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研究

时间:2022-06-22 11:21:59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研究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相关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三教”改革不断深入,为了使护理职业教育能适应护理临床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对教材重新开发的意义与价值作出分析,通过挖掘教材之间存在的知识点误差、教材内容与护理岗位相关度、教材知识点的创新性、教材内容培养目标等,分析当前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编写教师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教材开发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与进步,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

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其他各专业护理的基础,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学生护理学习主要的工具书。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1][2]。然而,纵观当下,在诸多高职院校中所使用的《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教材的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着制约作用,亟待加以解决。以牟铁文、韦桂源主编的《基础护理学》为例,分析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再开发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与进步。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意义与价值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意义

当前护理事业已然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3]护士地位也日益提高。护理工作已逐步从单一的工作向更专业、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以此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其一,基于高职护理教育与护理工作过程的关系,深化“三教”改革以促进护理人才适应护理职业发展需要。对护理学基础进行教材开发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其二,学校护理专业的教育要与临床护理的岗位需要有机匹配,实现护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实施教材改革。其三,护理工作领域已经从医院护理延伸到社区护理,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具有创新型、信息型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更加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教”深化改革期,如教材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必将制约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四,国务院在2019年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基础护理学》与1+X证书中健康照护、母婴护理等证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能让护理专业与1+X证书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对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价值

从微观来看,通过教材改革,可让学生学习更加充满热情,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发展也能更加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从中观来看,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以基础护理学教材改革为抓手,带动其他护理课程改革。高职学校为医院、企业不断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技能人才,高职护理在社会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护理职业教育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宏观来看,通过护理教材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改革,临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地位将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护理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现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版本教材、参考书之间对同一知识点表述不一致

经过多年基础护理学一线教学,基础护理学诸多版本中,教材基本结构布局与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对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在不同版本《基础护理学》教材及其他相关医学教材中却存在偏颇。如针对医疗与护理文件处理中,对呼吸记录,高职教材中提到“如果体温单呼吸栏为表格形式,即用蓝(黑)色墨水笔在体温单呼吸相应栏填写呼吸的次数,相邻两次上下错开”。而在部分教材中则是这样表述“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1][4]在轮椅的使用中,基础护理学中要求在放置轮椅时“使轮椅椅背与床尾平齐”。而1+X老年照护教材中则要求“轮椅与床夹角成30°~45°”。[5]在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治疗饮食中明确指出肝性脑病需要给予低蛋白饮食,而尤黎明、吴瑛主编的第6版内科学中针对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中并未明确提出应予以低蛋白饮食[6]。以上仅仅为其中的部分举例,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材在同一问题上出现了不同之处,一方面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惑,不利于学生进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严谨。

(二)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及其内在逻辑,对护理岗位技能重视不够,没有按实际工作任务编排教材内容

在以往教材编写中,我们发现教材内容更加侧重于以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章节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学生学习期间对整个《基础护理学》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然而临床护理工作注重实用性与实践性,注重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临床护理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中学科教育理念与临床护理岗位能力培养出现了矛盾。《基础护理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不能适应新时代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同样也就无法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三)部分知识点滞后于护理工作过程需要,新知识没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护理新方法、新设备、新技术已在临床广泛运用。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生进入临床后完成基本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事与愿违,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学内容多年没有改变,而临床早已摒弃不用,对于新的技术、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涉及。如教材中的铺床法,临床护理中已采用了更为有效的方式,但在院校内却仍作为重点在讲解,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无菌操作中无菌手套的打包,部分院校还在采用布类方式打包,此项内容在临床已无处寻觅踪迹;病人的清洁护理中床上洗头、头虱虮除灭的方法,在教材中仍然有大量篇幅的介绍;常用静脉输液法,在2021年已经有最新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但教材中却一直沿用旧的标准,与此同时,对一些最新的静脉输液方法提及甚少,有些版本的教材甚至没有提及。最后,在诸多护理技术操作中,仅仅对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对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的方法提及较少。如注射过程中病人出现了虚脱应当如何处理;留置导尿管拔管时,导尿管拔不出的处理方法;静脉留置针周围出现感染的处理方法等等。

