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工作思路

时间:2022-10-12 08:40:14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工作思路

自2011年以来,我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创新民族地区卫生政策,加快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成绩令人瞩目。

一、卫生健康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行动。一是实施定向学历教育计划。启动“民族地区卫生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支持民族地区卫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2011 年起,在卫校开展村医学历提升共98人其中(80人已取得学历、18人还在就读)鼓励在医学专科阶段学习的优秀民族地区考生通过专升本等形式接受医学本科教育120人。积极实施“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从2010年至今共培养33人,乡镇全科医师培养33人,22人已取得全科医师资格证并已注册为全科医师。二是实施人才强化培养计划。主要通过岗前培训、临床进修、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一是强化乡村医生培训,我局每年组织开展1次乡村医生业务培训。三是强化技术中坚培养,我县每年按照省上要求派出3-4名骨干到内地三级医院进行团队学习努力造就一支扎根民族地区、学术有所专长、医德医风高尚、创新能力强、能带动学科发展的卫生技术中坚队伍。三是实施人才定向引进计划。从2011 年起,我县“三支一扶”计划、天使计划中共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43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招聘12人6人转正,乡镇公卫人员14人11人合同期满解聘现有3人在岗,贫困地区定向专科生引进15人、直接考核招聘81人、公开考试招聘101人、定向本科医学生培养33人、规培完成13人已回单位上班,其余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四是实施对口强化帮扶计划。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先后来自达州市、内江市、省骨科医院、省第二中医医院、成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邑县等内地医院,定期派驻管理干部、中高级卫生技术骨干分别到我县5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个中心卫生院蹲点服务,重点开展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业务指导、设备支援、远程医疗等工作,帮助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五是实施人才激励稳定计划。实施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切实保障和改善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县委、县政府出台印发《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实施方案》、对学历提升、职称提升、获得县级部门及以上表彰等都有一定的奖励。

(二)民族地区卫生体系建设行动。我县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对口支援、藏区跨越式发展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建设项目与财政支持,着力推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政府投资我县卫生基建项目达64个,累计投资13060万元。主要完成县急救中心和3个乡镇急救站建设,完成17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完成卫生执法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完成县中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县执法监督所等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项目、完成镇坪乡急救站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及白羊等5所卫生院周转房建设项目、下八寨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高压氧仓建设项目、新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业务用房、新建中藏医康复理疗特色科室、新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县中藏医院急救中心及康复住院楼、新建改扩建白羊、大寨、小河、山巴、毛儿盖、十里、红扎、水晶等卫生院业务用房。能力提升购置高压氧舱、彩超、生化、心电图机、全自动藏药浴设备、救护车等设施设备。二是2019年底,全县建有县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7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所,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乡卫生院18所,全县建有村卫生室143个(做到了全覆盖)。三是全县床位总数达到27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3.7张。四是全县拥有卫生工作人员575人。学历情况:本科187人,专科319人,中专53人,其它16人;职称情况:高级30人,中级72人,初级256人,无执业资质114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人员数达到7.7人。

(三)民族地区公共卫生强化行动。一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至2019年底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卡介苗接种率为98.82%;百白破接种率为94.27%;脊灰接种率为96.85%;麻风疫苗接种率为96.71%;乙肝接种率为98.53%,乙肝及时接种率为88.47%;甲肝接种率为96.62%;乙脑接种率为96.25%;流脑A群接种率为96.19%。二是加强重点疾病综合防控。艾滋病防治。2019年年底全县共筛查艾滋病快速检测已达20%;对暗娼、性病病人、男性同性恋、吸毒者等高危人员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95人次;哨点监测50岁及50岁以上老年男性HIV检测400人次,问卷调查400人次;艾滋病配偶检测5人,结果均为阴性;艾滋病CD4检测21人;截止目前抗病毒治疗45人(其中新增11人),治疗覆盖率为83.33%,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21人,病毒载量检测率为46.67%,治疗成功率达到88%;开展群众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5%以下;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98%以上;孕期检测率90%以上;孕早期检测率80%以上;感染孕产妇随访率95%以上;感染孕产妇孕早期用药率90%以上;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用药率100%;对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率100%。截止2019年底,全县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已建成25处。大骨节病防治。更换粮食(换粮比例达100%,主食大米比例达60%),采取退耕还林(草)(1670.9亩)、改种经济作物(450亩),异地育人(846人)。对7-12岁儿童X线手片监测,未发现阳性手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小学生知晓率达93%;家庭主妇知晓率达85.55%;僧尼知晓率达88.87%。开展健康教育覆盖目标人群150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用品21000余份。包虫病防治。包虫病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2.59%,6-12岁儿童包虫病血清阳性率0%,人群总患病率为0.04%,犬只总感染率为1.35%,2至4岁家畜患病率为1.25%。建设包虫病疫苗冷藏体系(采购冰柜3个、车载冰柜1个、超低温冰箱1个)、修建犬粪无害化处理池(其中已完成修建12个、正在修建12个),组织各相关部门项目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培训班(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及村医培训199人,动物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培训595人)、定居点安全饮水改水覆盖率均为100%。三是大力强化妇幼卫生工作。继续强化“降消”项目工作措施,做好了两大系统管理工作,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加大了预防与控制出生缺陷工作力度。全面启动了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顺利启动了免费婚前孕前检查、免费宫颈癌检查、增补叶酸等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9年底,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93%,住院分娩率99.4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4.81%。

