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吗?至于!

时间:2022-10-30 04:37:28

关于语文,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什么,这或许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语文教师绝不应是一个话语权威的形象,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参之言和教师之言。如果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个性体验,这当然也是最失败的语文教育。

五年前,当时的人教版高中教材高一第一单元是新诗,第三课是穆旦的《赞美》。那一届我带一个实验班,自己是第二次教学此诗。当时备课的内容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但那年暑假的一次教材培训让我对本诗有了更多的关注。记不清是哪一位男教师讲他备课时,备到最后已是泪流满面,我也被深深感动了。我着力去体会诗人的情感,亦或是读诗人的情感。于是在课堂上,我努力地讲解以让学生入境,但遗憾的是还有一点儿没有讲完,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好好读诗,就要下课了。最后我把男教师读诗读到泪流满面的故事讲给学生,本想启发一下学生好好去读,没想到在坐的一位学生竟轻轻地冒出一句话:“至于吗?”之后班上有了小小的骚动。我什么也没说,径直离开了教室。

课下我和班主任交流了此事,班主任很认真地说:“你知道是谁说的么?告诉我,好好地批评他一顿。”我确实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也没觉得事情有多大,就没再追究。但是我心里始终平静不下来,我不解的是学生怎么会冷冰冰地冒出或鄙夷或不屑的那三个字?“至于吗?”学生难道对经典诗篇这样的冷漠?难道这堂课这么失败?我不甘心这样的教学效果,于是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写篇随笔吧,说不定能让学生对他们说的话有所反思。

第二天,我拿起学生的作文本认真翻阅。一遍看下来,发现学生确实对昨天的事情有话要说。大多数学生都对那位说“至于吗”的同学表示不满与责怨,我激动于学生的“正义直言”,觉得我的“引导”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决定第二天去班上给大家读一读,这样既明确了我的态度,又能对那位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有幸的是我当时记录了学生的随笔,这里选择几段摘录如下。

那真的很痛,那不仅是对老师、对作者的侮辱,同样是对文学界、对我们有感情的人的侮辱。我自内心看不起他,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态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学生A)

一个人读诗读到泪流满面,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相反,我却恰恰能够理解,从心底由衷地佩服他,为他而感动。我想,最感到欣慰的人应该是作者,竟然能有人真正地理解他,读懂他的诗。这一举动恰恰是表现了他对祖国真诚的爱,应该受到每个炎黄子孙的尊重。(学生B)

“至于吗”不能全说成是一种嚣张的表现,更多的是无知!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命运是一样的,进而他们的思想等方面的认同也一致。不是诗人哭得不值得,而是同学们有时无法体会到60年代那心系祖国的赤子之情!无知不是错,只有认识不到无知才是错!(学生C)

但我们至少应该有对待他人最起码的尊重,诗人的感情是细腻的。也正因为他们有如此超于常人的感情,才会有了不朽的杰作。打开我们的心灵,感受每一首诗歌最深、最纯的感情,你会发现有好多言行都是“至于”的。(学生D)

我读过之后,全班没有人说话,想是因为用学生的文字来宣讲我的教化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课后我也颇有自得之意。然而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再次被学生E的一篇随笔击碎了。

当一个人的真实感情释放的话,必须用一个桎梏来束缚他?你有你的感觉,他有他的感受,纵然他不如你才华横溢,有古人之心,但你懂不懂尊重?你如果评论,你可以评论那个哭的诗人,但你说那个同学就不对。“至于吗?”多么纯朴、多么真实的感受!我心寒,我无语,当同学之间的情感被一首诗冲破,当一场讨论变成人格的攻击,当你想用你的想法压制别人时,你已退化得和猴子一样。

其二,当老师不说,以这为题时,你能想到这些么?也许那并非是你的真实感受,也许你是哗众取宠,趋言附势。短短三个字,爱被击破,情已毁灭,众枪皆指真实口,真是一种悲痛!无言的痛,刻骨的痛,那个同学不是鲁迅,不能横眉冷对千夫指,他的心也许会被击开个口子,不住地淌血。而你正在笑,象天使一般,你很开心?你如果是天使的话请站出来,打开你的心灵之窗,把你看到的美,触到的心情告诉他,像上天对鸟儿的诉说,他也许会成为和你一样的爱诗的人。那种消极的手段请保留。

看过这段文字之后,我的心情始终难以平静,我开始反省自己。课堂教学,学生才是主体,他们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自己又有什么霸权来让学生的思想受制于我的掌控,听命于所谓的权威?并且愚拙地还要以此来引导所有的学生,实在是错误。

我拿起笔沉重地在学生E的随笔旁写下这样几句评语:“你的文字让我深刻地反省。老师感谢你的理解、宽容、真诚、直言。在这里,言论自由!”

第二天,我真诚地向学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把这篇随笔读给大家听,讲台下一片掌声。

时隔五年,这些文字不由得令我再一次地思考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把教参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硬塞给学生,重要的还是要唤起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可以共鸣可以驳斥,而不是教给学生人云亦云地附和。这位学生能有这样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难道不令我们语文教师欣喜吗?保护并鼓励这样有独立思想的学生,才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重要的使命。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

上一篇:滨州学院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及培养途径的调查... 下一篇:对提高体育考生800米成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