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半年总结

时间:2022-10-30 05:18:47

文化局半年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各区文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围绕厦门在构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榜样作用的战略大局,围绕厦门市又好又快地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围绕厦门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以艺术精品创作和品牌建设为中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文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推动厦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艺术精品纷呈迭出,专业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重点剧目创作顺利。今年,我们主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第***中国戏剧节及福建省第***戏剧会演等全局性、重大的赛事与活动抓好文艺精品创作。主要创排重点剧目5台(新剧目3台、修改复排2台)、大型交响乐集、大型交响幻想史诗和小剧场话剧各1部。其中,初步确定高甲戏《阿搭嫂》、《荔镜记》、歌仔戏《新山伯英台》、《月娘月光光》为第***中国戏剧节初选剧目;重点加工修改并推荐申报高甲戏《阿搭嫂》、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参加第***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完成大型交响乐集《我的海峡》创作,并定于6月中旬公演;预计6月底完成大型交响幻想史诗《海峡》创作,7月份进入排练;小剧场话剧《影痴谋杀》首演取得成功,反响良好。

二是专业剧团创作出成效。上半年,各专业剧团围绕全市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并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创作排演了一批精品剧(节)目,包括舞蹈节目23个、歌伴舞节目14个、歌曲10首、新剧目7台,充分展示了厦门市专业艺术的整体实力与风采。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排演的《邵江海》精彩片段《耕田曲》应邀参加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小白鹭民间舞团的舞蹈《小白鹭之梦——圣火畅想》也受邀晋京参加奥运重大文化系列活动展演。全市“两会”期间,我们精心组织歌仔戏《邵江海》、音乐话剧《雁叫长空》、高甲戏《阿搭嫂》等剧目为代表委员演出并向社会公演,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此外,在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期间,我市音乐工作者还加紧创作排演了歌曲《伸出你的手》、《我们和你在一起》、诗朗诵《情满人间》、高甲戏《风雨同舟渡难关》等节目,积极参加赈灾义演,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三是专业艺术成果丰硕。今年,我市专业艺术在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歌仔戏《邵江海》获得市政府给予的“五个一”工程奖100万元嘉奖表彰;在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优秀文艺作品表彰中,我市的歌仔戏《邵江海》获荣誉奖,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舞蹈《鸟仔》、舞蹈《海那边》获一等奖,高甲戏《阿搭嫂》、舞蹈《都市印象》、歌舞《博状元》获二等奖,舞蹈《小河淌水》获三等奖;在第九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戏曲音乐奖比赛中,我局直属专业表演团队成绩优异,一共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乐队奖、演奏员金奖等11个奖项;在厦门市第五届“金鹭奖”评比活动中,我市共有6个单位和67位同志获得75项“金鹭奖”表彰;小白鹭民间舞团独舞《圆满》也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中获表演银奖。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内涵逐步提升。

一是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上半年,共举办重大文化艺术活动4项,完成重要节庆专场演出30场,配合全局性重大活动开展配套文艺演出及指令性活动8场,完成各项接待性演出4场。各专业剧团共演出344场,其中公益性演出185场,占全部演出的54%。为主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少儿合唱比赛、海峡两岸舞美研讨会、文化部戏曲音乐研讨会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第二届中国少儿合唱比赛中,厦门市代表队成绩突出,厦门市音乐学校合唱团获“小百灵奖”,厦门实验小学男童合唱团、厦门市松柏小学合唱团获“小云雀奖”。筹备中的2008夏商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即将推出,不仅推动闽南语歌曲创作出作品、出人才,而且还推动了闽南方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歌曲创作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我们还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舞美研讨会和文化部戏曲音乐研讨会,受到文化部领导的一致认可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同时,积极做好“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歌仔戏剧团正在抓紧改编新剧目《荷塘梦》准备参加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方案也已初步确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二是群文活动日益活跃。上半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2008“温馨厦门庆元宵”广场文艺演出、第二届元宵莲花褒歌比赛、“温馨家园”电影放映启动仪式、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2008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展示系列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仪式、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厦门市分赛区比赛”、“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厦门分赛区活动”以及“民族和谐之声-李春华葫芦丝独奏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其中,市区两级举办各类文艺赛事和专场演出80场次,观众参与人数达18.44万人次;各主要节庆及“温馨厦门、情系百姓”等广场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半年来,市区两级共组织演出24场次,每季度平均6场次,观众参与人数达3.3万人次。此外,各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亮点纷呈,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的特色文化。其中,思明区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了观音山旅游休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挖掘鼓浪屿文化内涵,策划组织了以“鼓浪屿”为品牌的系列文化活动。湖里区外来打工文化欣欣向荣,结合“温馨湖里”周末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了“为奥运喝彩”湖里区K歌争霸赛,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和外来员工积极参与。海沧区做好“对台文章”,积极打造“保生慈济文化节”等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同安区以服务农村为重点开展了民间绘画、“关爱农民工,送电影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翔安区发挥“一镇一品”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大嶝“三岛腰鼓队”、新圩“拍胸舞”、内厝“宋江阵”等富有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

