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30 04:47:32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输送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实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高职实验课教学是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前沿阵地。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合格机械工程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其相应的实验环节,不仅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依旧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只是枯燥地演示。虽然有些教师很认真、详细、具体的编写实验指导书,但是学生有依赖性,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操作出大致相同的结果,编写出步骤相同的实验报告。教师在编写实验指导书时,没能将最新的技术动态通过操作技能训练体现在实验教材上,使学生跟不上需求的发展步伐,远离生产实践。

1.2学生方面

大部分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在操作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草率地按要求完成实验指导书给的步骤,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提示或结果正确与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想都不想,甚至有些学生等实验课快结束时,拿同学的实验报告来抄抄改改了事。

1.3学校方面

学校对实验教学缺乏全程的监督检查,实验课的质量,也只是简单地表现在实验报告的上交。如果实验报告仅仅是抄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那就完全失去为了上实验课的意义。 所以,必须改革以往监管手段,形成有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2.改革措施

2.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构建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师资,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现场的工作经历,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水平。实验课教师也要经常集体备课,而且,实验课的备课比理论课要求更加细致,要合理地设计实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而不是让学生按照我们制定好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

2.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实验内容的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做到 “三个有利”。“三个基本原则”即实验课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反映“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动手能力。开设具有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教学实验项目,削减以验证理论为主的、内容单一的实验。实现实验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掌握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为使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实验环节的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着重进行下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在课程讲授完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之后,给学生提供的一个创新设计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和创新设计方法。

(2)机械传动方案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传动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及机械设计中常见测试方法,并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择其较好的方案。

(3)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力学中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以及机械原理机构等概念的理解,并初步了解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和动力学仿真的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

2.3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方法由“示范型”、“验证型”向“参与型”、“设计型”、“创新型”转变。

(1)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要建立一种以能力培养型的实验教学体系。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教学”教学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设计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

(2)实验前精讲实验过程和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前那种教师讲述一遍、操作一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一次的旧模式。采用实验前精讲实验过程和方法,在上实验课时,把课上所有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操作技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验的过程、目的和效果,最终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悉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为此应改变以前“集中指导的方式”为“集中与分段相结合式指导”,实验前针对具体的实验任务如何入手去做,通过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解决初期入手难的问题。

2.4加强实验室建设,创立机械创新实验室

加强实验室建设,使其具有职业岗位场景特征、实用技术强化特征、行业及地域经济突出特征、体现能力本位特征等。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在原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陈列室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新型的机械和典型的机械模型和实物,在一些工矿企业收集各种典型的失效零部件和各种机械,为学生认知零件的失效情况和学生亲自动手装拆机器,认识和掌握各种传动方式提供条件,实验室全天开放,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创立“机械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开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能适应工作岗位提供条件。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院校实验室是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发生器、整合机,反映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教学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意义十分重要。实验室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庞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黄春仙.《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鑫,女,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上一篇: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措施 下一篇:运转设备振动超差原因分析及减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