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国家级食品标准机构

时间:2022-10-30 03:49:50

组建国家级食品标准机构

目前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机构的组建初步方案已经形成,如果顺利组建,将采取理事会管理的模式来具体操作……

自2013年3月国务院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以来,食品安全管制持续呈高压 态势。

近日,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及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会,专门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通报,并部署下一步规划。在采访中获悉,截至目前,我国5000余项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已经清理完毕。截至2013年底,全国例行监测网络已覆盖150个城市及87个检测参数。

据悉,目前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机构的组建初步方案已经形成,如果顺利组建,将采取理事会管理的模式来具体 操作。

5000余项标准清理完毕

从会上获悉,国家卫计委已经摸清了标准底数,系统梳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截至目前,5000余项食品安全标准已经基本完成清理工作。这个框架包括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在清理基础上,制定整合工作方案,已经部署好2014~2015年食品标准整合工作的程序,为接下来构建完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埋下伏笔。

有关人士透露国家有关机构2014年将完成50%的标准整合工作量,2015年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中国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据悉,截至2013年底,全国例行监测网络已建,覆盖150个城市、102种农产品、87个检测参数,监测范围覆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屠宰场等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正在逐步全程覆盖大宗农产品品种和主要产销区。除了行业标准的清理及全国范围内监测网络的覆盖,为严控食品安全问题,食药监总局称接下来还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

将组建国家级标准机构

在推进食品安全全产业链监管的进程中,以食品安全标准整合为例,最大的困难依旧是风险评估。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针对风险评估问题作出正面回复,坦言以农业领域风险评估为例,“总的看,我们起步是比较晚的。”

从体系上来看,“架构已经基本上搭建起来”。马爱国表示,农业部已经在顶层组建了国家级的风险评估委员会和专家组,并且依托现有的农业科研院所认定了一批重点的、专业的、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最近一段时间,在主产区已经组建了一批一线风险实验站点。

从建立预警平台上来看,风险检测、风险评估的操作办法,是通过检测和评估的信息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对有可能引发风险的问题进行及时提示。“这个即将建立的信息平台会起到积极的 作用。”

如何在接下来的食品安全监管中,进一步发力?

目前的工作进展是,国家卫计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这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撑单位,要有一个机构或者中心,来承担标准工作技术上的牵头任务,现在是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来承担。

但是现在的人员、机构还需要加强建设,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成立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中心,可以挂靠在风险评估中心,增加人员的编制和能力。

由于涉及到人员编制等问题,上述建言依旧在推进阶段。未来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中心将有跨部门的管理,卫计委是理事长单位,农业部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是副理事长单位,后面还将纳入更多部门,比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疾控中心及评估中心等,即专业机构也是理事成员。

上一篇:“智慧城市”中的“四大创新” 下一篇: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北京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