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在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7-20 10:13:16

气息在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愈发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应在课堂教育中占据一定比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教育越来越受欢迎,舞蹈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舞蹈。本文对舞蹈表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气息”的使用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气息在不同舞蹈种类中存在的意义、气息运用的误区以及解决办法,增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舞蹈专业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运用气息;误区;正确;方法;

在一个成功的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基本功只能将舞蹈作品的基本面展现出来,而要想将作品中的灵魂,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表达出来,就需要演员有较强的运用气息的能力。在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的刻画上,舞者要将气息与动作融合起来,让动作更加灵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舞蹈中,气息的运用不可忽视,合理正确地运用气息,通过气息和动作的融合,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将舞蹈表现得更具生命力,使作品更加触动人心。

一、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常地呼吸,就被定义为死亡;而舞蹈中的气息赋予舞蹈作品生命力,如果舞蹈中没有气息,这个舞蹈就是死的。在舞蹈表演中,运用气息的能力是舞蹈演员必不可少的技能。舞蹈作品的动作很好完成,但是,舞蹈作品的生命力则需要舞者将气息与舞蹈动作相融合。只有舞者将气息使用得游刃有余,才能在舞蹈表演中更好表达作品的人物情感,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分布的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舞蹈风格也不同,而不同的舞蹈风格也影响着各个民族在舞蹈表演中运用气息的方法。“气息”的运用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具有重要意义,“气息”的轻重、舒缓、长短,都决定着舞蹈风格,体现着舞蹈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如藏族舞蹈的古朴优美,蒙古族舞蹈的强悍刚强,维吾尔族舞蹈的热情似火,朝鲜族舞蹈的潇洒典雅,东北秧歌的热情质朴等。不同民族舞蹈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都需要借助恰当的“气息”进行表现,在朝鲜族舞蹈中,“气息”的运用具有典型意义,通过节奏韵律与呼吸的配合,可以使舞蹈作品想表达的美与舞姿动作融合在一起,达到升华作品的效果。比如,“古格里”是朝鲜族舞蹈最常用的节奏型,舞蹈演员通过气息变化带动身体屈伸与步法变化,使气息贯穿于全身,将舞蹈动作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在实际表演中,气息要与鼓点节奏相配合,才能将这一长段的动律和舞蹈风格展现出来。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相比,在中国古典舞中,“气息”与舞蹈的融合更加紧密,古典舞动作是否连贯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气息。在中国古典舞中,舞者的动作有“柔中带刚、刚中并柔”的特点,而气息是带动舞者动作的根源。中国古典舞动作的根源是“气”,“气”在中间连接着舞者的动作,舞者通过不同的“气”的节奏变化,完成连贯动作的表演。气息根据音乐节奏进行快慢变化,气息顺畅时,舞者才能使动作无限延长,给人以绵延不绝的感觉。当舞者想让动作表现得突出有力时,可以通过利用节奏中的重拍来改变气息,使动作变快并且富有张力,但此时的气息必须在舞者的控制之内。要想控制好动作,舞者就要控制好气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气息对于动作节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不同于某一具体或完整动作,而成为概括性的“元素”。这些元素由心意带动气息,而又由气息去支配腰部而体现。“提”“沉”两个元素贯穿一切动作始终,是元素之本。提、沉是由呼吸带动腰部围绕身体的横轴在垂直面进行上下运动。熟练掌握“提、沉”有利于舞者动作和手眼的配合,增强舞者自然呼吸的能力,提高舞者所展现的舞蹈动作的质感。现代舞又与中国民族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不同。现代舞没有太多技术技巧和花样,它在表演中追求“气、意、形”。现代舞的气息十分松弛、随意且自由,没有束缚。现代舞强调对气息的调节,“气息”运用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表演效果,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认为,现代舞崇尚自由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发力上要以身体原动力为主。总而言之,舞蹈演员要善于控制气息,才能把人物情感体现在舞蹈动作中,将舞蹈风格展现出来。只有舞蹈演员在自身控制范围内自由使用气息,才能使所表演的舞蹈作品在动作质感和动作连接上都足够成熟,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作品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美的享受。

