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乌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时间:2022-10-30 12:03:08

赛罕乌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为1004平方公里,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2001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北京古北口承德(走辅路)锦山赤峰大板。

地方特产:黄花菜、蕨菜、牛肉干、鹿肉干。

旅游资源: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处在草原向森林、东亚阔叶林及大兴安岭温寒针叶林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带,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造就了赛罕乌拉独特多样的动植物区系,成为连接各大动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在保护区茂密的森林里,发育了众多河流湿地,大天鹅、小天鹅、黑鹳、蓑羽鹤、鸳鸯、鸿雁等栖息于此。在草原和密林中还有金雕、鸟雕、大鸨、黑琴鸡、环颈雉等珍禽。此外,这里还保存了中国最大的野生斑羚种群和东北马鹿种群。

在幽静深邃的密林里,雄壮的公鹿欢声高歌,狍子欢快地在林中穿梭,斑羚矫健地表演着攀岩绝技,野狼在自己的地盘上巡视,猞猁也留下了一串串神秘的脚印;春天伊始,野猪开始了辛勤耕作,将沟谷湿地重新翻整一遍……

赛罕乌拉山上有众多冰川遗迹:壮观的冰长城、气势汹涌的冰石河、变幻莫测的U形谷、瑰丽的冰石臼。

赛罕乌拉早在史前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神秘的岩画。这里还是契丹族的故土和发祥地。保护区全境原是辽代契丹皇家狩猎场。位于大兴安岭主干的庆云山下有一座葬着圣宗、兴宗和道宗的辽王朝中兴时期的皇家陵园建筑群。陵园方圆5公里,工程浩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皇陵之一。在赛罕乌拉山南麓、怀州城北6华里的一个袋状山谷之中,有内陵区和外陵区组成的大型陵园,埋葬着辽太宗和辽穆宗。这里三面群山怀抱,山谷内云遮雾障,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宛如人间仙境。

此外,赛罕乌拉山还是蒙古族的圣山。过去,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蒙古族王爷都要在这里亲自主持敖包祭祀活动,周边的牧民也都长途跋涉来参加。如今赛罕乌拉山的敖包祭祀活动依旧进行,巴林右旗及周边巴林左旗、西乌旗、东乌旗的牧民都会前来祭祀。

挑战与建议:目前,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经费严重不足。保护区现有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共有260多人,只有8个政法编制(派出所),8个全额事业编制,其他的都是自收自支编制,自收自支都是靠保护区自己解决工资。保护区现有收入主要是每年度的国家公益林补助资金,这笔资金大部分用于人员工资性支出,而用于保护、宣教及科研的经费有限,造成保护力度不够,外界对保护区内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不甚知晓的局面。

我们建议,各相关主管部门能进行专题调研,帮助保护区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保护事业之中。

上一篇:“寻利型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歧途 下一篇:黄河首曲湿地缘何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