现象,尤其是个别院校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是造成了素描教学长期陷入了套路化、僵硬化的困境,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更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启迪和个性的发展。

(二)近现代中国素描教学的发展

我国最早确立的师范美术教育素描教学体现于1902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西洋画课程中,可以看出其对美术学科发展的重视,但在当时并没形成系统化的素描教学体系。1912年,西画家刘海粟等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当时的素描教学讲究明暗不画背景,采取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存在早期素描中普遍产生的结构不够严谨、形体比较硬化的问题。1979年,全国美术院校第二次素描教学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探讨了素描教学引进、发展及实践等问题。与会代表对过去30年的素描教学作出了评价。这次会议部分观点表现出对苏联学院派的批判和对徐悲鸿学派持异议的态度,以客观的学术态度对素描教学提出发展建议。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重大课程改革。自此,素质教育成为人才发展的核心,艺术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画坛观念急剧变化,思想活跃,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美术创作(包括素描)出现了多元艺术追求,一改过去长期单一化的倾向。近现代艺术大家如钱绍武、朱乃正、许荣初、王征华、周思聪、刘文西等人的素描,以多彩多姿的形式美丰富了我国素描与线描造型语言,为素描的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

(三)徐悲鸿对中国素描艺术教育的贡献

对中国素描教学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徐悲鸿。他的素描教学理念强调以素描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这种理念培养了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家,如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尹瘦石、黄胄等。150-169他针对绘画品评标准提出了“新七法”,分别为:“位置得宜、比例准确、黑白分明、动作或姿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堵。”10徐悲鸿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写实主义”。他主张革新、反对守旧,主张素描要注重“三大面”(亮面、中间面、暗面),“五大调”(亮部、灰亮、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通过明暗塑造空间、体积、质感,他还强调对解剖的理解,这些都是从法国素描教学中提炼出来的。徐悲鸿留法归国后,根据中国当时的艺术发展现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是师范院校素描教学体系的核心和根基,不少美术院校的美术系科所遵循的基本是徐悲鸿的美术教育体系。徐悲鸿的素描教学理念,符合当时抗战的需要,也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当时故步自封的中国画教育思想,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特别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和艺术本身自律性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持全盘否定态度,造成当时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单一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步入新时期,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被赋予更高的教育担当和时代使命,因而对素描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素描教学的提升,要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艺术视野要更宽广,更要秉持和高扬兼容并蓄、取众家之长的科学精神。因此,素描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课堂形式要更加多样化,允许进行不同的试验,允许进行更加多元的创新探索。以往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基本和一般美术学院形式雷同居多,尽管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目标定位正在不断优化和清晰化,但至今仍然未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也未形成有中国特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教学体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艺术创作的个性化与示范性上缺乏明确定位,在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上的发展平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作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模式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不断优化整合学术资源和力量,进行科学的、符合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设计和策划,需要从决策层面进行政策引导和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甚至需要进行大破大立。当然,如何进一步进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改革,如何使体制机构设置、课程编排跟上时代步伐,更适合高等师范院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好地谋求社会主义的艺术方向与艺术规律的统一,如何处理好学生基本功训练与创造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艺术精神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关系等,这都是我们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社会教育人才的专门学府,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领着全民素质教育之美育发展与进步。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自身具有便捷性和随意性的特性,在写生或创作时可做轻松的捕捉和描绘对象,进而接近自然、接近瞬间、寻求全新的感受。素描写生,可以使学生回到最质朴、更接近自然中去,只考虑单纯的黑白色及画面结构,用素描的形式描绘自然物象,可以充分地体现自我意识与客观物象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包容、相互依赖,甚至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此时,人的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的本质力量最终得以对象化。因此,素描教学无需拘泥于表现上的陈规与法则,而是要寻找和扑捉自身对自然物象的思考和体会,这也是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美术作品无不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形象化表现。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绘画的过程是对自己心灵历程的认识的过程。在素描教学中,除了技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灵并将自己的心灵历程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从而赋予作品以更丰富的蕴涵,也就是使艺术成为一种隐喻的存在。近年来,素描教学在不断的革新中,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诸如观察角度、表现方法和作画理念等方面的偏差,还有理论类课程、透视解剖课程课时过少,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未能与具体的素描教学结合起来等。而国外像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法国巴黎皇家美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透视解剖课至少要学习两年以上。师范院校每年培养的大量美术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强化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培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但在当下,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观察角度与观察方式单一

