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误区大盘点

时间:2022-10-30 07:12:38

糖尿病饮食误区大盘点

众所周知,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五大治疗措施之一,是综合治疗的重要基础。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促进胰岛功能恢复,轻症患者往往通过饮食治疗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即便使用药物治疗,也需要配合饮食控制。换句话说,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也不管病情轻重如何,都必须坚持饮食治疗。但是,饮食治疗要讲究科学,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在这方面步入误区。

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饮食疗法就是适当地限制总的热量摄入,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比例平衡。而绝非忍饥挨饿或严重偏食。由于进食过少,营养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感染;饥饿时蛋白质、脂肪大量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另外,人在过度饥饿时,糖元分解及糖异生增加,会出现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导致血糖的波动,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粗粮含糖少,多吃也无妨

事实上,就碳水化合物含量而言,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等主食相差无几,大体在75%~80%之间。但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人同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差异。如进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为血糖;而食用同量的面粉,则90%变成血糖,即两者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此外,粗加工的面粉含糖量低(约60%),其“血糖指数”也低。目前,市场上的“糖尿病食品”很多是由这类面粉制成的。基于上述原因,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而通常情况下,粗、细粮搭配。但无论粗粮、细粮,均应依糖尿病饮食处方而定,粗粮也不能多吃。

水果含糖多,一点不能吃

查出糖尿病之后,很多病友对水果“敬而远之”,不敢问津。其实有些水果含糖量比较低(如苹果、梨含糖10%~14%,西瓜含糖4%),而且主要是“果糖”,少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是太大,关键是要适量。对于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升的病友来说,每日可以吃1个苹果或梨,但要放在两餐之间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言之,就是要少吃些主食。

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甜”

这对喜欢吃甜的病人来讲,的确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其实甜的东西不局限于蔗糖,还有许多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可供选择,如甜叶菊苷、木糖醇、果糖、阿斯巴甜糖、糖精等等,热量不高,糖尿病均可适当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无糖月饼”、“无糖酸奶”多以木糖醇作为甜味剂,既可增加食品的甜度,又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不过这类食品还是以面粉为原料做成的,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而随意吃。

限制主食,不限制副食

主食(米、面等)固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鸡、鸭、鱼、肉、蛋、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1克碳水化合物产16.75千焦(4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也产16.75千焦(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要产37.68千焦(9千卡)热量。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副食吃得太多,也会升高血糖。而且,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肥胖,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100克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可产生相当于200克主食所产的热量。假如每天吃20粒花生米,那么,炒菜时就无需放油!因此,坚果类的零食不能随便吃。有些病人尽管主食吃得很少,但血糖总控制不好,就是因为副食吃得太多。

愿意喝稀饭

研究发现,用等量大米做成的干饭和稀饭对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有不同的影响。煮烂的稀饭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胃排空时间比较短,升血糖的速度较快。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慢。糖尿病病人早餐后、午餐前是一天中较难控制血糖的时段,如果能坚持早餐吃干饭,将有助于这段时间血糖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全天血糖的控制。所以,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病友应改变喝稀饭的习惯。

豆制品多吃不限

豆类当中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适量地进食豆制品(豆浆、豆腐等)确实对健康有益。豆制品虽不含糖,但却可以转化为糖,只是转化速度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进食过量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者,蛋白质摄入过多,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积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因此要适当限制,并以优质动物蛋白(如鱼、虾、禽、瘦肉等)为主。

糖尿病病人应限水

多饮、多尿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有些糖尿病病人刻意限制饮水,以图减轻糖尿病的上述症状,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小便量明显增多,同时,血浆渗透压增高,又可刺激口渴中枢,增加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之不足,因此,“口渴、多饮”是糖尿病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故糖尿病病人不宜限水,否则,会导致病人脱水、血黏度增高、大大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上一篇:保持心理健康系列谈(二十九)心理因素影响药物... 下一篇:冠心病病人要防急性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