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问:开启批判性思维的大门

时间:2022-10-30 07:08:39

循循善问:开启批判性思维的大门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的重要组成形式,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应该是培养会思维的人。《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思维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语文课堂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阵地,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地训练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中,教师是问题的主导者和设计者,由问导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有效追问中学生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良性互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海默特曾说过,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问题到学,给学生多些思考的时间。在不断发现、猜想、论证、分析、归纳中动态展开思维。从教师角度说,只有在平时有意设问,多做训练,才能激活思维系统,增强思维空间的兼容性,在思维的交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批判性的思维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规定性阅读中进行探究性的设置

设置探究性问题是“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只有当自身的内部认知结构和新知识相吻合时候才完成了学习。问题就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桥梁。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有艺术性,它首先不能脱离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和学生知识经验相关联的内容才能调动各位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旧知向新知去迁移。其次,教师在提问时切口要小,不要大而空。太大太空学生在探究时候会无从下手。学生在思考时没有抓手,往往会胡乱回答一气。最后,问题要有探讨的价值,不能为了探究而设置一个探究形式,一定要能紧扣文本又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例如,学完苏轼专题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卜算子》《西江月》《定风波》《浣溪沙》等篇目来探究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这四首诗歌创作的时间是从1080年至1083年,能够代表性地反映苏轼的思想情感。只有品其诗文,才能悟其为人。苏轼由前期的失意自伤到中期的随遇而安、洒脱旷达再到后期的乐观豪迈、积极向上。只有走进诗歌,才能走进苏轼。在阅读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对信息不断地筛选、调整、建构、吸收。良好的质疑探究的习惯必将会增强思维的深刻和批判性。

二、在比较性阅读中进行差异性的思辨

比较阅读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比较中求同或求异,获得新的思维的视角,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地调动思维的兴奋点,用已知唤起学生的新知,在同和异中发生知识的迁移。比较阅读问题的设置,无论是求同还是求异关键要找好对比点。对比点可以就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探寻在不同时期作家的风格,例如李清照早年《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晚年《声声慢》(寻寻觅觅),三个时期的作品打上了生活的烙印。少女时代的欢快,时代的寂寞,嫠妇时代的凄苦。这三首诗歌是李清照各阶段生活的典型展示,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体味到生活的变故给李清照带来的精神和命运上的影响。对比点也可以就内容本身来探究,如《采莲曲》中,王昌龄和白居易两首诗中的采莲女有何异同?学生比较发现,采莲女都是很勤劳,王诗中的少女充满了青春活力,白诗中采莲女害羞、情感真挚。也可以就表现手法来提问,例如贾平凹《画人记》中,邢庆仁、谭宗林、马河生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为写人,如果用同一种模式写,读来不令人生厌。作者采用一人一式的方法,写邢庆仁,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谭宗林,正面描写为主,辅以侧面描写和议论;马河生则用了书信的格式,以第二人称来叙写。三种写法打破了呆板之感,富于变化。还有其它的角度,譬如语言风格、立意、选材、情感等等方面。在比较中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对比、概括,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在求同和求异的思考中强化了思维的缜密性,思维的纵向和横向都得到了训练。

三、在常规性阅读中进行假设性的推理

能够进行假设性的推理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能力。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猜想、概括、推断,根据过程得出一个合理性的结论。例如在学习《品质》一文,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假如格斯拉没有死去,请你回到那个时代,替他出谋划策。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按照了主观意愿提出了无数条解决的措施:打广告,注重质量也要注重数量,加入机器生产,和大企业合作等等。但是同学提出的每一条措施都能在文本中找出根据被反驳掉,这种假设性的推理根本不成立。在辩驳的过程中学生明确格斯拉是不会接受的,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鞋匠,他也会像朱自清、伯夷一样,还有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坚持自己的道义,他还会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理想的,有自己行事的原则。“品质”不仅是靴子的品质,更是做人的品质。立足于文本,服务于主旨,学生运用逻辑的知识在假设、分析、争论、推断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强化和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假设性推理的思维训练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在定论性阅读中进行求异性的解读

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师在循循善诱后终于得出标准答案,教师大松一口气的课堂情景。问题抛出后只会追求统一答案,教师的话语成为解决问题的圣旨,标准化的答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能够畅所欲言,学生不敢说、不敢讲,长此以往,学生养成惰性的思维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面对问题,学生没有思考,没有怀疑,没有创新,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就无从谈起。阅读是充满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面对统一的答案,权威的解读不要持有完全信奉的态度,面对现成的结论持有怀疑的态度,反思的精神,进而求异,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事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中,教师提问:课本选自《巴黎圣母院》第6卷第4章,诗人陈敬容翻译的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你觉得是否恰当?其他翻译版本的标题有:“一滴眼泪报一滴水”、“为一滴水而流出一滴眼泪”、“一滴水,一滴泪”,也有人认为课本拟题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更恰当。请问你认为哪个标题与本文更贴切,请阐述理由。若请你拟个标题,你会怎么拟呢?在学生的脑海中,教材固定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是权威,一个示范性的样本,而本文标题的不同译法让学生一下子有了原来教材是人为编写的,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很快学生思维发散开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刺激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质疑、评价就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它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智力上的技能,求异性的解读让学生体味到了思考的快乐。

五、在有限性阅读中进行开放性的延伸

新的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紧密相联,课堂和生活紧密相联,吃透课本知识,强化课堂内外联系,能以旧的认知勾连新的认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进行语文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看待问题将变得更加的客观与理性,能对事物做出一个客观而又中肯的评价。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学生以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来进行语文学习,思维必然会变得灵活与缜密,这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说书人》一文,教师问道:说书人的死去也代表着传统的文化的消逝,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式微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很快激起了学生发言的欲望,儒学、茶道、昆曲、京剧、端午节等等都是近来社会上争议的热点,学生讨论认为,作为个体来讲,了解传统的文化,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个人的修养,从民族来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传统的文化要赋予它时代的内涵,走进我们的生活。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更会有生命力。语文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课堂改革必将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样的开放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挖掘潜能,开拓创新。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转变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火种,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思维的活跃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问题成为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因素,这是开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以问开启批判性思维,以批判性思维导引人文素养的提升,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

吴艳辉,教师,现居江苏海州。

上一篇: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形态的构建 下一篇:语文课堂以读促写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