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下短期理财产品分析

时间:2022-11-24 09:07:50

金融市场下短期理财产品分析

摘要:对比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理财产品,不难发现中国香港的理财产品期限基数过高,如附带银行利率的持续低下、区位环境的变迁中塑造的差异投资理念、市场的传统规章制度等,都促成如今难以发掘香港更多的短期理财产品。文章采用数据分析法、举例法、对比阐述法,主要从香港金融市场的形成、市民需求塑形角度讨论探究,最终基于其与大陆市场差异所在,提出较为恰当明确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短期理财产品;香港金融市场变迁;市民需求

在大陆市场短期理财产品广泛存在,有“挂钩黄金看涨三层区间一个月结构性存款”为期31天的理财产品、“沪深300看涨鲨鱼鳍”为期49天的理财产品等;而在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短期理财产品常常难以发现,产品期限多为五年甚至更高,例如恒生银行储蓄人寿保障计划则是五年起步。中国香港在几乎零利率的前提下为何更加缺乏短期理财产品?市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市场拥有自己的市场秩序规则与基本理念,中国香港人民对短期理财产品需求不高也是其存在缺乏的原因。本文将从市场秩序的形成、市民需求的形成、未来市场发展展望三个角度开展阐述。

1中国香港金融市场形成

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中英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中国香港岛给英国。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中英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1941年12月8日,日本进攻中国香港,12月25日,中国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中国香港日据时期开始。公元1945年,英国宣布恢复对中国香港行使主权。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英两国政府就中国香港问题达成非正式协议:北京无意收回中国香港主权,也不干涉国民政府军人在港活动,以此换取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中国香港命运多舛,与中国大陆之间无论是经济往来、思想文化渲染、政治理念互通等,都在回归前存在障碍,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方面是给中国的领地带来更为新鲜、融汇了来自外地的经济文化气息;同样,不利的一方面在于西方即使在后来退出对其的管辖,西方经济文化或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长时遗留,而正因为其存在的问题具备着西方特色,在回归后难免会出现与中国内地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这也是笔者将“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的形成”该角度以中国香港回归前、中国香港回归后为基本分界线的重要原因所在。

1.1中国香港回归之前

在中国香港回归大陆之前,由英国长期管辖,自由放任成为其金融市场最为基本的标签。在财政收入上实行低税率、简明的税制,财政支出更是秉持着“积极不干预”的基本理财理念。无论是1961—1971的郭伯伟、1971—1981的夏鼎基、此后十年内的彭励治与翟克诚,都主张政府不应控制自由市场的资源供应而扰乱市场运作。不难看出,在中国香港回归以前西方经济理念中的“自由、市场自行运作”贯彻之深,并较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与渗透,由于其特殊的区位身份,金融市场的发展更像是国家间的竞争与较量的重要衡量指数。英国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也拥有在中国香港拓新实践的成本与精力,但还是选择基本沿袭英国自身的经济金融运行规章制度,这说明了什么?其实是一种经济成功的抑制,英国留给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的更多的是挑战,即使在带来不少的发展机遇的前提下。相较之下能够给予中国香港不同于过往的发展方式,英国的经济行动更偏向于保守,其留下“后遗症”的概率和影响因素是较大比例地存在的。

1.2中国香港回归之后

在中国香港回归以后,特区政府却长期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理财哲学,在曾荫权担任财政司司长时便提出“最大的支持、最少的干预以及审慎理财”的倡导。纵观回归后的财政表现,其实际盈余远远高于预期数额,同时该实际盈余中的51.5%通过一次性纾困的方式回馈给市场,是以退税为主。中国香港虽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但毕竟是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同时无论是回归前后都主张在“小政府”下配合市场需要。回归前长时段推行着保守的财政政策,“量入为出”的思想影响深远;回归后虽然抹去了政治因素的考量,但对经济因素却更为考验特区政府警觉谨慎。在殖民历史中成长壮大的中国香港金融市场,难以根除原有的理财理念与随之形成的市场秩序,这是导致中国香港地区缺乏短期理财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市场小政府的官方理财理念是对西方“后遗症”的明确彰显。中国内地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政府会以一种“旁观者清”的身份存在,对公平公正、合理运行的市场机制与市场秩序进行维护。而反观回归后的中国香港当地,几乎是仅仅靠一双“无形的手”,然而市场自我调节是具有弊端的:其一是滞后性,市场调节是存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的滞后的,这导致市场不能及时且大规模地自主地完成调节适应;其二是自发性,在缺乏官方政府的管控的前提下,各个市场主体能够自发地、毫无预兆地进行调节,然而却会对相关联的一系列的经济因素产生牵连影响;其三是盲目性,正是因为市场主体的自发调节、对自我经营理念的充分自信,才导致了市场调节的盲目,难以寻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这是想强调政府宏观调控能够尽量缩小市场改革失败的成本与精力,这是市场调节难以企及的重要经济能力。

