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3414”田间肥料试验研究

时间:2022-10-30 06:22:33

大姜“3414”田间肥料试验研究

摘 要:为推进出安丘大姜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试验及结果分析,建立了安丘大姜肥料效应函数模型,获得了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及其比例,并提出了安丘大姜合理的施肥建议。

关键词:大姜;肥料试验;施肥量;施肥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69-02

1 试验目的

确定安丘大姜的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建立新的栽培模式下的安丘大姜施肥指导体系,提出合理施肥建议,促进安丘大姜产业健康发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安丘市凌河镇山后屯村,试验地为轻壤表均质洪积物淋溶褐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水浇条件良好。试前取耕层土壤化验,结果如下:有机质24.1‰、全N0.968%、速效氮165.6mg/kg、速效磷124.8mg/kg、速效钾212.5mg/kg,pH值6.9。

2.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供供作物品种:安丘大姜。

2.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即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4水平为:(1)0水平,指不施肥;(2)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3)1水平,施肥量为2水平的0.5倍;(4)3水平,施肥量为2水平的1.5倍。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小区面积30m2,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各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2.4 试验方法 肥料施用分5次进行:基施总用肥量的25%,在大姜2~3芽时追施总用肥量的10%,再隔20d左右追施总用肥量的10%;立秋前后培土时再追总用肥量的40%,在第3次追肥再隔20d左右追第4次肥,施肥量为总用肥量的15%。除小区肥料用量不同外,其它浇水、打药管理措施均匀一致,均按当地丰产栽培措施进行。试验实施时间:2015年3―11月。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的生育性状比较 在大姜生育期进行考察,收获前观测大姜的株高、茎粗、株苗数、苗重等生育性状,按各小区单独收获大姜、称重,按85%折算理论产量,生育性状及产量结果见表2。从生育期考察情况看,大姜前期(三股杈前)各处理生育性状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大姜前期主要依靠姜田养分和姜母养分供应;中后期各处理差异逐渐显现,处理1、2姜苗分枝少、株高矮、叶色黄,处理6、7、10、11等植株整体长势较好,苗重也略高。

3.2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分析 地力贡献率(%)=处理1(无肥区)/处理6(全肥区)=66.7%,缺氮区相对产量=处理2(无氮区)/处理6=81.2%,缺磷区相对产量=处理4(无磷区)/处理6=84.0%,缺钾区相对产量=处理8(无钾区)/处理6=84.8%。供试土壤肥力贡献率为66.7%,说明大姜对地力依赖程度一般,施肥对增产有较大潜力。按照“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缺、50%~75%为缺、75%~85%为中等、85%~95%为丰富、大于95%为极丰富”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分级原则,缺氮区的相对产量为81.2%,土壤供氮能力中等;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4.0%,土壤供磷水平中等;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84.8%,土壤供钾水平中等。

3.3 大姜氮磷钾肥施用量分析 将试验结果用EXCEL2003中的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求得回归系数。其中纯N按4.0元/kg、P2O5按5元/kg、K2O按7元/kg,大姜按3.0元/kg计算,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分析确定氮、磷、钾肥最施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

3.3.1 建立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将试验结果用EXCEL2003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三元二次效应方程:Y=3631.32+17.256X1-0.138X12-19.335X2+0.257X22+13.320X3+0.0221X32+0527X1X2-0.169X1X3+0.0348X2X3 Multiple=0.9654R Square=0.9319

式中:X1为纯氮、X2为P2O5、X3为K2O、Y为产量。

3.3.2 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 根据偏导原理,计算出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该类地力水平下的最大施肥量为:纯N897.15kg/hm2、P2O5296.85kg/hm2、K2O857.1kg/hm2,纯N∶P2O5∶K2O为1∶0.33∶0.96,对应的产量为77 761.5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810.0kg/hm2、P2O5184.5kg/hm2、K2O484.5g/hm2,纯N∶P2O5∶K2O为1∶0.23∶0.60,对应的产量为70 008.0kg/hm2。

3.4 不同施肥处理化肥增产效益分析

3.4.1 氮肥增产效益 在P2O5用量750kg/hm2、K2O用量1 050kg/hm2的施肥水平上,施纯N375kg/hm2时,1kg纯N可增产大姜202.5kg/hm2,施肥效益609.45元/hm2;施纯N 750kg/hm2时,1kg纯N可增产大姜308.85kg/hm2,施肥效益926.4元/hm2;施纯N1 125kg/hm2时,1kg纯N可增产大姜132.6kg/hm2,施肥效益397.95元/h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氮效益先提高,后降低,增施氮肥对大姜的产量提高幅度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产量增加幅度降低。氮肥利用率先高后低。

3.4.2 磷肥增产效益 在纯N用量750kg/hm2、K2O用量1 050kg/hm2的施肥水平上,施P2O5225kg/hm2时,1kg纯P2O5可增产大姜308.55kg/hm2,施肥效益为925.5元/hm2;施P2O5450kg/hm2时,1kg纯P2O5可增产大姜440.4kg/hm2,施肥效益为1 321.2元/hm2;施P2O5675kg/hm2时,1kg纯P2O5增产大姜300.00kg/hm2,施肥效益为900.00元/hm2。3个施磷水平都产生了较高的效益,施磷效益先升后降。

3.4.3 钾肥增产效益 在纯N750kg/hm2、P2O5450kg/hm2的施肥水平上,施K2O525kg/hm2时,1kg纯K2O可增产大姜54.9kg/hm2,施肥效益164.55元/hm2;施纯K2O1 050kg/hm2时,1kg纯K2O可增产大姜178.8kg/hm2,施肥效益536.4元/hm2;施纯K2O1 575kg/hm2时,1kg纯K2O可增产大姜101.4kg/hm2,施肥效益304.35元/hm2。3个施钾水平都产生了效益,但施钾的增产和施肥效益偏低。

4 结论

(1)在大姜三股杈前各处理生育性状差异不明显,中后期各处理差异逐渐显现,处理6、7、10、11等植株整体长势较好,苗重也略高。

(2)本试验地土壤的氮素、磷素、钾素属于中等水平。

(3)氮、磷化肥的增产和施肥效益较高,钾肥的增产和施肥效益较低。

(4)在该地力水平下,大姜的每1hm2最佳纯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810.0kg、184.5kg、484.5kg,纯N∶P2O5∶K2O为1∶0.23∶0.60,对应的产量为70 008.0kg/hm2。

参考文献

[1]张西森,李玉伦,李建伟,等.潍坊出口大葱“3414”肥效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3):60-61.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黄山毛竹雨雪冰冻的危害及恢复技术 下一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下植物学课程建设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