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高校美育体系构建探索

时间:2022-11-30 13:42:44

生态与高校美育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美育应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鼓励特色发展,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补齐发展短板,整合美育资源。以“生态”为切入点,在“生态+”美育理论语境的基础上,探索“生态+”高校美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具体路径和策略。把生态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中,用“生态+”美育的育人思维开展高校美育工作建设与改革,不仅能推动高校美育特色发展,促使学科融合,有效整合资源并解决美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化;高校美育;生态文明;体系构建

高校美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立德树人中承担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我国为了加强高校美育工作,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文件中,强调了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鼓励个高校美育特色发展,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新局面。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1-2]。其中,鼓励特色发展,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给高校的美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仅在以艺术文化为主导传统美育范畴里找创新,很难有新的突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短板和困局。如果拓宽视野,将理工科也容纳进来,进行学科之间有机交叉融合,提炼出新的美育内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随着党的召开,我国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将生态学内容融入高校美育中,形成“生态+”美育的高校美育新思路,不仅契合时代的需求,符合美育改革方向,还能解决目前高校美育中的一些困境。

一、“生态+”美育的理论语境

将生态学、教育学、美学、公共艺术教育等有机结合,以生态的视角推进美育工作,让生态与美育产生关联作用,从而形成“生态+”美育的高校美育教学理念。传统美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生态+”美育机制,除了具备传统美育的作用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能力和生态人文素养。“生态+”美育与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上提出的“生态美育”概念不谋而合,是生态学、教育学、美学的有机结合,是重在进行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生态生存观的教育[3]。生态美育不是单个学科教育,而是交叉学科教育,其教学内容是涵盖哲学、艺术、文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智慧和中国新时代生态美学思想等融合贯通,就构成了新时代“生态+”美育理论语境。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人们在保护和改造自然界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美”。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有认识美的能力,并有营造美的意识。在这种能力和意识的基础上,人能发现并总结出美的规律,并按照该规律来美化自己和营造周边的环境。对于人来说,美是本来就存在的。马克思认为,美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要将其放到特定环境、特定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本质力量要如何体现,就是要将人放入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发生一定关系后,才能体现出来,即“人化自然”,就是人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中来实现自己的情感、目标、愿景,并从中体验到自由创造的美感和愉悦感,就出现了美。所以美的存在,离不开自然万物,更离不开创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

“万物一体”的自然观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主张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讴歌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国古代各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阐释不完全相同,但“和”却是各家思想的共同内涵。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把人置于社会之中,来探讨人、社会和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道”。孔子主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在天地间,与万物同流,天人无间断”。人们用身心感受自然,融入自然,达到对生命的体验和领悟,完成了从领悟自然到领悟人的本性的过渡。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侧重于把人直接置于自然之中,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来诠释自然法则关系,也就是“天道”,形成了“道法自然”的理论。除此之外,“万物齐一”“道为天下母”“不行相禅始卒若环”等也是阐释“宇宙—自然—人”之间的关系及生物环链的思想理论体系[4]。

(三)西方生态美学思想

《圣经》包含了一定的生态思想和精神。从上帝创造伊甸园,到以色列民族艰辛的“流浪游历”,《旧约》中隐含的一条线索就是对理想家园的追寻[5]。“家园意识”的生态环境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名为《人,诗意地栖居》一诗中,诗的原作者是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该诗经过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把人与生存环境联系起来,美好的环境会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诗意的栖居之地是所有人的向往,于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生活意境和愿景被勾勒出来,对家园美的需求就被认为是人的普遍精神需求,而“家园意识”的概念就随之出现了。除此之外,杜威提出的“艺术生活化”、尼采提出的“生存状态诗意化”等都体现出主观需求中的生态意识,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与向往,并成为当代生态审美观中的重要内涵。

(四)中国新时代生态美学思想

从古至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永恒问题,也是最大的哲学主题之一。中国古代有“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学思想,新时代有“两山理论”理论体系,其中“两山理论”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生态+”高校美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鼓励美育工作特色化发展,强调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形成校品特色多样化的局面。把生态美育融入高校美育,不仅契合“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也是整合美育资源”的实施践行和有效途径

(一)美育内涵的扩充与延伸需要

“生态+”美育和传统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从依从关系看,“生态+”美育包含在高校美育范畴之中,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生态+”美育多了培养生态审美情感部分,将生态意识和生态原则的培养介入到了大审美培养之中,丰富了美育的内涵,拓展了美育的视野,增强了美育的时代融入性和社会需求性,是高校美育内涵的扩充与延伸。生态美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基础理论方面,将生态美育融入到高校美育中,惠及更多的大学生,是实现和转换相关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7]

(二)大学生健康心理意识构建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也多样化。互联网、新媒体、各类APP的运用,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和误导,使得学生不成熟的思想受到冲击,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难题。部分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是扭曲,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阴暗、社交恐惧、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出现。其中的奉拜金主义导致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裸贷、套路贷;过度依赖网络破坏了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宅男、宅女缺少了与人、与自然的接触与交流,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失去了健康美、劳动美、自然美、心灵美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对环境、生活,甚至是生命的无视与淡漠。在高校美育中融入生态相关美学内容,可以引导大学生用生态的审美态度去审视自身、审视环境、审视社会,以阳光积极的态度去拥抱自然、享受生活、正视学习、面对困难和尊重生命,最终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生态+”美育教育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高校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对其生态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关系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性和可持续性。在高校美育中融入生态美育内容,将生态思想与人文艺术思想结合起来,使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中,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审美情感。高校“生态+”美育的完善和发展,能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不断提升,掌握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增强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8]。