(四)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对能力素养培养不够

当前,对职业教育的培养不仅要求其掌握知识,更需要技能型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护理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但就近年来的教学效果总结来看,护理职业教育对能力素养培养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进入医院后,医院带教老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整体评价不高;(2)学生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较弱;(3)创新能力与临床应变能力不够。

(五)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高职类学生更符合形象思维认识的特点。单一的教材表现形式,特别只以文字的形式组建的教学内容,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当前学生为“00后”,对新鲜事物更加向往,这就需要教材的开发能与时代接轨,尽管当前的《基础护理学》教材中也有提供一些外链资源,但多以外链的课程PPT形式出现,对课文内容的视频讲解、动画模拟、图片展示等资源不足,这样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较少,学生的趣味性不足,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职业教材。

三、现行《基础护理学》教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优秀的《基础护理学》教材需要具备高质量的内容,能适应护理岗位的需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质量的内容是实现教材价值,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核心因素,也是教材开发的努力方向与目标。在工作中通过访谈与调查发现,导致当前《基础护理学》在教材编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

纵观当前市场中的各级各类《基础护理学》教材,在教材中编写结构与内容大同小异。版本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更新,但内容仍然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最新的护理发展技术,教学内容不能实现对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了解,对高职护生的学情不熟悉,仅仅依靠已经出版的教材或网上资源作为参考依据。二是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缺乏对护理岗位需要的了解。如此一来导致各类教材同质化严重,拼凑痕迹严重,结构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整体职业性凸显不够。

(二)教材开发团队不合理

通过查阅各类《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编写单位了解到,现行的编者主要来源于院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对临床护理最新技术、材料等内容了解不深,基于现有经验开发教材,对护理职业岗位操作规范准确性把握不到位。由医院开发的教材,编写人员主要来自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缺乏认知,教材编写结构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缺乏综合素养培养。这与当前教材开发中强调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专家、教研机构课程专家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开发相违背。

(三)教材开发团队成员信息素养不够

高职护生学习用书的呈现方式仍是以纸质教材为主,教材配套资源缺少、立体化程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教学媒介不断涌现,无论是从配套资源内在还是外显来看,各类案例导入分析、工作场景再现、学习App、小程序以及教学平台、虚拟仿真等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传播、技能传授的有效手段,成为高职教材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教材建设中已经有了运用,但还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四、《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思考与建议

(一)开发适合临床需要的教材

基于护理临床工作过程需要,基础护理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基”知识,待进入临床能完成基本护理工作,处理临床基础护理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临床需要,学校骨干教师与临床专家合作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与解构。如门诊中可侧重于对生命体征的测量,预检分诊;急诊则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操作,住院部则根据具体科室不同提炼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使每个学习任务都能涵盖岗位实际工作的内容。

(二)教材开发注重教材之间的有效衔接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医学教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1+X证书等有效衔接,教材之间结构关系更加明确,教材内容中相同知识点尽量不重复出现,教材中关键内容及数据应统一。

(三)教材开发需加强外链资源的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仅依靠一本教材不足以让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过程中,对相关外链资源、音频、视频、最新标准、最新指南、虚拟仿真等开发不能忽视。一是可以为教材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自主学习辅导材料,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力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三是实现“互联网+”与护理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四)教材开发应优化教材开发团队,提升团队信息素养

为实现临床工作过程与教材有机融合,教材开发过程中需要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组建教材开发团队,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发挥临床护理专家的参与作用,共同对护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智能化、“互联网+”等开发立体化教材,以多种方式培训、学习提升教材开发团队的信息素养。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学情特点,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材应该具备其独特性,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对《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应当以培养护生适应护理岗位需要,完成具体护理岗位工作任务,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把“做”变成教学的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材开发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多项教育学理论作为框架,才能科学进行教材设计,最终开发出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容的新型教材。

参考文献:

[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2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8.

[2]许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教材开发[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刘燕萍.中国护理的世纪回眸(四)[J].当代护士,2001(8):12-13.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冯晓丽,李勇.老年照护(初级)[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9.

[6]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作者:康琳 祝青 谢立新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策略 下一篇:行动学习法在高职语文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