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海底绚烂“霓虹灯”

时间:2022-10-30 06:08:34

珊瑚礁,海底绚烂“霓虹灯”

新年将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霓虹灯照亮了。海底也有它的霓虹灯,而且常年不熄,为生机勃勃的热带海洋平添了娇媚和喜庆,这就是七彩斑斓的珊瑚礁。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珊瑚礁的白化现象正日趋严重。在寒冷的冬天,潜入海底去欣赏一下这美丽而脆弱的“生命霓虹灯”,会让我们对自然和节日有更深的认识。

1 成群结队的花鲈藏匿在珊蝴露头附近,在水流中伺机觅食

斐济

在热带浅海水域,如果光线充足,适宜于珊瑚成长发育,就会在海底形成珊瑚礁。珊瑚这种动物有一副硬岩般的骨骼,骨骼上覆盖着一层肉质外皮,也就是患肉。新一代珊瑚长在上一代旧珊瑚的外甲壳上,年复一年,慢慢形成了珊瑚礁。珊瑚礁每年可以长高1~100厘米,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就形成巨型结构,最终成为地球上最庞大和最古老的生物系统。例如,1250海里长的大量礁就是在500多万年前形成的。(摄影:WWF-Canon/Cat HOLLOWAY)

2 年幼的双带小丑鱼深居简出,躲在富主极光海葵的嘴里

斐济

珊瑚虫和海藻共同形成珊瑚礁,为许多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现成的食物来源。此外,珊瑚礁的洞穴和裂隙也是鱼类产卵孵化和逃避天敌伤害的最佳场所。实际上,珊瑚礁为大约2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这些海洋生物既包括珊瑚虫、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也包括海龟、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些估测数据认为在珊瑚礁内外及附近发现的海洋生物竟然多达200万种。(摄影:WWF-Canon/Cat HOLLOWAY)

3 从6000英尺高处俯瞰珊瑚礁

伯利兹Laughing Bird Caye国家公园

珊瑚礁无法逃避陆地活动的影响。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石油、天然气、工业与城市废物、污水和农用化学品带来的污染,正在损坏许多珊瑚礁。沿海和内陆的工程建设、矿藏掘、森林砍伐和沿岸农耕生产都会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经雨水冲刷涌入河道,最终汇集入海,使珊瑚得不到生存所必需的光线而“窒息”。红树和海草通常都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截留顺流而下的大量多余浞沙,但实际上它们也正在遭受破坏――有的被砍伐用作薪柴,有的被铲除修建海滨浴场或养鱼养虾的池塘。(摄影:WWF-Canon/Anthony B.RATH)

4 杉斑鱼(褐点石斑鱼)

斐济

这种成长缓慢的物种常常成为用鱼又捕鱼者的目标,很容易由于过度捕捞而枯竭。珊瑚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鱼虾,譬如这种杉斑鱼,但现行的多种捕鱼方法却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因而不可持续。例如,使用氰化物捕获的 珊瑚礁鱼类能为亚洲的热带水产市场和饭店增添味鲜肉英的珍馐佳肴,但采用这种方法捕捞时产生的毒气却也会毒死鱼苗和其他海洋动物。炸鱼、水底拖网捕鱼和敲石布网捕鱼(用棍棒敲击珊瑚礁惊鱼入网)等方法也恨常见,都会破坏珊瑚群系。(摄影:WWF-Canon/Cat HOLLOWAY)

5 一群赫勒梭鱼依次游过堡礁通道口

斐济

珊瑚礁是约1/4海洋鱼类的繁殖成长之所,有助于补充鱼群的数量,从而为当地乃至国家和国际捕鱼船队提供收入来源。珊瑚礁孕育生长的鱼类还为成千上万的沿海社区提供食物保障,居民所需的蛋白质几乎完全依靠这些海洋鱼类获得。(摄影:WWF-Canon/cat HOLLOWAY)

6 在莴苣叶珊瑚和蘑菇珊瑚中穿梭嬉戏的海豚

斐济卡塔尔乌省Ono ISI and岛附近

在海洋保护区内,珊瑚繁衍生息,不受诸如炸药捕鱼或过度捕捞等破坏性活动的干扰。由于没有其他压力,珊瑚也更容易从白化状态中康复过来,因此在面对包括全球变暖等各种威胁时有更大的弹性。全球范围内,受保护海洋的范围还不足海洋总面积的1%,而受保护的陆地面积则大约占总面积的13%。为了保护海洋生物,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2020年奋斗目标就是确保10%的海洋面积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摄影:WWF-Canon/cat HOLLOWAY)

上一篇:“从此努力,当不亚于板桥”――郑正名画欣赏 下一篇:上海――创意汹汹:老仓库里弥漫起自由狂欢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