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时间:2022-08-13 10:10:40

大学新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摘要:新闻类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回应国家需求、行业大势、人才需求,因而在当下掀起热潮。但现实中却已出现一些倾向,可能导致其走上歧途。不同类型大学新闻类专业应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找到其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南京大学紧扣研究型大学特征,立足创新、孵化创业,以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的学生实训平台、多维度的成果渠道为重点,在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传媒行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新闻传播人才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为“双创”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随着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参与投入,“双创”教育的重心逐渐触及更深层次的学科建设,乃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重构。新闻类专业作为与社会经济关联密切、实践应用导向较强的学科,处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前沿阵地。然而,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应如何开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南京大学着力构建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模式,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闻类专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新闻类专业作为传媒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新闻媒体队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新闻舆论工作和文化传媒产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在高校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既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之举,也是自身发展的应然之道。这种转型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回应国家层面的期待。这一“新”的格局,要求传统舆论引导方式的整体变革,呼唤新闻专业教育理念内容全面创新,引导学生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行为习惯。二是回应行业发展的大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传媒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新闻类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需要新闻类专业教育以充分的创新意识,超越技术本身去把握媒体融合产品生产的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渗透,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并不断凸显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引擎作用”[2],这就使新闻类专业教育一定程度上还承载了社会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期待。三是回应人才输出的需求。近年来,新闻类专业教育的人才适配度急剧下降,大量毕业生走上非传媒领域岗位,与文化传媒产业的火热现状相比体现出较大反差,反映了新闻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传媒产业转型需求之间的疏离。而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自媒体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它改变了传者、传播渠道以及议程的设置,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了多元化创新”[3],也由此模糊了媒体从业者与用户之间的技术壁垒,专业人员的不可替代性亟待重塑。更有甚者,当今媒介技术超乎想象的更新速度,使新闻专业教育正在教授的媒介技术可能已是“明日黄花”。如何能使学生理性应对不断刷新的媒体市场,克服“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本领恐慌,适应乃至逐渐占据新媒体项目的主导地位,是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高端目标。

二、新闻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外新闻教育已经开始寻求替代性思路,创新创业模式成为不少院校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4]。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理念层面的误区,可能造成新闻专业“双创”教育改革偏离方向。第一,存在将“双创”教育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把“双创”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是国家之需、行业所盼,也是新闻专业教育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双创”教育常常被简化为几门名称中含有创新或创业的课程,只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的选修课程,其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嫁接”而非“融合”。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授的课程主要是传统媒介知识,与“双创”无关;有的教师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组织一些活动或竞赛,只要学生工作方面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自己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学生竞赛获奖就可以了;在一些研究型大学中,更有教师认为“双创”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阶段,而专业教育阶段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究其根本,这反映出不少高校教师没有正确看待专业教育与“双创”的关系,对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事实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不矛盾的,两者不应该成为‘两张皮’”,而应该拧成“一股绳”,“实现‘水融’”[5]。第二,存在将“双创”教育片面曲解为“创业动员”的错误倾向。教育部官方文件指出,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6]。这就启示我们,“双创”教育的改革成果应凝结为人才培养理念的全面更新,而“双创”教育之于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其更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创业项目孵化,过分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创业项目的“上马”数量,目光聚焦只限于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群体,而忽视全体学生“双创”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纵观目前新闻类专业在校生创办的运营项目,基本上只能提供一些技术型或工具型的低端产品,如网页开发、新媒体运营、纪录片拍摄等,持续存活率也不高。参与者虽然能获得直接面对市场的宝贵经验,但却不足以成为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的全部内涵。第三,存在将“双创”教育等同于技术学习和手艺磨炼的错误导向。由于新闻类专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加上媒介融合时代市场对样样皆能的“超级记者”的渴求,致使一些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实训教学,只注重学生媒体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将采、写、编、评、播等基础技能抛诸脑后。由此,学生参与“双创”实践被异化为对多媒体设备使用的依赖,他们对各种编辑软件、音视频制作器材如数家珍,但采写基本功却并不扎实,“内容为王”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受这种工具理性倾向的影响,不少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更加壁垒分明。同时,这种对技术操作的重视,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学生对知识广度、思考深度的提升愿望,使他们不自觉追逐新产品的外观,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最终陷入比文笔不及中文专业、论视野不及历史专业、谈时局不及政治专业,甚至比作品不及艺术院校的尴尬境地。

三、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审视传统专业教育体系,探索构建“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及有效路径。基于此,南京大学明确在融合专业教育基础上开展“双创”教育,尝试构建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理念

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明确要培养面向新时代媒体环境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南大新传院”)结合文化传媒市场需求,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基本路径,即引导学生充分把握传统媒体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成为复合型全媒型人才,进而通过“创业能力”的锻造,力争成为未来新媒体项目的发现者、创造者、主导者。其次,在人才特征上,描摹了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要求。传媒行业需要的全媒型人才,绝不只是各种媒体技术的“操盘手”,而更需要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应该符合以下特征:通专兼备、知行合一,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过硬,胸襟开阔、富有创新能力,具备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学院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原则导向,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伦理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再次,在对象群体上,鲜明地提出要推进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基于培养未来传媒项目领导者的目标,学院没有将对象仅定义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而是推动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创”教育,并充分融合专业教育,把“双创”教育理念贯穿于全部课程体系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力求从人才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突出立足创新、孵化创业的培养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凝聚未来能够站在行业尖端的核心发展优势。

