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途径

时间:2022-01-05 10:45:24

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途径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涉及范围更为广泛,人和信息可实现快速接触和飞速传递。在这一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传统工作模式都有显著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工作也不例外。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图书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亟需进行改革和完善。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需要迎合时展的要求,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文章重点分析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并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创新工作内容,包括完善管理系统,应用多样化及智能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等。同时分析现阶段特殊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的合理变化。确保高校图书馆图书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价值。现就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创新途径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创新途径

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即传承和创新,而传承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只有有效阅读才能达到传承和发扬知识的目的。我国逐渐迈入新媒体时代,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具有时效性、综合性、复合性的传播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获取阅读信息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图书馆。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推广图书馆阅读的有效策略,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习惯不好、阅读行为平庸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传统纸质传媒和新媒体数据信息中心,是当代大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组织推广阅读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激发,对其阅读行为进一步引导,对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培养,把自身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变革,抓住此次的发展时机,对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利用主动服务替代传统的被动服务,显著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图书馆的实际价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效果及质量。

1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建设工作中图书馆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文化建设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1高校图书馆属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从文献需求层面来看,人们的角色和图书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对图书文献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教育层面需求。高校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中众多的师生对于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需求较大,因此对于图书和文献有较大的需求。同时,对于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创新来说,图书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众多的历史和现代文献,是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

1.2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成果体现

高校图书馆最为重要的功能主要是保存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封建社会时,社会和信息较为分散,图书和书籍获取较为困难。但是在古代,仍建有藏书楼,这个和现代的图书馆功能类似,属于现代图书馆的早期形态。主要作用为收藏图书和文献,但是通常情况并不对大众开放,仅能够实现保存人类文化成果的功能。后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图书的获取和使用更加便利,因此图书馆的大众属性更加凸显。

1.3高校图书馆推动知识创新的源动力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机构,高校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及能力,而新时代素质教育也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重视培养并强化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大学生想要完成技术学习和创新,搜集并掌握信息是关键环节。高校图书馆则可发挥其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推动实现知识创新。

1.4高校图书馆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

高校图书馆中有着丰富且高价值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文化及信息宝库。其包含的信息具有超前性,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基础。现代社会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文化交流和知识获取更为快捷,还可实现多渠道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具备多元化文化性质。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图书馆文化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心灵,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可以理解为,高校图书馆属于科研实践的有效辅助,能够为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经验形成提供必备基础。

2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现状分析

2.1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具体指的是利用下多瑙河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对图书的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及自愿共享化,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和快捷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资料共享,更快搜索到图书或获取资料,提升图书馆资料的使用效率。通过实现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提升图书资料综合管理工作效率,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从而确保高校图书馆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更高要求,实现自身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2.2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仍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并未意识到图书资料的重要作用和内涵属性。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缺乏工作改革意识,导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但是工作效率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不足,因此人员对于现阶段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无法适应。书籍的借阅虽然引入先进设备,但是人员掌握和推广普及意识不足,因此影响其价值体现。图书馆管理人员思想存在一定局限,重视藏书但是轻利用,未能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人员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性,对工作开展极为不利。被动开展工作会导致图书馆的发展无法迎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导致学生逐渐远离。同时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专业人员,但是此类人员明显缺乏,会影响信息化工作建设的开展。

3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创新策略

3.1积极引入图书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工作创新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极为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基础。在进行工作管理时,合理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图书智能化管理,能够优化图书馆工作。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图书采编、借还管理、图书检索、读者信息汇总等。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工作流程多且烦躁,需要人工进行图书借阅和归还,书籍查找速度慢,图书规划后有缺页、脏污等问题。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能够进行图书信息的编目、归类、分析及汇总,从而能够简化图书的阅读、借出和归还过程,提高借书便利性,也能减低工作人员工作量,确切提升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能够快捷、合理地利用图书资源。

