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因素的美学分析

时间:2022-10-30 06:25:06

莫扎特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因素的美学分析

摘要: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钢琴协奏曲是最富特色的,他后期所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特性,而最明白显示着这样倾向的,正是钢琴协奏曲。本文选取后期创作中较为代表的《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号第一乐章,从其音乐形态的分析来探寻莫扎特作品中的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因素,尤其浪漫主义因素的美学原则。

关键词:莫扎特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 浪漫主义因素 美学原则

一、前言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来自意大利文concertare,最初应用于声乐作品――合唱中,指“连在一起”、“联合”。后来,随着乐器的发展与改进,乐队规模不断扩大,器乐作品的地位不断提高,“协奏曲”一词又被用于器乐体裁的演奏中,用来指独奏者或独奏组与乐队之间的那种对比关系,这样“协奏曲”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均衡”、“统一”和“对抗”、“竞争”。

音乐史上对协奏曲贡献最大,奠定协奏曲古典范式的作曲家就是被后人称为“乐圣”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继承前人创作模式的基础上使独奏与乐队关系愈加紧密,与以往协奏曲不同的是莫扎特的作品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内部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将第一乐章确定为“双呈示部”;二是在结束部分增加华彩乐段。

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所有作品中最富有特色的。他一生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作于1785年,是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创作的作品,也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二、作品结构形态分析

1.双呈示部

J・C・巴赫的独奏协奏曲保留了巴洛克时期的利都奈罗结构的各要素,并采用了主题在调性与材料间的对比并置与变化统一手法,预示了奏鸣曲式的主要原则,而莫扎特受其创作技法的影响,继承并使之更为明确、突显。

第一乐队呈示部长达74小节,更接近于一部交响曲的性质或歌剧的交响序曲。作品由弦乐进行主题陈述,主题的头两个小节是一个将贯彻整个乐章始终的强劲有力的动机,以C大调主三和弦为基础拉开,并在这个乐章中占支配地位。小号与打击乐作为背景,加强了作品节奏的表现,其他乐器也从不同角度为主旋律润色。

主题的第二次呈示以钢琴独奏形式再现,作品仍然保持了巴洛克协奏曲的两个重要对比手段:音量、音色的对比与主题的对比。第二呈式部较之第一呈式部有所增加并扩大,主题发展更为细致。除主、副主题外,还插入了不少精彩片段作为辅助,主部主题及这些辅助主题,都“由华丽、辉煌的钢琴音调穿针引线,把他们编织成一个完美的音响整体”[1],两个主题的调性则按照奏鸣曲式的规格分布。

2.展开部及结束部

展开部在e小调以崭新的乐思开始,由乐队与钢琴共同担任,但自始至终都在炫耀熟练的钢琴技巧,这段旋律也被人们称为极富浪漫色彩的旋律。“该乐章展开部中虽包含通常所具有的紧张性,诸如调性变换、模进、切分节奏、流动的和声以及钢琴上快速的16分音符,但它们都保持着旋律性的特点”[1]。

随着主题的发展、裂变,音乐自然的进入再现部,它略去了一些转调性的材料,并回忆了在全奏以后未出现的其他乐思,最后乐队停留在终止四六和弦上,在一段自由驰骋、即兴性较强的华彩乐段后主题以部分再现形式结束全曲。这一乐章的结束部分,管乐与弦乐仿佛剧中的两个角色悄悄退出了舞台一般,氛围庄严,然后落幕。

三个部分的尾奏都由乐队担任,作品和声简洁、调性清晰、节奏鲜明,具有鲜明的主调音乐特征。

3.华彩乐段

“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同歌剧咏叹调的“华彩乐段”一样,是终止式前的一种即兴表演技法,是协奏曲的顶点与高潮,是留给演奏家炫耀技巧和发挥天才的精彩一刻,最终目的是把乐曲推向高潮,在乐队的全奏中获得轰然的音乐效果与艺术感染力”。[2]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1785年3月10日在维也纳格鲁克剧院首演,由莫扎特本人亲自弹奏了绚丽的华彩乐段,首演极其成功。当时的莫扎特生活状况及其贫困,但这首乐曲在情绪上却脱离了现实,重拾起明朗的心情,尤其华彩乐段的运用,明快、欢娱,充分体现出莫扎特开朗的个性与宽厚的胸怀。

三、作品中蕴含的美学原则

1.古典主义音乐的美学原则

古典音乐作品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是:对立、统一;平衡、节制。优美、典雅、清晰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共同点。而处于古典主义时期的K467充分体现着这一原则:

乐曲的结构 莫扎特采用了奏鸣曲式,在调性上以主调织体为主,完全按照奏鸣曲式的规格分布,曲式结构清晰匀称,保留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互相对比竞争风格特征,用所谓的“双呈示部”方式将它们体现出来,这样就更加反映出奏鸣曲式所体现的两主体之间的矛盾、对比、冲突、统一。

