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及改进策略

时间:2022-06-23 16:09:45

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及改进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重塑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并加快了对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态结构的升级与改造。由此,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势在必行,流通体系的优化进程正在加速。本文以PEST理论为框架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的有利条件与当前流通困局,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困局的改进策略,旨在突破流通瓶颈、谋求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新零售;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改进策略;供应链

生鲜农产品主要指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等原产品以及其他相关的初级农产品、半加工农产品和轻加工农产品,普遍具有易变质、易腐坏、时效强的特性,对流通、储存提出很高要求。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市场供给关乎国计民生。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0467亿元,产业占比7.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060千公顷,总产量66384万吨,茶叶产量280万吨,猪年底头数31041万头,肉类总产量7649万吨,禽蛋产量3309万吨,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见图1)。可见,我国第一产业构成趋于稳定,生鲜农产品供给充足,这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得益于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引入农业生态所催生的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率。面对庞大的生鲜农产品供给、人民日益增长的生鲜需求,以及生鲜农产品难以储存、易于变质的特性,农产品流通运作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流通变革的呼声愈发强烈,流通体系的优化进程正在加速。202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在研判商业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时指出,农产品流通渠道将更加多元化,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以及电商等多种流通模式和业态百花齐放,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多元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围绕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基于宏观背景条件,针对流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多个层面提出未来流通变革方案,旨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突破流通瓶颈、谋求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的条件—PEST分析

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发展迎来新契机,深层次、高标准的流通变革条件已经形成。借鉴“PEST”框架,本文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首先,在政策(Politics)层面,我国部分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了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进一步改造与优化,从资金、人员、土地、技术等多层面予以扶持。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确定了方向目标。20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创新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在产业经济(Economy)层面,庞大的生产体系提供了充足的生鲜供给。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在三亿以上,农业经营单位大约两百万个。不仅如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受到当前全球贸易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农业的未来发展也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再次,在社会需求(Society)层面,人口消费的结构化转型成为生鲜需求变革的底层动力。中国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长,2019年中国人均年GDP6.46万元,其中食品烟酒的人均消费支出达6084元,增长高达35%。根据国务院2020年食物消费标准,2020年全民人均生鲜消费量要达到299公斤,生鲜消费总量将达到4.2亿吨,其中蔬菜占比31%,口粮占比29%,水果占比13%(见图2),给生鲜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最后,在技术应用(Technology)层面,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渗透为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底层支撑。现代农业基于智能化、机械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底层生产流通数据逐渐完善。生鲜对于在加工、存储以及运输环节中涉及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求较高,信息化网络和物联网为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革新化的能力升级。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分析

之所以推动流通变革,是因为现存的流通模式不能满足行业要求和市场要求,陷入“困局”当中,亟需寻找新方案以突破瓶颈、破解困境。我国生鲜农产品面对的流通困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通主体孱弱

相比国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其中制约流通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孱弱的流通主体。日本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以多级批发市场长链条模式为主,农业协会在其中扮演中间合作组织,经由中央批发市场、多级中间市场、地方批发市场、零售商等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高、物流设施完善的特点;美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发展大型配送中心的短链条模式为主,经由批发市场/或者B端配送中心到达大型连锁超市,然后直达消费者,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物流设施完善的特点;相比之下,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更为复杂多样,既出现多级批发市场的流通体系,也出现农超对接等直供模式,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低、物流设施欠缺的特点(见表1)。因此,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流通体系对比,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仍需要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尤其是要提高流通主体的组织能力。除此之外,也要加大对生鲜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二)传统流通渠道问题凸显

国内自改革开放起正式打开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流通主体的经营能力、规划化能力,流通效率、供应链基础设施等发展时间都较为短暂。在政策推动和经济发展的多重条件下,国内已逐渐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零售市场和超市为基础的流通模式,且这种模式的地位难以撼动。然而,新时代下传统渠道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其一,销地批发市场增长快于产地批发市场,这与发达国家恰好相反,反映出我国消费爆发下市场形态发展的滞后性。其二,批零兼营普遍,交易机制发展不完善。我国市场交易以现货交易的形式为主,而发达国家批发市场更多是以期货交易的形式为主。更多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在市场中得到了应用,这也是批发市场管理发展的趋势所在。其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服务链条不断拉长。批发市场不仅是交易结算的场所,而且承担运输、包装、加工、存储等多项配套服务,服务压力增大、服务链条拉长。虽然传统流通渠道根基难撼,但随着问题日益凸显,流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来爆发了生鲜电商和新零售等多种以线上化或线上线下一体的生鲜渠道模式,无疑为解决传统渠道问题带来一种变革尝试。

(三)冷链物流效率偏低

冷链物流指在加工、运输、储藏、配送等物流环节中,以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与新鲜度的物流体系。我国生鲜供应市场化时间短,供应链配套设施还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都无法与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生鲜冷链的需求规模达到1.82亿吨,其中水果冷链需求占28%,蔬菜冷链需求占比27%,其次是水产品(21%)、肉类(18%)和乳制品(6%)。而我国冷链物流水平较弱,冷链流通率较低,与巨大的需求形成了结构性矛盾,是制约供应链发展的要因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生鲜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动力。与美日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仍存在高物流成本、低冷链流通率等严峻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我国针对冷链物流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致使其自动化水平也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至于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因此,种种因素的制约,使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以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难以协调。而相比之下,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度市场化的物流体系、健全的物流政策和标准,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例如,2015年美国肉禽、水果、蔬菜的冷链流通率分别是41%、34%和22%,均高于我国。2019年美国每千人冷藏车保有量为1.76台,日本为1.95台,而我国仅为0.15台,差距仍很大。

