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策略

时间:2022-07-22 09:07:50

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策略

【摘要】国产青春片在过去的十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的改编对于推动国产青春片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个案分析青春题材网络小说被改编的原因和优势,反思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的困境,试图为其未来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青春题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如今,网络小说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文学改编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小说折射出的光影世界给了我们截然不同的视听体验。虽然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文本众多、题材宽泛,但在众多作品中,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却一直引人注目。2000年由金国钊导演的电影《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台湾上映,作为网络小说开山之作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同时又成为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后,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片虽然零星出现但发展相对缓慢,直至2011年,滕华涛导演将鲍鲸鲸人气网络小说《失恋33天》改编成同名电影,《失恋33天》成为年度“票房黑马”,也开启了网络青春小说电影改编的热潮;而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则将“青春怀旧”电影推向了发展高潮。

一、“致青春”:从网络小说到青春电影

何为青春片?青春片(英语:Teenfilm)是电影片种之一。青年人是主要观众群体,故事经常涉及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话题,主要是为了吸引青年男女观众观看。国产青春片在传统青春片的类型特点上又有一定变化。大多数作品都是主人公成年之后以“过来人”的身份怀念青春岁月的爱情和友谊。近十年,国产青春题材电影成为一种现象级电影类型。尤其是自2013年起,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网络小说,票房突破7亿;2014年改编自九夜茴同名网络小说的电影《匆匆那年》以4000万成本收获5.86亿票房。青春题材网络小说的巨大吸金潜力吸引着更多人投入到青春片的改编制作中。仅2013年-2016年四年间,就有十五部院线青春片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2016年,根据安妮宝贝网络小说《七月与安生》改编,曾国祥导演的同名电影在艺术价值上引人注目。第53届金马奖上,电影主演周冬雨、马思纯同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电影还获得最佳导演等七项提名,在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该片获最佳编剧奖,同时也获最佳电影等七项提名。这一时期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片在故事和风格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也以“青春怀旧”电影的标签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随后的几年间,青春题材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因故事重复缺乏创意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改编作品数量急剧减少,但也出现了几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佳作。尤其是2019年曾国祥导演的《少年的你》,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绩。电影中国内地票房高达15.58亿,获得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八项奖项,并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这部作品的成功也为青春片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方向。

二、高人气:青春题材改编片的卖点

为什么青春题材在网络文学改编市场中如此受青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原因。

(一)爱情和青春是永恒的主题

网络文学读者以80后、90后、00后居多。不管是而立之年的80后,青春洋溢的90后还是懵懵懂懂的00后,有的是正在经历青春,有的是青春刚刚成为追忆。因此,在网络文学改编的影片中,含有青春、爱情元素的电影总能得到这些观众的青睐。为什么《何以笙箫默》的电影、电视剧都能够得到成功,一段从大学时代开始的爱情纠缠着家族恩怨,二人成年之后再聚首能否克服重重困难在一起,交叉的叙事让人在现实和过去两个时空品位爱情和青春。在青春片中,观众能够找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因此很容易引发共鸣。

(二)电影故事简单制作成本低

相对其他题材的电影而言,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的剧本相对故事线较为简单,一般都是青春怀旧的氛围之下年轻人的成长与伤痛,因此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无需过多的结构搭建。而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由于青春片一般不需要大场面拍摄和后期特效制作,从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上就会低很多。从营销角度讲,80后、90后集体回忆加上年轻演员的号召力,让青春片往往未映先热。正因如此,2013年后青春片迅速扎堆生产。

(三)网络文学自带票房号召力

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好的电影票房可以井喷,但是成功者总是少数。在青春片市场中,沦为炮灰的影片也不在少数。2014年歌手卢庚戌导演、潘粤明主演的《怒放之青春再见》票房仅200万元;梁柏坚导演、黄晓明主演的《激浪青春》票房仅500万元。票房上的巨大对比更是让电影投资团队看到了网络文学IP的市场价值。网络小说改编电影后也许会遭遇骂声不断,但大多数时候票房反而越骂越高。网络青春小说的高人气和粉丝量成为改编后电影的票房保证。

三、利与弊: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片策略

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片在前期爆发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但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只有深度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利弊,才能为其未来持续发展找到出路。

