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阅读指导方法

时间:2022-04-14 10:58:47

幼儿自主阅读指导方法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方向探索3~6岁是幼儿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技能,引导幼儿逐渐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思考,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这对幼儿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不仅可以让幼儿享受读书的乐趣,还可以帮助幼儿发现更好的自己。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的自主阅读行为

(一)让幼儿爱读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中四班教师把原来的教师办公区撤掉,添上了地垫、软沙发、小桌椅、书橱、书架以及数量众多的图画书,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敞、温馨的阅读区。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历,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开放、宽松、丰富的阅读环境,以支持幼儿的自主阅读行为。在阅读区中,幼儿可以选择各种绘本图书,还可以查阅部分杂志、报纸。他们可以随手拿取纸笔,和教师一起翻阅书籍、共同成长。这种共读共享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在无形中给幼儿营造了多彩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习惯,充分挖掘和拓展教育资源,利用各种各样的读写材料,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同伴、教师一起自由阅读。

(二)让幼儿会读

从小班开始,大二班的幼儿就开始尝试写日记了。在第一学期,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图形和符号等形式,鼓励幼儿自主记录自己的阅读状态和阅读内容。教师会及时抓拍幼儿的阅读细节,记录幼儿之间交流的过程,将其制成新的阅读图册。在第二学期,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在图册上添画自己的想法,丰富了图册的内容。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尝试绘制阅读笔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支持幼儿共制绘本日记,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收获。在幼儿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后,教师可以提高阅读的要求,拓展幼儿的记录内容,让幼儿记录自己每日读了什么、和谁一起读的、自己有什么想法等。根据幼儿的实际书写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口述或自己文字记录,也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建立“亲子阅读循环日记”,丰富幼儿的阅读方式,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家委会一起对图画书进行登记、编号,一起设计幼儿自助借阅记录表,培养幼儿自主借书、主动登记、按时归还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阅读交流群等方式,上传一些亲子阅读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用语音或视频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家长既可以分享教育观、阅读观,增进自己对自主阅读、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等概念的认识,又可以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模式,采用亲子阅读、同伴共读、循环阅读、反刍式阅读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增强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让幼儿深读

中一班的自然角养了三只小乌龟。教师搜集了与小乌龟有关的图画书,将其投放在阅读角,鼓励幼儿自由翻阅,为幼儿营造了生动、真实的阅读情境,锻炼了幼儿自主发现的能力。在科学区,幼儿对光和影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提供了《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在语言区,幼儿在讨论成语的由来和内容,于是教师找来了《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图画书,帮助幼儿了解成语的内涵,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阅读活动的形象性、情境性和及时性。

二、丰富自主阅读形式,推动幼儿自主阅读行为发展

(一)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笔者发现,小班幼儿喜欢内容浅显、韵律感强、情节反复、角色形象分明的绘本;中班幼儿涉及范围较广,他们喜欢故事情节曲折、画面层次丰富、角色形象多样的图画书;大班幼儿开始关注科学类、数学类的读本,他们喜欢探究,偏好一些情节丰富、互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读本,对一些情感类图画书有自己的认识。因此,在设置阅读环境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支持幼儿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为幼儿投放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鼓励家长拓展幼儿的阅读内容,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灵活地更换不同的图画书内容。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

(二)融合多种阅读方法,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的形式

教师可以结合园本课程的内容,采用大带小、老带新的活动形式,鼓励幼儿之间进行混龄、混班阅读,丰富幼儿的阅读内容,增加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引导幼儿感悟成长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充分挖掘周边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引导幼儿走进市区的图书馆或博物馆,拓宽幼儿的阅读空间。幼儿园可以开设“图书跳蚤市场”专栏,鼓励幼儿家长分享闲置的图书,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的资源,让幼儿之间分享阅读、分享智慧。

(三)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幼儿相互交流阅读成果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理解阅读内容,让幼儿联系日常生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空间。教师可以延伸幼儿自创场景、自制材料、自选角色,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再现阅读内容,支持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一)强调“先行引领”

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好的图画书是生动地、真实地再现幼儿自己的样子。图画书不仅是教育资源、活动线索,更是幼儿的成长需要、学习载体。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充分了解幼儿图画书的特点,搜集周边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源,给予幼儿积极的、有效的反馈,推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关注幼儿”

教师要从幼儿的原有经验出发,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需求,在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适时参与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挖掘阅读的价值,为幼儿提供恰当的阅读指导,突出幼儿阅读的主体地位。

(三)注意“适度留白”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扮演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陪伴者,不过多干涉幼儿的阅读过程,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交流,为幼儿构建分享式、合作式的阅读平台,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例如,部分图画书意境深远,角色内涵丰富,故事结构巧妙。教师要“适度留白”,给予幼儿自由想象、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感受文字以及画面的美,给予幼儿自主感悟、自由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

四、利用家园共育的合力,为幼儿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

一是思想先行,让阅读成为共识。教师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儿园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各种家园活动,为亲子阅读提供科学的指导,提升亲子阅读的效果。二是活动推进,让阅读成为行动。笔者所在幼儿园定期举行了“阅读节”,展示了优秀的亲子阅读成果,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热心家长“讲故事素材”等环节,不断拓展了亲子阅读的途径,加深了家长对阅读的理解,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三是持之以恒,让阅读成为习惯。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家长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幼儿营造温馨、丰富的阅读环境,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内容与方式,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总的来说,教师要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的技巧,拓展幼儿的阅读空间,利用家园共育等方式,提升幼儿自主阅读的效果。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丰富幼儿自主阅读的内容,帮助幼儿积累认读经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张丽

上一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方向 下一篇:语文教研如何教会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