3.2完善图书信息化管理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服务多样化及自动化

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将传统纸质书籍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对原有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和优化。比如针对珍惜的文献资料,纸质保存难度大,大量借阅后会对其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利用计算机将文献数字化处理,并制成电子书提供给读者,既能满足借阅要求,还能更好保存珍惜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孤本,为了良好保存无法实现借阅,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能够让更多的人进行观摩和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其价值。现阶段,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学生仍然习惯纸质阅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更加偏爱电子阅读。图书馆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变化,通过建立移动图书馆,学生和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或是电子设备实现网上阅读或是听书等模式,可拓宽图书服务面。另外,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目标图书的搜索、预约或是借阅,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图书阅读方式有了明显变化,但是服务质量需要始终如一,即便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实现智能化和多样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化系统实现个性化服务,但是工作人员仍要注意尽量满足学生及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激发其阅读积极性。在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纸质资料借阅优先,因此需要更加合理开放电子图书和线上图书。例如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组织全面抗疫听书打卡活动,针对毕业生的需求推荐阅读,例如引入《互联网+创业必读》等优秀的创业作品。确定返校日期后,提前开通网络预约借书服务,能够在返校前为学生提前准备好需求书籍,并安排好配送服务,满足学生阅读需求。

3.3合理利用大数据提高图书信息化管理能力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兴趣信息资源来源十分广泛,例如用户注册信息、访问记录、咨询记录、搜索记录等。这些数据中包含大量有效信息,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能够了解客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需要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协同利用,实现信息互补,能够更客观地分析数据,获取数据的共性,最终获得潜在的客户行为特征,并进行专业分析预测未来,形成需求导向,明确数字资源的建设方向。如果长期开展客户行为信息的跟踪和分析,能够更好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图书资源。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客户对信息需求质量要求有了显著提升,希望通过聚合数字资源使其迅速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及时转变思想,创建语义关联体系,将搜集到的数字资源纳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中,从而实现聚合数字资源。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完成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能够统一管理平台检索其他数据库中的信息,并有效聚合和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更深层次的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主流技术,例如云计算、Hadoop技术、关系型数据库等处理海量的信息,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数据基础。可以理解为,聚合是一个综合过程,通过信息资源的融合和整合,挖掘其中的数据信息,最终实现发现知识的目的,对资源进行深度聚合,既是形成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过程,聚合后能够将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数据资源提供给读者。

3.4图书信息化管理重视提升服务个性化

进入信息时代后,高校图书馆需要及时改变服务理念,将准确和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主动、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用户,同时还能够提供增值服务,显著提升用户的满意程度。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的动态操作行为,对用户的行为变化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其转变为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能够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有效参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型主动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要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主动满足,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主动预测服务和个性化针对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综合分析本校的重点科目、教学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或是名师和专家等,构架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信息馆,并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社会中的相关信息,通过采集、分析和处理一系列的环节合成新的信息资源,将其纳入特色的数字资源信息馆中,丰富馆藏信息。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目前的主流沟通工具实现和用户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微信、微博、调查问卷等形式。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还能根据沟通情况分析用户需求,不断完善和革新数字资源服务工作,实现个性化服务。同时学校需要鼓励大学生多阅读纸质图书,定期活动,利用百日读书活动、图书检索比赛、老书新探等,提升大学生读书积极性,恢复对纸质图书的兴趣。图书馆进行推广阅读活动的基础条件是把阅读服务平台搭建好。利用新媒体对传统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进行改革和优化,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图书馆推广阅读活动中,能够帮助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4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会增加工作强度影响工作效率。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思想,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图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确保工作满足新时期多样化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替代人工完成各种繁琐且复杂的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大数据、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促进服务形式变化,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高校图书馆能够高效服务师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淑兰.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短板与创新研究[J].今日财富,2019(08):189.

[2]邓新龙.网络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5):64-65.

[3]江俊英.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157-159.

[4]戴彦.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8):18-19,22.

[5]高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2):178-179.

[6]梁文辉.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创新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13):102.

作者:仰国维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一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难点及策略 下一篇:国有教育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