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2-05-11 02:41:18

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小学全科师范生是专门为农村薄弱学校培养的、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具备多种教学技能的教师后备军。本文针对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缺乏合理规划,网络管理能力差、缺乏自控能力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学校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1];家庭转变教育观念,创设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环境;学生加强自我反思,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2016年,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承担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任务。学校对此十分重视,按照2014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a,举全校之力对小学全科师范生采取“高校与地方政府、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为全科生夯实专业基础、强化能力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设置丰富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训练,可谓是煞费苦心,精心打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客观条件。但这毕竟只是外因,虽然不可缺少,但它总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甚至内因起着决定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我努力和自我管理。

一、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目前河南省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导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干涉较多,对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足。大学的学习和管理与中学相比,相对比较宽松,没有升学和排名的压力,没有教师和家长的过多干涉,有更多自我思考和自由安排的时间,再加上小学全科生没有就业压力,所以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环境。全科生要具备未来在乡村学校承担各门学科教学的能力,学习科目比较多,学得多但不精,很多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缺乏合理规划。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每天的任务安排不明确,没有清晰的时间规划。由于大学课程安排相对中学来说比较宽松,大部分学生每天按部就班地按照课表上课,课余时间利用率较低。甚至有的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吃喝玩乐上,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作为一名学生,不管是哪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最重要的任务。而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安排和规划好每日的时间才能高效兼顾学习和生活。

二、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原因

(一)学生的自主性较弱。基础教育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中小学的学习也是以知识为主。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在上大学以前,自己只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不需要太多自我规划。但是大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少,对学生的管理相对也较少,很多学生处于迷茫、漫无目的的状态。大多数学生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安于现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管理上不够积极主动,自控能力也较差。在调查中发现,大一学生和大二、大三的学生相比,自主性相对较差。这是因为突然进入大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同伴以及新的学习形式学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慢慢熟悉、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新鲜事物会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也会打破他们以往形成的固有习惯和模式。习惯了有教师看着、父母管着的生活突然发生改变,会让他们不知所措,独立性和自主性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二)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心理学学者都认为,一个人人格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习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习惯对孩子进行各种安排,因此孩子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比较困难。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在自我管理上表现得更差一些。父母本是出于好意,但是对孩子的过度照顾和过度满足会导致孩子丧失自我照顾、自我规划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孩子在面临新情境和各种突发事件时容易陷于困境,而不是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比较脆弱,遇到问题会花很多时间去纠结内耗,对自身的不足不能很好地改进,缺乏有效自我管理的能力。(三)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大学以后,学校教育在制度上相对比较民主,但普遍还是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在教学上还是以文化教育为主。素质教育虽然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知识教育还是目前教育的主流。20世纪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大学应以研究高深知识为己任,关注高深知识的学术品性”。这也表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还不够重视[2]。虽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探索对小学全科师范生进行“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但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各学科的教学技能。对于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等自我管理方面的教育是缺失的。

三、提升小学全科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学校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全科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1]。首先,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要更加民主,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隐性教育。其次,可以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开展自我管理方面的讲座、班会等,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对自己的现状有一个全面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未来的职业发展等,使其在入学之初就对自己和大学生活有清晰的认识,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再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方面的课程,给学生介绍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自我管理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确定自我发展和成长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最后,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习自我管理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在学生学习了具体方法之后,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二)家庭转变教育观念,创设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环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环境。为了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更加独立,更有担当,更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有条不紊的生活,父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提供锻炼自我管理的良好环境。父母一般都习惯用自己的经验或者自己认为好的方法来教育子女,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有待讨论。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在学习上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自己曾经的苦,在生活上大包大揽;有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有求必应。而过度的压力会让孩子疲于内耗,过度的包办会让孩子丧失自我,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脆弱,这都无法让孩子去发展自我管理。为了转变这种状态,父母可以通过看书、听网课、阅读或聆听教育心理方面的文章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用耐心去倾听孩子,用真心去了解孩子,用爱心和责任心去陪伴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锻炼、自我探索、自我反思的空间,实现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做,与孩子自身息息相关的决策在合理范围内让孩子做决定,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宰、对自己负责,给孩子机会让他学会自尊、自律、自强[2]。(三)学生要加强自我反思,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但毕竟只是外在客观条件。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学生自身加强自我实践和反思。首先,作为全科生要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建立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不人云亦云,不随大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其次,要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和规划,包括学习规划、时间规划、网络规划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使自己直达目标。再次,当目标和计划一旦制定下来,要专注投入的践行,具备排除各种困难和诱惑、坚定不移坚守执行的毅力,能够不断激励自己,加强自我监督,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计划。最后,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在实践执行过程中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一边实践一边反思改进,做到心中有计划,做事有条不紊,但也不固着于现有计划,能够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逐步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茹.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37.

[2]杜铷.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20(3):74-78.

作者:薛明伦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

上一篇:中小学家校冲突的原因与应对建议 下一篇: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