绘画作为是眼、脑、手三者配合的技艺,创作的过程就是要将“眼中之竹”转化为“心中之竹”。画家作画时观察物象角度的不同、绘画态度的差异,会造成画面表现方法和风格类型的巨大差异。素描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包括整体观察、理性观察、比较观察、空间立体观察和透析观察。在具体创作中,这些方法还需根据每个人的绘画理念灵活运用。绘画不是单纯的摹仿,因而在观察同一对象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甚至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体验。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10有时这种感受和体验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只有用绘画这种方式来表达,方能尽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是所有艺术形式存在的基础,也是艺术达及目标的基本途径。素描不仅刻画和表现自然物象,更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表达。由于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侧重全面发展,对专业性美术理论学习的学时投入较少,加之审美认知的匮乏,学生的观察方法大多停留在高考时的评价体系和观念层面,对作品艺术性的认知水平尚有欠缺,因而从学生素描作品的构图、画面语言和观念表达上,往往表现出程式化的倾向,这就违背了艺术的创造性特征。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美术课程,尤其是素描课程,强化对学生生活观察的教育与培养,迫在眉睫。

(二)观念表达与表现风格的脱节

绘画的关键是表达,就像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声等表现生活,舞蹈通过肢体流动和韵律表达情感,文学通过文字表现思想等一样,绘画的种种形式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造型、色彩等形式表现作者的观念和情感。近年来,虽然高等师范院校开始重视教学改革,加强了素描课程的教学,从而使素描课程具有了较为完备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但教学大纲在具体的执行中却往往过于教条,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尚缺乏相应的机制,这就导致了评价标准失衡、教学成效不佳的情况。素描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具象素描、意象素描、结构素描和表现性素描等,具象素描是选取对象最具特征的部分进行深入描绘,以表现整个对象的质感、体积、空间和结构等因素。意象素描则强调主观的抽象与夸张,通过线条的疏密、节奏和韵律来塑造对象,强调画面中的神韵和意境表达。意象素描取意象一词具有这样的含义,那就是素描不应拘泥于有限形象的描述,而应超于象外,利用有与无的交融,来表达具体物象所无法表达的意味和感受。现代意义上的意象素描往往通过变形夸张,最大限度地展示主体意识和丰富内涵。意象素描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性素描侧重艺术思维的开掘,是作者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它是个体对客观物象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思维活动的结果,表现性素描的重点是个体的本质认识与表达。表现性素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判断能力和建立艺术个性化的学习平台。素描课程需要与时代紧密联系,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置身于当代艺术的多元化格局中。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修养不能提升,仅仅追求技法的精湛,素描教学就会陷入重复和枯燥中。艺术的根本就为了表达,要传达出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和生命体验,失去内容的形式,则会距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7]因此,素描教学的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对情感和生命体验的表现。

(三)人文素养与审美意识的匮乏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8]434蔡元培将整个国民视为提升审美与教育的对象,希望用社会美育、文化来改造社会,以唤醒人们的灵魂。由此看来,艺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要紧紧抓住对人灵魂的拯救与重塑。就素描教学来看,具象素描需要精湛的写实技巧,而表现性、抽象性和意象性素描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对时代要有敏锐的感知,对精神世界要有迫切的诉求。当然,艺术作品打动观众并不仅是只靠精湛的技术,而是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艺术与审美的结合,要求作品内在的思想和精神要与作品的形式相匹配,甚至超越作品的形式,做到“境生象外”。缺乏思想和精神的素描作品是空洞的。缺少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作品是乏味、没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素描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要把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学生只有更多地接触社会,更深入地体验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表现出生活的本质,才能在一种审美的升华中“美化”生活。

(四)课程设置和专业特色定位不够明晰

当下,一般师范院校将素描课程设置为54学时,且课程内容只有简单说明,年复一年少有更新。也有一些师范院校在素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照搬专业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内容,没有依据师范专业作相应调整,这对教学带来许多麻烦。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学分制来设置专业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学分制使得一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看似合理,开设课程全面,培养模式灵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表现为面面俱到,而对专业课程的课时设置太少,课程的专业性体现不够,特色定位也不够清晰。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素描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对形体结构、空间、质感和画面的艺术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课程学时分配上需要强化,尤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着重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掘,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大素描课程的学时,增加至72~90学时更为科学。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多考虑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散而全的情况,从而导致专业理论课学时偏少,学生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主动性不强,因而急需调整艺术学科的各类课程课时设置比例,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学生更适应现行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素描教学应该是多元的,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中西绘画素描教学理念的对比中去体会其差异性。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中外文化的交融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更加凸显,正是由于不断有外来文化的融汇,中国传统文化才有不断探索和提升的勇气与动力。因此,素描教学既要从西方的绘画脉络上追溯,也要从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反思。

