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对策探索

时间:2022-11-22 18:19:28

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对策探索

摘要:思政课程作为高职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也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实践。但当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仍存在与就业导向偏离的情况,不利于思政教学对学生就业发挥积极促进作用。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实施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思政教学;课程思政

0引言

高职院校是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摇篮,人才的就业率无疑是考察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提升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就业成功率,是高职院校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关键目标。高职思政教学工作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但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与引导会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从就业导向出发,探索高职思政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思政教学中坚持就业导向的必要性

1.1是强化高职思政教学实践价值的必要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以理论教学形式为主,同时思政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普遍体现在思想、精神层面,这就导致以往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认为思政是一门重理论的课程。而实际上思政教学在实践方面是具有其固有价值的,对于学生思想态度、政治意识、道德情操的引导,能够进一步对学生实践行为产生影响,对于教学实践、学生生活行为实践以及未来工作实践都会发挥作用。在思政教学中坚持就业导向,可以通过思政理论与就业实践的关联,强化思政教学实践性,引导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关注高职思政教学的实践价值。

1.2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必然选择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就业是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前,各类高校扩招,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竞争中。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要想让学生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单纯关注学生职业知识与能力已经不够,思想政治素养也成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要素,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才更容易得到青睐,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在高职思政教学中坚持就业导向,可以提前对就业市场环境、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分析,较为精准地开展与就业需求相适应的思政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相关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3是提高各行业职业人才质量的必要条件

人才是各行业竞争的焦点,大量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能力发挥,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整体创新升级。在高职思政教学中坚持就业导向,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就业率,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即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精准思政教学,持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树立学生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良好内在思想精神保障。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能力上有所精进,并勤于思考,从学习和工作中吸收经验,进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持续提升、不断突破,成长为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2高职思政教学实践偏离就业导向的表现

2.1学生对思政课程与自身就业的关系缺乏认识

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上与普通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也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是考不上普通本科高校的“后进生”。在这种片面认识影响下,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思政课程不重视,将其等同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认为其与自身未来就业无关,只要自己专业课学好就足够了,存在逃课、不听讲、课上玩游戏、看专业课书籍等一系列情况,限制了思政教学作用的发挥。

2.2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开展中重理论而轻实践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基本都是作为公共课,还大多是按照大课开展,一名教师由于要面对的学生数量非常多,难以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把控,教学的实践性难以体现。加之课程设计上也忽视对思政课程实践价值的考量,逐渐形成高职思政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从就业导向角度来看,学生就业更加注重实践素质的提升,高职思政教学本应为学生就业提供实践帮助,而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性,则影响了思政教学在学生就业实践方面的作用效果。

2.3思政课程与学生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思政素养和职业素质对于职业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两方面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思政课程与学生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得到体现:思政课程教学中仅关注思政理论知识的教学,较少涉及学生专业课相关内容或是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岗位内容;专业课教学中也较少涉及思政课程的内容,两者相互分离,难以形成有效联系,也使思政教学实践与就业导向相偏离。

2.4教师综合素质能力难以满足就业导向教学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素,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开展的效果,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实践对于教师的能力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应当对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就业相关的知识能力都有所掌握。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多数思政教师是思政专业出身,对学生专业相关知识、技术、就业形势等缺乏了解,再加上要同时面对大量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专业、就业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加微弱,并不能满足就业导向的要求。学生专业课教师则普遍缺乏思政教学的知识和经验,也难以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2.5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考核中未体现就业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的考核能够准确检验教学实施的效果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够通过考核结果的分析和经验总结,为未来的教学优化调整提供指导。在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考核中,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导向的重要性,考核指标仍旧集中在思政理论知识及思想意识上,缺少关于思政教学对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效果的考察指标,难以对思政教学的就业促进效果进行有效检验,这也是思政教学偏离就业导向的体现。

3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实施对策

3.1通过宣传引导使学生明确思政课程与自身就业的关系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实践,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将思政课程与自身就业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自身就业角度出发,提高对思政教学的重视度和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做好面向学生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就业宣传过程中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明确成功就业对其思政素养的要求。同时,在思政教学中也要注重强调思政教学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要在思想上融合起来,为思政教学中就业导向的体现奠定基础。

3.2课程设计中注重高职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性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重已经较为普遍,而高职思政教学方面也应当通过对课程的科学设计,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性。高职思政教学中改变以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对思政实践教学的设置比例。如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在思政课堂上创设与学生相应工作岗位相关的实践情境氛围,包括虚拟场景、实践案例等,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实践互动,在实践中体会思政教学价值,实现就业能力增长。

3.3教学实践中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有效联系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展目的都是促进学生成长,培育优秀的职业型人才。通过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可以更好地发挥两方面课程的价值,为学生成功就业提供思想和能力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思政课上引入专业课案例、就业分析等内容;同时将思政教学广泛融入各专业课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基础上,体现思政教学的就业导向要求。

3.4立足就业导向打造优秀的综合型教师队伍

要实现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目标,还需要着力强化师资保障水平。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就业导向,重新明确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要求,在教师选拔和培养时,将思政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作为教师能力判断的依据。对于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系统培训,加深思政教师对学校主要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点、就业形势等的了解,并强化其将思政教学与专业课元素相结合的能力。对于各专业课教师也要加强课程思政培训,强化他们在教学中渗透思政内容的能力,打造优秀的综合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3.5在高职思政教学的考核中增加就业导向的相关指标

在高职思政教学的考核环节也要注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应当对原有思政教学考核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就业导向的相关指标内容,将学生就业能力、职业道德操守等纳入思政教学考核指标中,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动态把握思政教学对学生就业能力素质的提升效果。同时,要在考核中关注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自身就业意识、能力、素质变化的评价,结合思政课、专业课教师评价,以及企业代表评价等,综合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4结语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坚持就业导向是非常必要的。当代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价值,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思政教学与就业的关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同时从就业导向出发,培养综合型教师队伍,并在考核中增加就业导向的相关指标,全面促进高职思政教学对学生就业促进价值的发挥,为高职院校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作者:孔繁贵

上一篇: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及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