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新世纪小说浅析

时间:2022-10-30 01:15:01

池莉新世纪小说浅析

摘 要:池莉是当代文坛的知名作家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几年里她又相继创作了一些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一如既往的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通过作者的新世纪的小说文本可以来探究一下:作者在小说创作风格上面的变化。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池莉还是以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其中对女性的审视和关注在加强,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在加深,对于人性回归的呼唤不断在加重。

关键词:池莉;新世纪;小说创作;变化;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10-02

池莉是一个不断改变突破的作家,她的创作在不断的创新中。在新世纪池莉的小说创作中,作者依旧以广大的市民阶层为审视对象,运用最素朴的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动给广大的市民阶层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池莉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变化和人性的变化的反思,女性审视的加强、社会审视的加深、人性呼唤的加重就是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

一、女性审视的加强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人们生活节奏在加快,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心。这无疑给文学发展带来莫大的冲击,因为人们商业活动已经是生活的中心,文学审美这种占据时间而又不能为读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精神活动开始变得无足轻重了。读者的阅读取向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也要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一成不变的照自己的老路走就会慢慢地失去读者群。我们可以看到池莉在新世纪以来还是不断的有作品问世,如:《口红》、《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所以》、《有了你就喊》、《看麦娘》等这些作品都继续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我们从作者的作品能够搬上电视荧屏就可以知道作者所拥有的读者的数量。作者在新世纪还依然享有这么多的读者群是因为,她在不断细腻的观察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市民阶层的发展,这些能够触动作者思考的发展变化被她融入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除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之外,她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发生了变化,女性人物变得更加有思想性,她对社会的思索变得更加深邃,故事也在发生变化,原来的作品故事性很强,现在更加侧重与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表述。

在池莉的新世纪的小说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女性主人公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有时候甚至一部小说就是关于一个女人的,男性成为了一个对立面的陪衬物,例如:《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所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站在女性的视角之下看问题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不再仅仅是为物质生存的琐事挣扎,更多的是为着自己的精神生存和精神尊严而奋斗着。在对社会两性关系的表现中,重点表现当代女性的不断成长和对自身追求的深刻思考。

长篇小说《所以》,就能反映出作者创作中的这一变化。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知识女性叶紫在近40年的政治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追求生命和生存尊严,最终完成自己内心追寻和探究过程的凄美故事。在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每一次都是伤痕累累的离开。三次失败的婚姻,伴随着不断的沮丧、失落,叶紫疲惫地纠缠于与社会、家庭,与亲情、爱情,与亲人、男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要说至情至性的叶紫有什么不对,那就是她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自己内心的追寻。三次失败的婚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叶紫已经变得多么成熟完全不同于那个当时还是学生的自己。她终究是没有寻找到自己的爱情,但是她却是一个为自己的尊严而不断斗争的勇士。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作者笔下的男性世界是丑陋的:这里有背弃、有、有对女人的绝对霸权思想、有对家庭和妻子的不忠、有对家庭和妻子的不负责。

小说对叶紫,也是对新世纪的女性进行了一次由外到内的深层剖析,探索女性的心灵世界:是什么让女性成长,女人到底要什么?池莉曾经说过“女性总是这么单纯和轻信,总是这么感性和认真,太容易受到损害了。女性永远都在寻找真爱,而真爱实在过于稀少,这是生活本身所存在的沉重问题。这个问题的永恒性与无解性,注定了它的辛酸和凄美”①,小说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追求爱情路上的痛苦和磨难使女性成长,变得成熟;女人离不开爱情,需要被爱,也因此不断受伤,这似乎是女人的宿命。叶紫的爱情遭遇决定和改变了她的心理状态,让她在伤害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不断探索女性的真正幸福是什么,真正的美满婚姻和家庭是什么。

小说最后是以叶紫完全脱离家庭为结局的,她脱离家庭之后并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伤只有欣喜若狂,最后主人公摆脱了世俗对女性的看法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和存在似乎这才是她寻找已久的东西。“一个全新的家,真好!一个光明正大没有的家,真是干净堂皇!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仿佛是一个摆脱囚牢的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的从这一天起她的精神获得了不一般的解放。小说中的叶紫从学校踏入社会创建婚姻家庭到摆脱婚姻,由学生变成妻子到最后一个人的独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的大半人生历程。叶紫在她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的成长,在面对一个个两性问题的时候她始终抱定自己的人生态度:那就是毫不妥协永不屈服。即使到最后叶紫都没有成功的获得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她在不断的尝试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要求――真爱,虽然偶尔也有松懈,但是她马上就会醒悟过来。最后仿佛看透了一般的突然醒悟,让她毫不犹豫的从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

二、社会审视的加深

社会时机的转变蕴涵着巨大的时间价值,生存环境与氛围的变动势必导致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的异变,重塑人格特征。往昔纯真岁月里的“爱情”婚姻突然变得脆弱,在权利和金钱至上的社会规则面前不堪一击。敏锐的池莉开始潜入生活底渊,用丑的滤镜滤视这变幻莫测的男女世界。同时“池莉小说通过展示文化冲突,谨慎地审视传统文化。”②