三、高等师范院校素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素描的教学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绘画技术上的提升,而且要求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使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生动、更独特、更有内涵,这不仅是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也是对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对新思想、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的现实要求。当下,由于社会多元需求的增加,中国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全新挑战。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中国的艺术发展与国际接轨是必要的。当代艺术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观念,信息的高速更迭,科技的迅猛发展,艺术媒介的不断丰富,使素描的表现形式受到冲击和碰撞,但也激发出素描新的审美空间。诸多高等师范院校在素描课程融入新材料的同时,亦在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不再遵循传统的规律与方法,一定程度上使素描课程有了当代性表达。但表面形式的更新,并不代表画面内在思想的当代性。素描教学体系的当代性建构,需要从外向内的教学革新。社会需求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形式已不再为一个层次、一种模式来承载,而是多层次、多种模式来担当的。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不能把素描仅仅看作是造型训练的方式,而是要从认知上引导学生体会到素描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表达。通过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能力分析画面

素描本就是舶来品,是西方传统绘画造型的基础。素描的表现是画家对客观物象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探究、感性与理性互动、全面把握对象并通过素描语言再现对象的过程。素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哲学思潮的直接影响。尤其在近现代,构成理念在作品中极为显著,塞尚画面中“解构又重构”的画面形式语言,影响了一大批近现代艺术家。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审美、造型观念有着较大差异。在中国教育体系下的素描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中西美术比较中厘清各自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设置一些特殊的场景,引导学生思维的改变,由此激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尝试。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直接从思维过程走向形象,凭它的迅速性,素描适于所有的造型手法,既可以直接地反映周围的形式,纯化记忆形式,创造新的形式,也可设计复杂的形式关系。”[9]29感性认识是进行一幅作品创作的开始,深入体察画面内容的思想深刻性,还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研究,不断分析、比较和表现画面,循环往复,综合统一。理性的辩证思维是经营画面、深化认知的重要能力。

(二)改变素描课程中程式化的构图和视角

教师要对素描课程进行巧妙设计,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在作画场景的设计上,让学生除了选择室内的物象,也可以选择室外的物象,从生活中去寻找表现素材。在作画材料的使用上,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不常用的材料,结合综合材料的表现技法,拓展画面的形式语言。通过理论讲述,启发学生选择不常见的视觉角度去完成构图,了解最前沿的素描表现技法,通过解构和重构画面,打破焦点透视的单一性构图,将多个视点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画面。例如,在主体物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画面的需要置换场景,改变画面的局部因素,达到重构画面的效果。[10]另外,也可以将自然物象的主体物、黑白灰关系和光影效果进行重新的替换,结合仰视或俯视这样不常见的视角,就会让画面气氛和形式有了新的独特性。还可以将画面的点、线、面关系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将分割关系进行巧妙的经营和布局,也能有效提高画面的氛围感。[11]总之,这样的重构画面使得视觉上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受,也大大扩展了素描的内容和形式。在画面的整个造型和色彩构成上,素描既可以主观表现,也可以客观表达。画面结构是人认识物象构成的方式。解剖是向细致无限发展,而结构相反,是向概括和简化发展。传统较为单一的具象素描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流,现在的素描教学更侧重实用性和装饰性。尤其是高年级的素描教学,更要强调在绘画过程中从创作出发,强调情感表达,为完成成熟、完整的创作作品作好铺垫。

(三)强化素描课程中学生自我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艺术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训练学生精湛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丰厚的思想认识。阿恩海姆指出:“所谓认识,无非是指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等,而这一切又都涉及对外物之形态的简化和组织。”[9]29在素描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提高认识;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在课程中多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互动活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在画面上初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或者观念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建立学生的自信,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关系。学生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就会萌生表达的意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长此以往,教学相长,素描课程也会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素描课程的教学可以设计为对分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教学中,不要回避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的理解。20世纪的西方素描大师,如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蒙德里安等,他们的素描在反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抛弃了古典主义素描的写实造型观念,其作品更注重画家内心活动的表述以及表现形式及手段上的创新。绘画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纵观各个历史时期大师的作品,都和所处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和气质,体现着时代的特质和追求。素描教学需要学生去思考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关系,这不是一种虚空,这种向内的精神诉求是作品的灵魂,决定了作品需要采用哪种形式语言。