(四)抓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重点工作。一是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十年来,通过实施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深与对口支援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建起牢固持续的帮扶合作模式和机制。近年来,内地医疗专家的援助指导,给县医疗卫生事业重建与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活力,通过“传、帮、带”和 “派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全县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一大批新技术手段已经被我县卫生人员掌握应用。通过加强城乡医疗对口支援、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义诊巡诊工作常态化、推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快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全县综合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构建设日臻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2017通过复审;2016年,县中藏医院达二级乙等民族医院标准,2019年达二级甲等民族医院标准;2017年,县疾控中心达二级乙等标准;2018年,县妇计中心达二级乙等标准。二是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保待遇不断提高。我县已经建立了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生育医疗保险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我县于2006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十三年的努力,基本医疗保障取得了可喜成绩,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分类补助、动态调整”的基本医疗保障机制,有效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农牧民看不起病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监管逐步加强。2011年4月1日起,在全县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当年7月1日后又逐步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2013年10月1日开始,全县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强化对基本药物使用环节的监管,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学习、贯彻《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每年两次对各医疗机构督导和规范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四是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藏医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中藏医专科建设和中藏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重点专科建设与学科建设、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通过积极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运用中医药项目适宜技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简便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加大对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建设,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2018年完成中医馆建设2个,并投入 使用,2019年在建中医馆2个,目前正在建设中,2020年计划建设中医馆5个,计划已报州卫健委。加大中医类别医师配备,至2019年底,全县22所乡镇卫生院,医师总数达到50人,其中中医类别10人,占20%。通过省骨科医院对口支援我县中藏医院契机,省骨科医院共计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人员,进驻我县中藏医院,长期驻点,先后对县中藏医院的骨伤科、麻醉、中医骨伤儿科等专业进行了医疗帮扶。在专家们的指导和帮扶下开展新业务儿童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运用中药散剂外敷治疗、指导患儿术后康复治疗。在专家的重点帮扶和指导下,使县中藏医院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专业人才总量依然不足,招录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少,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缺乏人才支撑,没有形成人才发展梯队。二是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滞后,村医普遍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村医的待遇及养老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致使村医服务能力不高,“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行困难。三是医患纠纷矛盾凸显。医患纠纷呈高发趋势,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四是中医药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医疗、康复等功能发挥的较好,预防、保健等功能相对薄弱,“治末病”等中医预防保健理念,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未能得到大众认同;当代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功能没有充分的认识,致使一有小毛病就乐于服用西药,这不仅无益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贯彻落实,更会影响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

一是建可转换医院,依托县级资源优势结合就近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可转换医院,“战”时转换为集中隔离医院,配备所需的设备及人员,平时负责辖区内医疗服务及基本公卫等工作。二是开展县域内对口支援工作。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群众对西医和中医的认可度,在中心卫生院建设分中心,更新换代分中心医疗设备,完善停车等后勤保障;县级医疗机构下派较高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到分中心任院长,肩负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传、帮、带”,使优质资源下沉,确保县域内优质资源覆盖所有人群。三是通过引进高层次学科团队、推进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完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加大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实施力度等综合措施加强卫生人才梯队建设。四是在重点科室建设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推进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协作建立起县域内医共体,并与医联体实现有效衔接。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五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低成本和全疗效的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允许并鼓励其他非医学专业的人学习中医,鼓励师徒传承。六是建设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业务网络,将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建立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

上一篇:病毒防控工作报告 下一篇:发改局“法律进机关”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