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成山 点亮梦想

时间:2022-10-30 06:02:55

积石成山 点亮梦想

1 案例专题

课标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使其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2 案例背景

2013年暑假,我参加华侨大学团委组织的“积石成山、点亮梦想”暑期爱心支教活动,到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进行支教.本节课《多边形的内角和》是支教期间上的一节课,学生所用的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内容是《§7.3.2 多边形的内角和》(第1课时).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要应用前面所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来学习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后面“平面镶嵌”的学习做准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 学情分析

积石山县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拥有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土族、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受支教班级的学生来自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我注重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大家请看我手中的的实物分别是什么?(微笑)(3n≥,且n是正整数)

学生:六螺帽、八角石英钟、五边形水果盘.

教师:那么,大家知道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吗?

学生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d,四边形的内角和有可能是360d,至于其它的多边形嘛……(思考中)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之间的关系.学了这节课之后,上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四个内角,算一算它们的和,验证一下它们的内角和是否真的就是360d.(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学生迅速地从文具盒中取出直尺、量角器,画图、测量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并计算它们的和)

学生2:(测量法)我画的四边形,测量出它们的内角和是360d……(兴奋、喜悦中).

学生3:(拼图法)(拿出准备好的四边形纸卡纸,标上字母,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到最后一个内角上)我的也是360d……

众生:我们发现所画的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d……

教师: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 ,通过测量、计算、拼图等方法归纳得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很好.测量法容易引起误差,拼图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接下来问大家,能否用说理的方法,推导验证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来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大家一定行,加油!

学生:(激烈讨论)……(困惑)

教师:(点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360°=180°2×,大家能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证明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呢?

学生4:关键在于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教师:非常好!说到了点子上!各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说出你们的推理方法.(学生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这些验证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呢?试试看哦.

学生11:①测量法;②拼图法;③转化法;(构造三角形、同旁内角、平角)

教师:大家分析得都非常好!老师为你们的勤奋好学感到骄傲!(同学们开心地鼓掌)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的方法推理更方便简单呢?

学生:……

学生12:学生5的方法(同学们目光投向他所在的第1小组,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比较容易理解,很方便.

教师:(给予肯定)第1小组的做法是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了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借助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那么五边形、六边形等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吗?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相信大家能顺利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填写完成下表)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②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③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条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鼓励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分析问题的本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4-2)个180d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5-2)个180d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6-2)个180d的和,七边形内角和是(7-2)个180d的和,八边形内角和是(8-2)个180d的和,n边形内角和是(2)n?个180d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d.

发现3: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5-3)条对角线,将五边形分成(5-2)个三角形, 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6-3)条对角线,将六边形分成(6-2)个三角形,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2)n?个三角形.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 180n??d(3n≥,且n是正整数)

……

5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落实启发式教学.教学中,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测量、计算、拼图”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然后通过一些辅助线:连对角线、在四边形内部找点、在四边形的边上找点、在四边形的外部找点、作平行线等,来构造三角形、平角、同旁内角,借助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平角等于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生成“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进而借助于连结对角线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最终生成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180n??d(3n≥,且n是正整数)..

(2)本节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各自取长补短,启发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正是美国教育学家“在做中学”理论的体现.

(3)本节课,注重渗透“转化”、“质疑—猜想—验证—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于教学中.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即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再运用已有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化归思想,在观察、探索、猜想、推理、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积石成山,点亮梦想”!

上一篇:高中数学应用题难度要素探析 下一篇:关注特值法 为高职单招复习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