2中国香港市民需求的形成

探究完中国香港金融市场这一偏向于客观存在事态的角度,接下来从中国香港市民的经济消费需求分析。稳定的当前收入、呈上升趋势抑或是稳定趋势的预期收入、较为足量的存储收入等,都是能够帮助刺激市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缩小收入差距、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制衡是每个地区需要持续管控的关键性问题。

2.1供应端

中国香港缺乏创新、多样化的短期理财产品,其货币基金大部分都是场外基金,同时客户们往往只能够到线下的银行完成认购活动。以汇丰港元A类单位为例,资产管理额度达到5.6亿美元,三年年化收益率为-0.03%。银行的现时利率低下,银行得到客户存款所付出的代价很低,同时为了预防现金流的分散,银行缺少动力进一步推销相关基金产品。根据国际金融市场蒙代尔三角模型,利率的高低并不是中国香港政府能够主观决定的,这是中国香港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结果。除了上述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币和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7.8,联系汇率制度实行之初是为了避免亚洲货币贬值危机,但在这个阶段却因为无法实行货币贬值来应对危机,导致经济复苏无力。在“一国两制”下的经济增速飞跃期,中国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发展都在高速攀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全世界的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国香港如何取长补短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地位引人深思,只有经济稳定,市场才有充足持续的需求,银行利率才有望得以改变。同时,在汇丰银行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是需要缴纳较大比例的手续费用的,认购金额一旦不超过100万港元,将会收取2%的手续费用。其设置的较高的理财门槛、占比偏大的购买手续费用,都抑制了中国香港市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需求。成为私人银行的客户能够取得产品经理对于金融产品的推荐,但其门槛高达1000万元,没有达到该衡量尺度的中国香港市民只能够将资金储蓄到银行追赶通胀,然而银行的利率极低,投资者就会随即将视线转移到基金例如股票或是债券等。这便印证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影响需求”的基本传导链。例如,某一理财产品的本身价值在与大陆相同程度的产品一致时,价格却溢出偏多,这会出现需求流入大陆市场的可能性,且即使在后期中国香港金融市场主体注意到了这一缺陷,对产品价值进行填充,但却不能真正体察市民消费水平。由于理财产品投入的资金停留在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账面时间之短,发行者无法运用这些资金来获得长线收益,当初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基金发行的时候,标榜着“1000元低门槛起购”和“灵活申赎”的新兴产品名号使其一经推出就十分抢手,首募达到了244.41亿元,随即央行便了银行存款利率可上涨10%的新规,部分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使其高过汇添富,人们纷纷把钱又存回银行。所以在汇添富第一期资金到期后便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账回潮,损失直达160多亿元,当时的汇添富30天债券A已经达到了4.056%的年化收益率,债券B达到了4.334%,可是受到赎回的限制,资金短暂的留存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实际的投资收益,相较于银行的中长期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的优点是收益趋势是可视化、可预判的,将参考年化收益作为参考标杆,可以掌握预期收益情况,价格方面也要比银行几万块起卖的产品门槛低很多。但短期基金更容易受到市场影响产生利率波动,而银行的资金池比较大,并且受到政府调节政策的管控,可以强有力地应对市场的价格波动,保证预期收益,故人们更倾向于银行的中长期理财产品,稳定性更高,业务价值也相对更高。

2.2客观环境

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相较于中国内地其实是更为成熟完善的,其中监管制度是很明显的体现,这其实也是制约更多元的理财产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反观内地市场,近年来出现了庞大的电子商务例如淘宝,带动了余额宝等相关理财产品的诞生,其资产规模甚至远超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款规模。再观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由于监管的严格,限制了具备高收益率基金产品的推出,难以发现类似平台长期运行,这也导致银行只能够作为最为主要的认购渠道。这并不是在否认严格监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反而凸显了一个健康的市场秩序是依托优秀的制度形成的。管理者需要优化、缩小其带来的副作用,理财产品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得到肯定和宣传。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初期会对传统的理财产品产生冲击,但不难看出在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是能够带动甚至融合原有传统理财产品的。同时需要预判,即在电子商务得到充足肯定后喷井式的发展又是否适合它呢?任何事物都应适用适度原则,井喷式发展的背后会有电子商务相关经济法律制度难以及时弥补的漏洞,规章进化的速度跟不上这类门槛低且蕴藏高风险的新兴经济体的壮大速度,一旦受到刺激,其产生的连环性经济危害是极具有威胁性的。

