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下带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时间:2022-10-30 06:51:33

牵引下带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 了解牵引下带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复位后牵引下行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并发轻度脑梗塞2例,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5例因肠胃疾患术后肠胀气、不全梗阻,出现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36例发现,2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它疾病,有2例骨折延迟愈合,因过早下地负重行走1例出现断板,再次手术固定;2例出现断钉,未出现患肢功能障碍、髋内翻畸形、短缩、股骨头坏死、髋部疼痛患者。Harris评分优12例,良18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采用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其优点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风险低,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牵引下;空心钉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几年来也逐渐增多,常常是粉碎性骨折,多伴有骨质疏松,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此类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有r钉、PFNA、DHS,粉碎严重时甚至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等。老年患者身体综合条件较差,合并症较多,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会引发居多并发症,手术治疗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2010~2016年间,我院共收治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有53例采用牵引复位后牵引下行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从68~94岁,平均年龄84岁,按Evans骨折分类:EvansⅡ22例,EvansⅢ 28例,EvansⅣ 3例。Singh骨质疏松指数,3级28例,4级25例。合并有高血压病46例,心脏疾患41例,贫血48例,糖尿病13例,中风病史患者3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30例均为行走摔倒伤。入院牵引2d后常规复查床边X光片,了解牵引复位效果,且可作牵引重量或调整,隔日再复查X光片,手术时间均在伤后4~7d,均采用带空心钉锁定钢板牵引下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1.2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患髋部稍垫高,麻醉妥当后继续维持原牵引,消毒前常规C臂透视患髋部正、侧、斜位,明确骨折牵引下是否复位,如复位欠佳,可作牵引重量或调整只至骨折复位基本满意。切口主要暴露粗隆间,远端可将钢板插入,打入导针后常规C臂透视患髋部正、侧位片,以确保螺钉在股骨颈、股骨头内。

1.3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体检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及时请内科会诊,按照会诊意见作出相应治疗,手术前1d应用预防感染药物;术后,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并行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术后48h内拔除引流,72h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7d,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行屈伸膝、髋关节、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1w后可乘坐轮椅或扶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

1.4疗效评定 分为3级:①骨折愈合良好,未见髋内翻、外旋畸形和行走疼痛感,下蹲接近或达到病前状态,功能恢复如前,判定为优秀。②骨折愈合良好,轻度髋内翻,患肢短缩2cm左右,行走无疼痛感和/或需用手杖支持来行走,功能恢复接近病前,患者及其家属尚满意,判定为良好。③骨折愈合差,髋内翻或外旋畸形较重,髋关节出现疼痛,功能受限明显,判定为差。

2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约50~80ml,术后并发轻度脑梗塞2例,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5例因肠胃疾患术后肠胀气、不全梗阻,出现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获得随访病例36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2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它疾病,有2例骨折延迟愈合,因过早下地负重行走1例出现断板,再次手术固定,2例出现断钉,未出现患肢功能障碍、髋内翻畸形、短缩、股骨头坏死、髋部疼痛患者。Harris评分优12例,良18例,优良率为84.6%。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髋部骨折,国内统计股骨粗隆间约占髋部骨折的45%,传统的保守治疗由于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内固定治疗逐渐成为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手术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手术目的是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牢固固定,患者可早期肢体活动,不因为骨折而影响身体其它器官功能,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与保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其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出现就会得到大幅度降低。所以,首选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成功与否取决于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复位情况、内固定方式及其置入位置是否恰当,其中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固定方式[6]。老年人生存意识较强,大部分老年患者身体综合条件较差,合并症较多,但对于手术的耐受、抗风险能力较差,手术扩大及手术时间过长其手术风险增加。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式较多,有鹅头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甚至国内很多报道采用髋关节置换,所以在内固定选择上要慎重,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我们应以减少痛苦,降低风险为前提。我院选择采用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其优点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风险低,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且可早期可乘坐轮椅或扶拐下床活动,较髋关节置换而言,手术时间短,不担心关节脱位,术后可侧卧,手术出血少不用备血。

参考文献:

[1]何佩生.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50例临床报告[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8,6(2):55.

[2]曹磊.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4(4):276-277

[3]林久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10(5):60.

[4]刘嵬,雪原,赵宏,等.我国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经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的Meta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01):72-73.

[5]刘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770.

[6]徐杰,马若凡,彭焰,等.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7):630.编辑/孙杰

上一篇:某高校女生痛经186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