小说《有了你就喊》按照池莉书中开篇的说法,这是印在七十年代美国大兵火柴盒上的一句格言,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卞容大,在其一生中的这种追求和向往的实现却显得如此艰辛。其实全篇就是写一个备受压抑的窝囊的阳刚男人卞容大,因为他一直都没有活出自我一直活着世俗的看法当中,直到小说的最后他似乎才有所觉悟所以他要远行,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寻找自己。从一开始,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便是父亲关于一个阳刚儿子的期冀,从这个饱含深意的名字里,却隐隐预示出他命运的里的劫数。幼年成长的寂寞,母爱的缺失,父爱的严厉,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卞容大从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却又是沉默的。他惯于把所遭遇的痛苦握在左手心,用手心的伤疤来树立起作为一个男人基本的信仰和忍耐。亲情于他而言,是陌生的,而爱情,在阴差阳错之后,步入婚姻殿堂的却不是自己的所爱,但习惯于沉默的卞容大还是接受了生活的安排。接着是儿子,在攻克了流产的堡垒后,卞容大作为男人的一点点骄傲终于得以施展开来,但是却在事业面前被再一次冲击地七零八落。生活的接连打击下,最终孤独地奔向了的圣土渴求超脱。小说简单的讲述了卞容大四十年来的经历,作者通过这段经历给我们展现了社会发展中的很多丑恶面。首先是他们单位上的事我们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单位领导巧立名目,借会议和公务活动之名,空耗国家财政、诓骗企业钱财、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的艰辛和不易:从农村跑到城里的擦鞋女人的艰难生活、卞容大的老父亲退休后困窘的生活处境、畸形肥胖智力低下的妹妹卞婉容的傻笑、被新华书店分流后的黄新蕾的艰难创业等等,无不真实地映射着现实的生活,表现着社会转型期小市民生活的艰辛。再到他失业以后却不敢告诉自己的妻子,这些世俗的看法就能保住他的男子汉的尊严吗?最有讽刺性的是最后主人公似乎看透了这个社会一般,失业多天以后突然找到了一份高薪职业,但是这个职业却是靠自己骗到手的。

小说《有了你就喊》,叙写的是普通的人、普通的事,不美化也不删减,不描画生活的理想而突出生活的本身,不追求表面美感而注重生活的真实,让真实发挥最大的艺术震撼力。真实是池莉的创作追求,池莉在她的创作中不仅表现美,而且努力的审视生活中的丑表现出来。她说:“我有特别的冲动揭示我们自己的疮疤并抚慰我们自己,看似写实,其实是用显微镜放大疮疤。”③对于萎顿、困窘人性状态的透视,对于虚幻爱情的拆穿,对于琐屑、庸常的生活本相的还原,呈现了池莉对被主流意识话语掩饰之下的一种真实的人性的真切的关注与思考。但这种关注与思考却往往被作家遮蔽在庸碌、乏味的生活事象中,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庸碌、乏味的生活事象之中,却蕴含着令人咀嚼不尽的人性意味。

三、人性呼唤的加重

作者从自己的烦恼三部曲到现在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她已经从生活的“表”开始进入人心的“里”。她的小说不再是将生活中的许多琐屑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细微矛盾展现在我们面前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是更加突出了人物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当一些美好品质和当代社会有所冲突的时候,对于那些正在慢慢逝去品质的追求或者固守。

在小说《看麦娘》中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个为生活柴米油盐而劳累的人物了,这里似乎只有一种对自己内心信念的追求。《看麦娘》基本的情节是“我”寻找养女容容的过程。“我”是一个对数字有点敏感、有点迷信的人,在六月二十一号这一天,“我”的女儿容容与“我”失去了联系整整三个月,而此前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因此“我”决意去寻找她,即使影响工作也无所谓。寻找没有结果,但经过这么一个过程之后,“我”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去到精神病院,把这些都告诉住在那儿、患有精神病的容容的生母。作者的叙述常常被一些发散性的回忆打断,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来往中构成了一种池莉以往作品中罕见的审美上的张力。“看麦娘”是小说中的一个带有象征意味的审美意象,这种类似于狗尾巴草的草却翻译成这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本身就抹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这种草是易明莉心灵中神圣的精神家园,是连接易明莉、上官瑞芳这一代和易明莉父亲上一辈的传统精神之根;它是易明莉、上官瑞芳心灵栖息的港湾,也是她们超现实交流的媒介;它象征着易明莉很珍视的精神寄托――童年的天真快乐、小伙伴之间的纯真友谊、对未来的美丽憧憬。现实生活的物欲,挤压、践踏了易明莉们的精神家园,只有“看麦娘”使她们的灵魂有了精神居住地。

作者以“看麦娘”这个形象为题,无论是看麦娘所有的草穗子对于麦地的回护还是易明莉对于女儿的寻找,都是在表明:在现实生活物欲的冲击下我们应该捍卫那些精神家园中的“根”。

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虽然池莉依旧坚持用写实的手法将生活和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些小说无论是对两性关系还是对现实社会的审视都无疑越来越深刻。池莉笔下的人物已经不再只是停留在物质这个“表”的挣扎中,侧重的是对于自身精神的追求和对自己的追求的坚持。在她的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社会物质生活不再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加重了对于人们精神状态的剖析无疑是她新世纪小说变化的主要特征。在对新世纪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别加强女性视角的审视,同时也对社会审视有所加深,关注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并对这些冲击进行思考,最后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呼吁人性的回归。

注释:

①池莉.所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②李明清.深刻化:新世纪池莉小说创作的走向[J].孝感学院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③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J].小说评,2003(01).

上一篇:发现最棒的自己 下一篇:以社会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