(四)间接解决高校美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目前,高校专门从事美育的教师资源少,课程资源不足是高校美育工作的短板,高校美育教师和美育课程资源少,很难支撑学校美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将生态美纳入到美育体系中,能让美育内容得到扩充和延伸。新时代生态美育内容涵盖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丰富了美育内涵,使高校在教师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让现有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有效解决了目前美育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

(五)高校美育特色发展的需要

传统高校美育过于强调艺术和人文内容,生态美育的融入,解决了高校美育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问题,并促使艺术、文学资源少的高校美育工作建设出自身特色。如农林类高校,将林学、生态学、环境工程、风景园林等融入美学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设置出生态美育类课程,或将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后衍生出新的生态美育课程。将农林类专业教师纳入美育师资队伍中,丰富了美育课程资源,壮大了美育教师队伍,提升了美育工作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创建出了高品质的特色高校美育。

三、“生态+”高校美育体系构建

高校美育用生态文明思想铸实美育方向和育人高度,并将“生态+”理念运用于高校美育体系,推动了高校美育在学校、教师、学生间发挥着“生态+”育人作用。

(一)美育培养方案的“生态+”规划

建立完善的美育教学体系,须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培养方案应有正确的生态美育导向和培育目标,通过相关美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起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倡导绿色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建立诗意审美的生存观,掌握正确的生态审美能力和生态人文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二)美育课程设计的“生态+”植入

美育课程体系有意识的将生态文化内容巧妙植入到课程之中,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性和接受度设计,避免学生出现潜意识的抵触。因此,美育课程内容设计时应考虑培养对的因素,在课程内容具备多样性、前沿性和新颖性的同时,确保内容具有普适性。

1.“生态+”课程交叉融合

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度,设计内容包容性强的课程,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喜好不同,专业不同,分类设计内退适合不同群体的特色课程。课程资源少且单一,不仅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厌学心理,达不到美育培养目标。将生态学与哲学、思政、艺术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学科交叉,孵化出适合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生态美育类课程,或将各学科交叉融合,衍生出综合性强的生态美育课程,以满足跨学科、跨专业学生的需求。

2.“生态+”课外联动协同

相比第一课堂的严谨,第二课堂可以在更活跃、更轻松、更丰富的环境和形式下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对学生做人处事、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方面培养效果更明显。生态美育在注重第一课程的基础上,充分灵活运用第二课堂,在传统大学生艺术社团、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中融入生态美育内容。如在高校成立生态宣传公益社团,组建生态科研兴趣团队,组织生态主题艺术展演大赛等,利于巩固第一课堂的生态美育知识,提高绿色发展意识、生态审美水平和社会发展新模式创新能力,并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3.“生态+”网络可视化辅助

借助MOOC、SPOC、微课、雨课堂、云课堂等在线课堂,能有效节约教师资源、教学场地资源和交通资源。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手段,能够增加生态美育内容的可视性、互动性和现实性,使生态美育教育获得预期效果。

(三)美育教材的“生态+”建设

教材作为承载知识和传播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生态+”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中,美育教材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高校美育教材应根据课程设计,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美育系列教材,以确保美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四)美育师资的“生态+”培育

美育师资匮乏是高校美育工作的短板,将生态类学科与人文艺术类学科交叉融合,衍生出不同类型的生态美育课程。有助于教师自我生态素养的提升,通过承担相关的生态美育课程教学,快速扩充美育师资,有效解决目前美育师资不足问题。

(五)“生态+”美育管理体系构建

对美育体系的管理,要运用“生态+”思维,将生态观融入到全过程。从生态全局利用高校自身的生态美育资源,推动社会生态美育资源共享共用,在开放立体的“大生态美育”环境中完善参与机制,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和完善“生态+”美育管理体系构建。

1.“生态+”管理机构素养化

设置负责美育工作机构和配备管理人员,通过设立校级美育教学委员会,以统筹全校的生态美育工作。或设置一个独立于学院,又依附于学院的“美育中心”,负责日常美育教学安排和管理。

2.“生态+”鼓励机制常态化

鼓励与社会力量合作,为高校美育教育教学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鼓励高校间进行美育帮扶与合作,以缓解目前美育师资不足;加大对美育体系从业人员的扶持,在美育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他学科教师加入美育教师队伍中,培植交叉型美育课程资源、培育“生态+”美育鲜明特色的教学体系。

3.“生态+”教辅系统协同化

借助学校辅导员系统、共青团系统,对第二课堂实施主要管理和组织职责。通过辅导员系统、团学系统和教学系统的协调作用,在大学生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中增加与生态美学相关的宣传、科普、服务,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四、结语

用“生态+”美育理念,把生态美育融入到高校美育中,让高校美育范畴拓展得更宽、更广,使美育不仅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推手。高校美育需要以“生态+”文化育人视角来找准育人导向,特色发展,学科融合,整合资源,与时俱进,注入生态美内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育人新高度。建设完善的工作机制,开展协同创新,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把高校美育纳入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让“生态+”美育助推高校美育开拓新视角。通过传承生态文化薪火、发扬生态文化精神、提升生态审美能力、创新生态建设思维,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实施。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基础上,用生态美树木,用生态美树人,形成高校美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A].2019: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A].2020:10.

[3]丁永祥,李新生.生态美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16.

[4]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5(4):48-55.

[5]姜贵梅.《旧约路得记》中的“家园意识”解读[J].名作欣赏域外文苑,2014(3):58-61.

[6]王玥.生态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2):76-80.

[7]李新生.生态美育视角下的艺术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J].艺术教育,2016(5):43-47.

[8]于婉华.试析生态美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文化传播与教育,2018,26(12):151-152.

作者:郑绍江 王诗彧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