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安全隐患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4-29 09:52:26

骑手安全隐患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服务业”的发展,外卖经济逐渐繁荣的同时,外卖骑手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大众所重视。本文研究了当下竞争加剧的行业背景给骑手带来的安全隐患现状并探究了骑手安全隐患的成因,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呼吁各方共同关注骑手安全隐患,促进外卖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外卖骑手;安全隐患;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订餐日益普及,外卖经济逐渐成熟并衍生出新型就业形态,2020年人社保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多种新职业名单,其中外卖骑手(网约配送员)成了“互联网+服务业”衍生出的新职业之一,是连接用户与商家的关键环节。疫情暴发以来,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扩大,竞争加剧,各大外卖平台通过不断压缩骑手配送时间来竞争市场,使得骑手安全隐患问题逐渐跃入大众视野。2021年4月,央视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上映,首期节目记录了人社局副处长王林同志体验当外卖骑手送餐的一天:半天送五单,收入41元,打破了人们对于骑手高薪的认知,同时展现在群众面前的是骑手的安全隐患问题已不容忽视。紧迫的配送时间,堆积的派单、复杂的路况以及道路上巨大的人流量,使得安全隐患问题隐匿在骑手的焦虑与匆忙之下。相较于国外外卖的速度慢价格高,中国的外卖明显更加便利。目前外卖市场上“美团”与“饿了么”两家平大,仅“美团”就有近一千多万外卖骑手每日整装待命,寡头竞争下,两家平台比拼的只能是速度,美团有美团专送,饿了么有蓝骑士,送餐时间从一小时压缩到如今的半小时,虽给用户带来便利,给外卖骑手却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平台对骑手的保障基本缺位。高风险、低保障,这是外卖骑手的现状。为营造良性行业环境,促进外卖经济健康发展,关注骑手安全隐患问题,保障骑手合法权益已经刻不容缓。

一、文献综述

(一)骑手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已经有研究对外卖骑手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充分分析,并将外卖骑手的安全风险归纳为交通事故风险、电动车超标及改装风险、电瓶充电和换电的火灾风险、身心健康风险等几方面。骑手的交通事故率较高,且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骑手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往往不符合交管部门的标准,充电换电也易引起火灾,除此以外,骑手与顾客、商家发生矛盾的事件也屡见不鲜[1]。骑手诸多安全隐患不仅需要引起关注,更需要政府、业界、媒体、学者共同聚焦,合力保障骑手行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平台算法分析

外卖平台的算法是平台机制运作的核心,它不仅能智能调度骑手的送餐时间和路线,同时也能利用大数据积累用户行为资料,形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页,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2]。平台受利于算法,骑手却受困于算法。算法运行的基础是大数据,在对大数据进行捕捉后并反馈,并据此进行优化,在骑手身上表现为送餐时间的不断压缩。骑手为了提高个人配送效率来赚取更多经济利益,选择在原定时间内更快的送达餐品,被缩短的送餐数据被捕捉并反馈到算法中,算法就认为原给定时间充沛,骑手有充足的时间取餐送餐,那么为提高平台整体配送效率,配送时间就被一再压缩,而骑手只能被迫用事故率换取配送率[3]。如此的恶性循环下,骑手早已被困在算法里,平台亟需优化算法,为骑手设置人性化送餐时间,减少骑手事故率。

(三)骑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分析

明确的劳动关系是维护骑手劳动者权益的基础,而新业态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关系尚在明确当中,因此骑手的保障问题仍在不断完善。目前外卖公司的用工形式是外包,将骑手的招聘培训及管理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理论上,平台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第三方公司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为骑手投保缴税;但实际上,外包公司通常将自身定位为“撮合平台”,通过服务合同或协议来逃避雇主的责任[4]。不仅如此,行业内如今更发展出将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来逃避用工风险[5]。平台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但不应钻法律的空子模糊与骑手的劳动关系界限,导致骑手无保障。目前,人社部等八部委已发布关于保障骑手劳动权益的意见,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实,骑手的劳动保障完善将会是时间问题。

