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消费者强调信号兼容性

时间:2022-10-30 11:14:18

八成消费者强调信号兼容性

虽然液晶面板行业振荡不断,但液晶电视却并未受到上游产业链影响。目前来看,CRT电视面临重重压力,市场逐渐萎缩。继去年业内传出“CRT退市论”一年之后,用户对电视机的选择是否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是否还会为CRT埋单?

CRT需求行业化集中

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近期对10家液晶电视渠道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渠道商对CRT电视的前景并不看好。80%的渠道商认为CRT电视将逐渐退出市场,仅有20%的渠道商对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在与液晶电视的竞争中,CRT电视并未做到力挽狂澜,已不再是渠道商关注焦点,处境堪忧。

在对液晶电视销量占渠道商总销量比例的调查中,全部渠道商的销量比例均在四成或四成以上。其中,销量比例为四成、五成的渠道商均为10%,销量比例达到六成的为30%,七成、八成、九成、九五成的也分别达到10%,另有10%的渠道商尚未详细统计销量比例。

10家渠道商对市场上的主流液晶电视尺寸的看法不尽相同。调查数据(复选)显示,认为目前主流尺寸为37英寸的渠道商占到50%,选择30英寸及以下的为20%,选择32英寸的也为20%,选择40英寸的为30%,选择42英寸或以上的占10%。

品牌仍为首要关注

与厂商相比,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态度更为狂热。根据中国计算机报调查中心对40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的调查,在未来购买电视机的选择倾向中,高达97.5%的消费者表示将选择液晶电视,仅有2.5%的消费者表示将考虑CRT电视。液晶电视遥遥领先、炙手可热。

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青睐已经毋庸置疑。那么,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首先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54%的消费者表示品牌是首要关注对象,18%的调查对象最关注其是否高清,8%首先考虑价格,5%首先考虑信号是否兼容,而优先考虑尺寸、外观、接口完备情况、质量、综合性能等因素的消费者分别占3%,尚没有消费者表示优先考虑液晶电视的可录制功能。对品牌的关注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价格等退居次要位置。由此可见,厂商在品牌上多下工夫比价格战促销更为有效。

目前,液晶电视主流品牌竞争仍十分激烈。对消费者未来购买液晶电视的首选品牌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日系品牌索尼,关注比例为26%,紧随其后的为长虹,关注比例达到16%;选择关注海信及TCL的消费者皆为10%;选择东芝、松下的分别为8%;海尔、夏普分别为5%;选择LG、创维、康佳的均为3%;另有3%的消费者不确定将选择何种品牌。从上述结果来看,索尼虽然领先,但优势并不明显,群雄割据的局面仍将延续。

八成用户强调信号兼容性

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的首选尺寸目前仍比较分散。与渠道商的看法相似,选择37英寸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但也仅占25%;其次为选择32英寸和40英寸的分别占21%;选择42英寸的占15%,30英寸及以下的占10%,选择42英寸以上(不含42英寸)的比例最低,仅为8%。

在信号兼容性的关注度调查中,80%的消费者认为兼容性非常重要,仅有10%认为并不重要,另有10%未对其重要性作出明确表示。尽管液晶电视的可录制性能并非消费者的购买首选考虑因素,但是,其重要性仍不可忽视。根据调查,56%的消费者愿为这一功能埋单,另外44%的消费者则对这一功能缺乏兴趣。

上一篇:不需自助式 应是流程式 下一篇:反病毒 的未来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