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虫剂对设施甜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时间:2022-10-30 07:06:49

6种杀虫剂对设施甜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摘 要: 为筛选出防治烟粉虱高效低毒的药剂,选取6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海南地区设施甜瓜烟粉虱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调查药前与药后虫口数,计算各药剂1、3、7、10 d的防治效果,其中,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的防效分别为97.67%、91.48%、82.24% 和90.16%;3.2% 阿维菌素(EC)的防效分别为97.80%、86.85%、93.69% 和91.07%。结果表明,3.2% 阿维菌素(EC)和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不仅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可作为海南地区设施甜瓜烟粉虱防治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设施甜瓜; 烟粉虱; 杀虫剂; 防治效果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属半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1989年首次于希腊种植的烟草上被发现[1],其成虫和若虫通过吸取植物汁液,不仅分泌蜜露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是病毒传播的媒介。在我国,烟粉虱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北京、台湾、新疆、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市区,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2]。烟粉虱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寄生植物已超过600 种,可传播超过15 种病毒和引起40多种植物病害。

目前,海南地区设施甜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较快,虫害也随之加重,烟粉虱现已成为海南地区设施甜瓜的主要虫害之一,发生严重时,防治极为困难。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农户长期用药单一性等原因,造成了烟粉虱抗药性的增强,使得生产上防治烟粉虱越加困难。因此,为了筛选出防治烟粉虱的有效药剂,本实验选用几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防治试验,以期为生产上有效防治烟粉虱的发生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概况:试验地设在三亚市吉阳新村田洋热带高效设施农业蔬菜栽培基地,设施钢架大棚规格8 m×58 m,两侧为防虫网,棚顶覆盖编织膜。上茬作物为甜瓜,2013年3月2日移栽试验作物,试验时作物处于苗期。供试作物:甜瓜品种为M98,由新疆省农业科学院选育。供试药剂:供试药剂6种,药剂浓度及生产厂家见表1。防治对象:烟粉虱。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6个药剂处理(表1),对照为清水,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选10株调查虫口总数。

1.2.2 施药方法 2013年3月14日清晨,使用中国FST-18D富士特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甜瓜茎叶进行一次性常规喷雾,每个药剂使用 10 kg平均喷施在3个重复小区内,对照小区喷施等量清水。施药当天天气多云,气温23~28 ℃,东北风3~4级,相对湿度86%,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任何药剂。

1.2.3 调查方法 每种药剂选则3点,每点调查10株,分别调查10株甜瓜上的总粉虱数量,中间隔开5株作为保护行,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药后1、3、7、10 d分别调查药后虫口数。

1.2.4 数据处理分析 通过药前虫口数、施药后活虫口数,计算出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并使用SAS9.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6种药剂施药后1~10 d 对烟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2%阿维菌素2种供试药剂表现最好,相对防效在施药后1 d防效分别达到97.67%和97.80%,在施药后3 d防效分别达到91.48%和86.85%,在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82.24%和93.69%,在施药后10 d后防效仍为90.16%和91.07%,该2种药剂不仅对烟粉虱的防效较好,而且持效期较长。

药后 1 d,6个处理对烟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乙基多杀霉素。

药后3 d,6 个处理对烟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阿维菌素>噻虫嗪>乙基多杀霉素>螺虫乙酯。

药后 7 d,6个处理对烟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噻虫嗪>乙基多杀霉素。

药后10 d,6个处理对烟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乙基多杀霉素>噻虫嗪。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研究表明:D(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E(3.2% 阿维菌素)2种药剂不仅对烟粉虱的防效较高,而且持效期较长。药剂E试验结果与尹飞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持效时间长,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内吸作用。药剂F在防治烟粉虱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的防效为73.77%,该药剂防效在10 d后表现最好。防效为逐渐增强,主要是该药剂作用机理主要为防治卵和幼虫。

而处理A、B、C等3个供试药剂在本次试验中均表现出防效一般或较差,其中处理A 防效最差,在药后7 d后只有56.49% 防效,其他B、C则有65.65%、71.21% 的防效。药剂A是新型环保药剂,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2011年在中国推广,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持效期长,对人、哺乳动物、鸟类等低毒。有文献 [4-5] 报道乙基多杀霉素防治蓟马的效果很好。药后10 d,药剂B的防效为49.98%,药剂A、C分别为71.94%、82.20%。药剂B速效快,但持效较时间短。有文献[6]报道,药剂B可防治治螟虫。

综上所述,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剂和3.2% 阿维菌素乳油可以作为目前海南设施甜瓜烟粉虱防治首选药剂,二者防效都较好。而60 g·L-1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药剂,从2011年开始在我国推广使用,但由于主要防治对象为蓟马等缨翅目害虫,因此在本次试验中表现一般。而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40% 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两种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烟粉虱的药剂却在本次试验中表现出较差的防效,主要原因为噻虫嗪与啶虫脒在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使得烟粉虱已经对这2种药剂产生很强的抗药性,生产上不得不加大用量,致使烟粉虱抗性越来越强。

本次试验初步对生产上的常用低毒安全的药剂进行药剂筛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海南设施大棚甜瓜烟粉虱已经对常用防治药剂产生了严重抗药性,防治效果很差,因此建议生产中使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及螺虫乙酯进行交换使用,减缓烟粉虱对3者药剂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建议噻虫嗪、啶虫脒在生产上可减少使用,以免产生更大的抗药性。

本次试验主要在三亚吉阳镇开展,而未在三亚其他乡镇开展试验,因此作为一个初步试验,给三亚及海南省设施甜瓜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而真正的海南省设施甜瓜烟粉虱抗药性试验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谢 文,吴青君,徐宝云,等. 螺虫乙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评价[J]. 中国蔬菜,2011(14): 69-73.

[2] 褚 栋,张友军,丛 斌,等. 世界性重要害虫B型烟粉虱的入侵机制[J]. 昆虫学报,2004,47(3): 400-406.

[3] 尹 飞,冯 夏,张德雍,等. 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比较[J]. 广东农业科学,2011(18): 59-61.

[4] 李现玲,宋 娜. 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豇豆蓟马田间药效试验[J]. 广西植保,2012,25(3): 18-19.

[5] 孔祥义,肖春雷,刘 勇,等. 5种药剂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防治效果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2(20): 70-72.

[6] 许焕明,黄 霞,王艳红.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J]. 广西植保,2012,25(1): 7-9.

上一篇:石灰氮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