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媚笔泉记

时间:2022-10-30 10:07:13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①。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②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②(pàn):通“泮”,半月形的水池。

1.作者是怎样安排本文的线索的?

【现场解析】“步循溪西入”是本文的线索标志。文章开篇写桐城西北连绵的山势,点出龙溪;第二自然段写游览的时令与沿途的景象;最后一自然段写池畔宴饮、日暮风起以及作记的情况。全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也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参考答案】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2.简析作者在这篇游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现场解析】文章前两自然段描述龙溪胜景和沿途风光,细流曲折而景物雄奇,看出作者探幽而赏奇的情趣,流露出其通脱而磊落的胸襟。而对目的地媚笔泉的记述,仅有一两句话。写媚笔泉的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紧接着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偏僻荒凉,不宜久留,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不愿隐逸的意向。前后对比,可见作者意在作探幽赏奇的“游”,不在慕前贤高士的“隐”,巧妙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情趣和倾向。

【参考答案】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不慕前贤,无意隐逸,隐约含蓄地透露出作者积极入世的志向。

3.作者写潭中石头,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技巧?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现场解析】作者不是静止地写潭中石头,而是化静为动,把“大石出潭中”想象和描绘成“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把“援石而登,俯视溶云”想象和描绘成“鸟飞若坠”;把山崖上的“连石”想象和描绘成“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参考答案】化静为动。

上一篇:百丈山记 第3期 下一篇:第五节 游记类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