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游戏创编新探

时间:2022-10-30 09:04:25

小学体育课游戏创编新探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具备认识自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所需的全面素质。它对各学科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教法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各学科的相对独立向着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单一化向着多样化发展。小学各学科在教学的内容、组织、教法上各具特色,但各学科知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在体育课的游戏中有效地搭配其他学科知识,使游戏既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又为其他学科服务,这无疑为现代体育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体育课游戏创编的指导思想

1.体育课对小学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吸引力

体育课无疑是学生参与身体活动最多的学科。小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鲍比迪波特指出:“在学习方面,你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正是要牢牢掌握孩子的天性,利用学生对体育课的这一特殊情结,通过有机的结合,把其他学科知识充分融入体育课中。游戏是实现这一有机结合的最佳手段。

2.游戏的特点

体育本就是一种来自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跑、跳、攀爬、平衡、对抗和各种表现动作等)、比赛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守纪律、乐观、创新等优良品质。

3.在游戏中搭配其他学科知识的优点

搭配后的游戏特点是在活动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活动是儿童时期发展智力的最有效方式。皮亚杰认为,人对客体认识的发生起点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唯一可能的连接点——活动,活动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搭配后的游戏最大的优点就是使搭配知识具有强烈的直观效果,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它更具体化、形象化,使一些原本显得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知识易于掌握、

印象加深。同时,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师在组织教法的多样化上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寓教于乐,让教学质量水涨船高。

二、创编游戏的指导思想

1.不能放弃体育的主体地位

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基本任务而展开,在游戏中搭配其他学科知识只是一种教学设计,其首要任务是锻炼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因此,游戏的创编不能放弃体育的主体地位。

2.游戏的创编思路

在游戏中搭配其他学科知识必须熟悉游戏创编程序(如任务、

规则等),通过矛盾的分析,运用游戏的创编方法(如模式法、移植法等),修改、提炼而成。在游戏中搭配其他学科知识的重点就是寻找“嫁接点”,即体育与其他学科在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在全国十城市第十六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游戏设计。如:成都通江县庆丰街小学王刚的观摩课中,利用游戏

“祖国在我们心中”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学习了地理知

识、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等。下面以青岛陵县路小学教师苟骞诗的观摩课教学设计为例,对其中的游戏部分进行思路分析。游戏任务:初步掌握30米快跑的正确姿势。快跑所带来的相关现象之一:由速度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与相关现象有联系的知识之一:《自然》中与风有关的自然常识。嫁接点:空气流动与风。寻找到嫁接点后,就找到了“钥匙”,可以运用创编法进行游戏设计,本课的游戏设计非常有趣:将整张纸置于胸前,向前奔跑,看谁的报纸不掉落。然后将报纸对折、再对折以加大难度。再将游戏规则、要求等内容填充进去。一个优秀的体育课游戏设计宣告完成。该游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传授了自然课知识,还可以借题发挥,介绍一些物理方面的力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锻炼中获得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3.搭配知识的选择

凡是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切知识都属于选择范围,但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充分估计该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忌好高骛远。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切入搭配内容的时机,善于利用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做到切入时机恰到好处,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讲解应简洁明了,力求画龙点睛,忌讳拖沓。

3.教学组织得当,结构严谨,安排合理。

四、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2.具有体育教师必备的理论基础,才能把准方向,有原则可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3.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熟悉各科教材,在进行内容搭配时才能得心应手,传授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接受更全面的教育。

4.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体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张志勇.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郑定明.彭开琼.体育游戏创编十法.中国学校体育,20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下一篇:浅谈先学后教对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