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机制在事业单位人事的影响

时间:2022-09-14 11:16:47

养老金并轨机制在事业单位人事的影响

一、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的背景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1951年,目前已基本形成企业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养老、农村社会养老三元并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因多方面原因,一直以来发展较滞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打破企业和机关事业养老“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2005年1月,国务院发文,自2014年10月起,对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进行改革,旨在解决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分立带来的不公,以适应机关事业分类改革的需要。

二、养老改革后待遇计发的主要变化

2014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人员按照参加工作和退休时间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分别指改革前退休、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和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对于退休中人,设置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两种办法比对,保低限高。新老办法计发规则如下表1:根据新老办法计发规则,改革前,退休费是按照本人在职时基本工资打折计算,计发比例与工龄段挂钩且35年封顶,增长较慢,前后年间差异不大。而改革后,工作人员在职时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退休时按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发放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总体来说有三个显著的差异:1.与退休时社平工资挂钩,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根据养老保险新办法计发公式,社平工资成为影响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因素,社平工资逐年增长,会带动养老金增长,前后两年退休的同类人员,由于社平工资不同,养老金也会不同。以北京市为例,2014-2019年,社平工资从6463元增长至9910元,年均增幅约9%。因此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员,即使职务相同,缴费年限相近,养老金也会不同。2.与实际缴费年限挂钩,多缴多得。与老办法计发待遇时工龄35年封顶不同,改革后打破了35年的上限,每一年的工龄都会计入,因此工龄变得更“值钱”。相同职务职级且同一年退休的人,全部工龄每多一年,养老金水平也会有所增加。3.与缴费水平挂钩,多缴多得。同年退休、相同职务职级且工龄相同的人员,如果在职期间缴费水平不同,则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累积额不同,同时缴费水平还会影响缴费指数。因此在职期间缴费水平越高,则养老金越高,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同单位职务职级较低人员养老金反而更高的情况。

三、养老改革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启示

机关事业养老改革是继2006年工资改革后事业单位劳资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工作者来说,养老改革不仅是劳资模块中一项独立的工作,更与绩效考核、岗位聘任、人事档案等工作密切相关,尤其是退休待遇核定方式变化后,如何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员工今后养老金水平,进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绩效薪酬方面。根据新办法计发规则,同年退休,工龄相近,平均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金额越高,则退休待遇越高,所谓“多缴多得”。从单位层面来说,需要做大收入分配蛋糕,尽可能提高员工收入,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薪酬体系。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虽提出单位可自行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但事实上,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分配仍偏向平均主义,工资结构不够合理、绩效考评不够灵活,年度考核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与薪酬联动,难以形成绩效激励。为此,需要在岗位价值评估、职责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定量考核,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良性发展。(2)争取外部支持,善用“政策红利”。近年来,为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国家和地方层面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如北京市自2010年起对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总量管控,2012年起,加入绩效管理试点的单位,可根据考核结果相应挂钩调整绩效工资总量。2017年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提出经备案后的高层次、科研人员薪酬等可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因此,单位可有针对性地对标政策目标,争取政策支持,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绩效工资总量。2.岗位聘任方面。养老改革前,因没有实际社保缴费,待遇核定主要取决于视同指数(即职务职级高低)。实际缴纳养老金后,待遇核定按照“多缴多得”,职务职级提升就不再是退休待遇提高的唯一条件。目前,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主要分为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类。每类岗位都有严格的职数限制,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晋升通路会比较狭窄和缓慢。一方面,事业单位管理岗可参考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内部设置非领导职务。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虽然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尚未明确,但就单位来说,可对各级别的员工情况进行梳理,根据年限、实绩等作出划分,并与绩效奖金挂钩。另一方面,可对专技岗的部门范围进行拓宽,特别是对管理部门中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合理分配专技职数,有效激励员工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打通另一条晋升路径,稳定员工队伍。3.人事档案方面。新办法计发规则中,每一年工龄都会参与待遇核定的计算,办理退休手续时,需要由单位核定出生日期、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全部工龄等,这些信息主要存于人事档案中,可见其在养老改革工作中的重要性。但随着时展,档案工作在人事工作中有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尤其是年轻人,由于对历史沿革不了解,会给今后待遇核定带来不利。在养老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人事档案工作,发挥好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是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将纸质档案数字化,以有效防止和解决档案自然老化、意外损坏、人为涂改和使用管理不便等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并定期组织分享交流。

四、结语

机关事业养老改革是深化改革、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改革的形势和成效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是在不断调整和更新中趋于完善。而改革的每一步,都会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人事工作者,需要顺应时展,同时也要积极思考,提高自身能力,提前做好各项改革措施的应对,尤其是如何利用好人事工作的组合拳,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员工切身利益,稳定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邵怡兰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分析 下一篇:防喷管与焊径法兰对焊工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