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和写作向铺路搭桥

时间:2022-10-30 06:24:24

在思维和写作向铺路搭桥

常听大家议论这样一种困惑: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的,爱说爱笑,爱玩爱闹,见的世面也不少,可是写起作文来就感到困难,那些聪明好像都用不上了。为什么思维如此活跃的当代儿童,在写作时会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呢?其实,由思维到写作不是直接过渡的,而是需要“转换”得以实现。教师的“教”应该着力于在思维和写作之间铺路搭桥,帮助其实现顺利转换。

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写作就是将思维转换为语言表达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转换,常常被人所忽视。而学生写作水平之所以难以提高,作文训练之所以难以取得成效,关键也就在于忽视了这个过程。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虽然关系密切,但二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规律。其一,思维是非线性的,具有跃迁性,而表达是线性的,具有强烈逻辑性。思维就像个万花筒,灵活、跃动、发散,而要将这些思维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必须先把其分解,然后将需要表达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成为适合表达的线性结构。这些加工、整理、规范的过程就是转换。其二,思维是自足的,表达具有交际性。当一个人在纯粹进行思维活动时,是不要顾及他人是否明白的,他只需自我消化即可,他的思维结果可以是残缺不全,可以是模糊不清,可以是让人不知所云的。可是一旦要将思维结果表达出来,就必须满足“让人听懂”这一基本的交际原则,因此,亟须通过转换,让思维变得清晰和明朗。可见,转换是思维与表达之间的路桥,必须保证畅通。认识到转换的重要性对我们的作文教学非常有帮助,有助于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

先看针对低年级的作文训练。低年级孩子思维――语言表达的转换过程比较简单。由于年龄特点所致,这个学段的孩子往往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言无忌”。他们对思维的加工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差异,书面表达常常是口头表达的文字记录。因此,他们的思维――语言表达转换属于简单的“一级转换”,即用一些简单的句法规则,将思维活动直接转换为语言表达。针对这个学段的作文教学,不要拔高要求,要切实实施各种句式表达训练,在训练全过程中要注重表达兴趣的组建与维护。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日常教学随机、密集地进行口头造句或者书面造句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判断哪些句子写得对,写得好;多积累一些结构完整、句式规范的好句子。这些训练都有助于孩子在转换时实现组句能力的正迁移,在具体的表达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运用训练中获得的认知。因为在思维――语言表达的转换时需要运用句法规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还应该最大限度地鼓励孩子的表达兴趣。只要孩子真正做到大胆表达,大胆记录,能如实地“写话”,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教师在评价孩子的写话作品时,不要在“口语化”和“美不美”上纠缠,应注重孩子表达的量,以及句式的规范化程度。只要是通顺,规范的句子就是好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命题,同一时间内,表达的量越大越优秀,因为这说明了个体思维――语言表达转换的顺畅程度。试想,只要通道顺畅,今后再予以修饰是顺理成章的。如果通道尚未打通,却要求一边打通道,一边搞“装修”,这岂不是误工误时,吃力不讨好?

中高年级孩子在写作文前,会经历更为活跃的思维活动,个体会进行更为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会像低年级孩子那样直接、毫不修饰地表达,他们的思维――语言表达的转换属于比较复杂的“二级转换”,更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训练。

心理学家A.科瓦廖夫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把外部刺激转换为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第二,把这些形象转换为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按照他的认识,写作就是从思维活动转换为“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再从“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转换为言语表达的过程。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级转换”的观点。他认为作者为了顺利完成写作活动,至少要经历两次转换:思维转换为内部语言;内部语言转换为“呈线性序列”的外部语言。思维――内部语言一外部语言,这就是“二级转换”的基本框架。很明显,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作为中间环节的“内部语言”,它是第一次转换的终点,又是第二次转换的起点。华东师大的董蓓菲教授提出,在实际的作文过程中,孩子首先要将思维中想要表达的内容运用个体的内部语言挑选和固定下来。这些语言包括:哪些是要写的,哪些是不要写的;哪些是该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哪些是要先写的,哪些是后写的。在之后的向外部语言表达的转换过程中,这些语言不断扩展、重组、更换、修饰、删改,最后形成完整的语句表述出来。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孩子顺利实现“二级转换”,就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丰富孩子的内部语言,保证转换畅通。

首先,要让孩子多“练内功”。所谓“练内功”就是指阅读。多阅读相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孩子更多地组建自己的内部语言范式,这一点不言而喻。当思维向内部语言转换时,个体会自觉地借鉴,模仿已有的表达范式,并且主动去规范正在形成的内部语言。此时,这些储备的范式越丰富,可借鉴的也就越多,内部语言的形成也就越容易,越丰富,越规范。

其次,要夯实孩子的“基本功”。很多教师在指导中高年级孩子作文时只注重结果,只看最后写成的文章质量优劣,而质量差的根源又没有找到,干着急,不起作用。其实,篇章的问题必定出在构成篇章的字、词、句、段上。因此,即便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基本功仍需要夯实。其一,日常要多进行片段练习,努力写好一段话。张志公先生就鲜明地阐述了段落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一段话不连贯,疙疙瘩瘩的,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这样组成的一篇文章,怎么可能是好文章呢?能够写好一段连贯的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断言,也一定能写好一篇。”其二,要坚持让孩子在写每篇作文前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提纲与腹稿都是一种类似内部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练习自然会产生熟能生巧的效果。

再次,要注意一气呵成的写作习惯的养成。很多孩子平时写作养成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到了考场上,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用、写不完的问题。解决问题要靠平时训练,要让孩子养成一气呵成的习惯。其实,这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董蓓菲教授在写作转换理论对作文教学的启发中提出,当思维转换为内部语言时,构思好的素材一边进入记忆,一边要进行表达。如果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就会导致工作记忆传输中断,尚未表达的信息被掩盖,已经构思好的内部语言丢失。所以,当孩子写作拖拉时,之前已经想好的内容不及时写,真要写时会感觉自己又忘记要写什么了。

最后,要注意让孩子先说后写,注重口头作文。其实,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时,还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表达的形式,我们往往跳过了口头语言,直接进入书面语言表达。作文多重加工理论认为,就表达而言,口头表达为低级水平加工,书面表达为高级水平加工,跳过低级水平加工,自然会使得高级水平加工的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的指导就是要避免高低水平的加工的错位进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写作前先进行口头作文,说清楚再写。讲不清楚,在写的时候肯定就会表现出来。此外,在讲的时候,孩子还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受到启发,明白哪些是生动的、吸引人的,哪些别人不爱听,这样在写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讲对写极有益处,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要我们能在孩子的思维和写作之间铺好路,搭好桥,帮助其实现顺利转换,就能让孩子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为写作服务。

上一篇:让每一个人都确立自己的目标 下一篇:运用事例教学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