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陆纳传》译评

时间:2022-10-30 01:26:09

【原文】

纳字祖言。少有清操,贞厉绝俗。……将之郡,先至姑孰①辞桓温,因问温曰:“公致醉可饮几酒?食肉多少?”温曰:“年大来饮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②。卿复云何?”纳曰:“素不能饮,止可二升,肉亦不足言。”后伺温闲,谓之曰:“外有微礼,方守远郡,欲与公一醉,以展下情。”温欣然纳之。时王坦之、刁彝在坐。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③,坐客愕然。纳徐曰:“明公④近云饮酒三升,纳止可二升,今有一斗,以备杯杓余沥⑤。”温及宾客并叹其率素,更敕中厨设精馔,酣饮极欢而罢。纳至郡,不受俸禄。顷之,征拜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将,外⑥白宜装几船,纳曰:“私奴⑦装粮食来,无所复须也。”临发,止有被而已,其余并封以还官。……谢安尝欲诣纳,而纳殊无供办。其兄子不敢问之,乃密为之具。安既至,纳所设唯茶果而已。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罢,纳大怒曰:“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⑧邪!”于是杖之四十。

(选自《晋书・陆纳传》)

【注释】

①姑孰: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②脔:切成小块的肉。③:同“盘”。④明公: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⑤杯杓(sháo):酒杯和杓子。均为酒器。余沥:剩酒。⑥外:指官府中的小吏、差役。⑦私奴:古时私家蓄养以供使唤的奴仆。⑧素业:清白的操守。

【译文】

陆纳,字祖言。从小就有高尚的节操,清正严肃,超出一般人。……陆纳将去郡里就职,先到姑孰向桓温告辞,并问桓温:“您饮多少酒可以醉?吃多少肉呢?”桓温回答说:“年纪大了以后喝三升就醉,白肉不过十块。你怎么样呢?”陆纳说:“我一向不能饮酒,只能喝两升,肉也就更不用说了。”后来等到桓温空闲下来,便对他说:“我备了一份薄礼,我将去远方之郡任职,想与您一醉方休,以表示我的情意。”桓温表示欣然接受。当时在座的有王坦之、刁彝。等接受礼物时,只有一斗酒,一盘鹿肉,在座的客人都很惊讶。陆纳慢慢地说:“明公最近说可饮酒三升,我只能饮两升,现在有一斗酒,以防杯盏之中有酒剩下。”桓温和在座的宾客都赞叹他简朴。桓温又吩咐内厨备办美食佳肴,大家畅饮尽兴才散场。陆纳到达郡地后,不接受俸禄。不久,陆纳被征召授官为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将要去赴任,吏役请示用几条船装运行李,陆纳说:“家中仆人装运了粮食来,不用再备船了。”临行时,只有被子衣服而已,其余的物品一并封存,归还官府。……谢安曾经想去拜访陆纳,而陆纳完全不备办待客的东西。他哥哥的儿子陆不敢问他,便偷偷地帮他准备了酒食。谢安来了后,陆纳摆放的只有茶果而已。陆于是摆上丰盛的饮食,珍美的肴馔一应俱全。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给叔父增光,反而玷污了我的清白。”于是打了他四十杖。

【评析】

从陆纳的生平事迹中很容易读出“俭”、“廉”两个字――两个大写的字,巍然挺立,熠熠生辉,让人情生高山仰止之敬,心存洁己从公之志。你看,宴请威名赫赫的桓大将军,他只用薄酒一斗,鹿肉一盘,其俭约简朴令坐客也为之愕然。权倾朝野的谢安登门造访,他只设茶果招待;侄子以珍羞盛馔代为款待,他嫌铺张浪费,有损其节俭的清誉,遂杖之四十,其俭约简朴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几近悭吝抠门。他身为一郡太守,所吃粮食由奴仆从家中运来,却于本分应得的俸禄辞而不受;离任履新之际,只带走自己的被,“其余并封以还官”。如此廉洁奉公、清廉自律,考以古代丹书史册所载人事,也是罕有其匹。

宋人范纯仁曾说:“惟俭可以助廉。”常言有云:“俭为廉之根,廉为俭之果。”陆纳的俭、廉

之行,为这类古语常言作了生动的注脚:陆纳俭朴成习,不图虚荣、不慕奢华,故而能寡欲无求,

抵御财货的诱惑,阻遏贪念的侵蚀,始终以清廉立身于世。这颇像宋人司马光所说:“俭则寡欲,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又如清人高拱京所云:“人之贪淫,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至于贪。”

戒奢尚俭、以俭养廉、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春秋时期的季文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身为鲁国正卿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孔门弟子原宪,所居蓬户瓮牖,“正冠则缨绝,振襟而肘见,纳履则踵决”,为官时亦甘于清贫,不受应得之常禄。可见,陆纳的俭、廉之行是对古人优良传统的承续和光大。

上一篇:在黄山休宁学会一技之长 人生创业致富不再慌张 下一篇:不要放手,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