三是艺术展览精彩纷呈。半年来,全市共组织各类艺术展览27个,吸引近30万市民观看。其中《时代、乡土、农民——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厦门展》、《20*’全国摄影艺术获奖作品展》、《台湾艺术家法国沙龙学会会员作品展》、《观澜国际版画作品双年展——厦门展》、《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暨福建舞美作品展、演艺设备展》、《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天佑四川、爱在露岛——厦门市百名美术家为四川地震灾区校园重建义卖作品展》、《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等展览影响较大,社会反响良好。在组织展览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做好收藏管理工作,半年累计收藏美术作品23件,摄影作品200多幅。

四是群众文化成效明显。上半年,我市群众文化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批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话剧《人生是条单行道》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文化馆组织的音乐快板剧《北京欢迎您》、对口快板《竹板声声唱计生》和海沧区的荷叶说唱《一代宗师邵江海》在“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厦门分赛区比赛”分获金、银奖。舞蹈《红旗飘飘》参加市老年大学文艺调演获优秀奖。舞蹈《拍胸》参加市中学生第18届文艺比赛获同安专场演出金奖,《茉莉飘香》、《阿里郎》获市中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海沧区选送的美术作品《为奥运加油》(少儿组)和舞蹈作品《龙的传人》(少儿组)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赛福建赛区铜奖。思明区文化馆的舞蹈《思想起》获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三等奖。

(三)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上半年,市财政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正在建设的小白鹭艺术中心项目土建部分已完成70%,项目设备采购全部完成,6月底将进行二次装修公开招标,预计年底投入使用。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建设有新进展,项目初步方案已基本完成,正在抓紧论证。此外,一批区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二是公益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首先,馆场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半年,市、区二级文化馆评估工作顺利通过文化部验收,市文化馆、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等5个文化馆被命名为一级文化馆,同安区文化馆被评为三级文化馆。全市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示范点命名表彰会在同安区举行,全市31个文化活动中心受表彰,其中17个文化活动中心被命名为“市重点资助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有文化馆6个,图书馆9个,文化站27个(其中,镇级7个,街道20个),文化室456个,共享工程服务点30个。其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上半年,市图书馆与少儿馆共办理图书借阅118.96万册,读者流通91.55万人次,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和举办各类讲座400场次,吸引读者5.22万人次。其中,少儿图书馆新增联网分馆2个,发展集体业务1个;图书馆新增分馆4个,发展图书流通点13个。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联网分馆29个、汽车图书馆3个、集体用户60个、分馆流通点53个。市文化馆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辅导工作,建立示范点6个,活动基地15个;举办2次全市文化骨干培训班,培训人数2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9场次,形成学术论文26篇,并结合各类展览开展公众现场教育及中小学课外教育等12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44期,培训人数1200多人次;加强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建设,现有市级文化馆馆办团队10个,基层文艺团体与队伍共211支,积极开展各类演出活动,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较大贡献。

三是文化惠民项目较好落实。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和社区流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其中,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举办“温馨家园”电影进社区放映活动全面展开,放映电影360场,观众达18万人。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各区放映队招标工作已完成,全市共有21支招标队获得认证资质,放映工作全面展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方案通过修改已上报审定。同时,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做好区级分中心、镇(街)服务点建设。目前,已完成思明区、湖里区26个基层服务点的挂牌,完成厦门市文化信息网栏目设定及改版,并与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积极沟通协调,做好共享工程的宣传推广等工作。大力推进送书送戏下乡工程、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工程、艺术扶贫工程、文化进社区等项目实施,特别是高甲剧团到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专场演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为地方戏曲进校园、普及闽南戏曲艺术、培育戏曲观众做了很好的尝试。半年来,市级文化部门共组织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校园、下基层、下工地活动共92场次,参与人数近10.85万人次;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开展送书下校下点199次,18127册。

