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学课程思政设计研究

时间:2022-11-18 10:57:42

内科护理学教学课程思政设计研究

摘要: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将“诠释南丁格尔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遵循职业行为准则,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提高专业创新能力”等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内科护理学;中职;教学设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等[2-3]。卫生类中职学校可以借助课程思政的契机,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中,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目标。为了提高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首先要解决内科护理学课程需要融合什么、如何有机融合的问题,所以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深挖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引入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中职内科护理学核心内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素材见表1。

1诠释南丁格尔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即将走向护理岗位的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史,教师要将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和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人生经历普及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英国人南丁格尔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首创护理工作先河,她不顾个人安危,在战地以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伤兵服务,此后南丁格尔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护理事业。南丁格尔精神就是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对待和照顾每一位病人。如今,南丁格尔是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南丁格尔精神也成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2021年已经82岁高龄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李桂美护士长仍坚守岗位,而“桂美精神”也成为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为了减轻病人痛苦,用手为病人一点一点地抠出干结的大便;曾不顾个人安危给流行性脑膜炎患儿口对口做人工呼吸[2]。她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工作下去……”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不仅激励学生勤奋好学,也鞭策着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这些事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护理职业精神。

2遵循职业行为准则,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专家陈灏珠院士以及中国现代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院士为例,时刻提醒学生遵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等职业行为准则。回望陈灏珠院士的医学道路,从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心肌梗死”医学名词,到完成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再到首次使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并取得成功。陈灏珠院士说:“我深深地热爱着医学事业,作为一名人民医生,我很骄傲;我无悔自己的从医选择,也很荣幸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医学发展与进步。”林巧稚院士把自己的时间和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妇产科事业,她曾说,“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重温这些发自肺腑的语录会给学生极大的鼓舞,为他们指引了医学道路上努力的方向。陈灏珠院士和林巧稚院士对医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克己奉公、责任担当的职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3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现行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影响逐步显现。现代医学不仅是缓解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关注对人的尊重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它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健康、生命、需求、权利、尊严、人格以及价值等方面的关注[5]。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有助于提高其医学职业道德修养。例如肺结核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其传染性,常常使患有肺结核的病人感到焦虑、悲观、孤独无助,甚至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因此护士在做好消毒隔离的同时,还要关心爱护他们,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多与他们沟通,耐心倾听并回应他们的需求,帮助病人进行心理调节,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会剧烈胸痛,病人常有烦躁不安、濒死感,易产生恐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其心理支持,耐心简要地解释疾病治疗过程及如何配合治疗,缓解病人的恐惧心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护理中,由于股动脉穿刺下肢活动受限,病人需卧床休息,自理生活的能力下降,常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因此术后要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回应并给予其帮助,安抚病人的情绪。对于病人术后在床旁排大小便的问题,应注意给病人创建较封闭的环境,保护病人隐私,关注病人因排便方式改变而出现的情绪变化。因此,在医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性出发,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怀[5]。

4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提高专业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护理专业领域也在持续发展,现代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出现,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例如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虽然药物研发灵感来自中医药古典文献,但起初研发过程很艰辛,屠呦呦和同事阅读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收集上千个方药进行了多次实验,但结果却令人沮丧。“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终于有一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夜以继日反复进行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屠呦呦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医学未知领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精神,激励着学生敢于开拓创新,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以推动护理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

5结语

根据中职内科护理学特点,借助课程思政的契机,引入生活中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素材,深挖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6]。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作者:陈燕 季秋霞 冯小兵 符明浪 杨飞飞 单位: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

上一篇: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办公楼地下室冷冻机房噪声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