二、骑手安全隐患现状分析

(一)交通事故隐患

据交管部门统计,仅深圳半年内骑手违章次数已达万次,上海半年内骑手发生交通事故次数达325起,伤324人,死亡5人。调查数据显示:62%的骑手送餐过程中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可见当今蓬勃发展的外卖经济下,骑手的交通事故隐患已不容忽视。闯红灯、逆行、超速等交通违章行为不仅威胁到骑手自身安全,同时也给其他行人车辆带来危险。

(二)过劳猝死隐患

目前外卖平台多数采用计件制,多劳多得,骑手为赚取更高经济收益,往往过度疲劳送餐。调研显示,五成以上的骑手对这份工作感到身心俱疲,超八成的骑手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最长可达14小时,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的情况居多,这对骑手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仅中国裁判文书网记录在案的骑手过劳导致猝死的情况已有多起,并非个例。

三、骑手产生安全隐患的成因探究

本文仅针对骑手安全隐患中最为普遍广泛发生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探究原因。据调研情况来看,外卖骑手以20-45岁的男性为主,文化程度85%在高中及高中以下,其中高中学历骑手占绝大部分,工龄普遍在5年以内,众包专职骑手为主。我们将骑手基本情况的事故率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均不显著,由此可得,骑手的年龄大小、工龄长短、文化程度高低方面事故率的差异并不显著,并且调研得出骑手的个人安全意识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普遍都会佩戴头盔送餐,个人安全意识较强,因此骑手发生事故的原因还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将事故率与自变量做了回归分析,得出平台对骑手事故率的影响最显著,是导致骑手发生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表现为:

(一)智能调度系统不合理

平台的智能调度系统即算法,是统领全局的重中之重。平台智能调度系统的不合理对骑手的事故率也存在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系统安排的送餐路线不实际,配送时间紧张。大部分骑手接单送餐都是按照平台导航进行,而平台导航规划的配送路线只考虑了送餐时效性,没有考虑实际可行性,例如按交规需要绕路转弯才能到达的店铺,平台导航却显示可逆行直达。在骑手配送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存在引导骑手违反交通规则以提高送餐时效的嫌疑,虽能压缩送餐时间,但平台根本没有考虑到骑手的交通事故隐患。这种不合理的路线规划系统利用骑手赶时间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骑手的交通事故风险。

(二)罚款制度严苛

分析结果显示:平台对骑手拒绝或取消订单以及超时送餐的罚款过高与骑手交通事故隐患有显著影响。64.8%的骑手认为取消平台派单的罚款太高。骑手因故取消平台订单,平台每单将罚款8-10元,而2020年美团百万骑手平均每单的收益仅有4.8元。除此以外,57.6%的骑手认为平台对超时送餐的罚款太高,难以承受。准点率是平台竞争市场份额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骑手的重要考核指标,许多投诉、差评往往是由于超时产生,平台对骑手的罚款依据一部分就是超时率,超时罚款通常为订单收入的40%起,最高可达订单收入的70%。过高的罚款导致骑手不敢超时,面对不合适的订单也不敢取消,因此骑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风驰电掣,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安全隐患。造成骑手超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个人而言,64.2%的骑手送餐时会由于顺路多抢单,造成自己可能来不及配送导致超时的情况。就平台而言,首先是针对骑手准点率的考核指标不严谨,骑手准点率的考核指标本应只考核骑手开始送餐到送达的时间,而实际上,商家出餐到发单以及平台调配人力资源不及时等待接单的时间都由骑手承担,这种考核体系是存在漏洞的。除此以外,骑手反映用户端的送达时间与骑手端的送达时间不一致。例如一位顾客于11点下单,配送时间30分钟,那么顾客端的送达时间在11∶30左右,假设商家10分钟出餐并发单,有骑手在11∶15分接到单,那么骑手端显示的送达时间为11∶45,与顾客端显示的送达时间就有了时间差,骑手必须在15分钟内送到,才不会被顾客投诉超时。这种顾客说超时但骑手说没有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点外卖时很常见,平台将矛盾转移到消费者和骑手之间,这对外卖骑手来说是不公平的。由此可见,平台的整体机制都想要提高配送效率,压缩配送时间,但却通过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来压迫外卖骑手,迫使骑手通过闯红灯、超速、逆行、占道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来节省送餐时间,长期如此,不仅会加大骑手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同时也会加大整个外卖行业压迫骑手以压缩配送时间的恶性竞争。

