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

时间:2022-12-03 11:30:14

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

[摘要]“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而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评价效能影响着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互联网+”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和反馈机制正在发生转变,传统教育评价体系必然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互联网+”模式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开发。论文通过回顾教育评价体系发展历程,精准聚焦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理论研究盲区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基于四位一体提出“互联网+”模式下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监测体系及完善路径,以期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健康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应运而生,信息传播方式和反馈机制随之发生了改变,基于“互联网+”模式开展在线学习及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引发了教学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1]。“互联网+”模式视阈下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开发,特别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评价效能影响着医学生培养质量和临床实践能力。

二、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总结性评价。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总结性评价(又称结果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被广泛应用于选拔性考试。而在医学高等教育实践中,以分数为导向、专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弊端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侧重基础知识考察,无法对学生整体素质作出评价,易导致学生被动“沉浸”于应试教育,抑制创造性思维发展,阻碍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限制教师知识讲授范围。教师以考试结果为教学目标,重视应试技巧,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强调考点知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掌握。(二)第二阶段:传统形成性评价。1967年,M.Scriven率先对形成性评价作出明确定义: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和完成后,查找并评议教育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并及时向授课教师进行反馈,帮助授课教师精准聚焦教学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活动质量[2]。随后在《HandbookonFormativeandSummativeEvaluationofStudentLearning》一书中布鲁姆(B.S.Bloom)提出:监测学生学习过程,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来修正教学计划,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以实现学生个人学习目标[3]。如今“形成性评价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观点已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被认为是目前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手段之一。(三)第三阶段:“互联网+”教育评价。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应运而生,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互联网+”模式开展在线学习及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引发了教学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1.无纸化。传统形成性评价采用现场提问、作业提交、阶段测试、学习档案等方式,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时间成本。如今基于题库技术实施的形成性评价,不仅节约了纸张和油墨等材料,还将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从原来繁重的排版、印刷、搬运、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2.时效化。特别是我国临床本科教育,因医学卫生人才的紧缺和社会教育资源不足而形成的大班教学模式。以前,课后作业“布置—提交—批改”周期较长,课堂提问只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样本量太少,无法全面、及时了解授课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如今,移动互联技术引领教育评价时效化变革,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也打破学生自评互评的时间和地点限制。3.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原本只能局限于单一维度的评价活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如虚拟仿真实验使实验操作可以被多次重复,针对每个学生建立过程档案,记录学生实验操作全程[4]。此外,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等方面的学习相关素养可以通过行为数据进行观测,有效助推教育评价科学多元化发展。

三、我国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理论研究匮乏,无法引领教育评价创新发展。我国形成性评价研究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CSSCI来源期刊相关主题论文,截止2019年4月25日,仅检索出35篇相关文献,将广告、病案、循证、绩效等与教学评价无关的文献人工剔除后,仅有3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医学本科教育评价[5-7],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极度匮乏。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理论研究基础同样不容乐观,无法支撑和引领教育评价创新发展。(二)过度强调形式化,评价效度、信度、深度、广度不够理想。1.效度。国内形成性评价往往被当作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或是单纯作为期末成绩的补充。另外对于自我学习评价、伙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含有明显主观意愿的评价方式效度较低。2.信度。由于被评价样本过少,不能代表整体的实际情况,反馈信息常常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由于附加有相应处罚,或者据此发放物质奖励。这些往往会干扰评价结果,让被评价者因为奖励和处罚,而采取舞弊行为,导致反馈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8]。3.广度。认知能力、自我能力以及人际能力为21世纪学生应该具有的三大核心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形成性评价重心依然局限于认知能力的评价,仅有少量关于人际交流能力的评价,多数相关研究往往忽略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察和评价[9]。4.深度。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已经学会的知识发散和类比,用以学习新知识或解决类似情境下的其他问题,需要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加工,但我国高校目前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更注重知识记忆层度。(三)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阻碍形成性评价创新发展。一是,由于我国现有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限制,阻碍形成性评价的开展。二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倾向于总结性评价结果,导致形成性评价与外部认可还存在割裂。三是,目前多数高校形成性评价管理效能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管理制度体系混乱,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

四、“互联网+”模式下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完善路径

(一)加强本科教育评估基础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应从思想上对形成性评价给予高度重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就是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强化形成性评价理论研究与创新驱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出现,未来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相关研究也必然会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教育评价也应该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支撑。(二)构建四位一体监测体系,保障形成性评价科学有序。1.效度。高效的形成性评价需要拓展评价主体,形成完整统一的评价体系。如此得到的数据才能相互支撑,不会受到评价主体的主观意愿所影响。同时将个体素养、经历、情感具体化,借助具体任务,准确完整记录任务中的表现,并转化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和表现。2.信度。必须要坚持重点知识全覆盖,课堂内学生全覆盖,以确保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结果并非来自于极少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优等生,避免教师对掌握程度产生片面性误判,不能真正达到根据反馈结果修正教学的目的。3.广度。评价的学生大量详实的在线活动数据和基于移动互联终端的数据反馈,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浏览相关内容的停留时长和个人活动空间,可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取向、未来职业规划、还能观察学生学习状态下的注意力保持情况。4.深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记忆负担大大降低,应该深入到高阶思维能力层面。巴尼特认为,高等教育需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取向所在[10]。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其应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和挑战,这也是21世纪核心素养尤为强调的[11]。(三)打破传统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形成性评价内生动力。一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二是,强化人力资源配置,打造形成性评价人才团队。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更加关注评价反馈,更加重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教师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至关重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及相关院系应形成合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形成性评价水平。

五、结语

评价的关键在于希望,根本目标是创造未来,鉴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评价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文章立足我国“健康中国”和“互联网+”两大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既要兜住底线、保障合格,又要追求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精准聚焦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理论研究盲区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四位一体提出了“互联网+”模式下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监测体系及完善路径,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星.开放教育网络学习测评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7):69-76.

[2]ScrivenM.TheMethodologyofEvaluation[M]//TylerRW,etal.PerspectivesinEvaluation.Chicago,IL:RandMcNally,1967:39-83.

[3]BLOOMBS,etal.HandbookonFormativeandSummativeEvaluationofStudentLearning[M].NewYork:McGraw-Hill,1971:1.

[4]文孟飞,刘伟荣,叶征.基于自动聚类和集成学习的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18(3):74-82.

[5]朱小康,伍叶,章志红,等.高校网络教学TQM质量监控体系应用研究———以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网络教学管理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6):35-42.

[6]吕晓燕,刘继斌,吴燕萍.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1):48-49.

[7]张其鹏,罗德刚,暴海燕.基于网络的医学内容服务平台———医学教育考试网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与出版,2009(1):47-49.

[8]杨金来.基于网络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3):72-77.

[9]孙妍妍,祝智庭.以深度学习培养21世纪技能———美国《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在21世纪发展可迁移的知识与技能》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9-18.

[10]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译序1-12.

[11]李超.高校学生评价变革进展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7):105-117.

作者:刘恒 沈洋 周万津 杨颖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教务处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一篇:文化艺术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下一篇: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思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