二、对气息的误解以及运用误区

在当今的业余舞蹈培训班中,许多教师认为,完成一个舞蹈作品只需要将软度与技术技巧展现出来即可,因此,这些培训班多注重学生身体软度的训练而忽略学生舞感的培养。而成功的舞蹈作品表演离不开舞者的舞感,舞感是演员对舞蹈的感觉,代表了舞蹈演员对舞蹈表现手段的掌握水平,表现了舞蹈演员抒感的能力。要想正确抒发舞蹈情感,舞蹈演员就必须正确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并正确运用气息,正确控制面部表情变化。部分舞蹈演员在训练中不注意气息的运用,导致舞蹈演员的表演作品动作不协调,跳到一半就体力不支,面部憋得通红,这会使舞蹈表演没有灵动性,不能感染观众,这就是没有合理运用气息,气息憋在胸口导致的。在舞蹈中,气息分为“快吸快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和“慢吸慢呼”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都需要舞者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有的舞者认为舞蹈中的气息都一样,无论是表达快乐的舞蹈动作还是表达悲伤和恐惧的舞蹈动作,舞者都使用同一个形态的气息,而不能合理运用气息塑造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这就会使其表演的作品没有特点、平平无奇。以民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为例,东北秧歌火爆热烈、欢快奔放,其气息特点是快吸气、暂停、慢呼气,吸气时急促,呼气时悄无声息,呼吸就像动作一样有板有眼。在“前踢步”的动作中,在出脚瞬间需要吸气,在收回过程中需要慢慢呼气,而许多舞者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东北秧歌的气息特点,脚踢出去了还没有吸气,脚收回过程中还提着气,使动作与气息分离,动作僵化,做不出东北秧歌的“艮劲儿”,表达不出东北秧歌热烈欢快的特点。在蒙古族的硬肩动作和碎抖肩动作中,许多舞者往往混淆气息在硬肩和碎抖肩动作中的不同使用方法,硬肩动作短促、快而脆,有停顿感,两个肩在进行前后交替的一瞬间,舞者要确保气息“快吸快呼”,碎抖肩动作比硬肩动作更小、更脆、更快,它的气息特点是“快吸慢呼”,舞者有时候并不能很明显地将硬肩动作和碎抖肩动作区分开,将两个动作做得完全一样,这样的表演只是展现了作品的躯壳,而不能将蒙古族作品中蒙古族人民爽朗乐观的心态展现出来。在平时训练中,舞者容易忽略气息与音乐的配合,觉得动作熟练即可,这就会使舞蹈动作与音乐脱节,比如,音乐进行到重拍或是高潮部分时,舞者的气息和动作依然很平缓,与音乐完全没有配合,看起来毫无关系,这就会使观众觉得音乐是音乐、动作舞蹈是动作舞蹈,因而看不懂这个作品在表达些什么。