(四)拓展在素描课程中学生的视野和格局

素描是包罗万象的,不只是造型基本功训练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和创作一样反映时代和生活。在素描课程中先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适当地分配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和观展采风的课时比重。263通过针对性地对大师作品的分析,梳理中西方素描发展的脉络,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只有欣赏不同时期大师的作品,分析大师作品的思想观念、社会功能、风格流变,体会大师在选择作画对象时的巧妙性,才能深刻感受大师作品中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绘画技巧。在素描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悠久、独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掌握审美历史的基础上,体会中西方自古以来各时期艺术的流变,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体悟我们的审美文化和视觉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素描不仅是一种造型训练方式,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素描涵括造型能力、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能力。因此,师范院校素描课程在教学中要多提倡多学科融合和多元化教学思维,以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为先导,着重训练学生的自我意识表达和审美修养提升,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素描课程是以技法为主的专业实践课,应加上一定的理论欣赏课,以对中国古代不同时代的艺术画法、体裁样式、历代名画有详细的了解。此外,还应在艺术课程之外开设中国传统国学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除了观念上的拓展,对素描课程的材料也要不拘一格,色粉笔、丙烯、木炭条、水墨等都可以创作素描。中国画的白描也是素描的一种形态,同样是进行中国画造型训练的有效手段,墨色变化、墨分五色等水墨语言,也是素描的一种别样形态。要发挥材料在绘画形式语言的拓展作用,综合性材料是打通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各画种体系的时代产物。创新性的使用材料,可以使画面获得更多表现的可能性,并以一种文化的自觉意识,拓展并丰富素描的形式语言体系。

(五)适时调整素描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培养模式相对稳定,但培养方案可以根据教学成效和社会需求进行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能力目标、认知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等课程的培养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具体措施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精准的定位,才更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院校长期固守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素描的写生对象也经常都是一些瓶瓶罐罐,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在表现画面的时候没有视觉冲击。中央美术学院的精微素描课程体系是高校素描课程的优秀教学范例。中央美术学院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素描教学先后受到法国素描教学体系、苏联素描教学体系的影响,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素描教学之路。精微素描教学是一种探究式素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绘本素描笔记、结构研究、空间研究、构图研究、技法研究五个部分。在该课程中,学生从选择对象,到研究对象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就像画家创作前期先画的草稿,这使得画者对每一张画的态度有所转变,有所思考,教学成效十分显著。当然,随之而来的是素描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需要作适当调整,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把理论课、欣赏课以及透视解剖课放在和素描技法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要保证相应的课时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素描规律,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除了对人才培养方案的适时更新,素描课程教研活动的开展也要保持对当下艺术主流状态和一些艺术家、艺术实践个案的敏感,将一些学术前沿的绘画观念与技术引入教学讨论和课程方案构思上来,对课程作大胆的尝试,配合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四、结语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各大师范院校着力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格局,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调整。需借此机会大力推进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授课成效,逐步建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做好一流课程建设。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至关重要,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效,素描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师范院校的素描教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立足本土,把课程做精做强。另外,加强课程授课方式创新型的设计和建构,加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形成针对性强的教学模式。素描课程的发展需要促进艺术与科学融合、推动跨界教学、设计人文素养教育的体系。通过重构素描传统的历史认知和创新教学实践等策略和方法来改变教学现状,培育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从而建立适应中国文化发展的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亦扬.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师美术史课程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2(7):168-169.

[2]董沫彤,王相生.素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2(8):114-116.

[3]马慧.素描教学中的直觉表达与方法探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6.

[4]玉云山,艾英秀.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大众文艺,2022(9):137-139.

[5]徐悲鸿.徐悲鸿艺术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6]葛塞尔.罗丹艺术论[M].沈琪,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7]陈华锋.素描艺术及其价值分析[J].艺术品鉴,2022(12):115-117.

[8]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9]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0]张先春.探析素描教学中的误读以及改革方案[J].艺术教育,2022(8):177-180.

[11]蔡啸.浅析素描基础教学中有关造型图式与形式语言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2(20):154-156.

[12]奇特.素描艺术[M].意强,效营,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作者:习王 俊杰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莫斯科艺术学院

上一篇: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