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

时间:2022-10-30 10:06:13

@大学@社会

社会@大学

@易中天:我在贵州师大校庆报告会上说了句“学会妥协”,马上就遭人痛批,道是“与大学的独立精神相悖”。妥协就是“放弃独立”吗?拜托了,后者叫“臣服”!臣服的前提是人身依附关系;妥协的前提则是独立平等关系。因此,妥协往往是双向的,即你让一步,我也让一步。让到哪儿为止?底线。

@头条新闻: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说,学生卖猪肉卖得最好也是北大骄傲。“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

@易鹏:和打扫卫生的钟点工阿姨聊了一下,她现在一个月的收入能够达到6000元以上,活都接不过来,比北京很多大学生的收入高。这种价格的区别,既反应了目前蓝领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也反应了大学生既不愿意做蓝领又做不了高端工作,处于一个极窄区间,竞争激烈导致价值被削弱。

@叶千荣:日本山形大学决定对一位教授作出减扣工资的处分,理由是他在对一位研究生进行硕士论文指导时说:“真笨!连这样的计算也不会!”该学生称因此精神遭受打击乃至住院,经向校方申诉,大学判定这属于“利用学术权力进行骚扰”。

@浪在日本 回复@叶千荣 :学术骚扰和性骚扰一样,带有双方对骚扰程度判断的主观性,行为的私密性,以及要考虑今后关系等因素。一是难以发现,二是发现了也难以定罪。这个教授如果只因这句被罚就有点冤了,不过日本学术骚扰已然成为问题,一位已毕业朋友曾遭教授当场看都不看撕毁自己的课堂报告,还被禁止讨论课发言。朋友忍下了而已。

@生态旅游学者乌恩:以“棍棒哲学”将三个儿女“打”进北大的狼爸肖百佑成媒体焦点。但据《南方人物周刊》介绍,其四子女,两人持美国护照,两人是香港身份,有人认为其子女是通过港澳考和海外华人身份进北大的,所以,也有人认为肖氏非狼爸,而是狐狸爸爸。

@王旭明:现在听一句话就浑身哆嗦,那就是“从娃娃抓起”,不知天下多少娃娃要被抓了。计算机从娃娃抓起,学外语从娃娃抓起,吹拉弹唱从娃娃抓起,学奥数从娃娃抓起,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足球臭了也要从娃娃抓起!娃娃招谁惹谁了?本来是哭笑打闹天真活泼的娃娃,凭什么被大人抓?我代表娃娃们说恨你们!

@张建春V:昨天面试,看了几个应聘者的微博,且不看他(她)的原创、转发和评论,就看他(她)的关注对象都是哪类人。令人失望的是,很少有关注财经媒体、专家和商界人士,大多数都是娱乐明星,原因据说是“我想轻松点”。一个对行业大牛缺乏关注、兴趣、好奇,而把它作为负担的应聘者,可能真的不合适这工作。

@王志安:我觉得新闻专业本科如果不能立即取消的话,也应该让所有新闻专业的学生同时修一个双学位。缺少专业思维能力的记者,对这个社会太有害了。同时也希望新闻院校的老师,不要在课堂上反复要求学生充满“正义感”了。没有专业主义支撑的“正义感”,简直是害群之马的温室。

@职业规划师郑文林:最近给大一的学生讲课,我深刻感受到高考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一是麻木,对待同样的笑话反应不大。明显没有大二大三学生反应那么强烈。二是惧怕“权威”,想跟老师互动却又不太敢,得等半天看有人过去咨询了才敢靠前。三是很多学生跟我一样,仍然会做高考答不完卷的梦。

大学@社会

@Lonely_Fish:跟HR同行聊了我面试时碰到的几个极品:1)某女问:公司会加班吗?我晚上天黑就不敢出门了,一定要有男生护送或公司派车接送;2)某男问:你别急着问我问题,我先问你三个问题。3)某女答:我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工作,反正先做做看呗,不行再换。4)某女问:钱不重要,我要的是成长,对了,你们给多少年薪?

@张寒曦:看了许久求职节目,最鄙视的是选手在招聘中打悲情牌。公司招的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你的悲惨身世和潦倒生活与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有的老板出于同情心泛滥,在电视上为这样的人提供了工作,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这会给观众错误的引导,现实中这些人在简历筛选时就会被淘汰,没机会向老板诉说悲苦。

@书骨精:武大新馆的外观和“豪华”说实话低于我的想象。但有些做法的确属于领先或创新,如:新图书馆还引入了二维码定位技术。学生可以准确找到每本藏书位于阅览室的第几排第几列第几本。而且下载该校自主研发的APP系统,后台还能自动定位读者位置,通过手机向读者推介该书架附近的新书和热门借阅书籍。

@万玉航航航:据教育部出的新规定,连续两年以上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要减招或停招。以此推算,今年要是考不上研,再过几年恐怕就没有学上了。谨以此与中文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学科同仁共哭笑不得。(内容来自网易微博)

@广药老大爷:我觉得“学生会”应该改名为“提高自我能力协会”。因为每个进学生会的新理事基本都会说,“我进学生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然后一年后的总结中就会说:“感谢学生会提高了我的能力,这一年我学了好多好多东西……”然而有多少人是把为同学服务作为宗旨的呢?

@亢小翔:做金融的老校友对我们说,不清楚你们现在都急着实习干什么。其实就工作来说本科的知识够了,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本科的知识就没学好。他在管院的时候一年做了7000道微积分题。

@吴俊杰:本科的时候,我的专业叫民族学,村里人问我:你是不是天天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啊?硕士的时候,我的专业叫人类学,城里人问我:我们是不是猿猴变来的?读博的时候,我专业叫文化人类学,我爸妈告诉村里人和城里人,我儿子现在可有文化了。(内容来自网易微博)

@毛岩政:学校挂出一条横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运动会”。家庭经济困难怎么了,困难就要给人贴上标签?以前让到舞台上接受捐助不说,现在又要单开运动会。学校是一片好心,可是能不能注意一下方法?

@兰启昌:有时候觉得我们复旦人特别是新院人对于批评会反应过度。@闾丘露薇 发微博提到杨玉良说“要限制辅导员的权力,反对校园网络管理员删除批评学校的声音”,有些辅导员老师觉得很委屈,可能作为个体你从未做过对不起学生的事情。但是,这两种情况是否真实存在,在校园里呆过的人都有答案。

@夏倩小眼子:学新闻的学生一听地震了就往下跑,真激动。看看偶们寝室的准新闻人,一人守住电脑保持信息渠道畅通,一人拿着相机抢占6楼的最高视点,还有一人准备体验式采访,更有一个刚还在床上养精蓄锐的室友跳起来准备接班长,事后还在寝室分析舆情。

@超平:浙大校园里的wifi只能在校园内打转转,也就是说不能访问公网,我为这件事,不说郁闷吧,但说怀着期望吧,已经N年了。每次看到有人得意洋洋地赞美华东师大校园的wifi我都只能不说话。说起来,好歹也是响当当地要奔那世界一流去的,怎么就没有那点气魄呢。

上一篇:表白?第一不许扰民,第二不许硬来 下一篇: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