(四)运配安全风险较大

生鲜农产品的独特属性以及物流技术上的难点,为相关的运配仓储环节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具体而言,其一,配送网络复杂,网点分布不均。当下多数运输方式是产销地之间的多级仓储模式,从而大大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装卸频次。不仅如此,由于网点之间的分布距离不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配质量,从而造成货损率较高的问题。所以,在产地直供前置仓模式中,网点区位规划是最核心的要素。其二,生鲜冷链质量体系技术要求高。生鲜农产品对于运输工具、包装、养护技术、信息监控等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物品的运输,尤其是需要冷链流通的高附加值果蔬、水产肉禽等,其运配技术体系要求更为严苛。其三,运配需承担更大风险与更高成本。生鲜农产品供应的周期性、易腐蚀性决定了在交付质量上需要承担更大风险,在交付数量上有一定的资源弹性,生鲜配送的售后风险和损耗程度较常温运输高出很多。同时市场体系不完善带来的价格波动也是国内流通市场的通病,这使得运输成本也随之波动。其四,运配范围受限,区域性强。这是由于消费的多样性、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和配送半径之间的多方矛盾所造成的,尤其对于鲜活类生鲜,其本身限制了运输范围和运输时效,导致部分生鲜只能进行区域内流通(见图3)。

破解流通困局—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改进策略

由前文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方面面临困局,主要表现为流通主体孱弱、传统流通渠道问题凸显、冷链物流效率偏低以及运配安全风险较大等,亟需创新性解决方案。为破解流通困局,结合当前“PEST”背景条件,本文提出针对性流通改进策略,以促进生鲜农产品摆脱桎梏、持续发展。

(一)强化流通主体角色: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面对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孱弱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吸纳更多组织力量参与到流通链条中,强化各个主体角色责任,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变革:其一,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熟模式,吸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循序渐进的模式创新,日本的农业协会、美国的合作社等流通主体模式进行有批判的参考;其二,政府要发挥重要角色作用,将多方面主体融合、串联起来,发挥引导、对接、监督、化解矛盾等职能。虽然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农业毕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的积极参与仍然很有必要。其三,不仅要注重流通中间环节的主体角色,也要注重流通“头尾”环节的主体角色,实现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所谓流通的“头”,是指从原产地开始谋求改变。比如,地标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农产品,往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附带的文化历史价值甚至会超过使用价值,应当作为流通的重点对象。农业部要更加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专用标识管理,推动地标农产品向品牌化方向的迈进。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者要深入生鲜原产地,协助优化生产模式,把握流通链条和增值环节,积极参与品牌建设,挖潜生鲜品牌价值。所谓流通的“尾”,是指解决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社区主体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社区将成为住户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服务站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社区有必要扮演好流通的最后角色,组建以社区为核心的末端配送网络,布局社区冷链配套设施,提高消费者的最终交付体验。

(二)挑战传统渠道:生鲜电商的渠道变革

传统渠道面临诸多问题,而生鲜电商的出现提供了改进策略。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迅猛发展,但渠道地位仍有待提高。来自农业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的交易额从274亿元增长到2045亿元,而批发市场交易额从12890亿元增长到15675亿元(见图4),两者的规模差距非常明显,生鲜电商的交易占比仅在6%左右。因此,从宏观来看,国内的流通渠道仍处于以批发市场和中间商为主的线下运作模式,线下渠道为生鲜农产品带来的品牌影响相对有限,而线上流量能给生鲜品牌化、标准化提供生长空间,通过多渠道融合来赋能生鲜品牌或将成为未来最优策略。因此,尽管当前生鲜电商的规模与线下渠道差距较大,线上模式也因个别事件而遭受质疑,但必须承认生鲜电商能够克服传统渠道的弊端,能够重塑生鲜流通价值链,是未来流通变革的重要发力点。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交易,电子商务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品控管理优化等多个环节具有巨大价值。而且生鲜电商也在寻求电商模式背后的,包括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认证、交易金融以及生鲜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延伸价值,通过重塑消费者心中的生鲜信用标准来改变价值链。当前中国市场上已出现几家具有影响力的生鲜电商,并积极探索出差异化的流通模式,对于整个行业都具有借鉴、推广价值。本文以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为例,将它们的流通模式对比整理在表2中。

(三)提高冷链物流效率: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效率整体偏低,而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可为冷链物流升级提供动能。我国生鲜农产品最早启用铁路作为主要运输工具,铁路满足大规模指向性的生产型运输。当生鲜农产品市场逐渐繁荣兴起时,灵活的公路冷链逐渐成为核心的运输载具。而随着高铁和航空业的发展,未来将以“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运输方式为主,并会细化为多种流通模式(见图5)。同时,冷链零担运输的崛起意味着辐射型冷链网络的兴起,这将极大优化全网冷链运输的成本,通过更经济、弹性更佳的集散网络对生鲜冷链供应链进行优化与整合。2018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冷链零担在整体运输业务中的占比为25%,冷链整车为75%。冷链零担运输的崛起标志着国内冷链网络化运输能力的起建,这是搭建未来完整冷链流通体系的必要条件。

(四)应对运配安全风险:物联网技术深度契入

应对生鲜农产品在运配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其核心在于监控的全程性、实时性、动态性,以最高效率解决问题、降低损失。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契入提供了一种变革方案。物联网能够依托射频识别装置(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设备,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全过程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实时动态地反馈产品信息,将物流与信息流相统一并以最人性化的方式呈现于终端设备。监控中心对于各种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能够及时了解在途产品状态,即时发现问题、预警问题与解决问题,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从而有效实现风险管理。比如,运用RFID技术对冷冻运输车辆温度、湿度的实时检测与分析,有利于排除制冷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

作者:王秀燕 张宇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下一篇:软件测评公共技术服务云平台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