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时间:2022-11-25 11:00:58

融媒体背景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之下,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融媒体民俗文化传播可以说是当前互联网中的一种自媒体形式,如果能利用好这一时代背景,那么就能为民族文化传播打开新路径,创造新思路,使我国的民俗文化获得更多的发展与弘扬。海南省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丰富的海产资源和热带气候,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实则,海南民俗在不停推动海南省的发展,也是民间艺术和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海南民俗文化可以借助着旅游大省的优势,而走向世界。海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播必须要抓紧新时代下的融媒体背景,以及现阶段媒体传播的特征,结合省内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文化,制定一套完成、科学的传播策略,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引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部,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更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在南海航线中的重要站点。现阶段,海南省作为我国新时代丝绸之路的五个省份之一。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海南省的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交互性、融汇性的特点。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我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海南省的独特名片。在融媒体背景的影响下,民俗文化的推广已经被打开了新的传播路径,无论是文化推广中的对象还是环境,以及推广渠道和推广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变。然而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提升海南省形象的同时,还能为文化产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的优势

(一)实现传播主体多元化

按照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省的民俗文化传播方式要依靠政府部门和民间艺术组织,以及民俗文化发展者,这三者在不同角度上维护着民俗文化,推动对外传播。海南省的政府部门主要以文化走出省内为传播路线,民间艺术组织集结了大量的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发展者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播过程中。在现实中的推动环节中,三者往往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几年,海南民俗文化借助不同力量实现了产业发展,并且在传播势头上来看,是不容小觑的。随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俗文化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特点,给民俗文化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直观、良好的表达形式,以及强大的互动性,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等等。而且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受益群众可实现分类,并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宣传,提升了民俗文化的普及效果。融媒体还能为人们提供重复观看的功能,延续了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和空间性,最大程度发挥了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价值,可以说融媒体是一种“病毒式”的宣传、推广路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计算机用户转战到了移动终端,再加上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不断地改革换代,手机、iPad、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户在这种移动终端的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活跃度明显提高,网民的数量持续增加。再加上5G的问世,融媒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介质,并且有广播、书刊、电视等传统媒介作为支持,无论是信息内容的丰富度还是传播速度,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二)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在以融媒体为背景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人们的信息接收状态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表现出了实时性和任意性。以人人都熟悉的一款软件“微信”为例,这是腾讯公司的主打产品,更是人们日常交流、互动离不开的一项移动终端APP,只要移动终端保持电量和网络,就能在微信上获取各类资源。微信中有一个模块的产品“朋友圈”,更能让好友之间互相分享民俗文化,只要对方拿出手机,就能够查阅到整个好友圈之内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是现阶段的民俗文化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人们接受实时信息、了解政治新闻、学习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价值意义。

(三)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融媒体虽然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但是却能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终端逐渐朝着5G靠近,移动时代下人们无论是在舆论导向、信息传播还是生活学习上,都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定义,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重组上新,影响构建了当前时代言论场合的生态格局,超越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代表着融媒体时代已经落地。由于移动的便捷性和时效性,逐渐展现出了微型通信的特征,成为通信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融媒体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值得提起的就是对民俗文化传播效率的推动。在融媒体时代,传播内容不仅追求新颖性和时效性,还强调了短、快、平的特点。很多民俗文化的引爆时间不会超过一天,如果在媒体上经过推广后引爆,还会比以往的50%增加30%左右,五天内即可达到引爆率的88%。由此可见,融媒体的各项形式都在强调民俗文化传播途径的微妙之处,只要内容精致,信息量大,就越容易获得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进而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基于本土文化培育海南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

在海南地区,要想使民族艺术、技艺、民俗文化以及衍生产品引入人文资源,都离不开当地人民的纯手工劳动。以海南地区独有的黎锦为例,这种料子不仅制作过程较难,而且还需要劳动力进行长时间的设计和调整,才能得到最为理想的形态,而且这种劳动付出,往往很难得到同等的经济回报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民俗技艺。其次,虽然传承人具有独一无二的民俗技艺,但是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化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当地的主管部门必须要培育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为民俗文化、技艺提供传播基金,支持当地的民间组织、博物馆等利用新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帮助基层的技艺传承人,并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向他们展现,为生产力和劳动力注入新鲜血脉,实现民俗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解决生产消费不对等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位的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才能激发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让海南民俗文化有序、健康、稳定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技术手段

如果在融媒体背景下对海南的三月三、军坡节等民俗文化进行推广,不仅能让海南省的当地居民为民俗文化自豪,还能使游客和外来人口体验丰富的黎族、苗族传统风俗文化。如果能充分借助融媒体背景塑造新时代的海南民俗文化形象,那么对传承、推广海南民俗文化,促进海南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以海南黎族的民俗节日三月三为例,这个节日可能外地或者北方的朋友没有了解过,或者说有所耳闻,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文化是什么。其实这个节日是在海南省非常有纪念意义和传承民俗文化意义的节日,包含了海南省各个地区的黎族文化。根据真实调查能够发现,很多来到海南省旅游的朋友曾经都被这一节日的活跃度所吸引,而且对于海南黎族民俗文化也有所认知,但是又不完全了解。因此,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民俗文化传播手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当地的图书馆、民族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不仅要充分展现出传统推广模式的优势,还要融入新的现代化技术来加大宣传。首要目标是把海南民族文化推广到全国,随后的目标则是把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推广到国际文化中,甚至还可以朝着申请非遗作为发展方向,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拓展海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播,为海南省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当地人民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通过走到现场的直播进行展示,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视觉和听觉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并对海南民间技艺以及一些衍生的产品形成初步了解。另外,代表文化传播的优秀主播,还可以通过直播积极与网民互动,分享自己亲临现场的体验感,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融媒体背景下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途径,未来几年内,AR和VR技术一定会成为新的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同时,人们还能在评论区与其他的受众群众交流互动,或者与传播者和民俗文化继承者进行交流,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民俗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感受,真正了解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这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不仅为海南省民俗文化传播打开了新思路和新路径,还为海南地区的民俗技艺、衍生产品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空间。

(三)结合文化差异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如何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实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是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真实的网络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平台,是当前人们了解民俗文化的主要渠道,将近80%的人们都通过融媒体来获取信息。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平台的在线观看人数,积累观看用户的大数据,逐渐形成有效的客户群体。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不仅有针对性的特点,还是一种结合文化差异的科学传播方式,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海南省的文化魅力。

四、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5G时代,如果海南省的文化部门、民间艺术组织和民俗文化传承人能够充分利用融媒体背景中的现代化推广和传播方式,那么不仅能使本地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还能使民俗文化被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民俗文化发展、传承、保护的同时,为海南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珍.基于融媒体的民俗文化传播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9):50-51.

[2]李婷玉,袁沁,窦川川.浅析融媒体环境下中医香疗文化传播[J].环球市场,2019(34):276.

[3]张武桥,黄永林.移动互联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5):145-151.

[4]程辉.新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战线,2014(12):222-223.

作者:刘量李仕友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上一篇: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 下一篇:民事诉讼证人证言采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