四、骑手安全隐患对策建议

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的五个模块进行管理,减少骑手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提高骑手的保障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建议。

(一)提高招聘要求

外卖骑手作为新职业网约配送员的一种,平台的招聘要求也应符合国家发布的相关技能标准。此外,平台既与外包公司合作招聘骑手,应督促外包公司提高招聘要求,骑手应具有最基本的非机动车驾驶证,面试时可设置交通安全考核,通过者方能录取,个人交通法规意识较差的面试者应不予录用。对于自行购买送餐工具的骑手,入职前,平台相关人员应对其车况进行检查,符合交管部门规定标准者方能入职。

(二)提高培训要求

对骑手的培训可分为入职前培训以及入职后日常培训。入职前培训可参考招聘过程中的安全培训。关于入职后日常培训管理,平台应加强早会培训效度,将安全意识培训纳入晨会动员中,每周或月可进行一次安全意识考核,并可联合交管部门进行定期线上或线下的安全教育讲座,将安全意识贯穿始终。

(三)改善绩效考核机制

平台对骑手的现有考核机制过于严苛而且不严谨,对骑手准点率的考核指标应该剔除非骑手送餐时间以外消耗的时间。当恶劣天气等客观上影响骑手绩效的因素出现时,平台应适当放宽对骑手的考核标准,采用积分制,出现差评、投诉等情况扣除骑手积分,积分低于合格线后再处罚;同时优化申诉渠道,使骑手绩效被误判时上诉有门。此外,平台应追加交通违章或事故率作为新考核标准,不能只追求骑手送餐效率,同时也应该注重骑手的个人安全。

(四)优化薪酬福利管理

平台应优化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奖惩制度。对于超时、取消或拒绝订单、差评等情况,平台应了解实际情况判定为骑手责任之后,根据骑手实际收入情况设置罚款金额,如美团微笑行动未达标罚款上百元的情况应减少发生。除降低罚款整体额度外,平台也可以对交通违章事故率等考核指标达标的骑手进行奖励,来激励骑手送餐途中遵守交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平台每单应设置补贴,不可做表面功夫,补贴应切实落到骑手收入当中。

(五)劳动关系管理

平台既已选择与外包公司合作招聘并管理骑手,虽然在法律层面转移了自身用工风险,但道德上理应对外包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外包公司不是空壳,有为骑手提供保障的水平,履行平台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响应政府部门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的意见,平台或第三方外包公司要尽快为外卖骑手购买社会保险,切实维护骑手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吕慧,郑雪,郭利.外卖“骑手”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职业安全,2021(10):72-74.

[2]师一宁.技术哲学视野下美团外卖算法的人机关系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4):42-44.

[3]邹开亮,陈梦如.算法控制下“网约工”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6):44-48+93.

[4]贾伟.给“外卖骑手们”一个明确的劳动关系[N].河北日报,2021-11-05(03).

[5]银昕.外卖骑手劳动保障现状调查[J].法人,2021(11):59-61.

[6]李伟.为何他们仍用命在飞驰[N].闽南日报,2021-08-26(03).

[7]赵碧.多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外卖骑手权益[N].中国产经新闻,2021-08-07(02).

作者:刘永琪 李爽爽 张洺瑞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上一篇:茶园夏季绿肥品种种植技术研究 下一篇: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