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时间:2022-10-30 11:38:05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摘 要: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的突出弊端,造成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究语感及其重要意义,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诵读和博览)和大量的语文实践(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感 语言积累 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11-03

作者简介:邱向禹(1976―),广东普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广东普宁市梅林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的语感研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错误地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要靠系统完整的语文训练。在这种错误认识的主导下,语文教学形成了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的突出弊端。语文课堂上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充斥着系统完整的题海训练,很少有学生的朗朗书声,学生完全丧失了在诵读中唤起生活体验、引发联想和想象的“读书”之乐。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对于语法修辞和文章作法等语文知识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作文语言贫乏、句式单调、结构程式化,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教学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

如何从根本上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病,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和热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一、什么是语感

在语言运用中有一种“感觉”,即语言的心理直觉。这种语言的心理直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感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是相同还是相异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有的人学话总是学不像,就是因为对语音不敏感。可见,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是对言语现象恰当与否的敏感,能够使人把不恰当的言语调整为恰当的言语,使人指出言语中哪一部分有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给语感下个定义: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素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它包括判断言语是否恰当,指出言语不当之处,改正言语这三个层次的能力。语感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心智技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一种理性的直觉性,一种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

实践证明,语文素养高的人往往语感能力强,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善于积累语言材料,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一)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各部语文教学大纲及根据这些大纲所编写的语文教材,存在着三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过分强调完整的阅读知识的传授,其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二是阅读量明显不足,课本基本上成为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三是线性安排阅读能力的训练,这样的安排本身违背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线性的,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不可能有阅读能力的“质”的发展。故此,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入手。

1.在诵读中积累,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反复的诵读能够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气势等在头脑中贮存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靠的联系系统,产生良好的语言心理直觉,即形成良好的语感。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反复的吟咏朗诵,自然成诵,能够让学生习得语言的正误感、畅达感、情味感、分寸感、形象感、节奏感和意蕴感。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诵读,充分挖掘文本的美学因素,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语感。

2.在博览中积累,培养语感。要让学生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必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形成的联系系统,即语言的心理直觉更为完整、严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名著外,还必须给学生介绍适合他们的课外精品读物,指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积累精彩文段,开展精彩文段赏析、仿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具体做法是:上课前十分钟,要求学生按学号顺序上讲台朗读自己积累的精彩文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班学生则专心地听读、赏析,要求听准读音、语调,把握内容、体味感情等(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实际,要求朗读文段的同学把精彩文段用正楷抄写,贴在学习专栏上,供同学们赏析、仿写),然后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段)赏析(或仿写)的文字,并把写得最好的赏析(或仿写)文字贴在学习专栏内,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样,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精彩文段赏析、仿写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模块,形成了良好的语感,日久天长,等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加强实践,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是“实践型”课程,语文能力只能在语文实践中习得。丰富的语文实践,可以养成敏锐的语感,形成语文能力的网络,积淀在心理结构之中,变成语言的心理直觉。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从听说读写训练入手。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离不开语文实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多抄、多写成套的语言,进行丰富的语文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1.熟读成诵。每教一篇课文,都指导学生把其中的精彩句段抄在笔记本上,定时用普通话熟读成诵。要求在诵读时能以抑扬顿挫的不同语势,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文字所表达的客观情景再现在眼前,能以轻重缓急的不同语调把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表达出来,做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培养自然、流畅的语感。

2.忠实复述。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按原文忠实地用讲述的语气复述给别人听(找定互听互评对象,在互听中及时指出错漏,随时纠正),要尽可能说得有声有色,富有感情,做到“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以培养语感的正确性和敏锐性。

3.创新仿写。指导学生从已融汇于心的精彩句段中吸取其内容和理法的精华,并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找出适当的素材,通过联想,进行仿写,要求在模仿中尽量有所创新。

4.修改积累。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或互相修改,然后抄正存档,作为语言模块的积累成果,积淀语感。

学生正是这样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中,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品味了文章的意蕴,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模块,得到潜移默化的语文熏陶,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大量的语文实践入手。教师既要强化自身对语感现象和语感习得规律的研究,更要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按照语感习得规律,开展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吕叔湘.中学教师的语法修养[A].吕叔湘,张志公.中学教学语法讲话[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杨炳辉.试谈语感的性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1,(12).

[6]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方智范.语文课程目标及其实施[A].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讲台的高度与膝盖的硬度 下一篇:在创造性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