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首先,集中整治、强化管理,逐步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半年来,以“网吧”、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经营点及地摊、游商为重点,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严厉打击了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非法经营活动,其中查处网吧13家;清理音像制品经营点4家、盗版音像制品58270片。其次,广泛发动、扎实推进,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文化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童心同乐”、“我成长·我快乐”等系列文艺晚会、“嫦娥探月”航天主题科技节系列活动、“农民工子女绘画比赛”、青少年免费心理咨询活动以及各种读书活动和讲座,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第三,积极扶持、加强指导,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水平。建立青少年培训基地,建立学校文艺辅导点和示范点。开办近20期公益性艺术培训班,培训次数达2000人次,为加强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第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完善郑成功纪念馆、破狱斗争旧址、陈化成史迹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教育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四)对外交流持续开展,对台交流深入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访。今年,我们共组织对外出访项目5批次,出访人员58人次;来访项目3批次,来访人员58人次。组派人员或团队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城市进行考察访问或交流研讨。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第七次赴新加坡交流演出,历时1个月,演出46场,参与观众超万人,获得极大成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剧团还将于下半年申报文化部20*-2008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此外,我们还积极邀请国外艺术团体来厦进行交流演出,其中,邀请美国著名音乐家菲尔南多·莱里斯等到鼓浪屿开展为期21天的“鼓浪屿美国音乐周”交流演出活动,共举办4场音乐会,受到厦门人民的欢迎。先后举办了20*’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暨厦门版画展、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等多项展览。特别是“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之“艺术展”,展出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众多南洋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并组织菲律宾、泰国等艺术团体进行文艺交流演出,进一步促进了闽南文化与东南亚等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厦门与东南亚等国之间的友谊。

二是全方位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上半年,我市共组织对台出访项目2批次,出访人员43人;来访项目4批次,来访人员118人,对台文化交流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首先,入岛交流演出取得成功。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随福建文化艺术交流团赴台参加“郑成功文化节”展演交流活动,精心组织了大型高甲戏《乘龙错》、折子戏《三千两金》、《挡马》、《班头爷》及高甲乐舞《喜迎亲》等经典剧目在台南、台北等地开展交流演出,进一步展示了闽南传统戏剧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受到台湾观众的欢迎。翔安吕塘戏校高甲戏实验剧团积极开展对金交流,半年来,共组织2次交流演出,使对台民间文化交流更加常态化。其次,戏曲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由中国舞美学会和厦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舞美界的交流,为推动两岸传统戏曲在舞台设计观念与技术探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期间,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缔结“姐妹院校”,并签订了两年的学术合作协议,计划在教学、戏曲、舞蹈、剧目、科研、表演、师资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的互动合作与交流,为两岸艺术院校交流开启良好先河。第三,美术交流活动频繁。先后举办了台湾艺术家法国沙龙学会会员作品展览、谭玉洲工笔花鸟作品展、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并举行海峡两岸油画创作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美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美术事业的发展。此外,我们积极配合市首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推介招展团一行赴台参访交流,收效明显。

(五)文物保护持续推进,文化传承成效显著。

一是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与管理。其中,“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产权置换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产权置换协议已签订并进入报审阶段;正式启动“妙法林”保护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正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追加征地拆迁安置经费;完成南普陀寺法堂、阳翟图书馆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报审工作;如期启动江夏堂维修工程;基本完成陈胜元故居迁建工程财务决算及拨款等相关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普查第二阶段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全市各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已基本组建,并制定上报了本辖区的普查实施方案,签署了《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与任务。同时,普查专项经费及预算编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普查相关仪器和设备的购置及普查招贴画印制等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积极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首先,完善厦门博物馆新馆建设。经过努力,厦门博物馆的《厦门历史》、《闽台古石雕大观》两个陈列布展已基本完工,并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开放。同时,《闽台民俗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陆续展开。其次,开展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有关通知精神,组织各区博物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经过严格评审及推荐,厦门华侨博物院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三,积极筹建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和海堤建设纪念馆。目前,纪念馆建设方案已确定,陈列大纲论证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工程建设及文物征集等工作。海堤建设纪念馆已于6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第四,建设闽台中医院博物馆。与市卫生局、海沧区政府联合筹建闽台中医院博物馆,协助落实文物征集、陈列大纲制定及布展等工作。目前,该博物馆已于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新进展。上半年,我们加大力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制定出台《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方案》,召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工作开展。同时,我们加强普查和申报工作,努力做好厦门中秋节传统节日、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申报推荐部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工作,共组织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个,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此外,积极举办活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筹备成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为主举办“莲花褒歌”培训班,开展2008元宵“莲花褒歌”(山歌)比赛;配合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为各级传承人命名并颁发聘书,编辑出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巡礼光盘等。