三、气息在舞蹈中的正确运用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一定要非常注重气息的运用,气息在动作与动作之间有起承转合的作用,是舞蹈的生命之源。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气息的运用也不相同,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音乐节奏,也就有不同的气息,舞蹈演员需要根据舞蹈音乐的节奏调整呼吸,使音乐、动作、气息完美结合,才能赋予舞蹈作品以感染力。以舞蹈《寂静的草原》为例,刚开始时音乐很慢,舞者的动作多为柔臂,“慢吸慢呼”的气息将舞者的动作带动得绵延不断,在音乐进入快板部分时,舞者有很多快速旋转动作,此时,舞者将“慢吸慢呼”的形态换为“快吸慢呼”的形态,用气息带动腰部将动作幅度放大,且使动作很脆,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表现出蒙古族人民洒脱的性格。气息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在古典舞蹈中,表现气息的艺术手段有“欲上先下、欲提先沉、欲左先右、逢开必合”,如舞蹈《点绛唇》,在舞蹈开始时,舞者向八点钟方向望去,身体有一个向三点钟方向的吐气,然后一拍提气,向八点钟方向望去,然后,舞者离开椅子,向前走圆场花梆步,先提气然后吐气,带着头顶、身体一节一节地往下、往前钻,而后气息上提,用气息带动腰部,带动大臂,再由大臂带动小臂画圆,然后,在向左做旋转时,舞者的身体先向右吐气,使重心向右偏,然后迅速提气,带动身体向左旋转。在整个过程中,气息应始终贯穿每一个动作。只有舞者气息流畅,动作才会流畅,在动作与动作连接的过程中,气息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如果气息和动作没有配合好,动作就会僵硬死板,尤其像大跳这样的轻、快的技术技巧,舞者在准备动作时要调整好呼吸,在错步起跳的一瞬间要提气,气息要轻巧,动作才会轻巧,才能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好似人会飘起来一般。部分舞蹈作品用一个动作的迅速定住作为作品结尾,而动作的一拍收住则需要舞者的气息在瞬间收住并变得平缓,才能保持身体的稳定。气息有条理、有稳定性,动作质量才能提高。正确运用气息有利于情感表达。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他的呼吸是急促的,当一个人处在放松状态时,其呼吸是平缓的。在舞蹈中也一样,当一个作品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是愤怒的时候,舞蹈演员就需要根据这个人愤怒的情感特点,将呼吸变得急促,再将动作与气息融合,使动作具有张力,具有感染力。比如,舞蹈《点绛唇》中的片段,舞者先走出一段慢吸气的斜线花绑步,接着用几个呼吸节奏快的跳跃舞姿造型连接,这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独守空房、盼夫君归来的深闺女子内心期盼丈夫回家的雀跃又羞涩的情感,这一情感在快吸快呼的“气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使用慢吸慢呼或是其他呼吸节奏,就不能将女子盼望丈夫回家的细腻情感表现出来。再如舞蹈《鹊桥仙》,舞者在音乐重拍开始时,长纱第一次落地,舞者的脚轻轻踩在纱上,气息带动着动作,使动作轻柔,然后,舞者轻轻呼吸,做出小幅度动作,尽显织女的娇羞;在第二段时,音乐慢慢变快,气息由腰部贯穿到神经末梢,每一个动作都由气息带动着做到极致,绵延不断,尽显此时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以及她悲痛欲绝的心情;在第三段,织女幻想着与牛郎相见,此时,舞者的动作更加灵动,气息较快,与上一段绵延不断的气息形成对比,较上一段,这一段的气息较短,多为快吸慢呼,更直观地表现出织女对见到牛郎的期待;在第四段,长纱落地,音乐节奏变慢,气息渐渐平缓,织女从梦境回到现实,气息的停顿带动着动作的迟疑,表现出织女对现实感到难以置信的心情,也表现出其内心无尽的犹豫。通过气息传递这些情感,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现代舞中的气息与古典舞中的气息大不相同,现代舞的动作反对僵化,多张弛有度、大胆创新,没有固定的风格,更加贴近生活,容易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现代舞的气息相对比较自由、灵活、随意,这就使舞者气息与动作的配合较古典舞来说更为多样化,但是,现代舞中的气息虽然比较随意,但也需要舞者适当控制。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离不开“气息”,在呈现不同风格类型的舞蹈作品时,表演者应当先了解气息在此舞蹈作品中所表达的情绪,然后再将气息、情绪、舞蹈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将不同舞蹈中的气息的类型区分开,之后再进行系统训练。当舞蹈演员可以灵活运用气息,并将气息、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时,就可以使自己与作品人物融为一体,升华舞蹈作品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场打动人心的表演。

参考文献: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姜铁红.论舞蹈表演中情感与气息的控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6):109-112.

作者:郝一丹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上一篇:钢琴演奏常见识谱错误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闽南语歌曲文化传播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