(一)青春小说的改编优势和技巧

首先,故事情节上强化青春记忆中的“小悲欢”。和青春片早期的“青春”和“边缘青春”相比,根据网络青春小说改编的青春片多是发生在校园生活中,因此可以被称为“校园青春片”。“青春”中时代对人的压抑,“边缘青春”中青春的残酷被慢慢淡化,学生时代的校园生活成为故事的主要内容。关注个体在青春时代或美好或伤感的记忆,表达对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念构成了这类青春片的主题。其次,在影片风格上呈现浓重怀旧气息。如今大多数80后、90后结束学生时代进入职场,他们开始怀念自己纯真的学生时代;00后步入20岁走进大学正经历青春,所以他们对葱葱青春更有认同感。当下的青春片主打怀旧风,就是由于这样的社会心理基础。青春片导演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观众在两小时之内品位一场“怀旧”盛宴。这种年代的怀旧感通过场景还原、道具设计、符号性事件、影调处理、怀旧音乐等实现。例如在场景的还原上,从黑板上写着“离高考还剩xx天”的教室到一起做广播体操的操场,那些怦然心动的初恋情愫,总能在怀旧的场景中得到满足。此外,春春片中音乐的使用也是亮点。在《匆匆那年》中,两位主人毕业时吃饭欢唱“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音乐带来的年代感特别强烈。从做旧的道具到尽量还原的时代感,导演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观众得到“怀旧”的满足。

(二)改编后青春片的困境及对策

首先,这一类型电影作品一哄而上,故事模式化严重。表现青春记忆的“小悲欢”本无可厚非,但是所有的青春片都按照这个模式生产,那么这一类型的发展必定会过于单一。青春记忆的小情怀可以追忆,正青春的年轻人追逐“大情怀”也更值得赞扬。《人民日报》一篇名为《青春片应提供多种可能性》的文章分析“与偏科幻、动作风格的好莱坞青春片相比,今天我们国产青春片更多的是讲述校园的青春和走出校园的职场故事,情节多为恋情、友情、竞争及背叛。青春不仅指称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精神气质和时代氛围。”[1]2019年,根据墨宝非宝青春网络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在当年的暑期档热播,让青春剧在“青春”的题材下加上了“励志”的主题。电视剧除了“童颜夫妇”的高糖浪漫爱情,还有男主韩商言带领“K&K”战队以“为国夺冠”为目标的热血征程,剧中勇敢追爱与热血追梦的正能量基调让青春剧从“小悲欢”后发掘出“大情怀”。其次,电影猎奇故事桥段扎堆,脱离现实引发审美疲劳。打开互联网观看观众对青春片的评论,往往也会看到大量负面评价。“如果青春是一场革命,身体就是革命最坚实的根据地,青春的赤贫状态注定青年人只能通过身体来进行发泄,校园青春电影就通过性、毕业狂欢、暴力场景三个方面描绘了青春的景观性。”[2]《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都难逃“初吻+三角恋+堕胎”等情节,青春回忆中爱情美好与残酷的两面性似乎只有这些经历才能证明。这样的青春,似乎离大多数人的青春相去甚远。在这一点上,电影《少年的你》找到了突围之路。影片讲述了高考前夕,因一场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位少年彼此守护和成长的故事。影片聚焦校园霸凌的主题,在青春片的维度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青春片想要打动观众,并不一定都用猎奇的故事桥段去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从情节设计上,青春片需要在这些烂俗的桥段中寻找突围。

四、结语

十年间,青春题材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经历了前期爆发式增长后进入现阶段的调整期。2016年后,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这里面既有国产电影市场对类型的选择调整,也有一个电影类型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瓶颈。《少年的你》的脱颖而出让我们发现观众对于优秀的青春片依然有需求有热情,所以青春片想要打破低迷寻求出路,必须从故事到制作寻求突破。在网络小说文本的选择和故事改编过程中,拒绝情节重复、主题单调的青春小说,寻找更有故事创意和现实意义的改编方向;在电影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中,打破青春片“多快好省”的制作思路和“千篇一律”的怀旧套路,提高青春片的制作标准;而最为重要的是,在青春片的主题表达上,既有小悲欢,又有大情怀,去展现我们这个时代青春的多面性,让多样的青春故事在电影银幕上绽放。

参考文献:

[1]张慧瑜.青春片需要提供多种可能性[N].人民日报,2014-12-26(21).

[2]王洋.国产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5,(17):19-21.

作者:别君红 王喆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上一篇:舞蹈艺术社会功能和文化效应 下一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