(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生机勃勃。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上半年,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认真开展产业调研,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文化部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审核工作,我市优必德和惟艺2家漆线雕企业被命名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南音乐舞《长恨歌》、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厦门优必德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等7个单位共10多个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厦门动漫节”的相关筹备工作,筹备并成立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今年来,我市商品油画业、娱乐网络业、钢琴制造及琴行培训业、电影放映业、动漫游戏、艺术品制造及拍卖业和艺术表演等文化骨干产业健康发展,规模与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升,截止第一季度,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7.6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04%,比去年同期增长24.9%。

二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市文化市场围绕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和平安厦门建设等中心工作,重点抓好文化市场平安建设和文化市场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首先,积极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校园周边、主要街道、广场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和专项整治活动,共销毁盗版音像制品78986片,有效地打击了音像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其次,采取有效形式加强网吧市场管理。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加大对网吧管理检查和处罚的力度;充分发挥网吧监管平台的作用,对网吧监控软件进行技术升级,举办擅自脱离监管查处培训班;成立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通过加强管理和全面整治工作,使我市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场所和“网吧”经营不健康内容游戏及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第三,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通过召开业者座谈会、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歌舞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同时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对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认真做好演出市场的审批与监管工作,上半年外来演出团体和个人在厦门共举办商业性演出16场。第四,全面推进行依法行政工作。抓队伍建设,组织26人次参加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抓案件督办,半年共受理各类文化市场投诉42件;抓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日和重点时段坚持对文化经营单位实行不定期检查。半年来,全市共组织文化市场检查809次,出动人员4756人,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16家,查处违规案件25件。

(七)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自身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抓好学习,提高素质。首先,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上半年,主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文化厅(局)长、全省文化局长会议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结合文化工作实际制订学习计划,并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授课、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半年共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40余次,约900人次参加。其次,重点抓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培训。上半年,已先后组织21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轮训班”、省文化厅(局)长培训班、《干部任用条例》专题培训班以及党校领导干部轮训班等。第三,加强领导干部业务培训。上半年,通过与文化部联合办班、选派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或高峰论坛等方式,先后组织8批次近百名干部进行各项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

二是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始终坚持“和谐、稳定、发展”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上半年,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改革的操作方案,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及需要研究制定的配套政策,努力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文博图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进行机构整合、升格,促进内部机制建设,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重抓好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内部整合工作,完成书画社并入文化馆(美术馆)。提出对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布局调整,按照“一团一策”的原则,制定确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做好艺术院团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制定艺术表演团体综合考评办法,做好演职员转岗、退休奖励机制等工作思路和改革方案。紧抓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切实解决湖滨影剧院和新华影剧院撤消后人员分流以及南乐团、高甲剧团参照事业参保等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加强建设,争先创优。首先,完善组织建设。召开文化局直属党委党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直属党委班子和直属纪委班子,并起草制定了直属党委议事规则、工作思路等规章制度,为直属党委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必要保障。其次,大力开展评先创优工作。上半年,积极组织推荐直属各单位参加“巾帼文明岗”评选活动。其中,厦门市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与市级“巾帼文明岗”。小白鹭民间舞团被中华全国妇联会、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联合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位”荣誉称号。此外,文化系统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获省、市级表彰。其中,书画社周煜同志获厦门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高甲戏剧团纪亚福同志获省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四是积极踊跃,奉献爱心。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来,全市文化系统积极行动,捐款、捐物,先后共募集善款134.36万元;各艺术团体加紧创排节目,举行赈灾义演共6场;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妇工委开展的“情系灾区、大爱助孤”活动,共有4个单位助养孤儿9人。此外,还组织22名“家庭志愿者”参加“情感关爱、心理引导”系列爱心活动。

此外,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文化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等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与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厦门在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中作示范当榜样以及又好又快地推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完全相适应。我市文化艺术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且具有全国影响的优秀剧(节)目还不够多;优秀的艺术尖子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水平与厦门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性制约和障碍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化市场的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许多新问题,区级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文物执法队伍不健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认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困难存在的背景和主客观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善、解决。

上一篇:文化发展工作意见 下一篇:文化局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