(二)实施路径

在明确理念的基础上,南大新传院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双创”教育的几个误区,以“三多一开”为重点打造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避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学院积蓄了四种教师资源:一是“请进来”,引进媒体精英人才担任全职的实务教师,通过他们传递传媒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以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明确人才需求。二是“走出去”,利用共建学院的资源优势,聘请传媒行业一线翘楚担任学院兼职教师,以其“现身说法”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前沿信息。三是用好“双聘”,促进学院专业师资经历“创新”实战。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创新挑战前沿的传媒领域和机构挂职,在“创新”的实战体验中反思教学与现实存在的脱节问题。四是加大整合力度,凝聚一批创业导师,整合一批有经验、有资源的创业导师,为学院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支持和具体指导,形成融专业教师、业界师资、实务师资、创业导师于一体的多元师资队伍。其次,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糅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凸显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一是专业课程融通理论与实践。为与文化传媒市场接轨,学院专业课程保持着较快的更新速度,突出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关乎采、写、编、评、播等基本技能的课程都必须采风实践,鼓励学生课内学习、课外生产。如《读新闻》课除教授基本技能外,还鼓励学生自发组成编辑部,其音频产品“家书”成为全国首档大学生亲子关系栏目,登陆蜻蜓FM等新媒体平台。二是实验课程贯通课堂与市场。学院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从新闻采编、影像新闻、广告设计、电视编辑等基础型实验室,到网络传播、非线性编辑、DV工作室、模拟广告公司、国际新闻采编等提高型实验室,再到舆情研究、危机传播、计算传播、视觉传播、广告测评等研究型实验室,形成了传媒实验教学研究的集群和现代化的“全媒体中心”。三是以共建链接学界与业界。学院整合业界师资,开设优秀记者讲授案例的《名记者进课堂》、一线编导讲授电视广播节目创作生产的《广电大讲坛》《演播室节目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新闻生产和节目制作实战之中。四是以特色讲堂实现体验与引导。学工条线教师主导开发特色讲堂,包括启蒙导航的“职业导学课程”、创业校友经验分享的“新袖讲坛”、文创专题的“文化创享系列讲座”以及系统辅导的“创业与就业”课程等,引导学生更为明确意识到“双创”教育的实质。再次,搭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训平台。实训是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基础,需要结合学生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和建设。在这一方面,南大新传院推出了很多有开拓性的举措。比如:第一,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面向全体学生推出有必修学分保障的“项目包”,以整合的“未来编辑部”开展工作室式的仿真实训,形成融合新闻采写、视频编播、融媒生产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在运营方式上这些媒体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每个编辑部均设立主编、记者、责编、美工等岗位,并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及审稿,在新闻生产实践中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业务素养和实战水平的培养。第二,扎根基层记录观察的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学院聚焦时代前沿、关注社会民生、配备指导教师,先后策划和组织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调查”“100人的抗战记忆”“丝路文化行记”“寻访百封家书,续写七十华章”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青年学子体验使命担当、传播文化自信。第三,面向不同兴趣学生群体推出各类“训练营计划”,使“双创”理念覆盖全体学生。通过“学术基地班”、创意设计训练营、微电影训练营、文创训练营,以及组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影视戏剧中心、创意营销中心、数字媒体中心等,分别吸引学生参与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等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2016年该院组织学生参与《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在生产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俯身大地的情怀。复次,开拓多维度的成果孵化途径。成果孵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由于付诸实践的创业需要具备多重条件,因此必须开辟多种产品输出渠道,以防止“双创”教育被片面化为创业动员,而使大多数在校生望而却步。与多层次的实训平台相对应,南大新传院为学生的“双创”产品指向多种渠道。一是项目孵化,鼓励学生将学术创新成果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学术基地班课题等,孵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二是竞赛孵化,鼓励学生携带其个人或团队创新作品参加有影响的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大学生记者节等。三是作品孵化,指导学生精心打磨深度报道、纪录片等毕业设计作品。近年来该院与腾讯等业内媒体平台合作,联合推出学生纪录片作品,引发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四是工作室孵化,支持有潜质的学生团队投入创业实战,并把握共建学院的优势推动校企协同,定向培养学生编导、主持人、出镜记者、纪录片策划等专门人才,为学生创业项目成长助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与实证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双创”教育需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应尽可能动员全体专业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二,应立足创新、孵化创业,引导学生放眼行业发展的前景,培养未来媒体项目的领导者,而不应让某些特定媒体技术束缚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第三,需要开辟多种成果孵化途径,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锻造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2]王林生.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7(7):13.

[3]李南.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6).

[4]牛亚琪.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转变和重塑[J].记者摇篮,2020(4):37.

[5]张烁.创新创业,高校怎么教?[N].人民日报,2015-07-09.

[6]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07-04.

作者:范赟 单位:南京大学

上一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探索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网络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