2.3市民认知

中国香港市民对于短期理财产品的认知其实是存在偏差的。其一,大部分市民将预期年化收益率等同于实际收益率,这诱导着更多市民选择投资其产品,却收获了低于预期值的实际利润。其二,大部分市民即个体户的理财知识储备匮乏,并不能够正确地分辨理财产品的差异和隐藏的漏洞。面对本就纷繁冗杂的理财产品,个体户其实只会了解到其中零零星星的几种,并不能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把握理财产品。而对比于中国内地往往是个体户投资为主,中国香港则是以各大机构投资为主体,这也就抑制了不合理的投资需求。作为发展中国家,真正能够学习到专业的金融知识的市民极少。西安财经大学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超过1/3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使用者其实并不能够真正明晰且恰当地理解其产品蕴含的问题。短期理财产品本身的流动性极强,但并不等同于现金及其一般等价物,在理财产品购买的期间,市民是不可以提前支取自己的本金的。因此市民的“该产品安全性高且收益比存款高”的想法是一个误区。中国香港教育文化的社会氛围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它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严重不相称的,这意味着存在教育潜力,或许通过完善教育机制,普及专业理财知识,减少市民的误区,保护好老百姓钱包,控制好金融市场限额,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

3结论及未来展望

经过从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的形成、中国香港市民的需求塑形两个角度探究,不难发现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当地市场的差异性,差异即证明存在互补的可能性,在互补之外更需要自我创新与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我区位市场的发展道路。一个地区所选择支柱产业,应当兼顾当地条件与相关政策,做到因地制宜。从性质上看,中国发展初期或者说雏形是农业大国的身份,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都没有中国香港特区发展时间长,并且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香港特区所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与大陆不同,因此两者的支柱产业确实会有所不同,中国香港应当利用好从古到今发展造就的优秀的投资环境、其没有限制的资金提取和存入、出入境自由等优势,在吸引海内外投资者来港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国香港金融市场中的短期理财产品。同时结合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作对比借鉴吸收,总结出了以下较为合理明确的未来发展建议。

3.1加大理财产品的研发创新

且观中国内地的货币市场,不仅有例如华宝添益的场内基金,还有余额宝之类的场外基金;而中国香港金融市场中主要是场外基金。在未来中国香港应当大力推动场内场外双重基金的深入发展,不要局限于场外基金的推广。创新是任何事物得以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其行为具有不可避免的风险,但在具有改革成本和实力的基础上,市场管理者和各个市场主体应当勇于创新,借鉴、吸收、再利用他国的优秀金融管理经验。

3.2认购渠道的拓宽

在中国内地购买场外基金可以选择到线下银行完成,也可以选择到基金公司完成。而在中国香港,客户只能够从银行完成认购。在未来中国香港应当突破银行的一头“垄断”,完成多渠道供应理财产品,多渠道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成本费用,刺激客户需求,从而达到推动中国香港短期理财市场繁荣发展的最终目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其实放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是依旧适用的,最终都是为了推动金融市场的兴盛发展。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是不应限制在某一两条既定的线路里的,认购渠道的丰富才能带动需求的丰富,需求的丰富又能及时反映信号给产品的“生产”,从供需两端达成良性循环与发展,共同铺就完成更多的通向“罗马”的日落大道。

3.3更为灵活的运行制度

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具有存在的必要,但当人们意识到它遏制了更多元理财产品的诞生时,制度的制定群体应当推动制度创新,借鉴国际上优秀市场的案例,探索中国香港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市场的新方法、新制度,开拓短期理财产品市场。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人是制度的主要运行对象,人对金融制度具有绝对的掌控力。这也要求制定群体金融知识的高度具备与品格无害化,是能够获得市民的信服的,是能够支撑运行制度的理性理论推导的。

3.4探究混业经营

随着金融业自身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混业经营与中国香港金融业贴合度更高。市场管理者应当积极推动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

参考文献:

[1]葛杨.香港特区政府“理财新哲学”及未来展望[J].港澳研究,2018(2):54-95.

[2]王林峰.香港为何没有余额宝?[J].东方财经,2018(9):116.

[3]张曼玉,赵雅慧,唐晓谛.浅析中国香港短期理财产品市场[J].全国流通经济,2021(3):153-155.

[5]郝晨录,秦婧雨.粤港澳大湾区形势下内地与香港金融服务行业市场交互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21(5):108-110.

作者:孙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中学环境史教学的生态育人价值 下一篇: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