和声与音乐情感 他的和声运用简练,多采用T――D的进行;旋律注重乐曲的哲理性,抒情中虽也带有情感的冲动,但却永远不会失去控制,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节奏。明晰、高尚、平衡、节制是古典音乐永恒的共同点。

配器 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钢琴的性能与技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乐队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升到与独奏平等的地位,而不再只是伴奏的角色。独奏乐器钢琴与乐队浑然成为一体,二者共同塑造音乐形象,达到高度的完整统一与平衡。

2.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原则

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应该说是情感论音乐美学观念发展的一个高峰。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音乐体裁形式的发展。随着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之间关系的逐渐密切,就连原有的纯器乐作品都加上了标题,音乐表达情感的可能性就随之愈来愈明晰。莫扎特的K467创作于1785年,此时正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的前期,也正是音乐美学史上先后经历了“喜歌剧之争”、“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时期。莫扎特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坚守古典主义创作美学原则的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影响,并体现在其作品中。以K467为例:作品添加更多乐思(辅助主题)并以此传达无拘无束的思想情感,节制中凸现细节即个人内心的感情,为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不再单纯注重技巧,而是更加关注与乐队紧密结合,进而获得思想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华彩乐段在发挥演奏者技巧的同时,更加侧重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乐队编制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各种弦乐器与管乐器的交替对比,增加了乐曲的色彩,使乐曲情感更加丰富;配器上注意发挥铜管乐器的作用,加强乐曲力度的变化。

四、莫扎特作品中浪漫主义因素形成的美学分析

莫扎特自小就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这得益于他父母的遗传及其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老莫扎特从莫扎特小时候就一再的告诫他,不让“技巧”妨碍“思想”,这影响了他的音乐创作全过程。在这个充满变革和精神解放的时代,作曲家的思想、情感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不断产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不断产生新的创作要求、不断谋求新的音乐语汇来表达其内在社会性情感,莫扎特也不例外,越到后期的作品个人情感的分量就越重。在他的创作早期,由于受到J・S・巴赫等那一时期的作曲家的影响较深,作品中依稀可见模仿的痕迹,大多充满了温和的美,充满了沉思遐想,青年时代的协奏曲作品则清新、明丽而鲜亮;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加,作品在技法与内容上有了更深的层次。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启蒙运动对音乐家思想影响的加深,形成越来越强烈的自由意识,这一点在莫扎特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1781年,莫扎特断绝了与主教之间的关系,独自定居维也纳。在这以后的十年里,“贫穷”真正的与莫扎特结缘了。艰苦的生活境遇启发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平等意识。这种意识也同样体现在了音乐的创作中――乐队部分在数量及种类上都得到增加,并且在协奏曲中也占有了与主奏乐器同等重要的地位。1785年他以十分热诚的态度参加了当时活跃在欧洲各国的、带有启蒙主义性质的秘密团体――“共济会”。“共济会”宣扬对人类要有神秘而狂热的爱,莫扎特在1785年加入这个组织以后就完全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仍不愿将这种爱倾注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这种态度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它音乐创作上的转折点。接下来的生活更加的贫困,面对现实的演变,阅历的增加,内心的情感也变得强烈与动荡不安。在他晚期的几首协奏曲中,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力量显而易见,“莫扎特的创作越往后,越到晚期,他反抗自我、反抗世界和自我挣扎的成分就越多,境界就越高,震撼我们心灵的力量也越大”。[3]

当时音乐的欣赏者渐渐由贵族阶层转向了广大市民阶层,他的创作已适应当时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具有个性的风格开始注入进来,并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将创作推向顶峰。其作品风格一般表现为优美、热情和秀丽,而贵族式的典雅之风也依稀可见,但一些比较激越、忧郁的作品已经有了很强的戏剧性和情感宣泄的内心爆发力。“他的伟大在于只用最简洁的音符和音乐手法,表现最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经历,看起来热情开朗、纯朴真挚的音乐,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因此,莫扎特的音乐被誉为‘含着眼泪的微笑’。”[4]

早期浪漫主义阵营把莫扎特看作浪漫主义的鼻祖和积极的奉行者,说他是情感与无限想象力的代表。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但他没有一味的只去模仿、继承,在创作的过程中发展、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融入了自己的个性、时代的特点,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引领音乐朝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次.莫扎特:古典音乐大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宁伟杰.浅析18世纪钢琴协奏曲中的“利都奈罗”.成都:乐府新声,2003(3).

[3]卞莹.从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看他的创作风格.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王冰,徐杰.论“启蒙运动”对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的影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5).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学院师范分院

上一篇: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下一篇: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审视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