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探讨

时间:2022-10-30 11:27:23

关于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探讨

【摘 要】端头支护是综采工作面支护的难点,研究端头支护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27125工作面为例,介绍了整体顶梁端头支架在端头支护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应用整体顶梁端头支架进行支护后,每班需要的支护工人数量减少了5人,而支护需要的时间却比以前还短,从而缩短了回采准备时间,提高了开采效率。

【关键词】综采;端头支护;整体顶梁端头支架

在煤矿开采中,工作面与回采巷道的交汇点,称为端头。对于采矿支护而言,端头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一来是因为这里处于工作面与回采巷道的交汇处,悬露面积较大,且处于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增压区,因而容易发生冒顶等安全事故。二来是因为这里设备、人员密集,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旦在这里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生产进度影响极大,而且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鉴于此,加强对端头支护和端头管理的研究,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在端头支护中的应用,对于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和高产高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工程实践为例,介绍整体顶梁端头支架在端头支护中的应用。

1 传统端头支护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上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梁(π型钢梁)简易支架支护等方式,后逐渐发展为端头支架。在这些支护方式中,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单体支柱配合铰接梁(π型钢梁)简易支架方式支护工作量大,采煤机割槽头时需回柱放顶,重新打设单体柱进行支护,占用时间较长,影响正规循环作业;回收的单体柱、铰接梁、铁鞋、工钢底梁等支护材料需人工外运,劳动强度较大;单体柱支护时槽头一般需要打设15根左右,按每根支撑力为90 kN,总支护强度约为1350 kN,支护强度较低,工作面来压时单体柱活下缩量大。

(2)使用专用端头液压支架对槽头进行支护时,由于支架几何尺寸较大,且架体笨重,前移困难;同时端头支架对顶板的平整度和巷道的宽度、高度要求较高,当槽头条件差时,端头支架存在前移困难,支护效果差等缺点,且排煤不畅,清煤时间长。

2 工程地质背景

27125工作面开采的5 #煤层属于典型的华北三软型煤层,其突出特点为:①顶板松软,采后易垮落;②煤质松软,采后煤壁对顶板支承力差,极易垮落;③底板松软,单体柱易钻底;④巷道交叉点和工作面机头机尾等控顶面积大的地点顶板支护困难。

该工作面所采的5 #煤层平均厚度为2.05m,煤层倾角平均0.3°,作为水平煤层处理;直接顶为平均厚度为2.53m的泥岩,老顶为中砂岩,厚度在8.53m~15.48m,平均厚度为12.24m;直接底为平均厚3.05 m的砂质泥岩,老底为灰岩,平均厚21.75m。工作面走向长754m,倾向长198m。27125综采工作面两巷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均采用工字钢棚支护,规格相同,上净宽2.8m,下净宽4.3m,净高2.6m,巷道净断面9.23m2,棚距600mm(中―中)。

3 顶板压力及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3.1 支顶方法验算支架工作阻力

(1)初次来压期间。基本顶(直接顶)初次来压期间,要求支架不被压死的情况下,支架能支撑住基本顶(直接顶)1/4所受重力P1为:P1= M1Y1C1L1/4,其中,M1为基本顶(直接顶)厚度,取12.24m;Y1为基本顶(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取20m;C1为基本顶(直接顶)平均容重,取27.2kN/m3;L1为控顶宽度,取1.5m。将以上数据带入上述公式中,可以得出P1为2496.96kN。

(2)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要求承担部分基本顶(直接顶)的作用力,以减缓基本顶(直接顶)的来压速度,合理的支护强度为:P2=M1Y'1C1L1/4,其中Y'1为基本顶(直接顶)周期来压步距,取13.5m,其他字母的含义与上面的相同,将数值依次带入公式,可得P2的值为1685.45kN。

3.2 经验估算法计算支架载荷

工作面支架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取6,则单位面积的载荷为:P=6×m×γ,其中,m为最大采高;γ为岩柱的容重。从以上计算可得,支架所受的载荷为361.1kN/m2,支架顶梁长度为3.8m,控制宽度1.5m,则支架承受的载重力为2058.3kN。

综上所述,该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为3400kN,大于计算的最大载荷,满足要求,端头支护处支护设备应大于此支撑力的要求。

4 整体顶梁端头支架的应用

工作面下端头采用整体顶梁端头支架,此整体顶梁端头支架的主体架为箱式结构,支撑顶梁为2节式,采用多油缸支撑,控制系统采用液压控制,一端为活性连接,便于整体移动与高度调节。该支架使用8根单独的油缸支撑顶梁,每根油缸支设在预先焊接在转载机上的柱脚内,支架随转载机拉移而整体移动(图1)。

根据现场操作的经验,该支护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顶板,具有诸多优点:①采用整体式顶梁,提高了端头支护的整体性能,有效避免了顶板冒顶、漏煤等事故的发生;②顶梁结构紧凑、有效支护面积加大,能够有效抵御侧向压力的影响,提高支护的整体效果;③由液压油缸提供整体顶梁的支撑,改善了支撑方式,提高了支撑效率;④液压油缸支设在转载机机尾之上,改善了以往单体柱支设受底板松软的影响,避免了支架钻底现象;⑤实现了与转载机的同步拉移,从根本上改变了端头支护前移方式,简化了作业程序,提高了支护效率;⑥支架的结构设计紧凑,有效改善了端头作业环境,能够保证足够的巷道高度和行人侧宽度;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端头支护的时间,提高工作面的开机率,延长了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间。

5 关键技术

采用整体式的支架顶梁,顶梁预设油缸柱窝,并在顶梁下侧设计具有Π型钢梁形状的外露部分,便于支设单体柱;支架底部结构与转载机机尾相连接,在装载机机尾预设油缸柱窝,实现与转载机的同步拉移;由液压油缸为整体顶梁提供支撑力,油缸与工作面液压系统配套并可灵活拆卸、更换,油缸支设在转载机机尾上,增强支护效果。

6 结束语

整体顶梁端头支架在27125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支架对于顶底板松软的煤层特别适用,它简化了端头支护的作业工序,节省了支护时间,实现了支护的自动化和机械化。27125综采工作面应用整体顶梁端头支架进行支护后,每班需要的支护工人数量减少了5人,而支护需要的时间却比以前还短,缩短了回采准备所花的时间。经计算,该工作面现在每年的原煤产量比以前增加14.5万t,增加比例为5.1%,每年可以给企业增加收入5800万元,增加利润数百万元。

参考文献:

[1]刘昌平.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5(33).

[2]周志利,苏海.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J].煤,2008(37).

上一篇:棒销联轴器加工辅助胎具 下一篇:电力系统中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