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文化思想内涵

时间:2022-10-30 05:01:19

浅析儒家文化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1.李书婷(1991-),女,河北保定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0级本科生

2.陈方龙(1992-),男,江西宜春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0级本科生

3.张奕敏(1993-),男,江西抚州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0级本科生

摘 要: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产生之日起,时至今天,历经上千年之久,一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由于历时之久或解读误差等原因,致使很多儒家文化思想的本真意义与我们今天了解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对儒家文化思想的真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剖析儒家文化被误解的成分及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官本位;孝

儒家文化的本来意义与我们今天了解到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甚至皆然相悖。本文就儒家文化中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一些思想进行详细解析,阐明其中真伪并分析其被误解后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真内涵

儒家思想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就选取其著作中的一部分进行解析。

第一,《论语・子路》中有这样的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p142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大夫、士不劳而食,庶人则必须靠劳动而生存,这是孔子所处时代的现实情况。但是,孔子在这里所强调和期望的是“君子不器”以及追求“大道”的社会责任,“道”是士的毕生追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p85士之利内存于所学之道,故“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之食存在君子之道中。孟子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3]p124孟子以此论证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士志于道”的理想追求。

第二,儒家主张“尊尊”“亲亲”“长长”,维护“礼治”。子曰:“不知礼,无以立。”[4]p224孟子也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p125,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并期望以此维护社会各阶层秩序。儒家所主张的礼的根本含义为“差异”,也就是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序,各守其礼,最终使社会安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另外,儒家还主张“德治”,其具体含义有两方面,对己来说,意味着治身,可以使人修养心性,修成儒家所期望的君子人格;对过来说,意味着治世,可以使国泰民安,进而实现儒家所期望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对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6]p11,人们则会“有耻且格”[7]p12。孔子认为统治者“为政以德”则会“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p11儒家主张以礼维护社会秩序,以德实现治身治国,则很顺利推出“人治”思想,也就是重视人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由此看来“礼治”与“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侧重教化者本身,是一种圣贤政治。

二、儒家文化被误解

以上这些是儒家思想中关于“道”“人治”的基本内容,但是也许儒家学者在讲这些理论时并没有意识到其理论除了本身的原意之外,还存在着从别的角度去理解的可能。一旦解读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与其原意存在很大差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儒家思想中的这些观念很容易被误解的情况。

第一,关于《论语》中樊迟请学稼的记载以及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言论,后人就产生了不同于孔孟本意的理解。首先是孔子对樊迟学稼的回应,则引起了一些人不同以往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声音则为孔子十分鄙视农业劳动,对学稼学圃的樊须持“小人”的鄙夷态度云云。对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小人”在这里既不是道德有问题的人,也不是指地位低下者,而是指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所以孔子对于樊迟并没有任何人格鄙夷的态度。至于说孔子鄙视农业劳动,更是后人断章取义的解读,农业劳动,本就是一项社会分工的工种,就像吃饭一样,无所谓优劣评判的问题。在这里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更多的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感叹,儒家一向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9]孔子更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具有远见卓识、谋道不谋食、心怀家国天下的仁人志士,而不是钻营雕虫小技不能自拔,君子绝非特为一才一艺而生活,孔子学生子夏将其思想进一步发挥,认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志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0]p213其次,关于孟子论述社会分工的言论,尤其是其关于劳心劳力,治人治于人的划分,特别为后世统治者别有用心的大肆曲解并为己所用,以致很长一段时期孟子此言论成为后世统治者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而孟子本人自然也因此言论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制代言人而昭显于世。其实,劳心者并不一定就是统治者,劳力者也未必就是被统治者,而且治人治于人也未必就带有阶级划分的意味。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当时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孟子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其原意并非论述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

第二,关于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行事准则,提倡以德治国,重视“人治”的情况,儒家希望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化来促进社会的道德化和有序化,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儒家礼的本质含义是差别,强调尊贤有等,尊卑有序,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的等级分化。因此,在儒家企图以礼制来约束所有人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暗含了人生来就不平等的潜在意味。由于儒家对于礼制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而统治者必然会向有利于自己专制统治的方向来理解,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专制权力和所处的统治地位,根据个人意愿制定所谓的“礼制”,再强迫被统治者遵守。而毫无能力与权力的被统治者只能被迫去接受和遵守所谓统治者制定的“礼制”。于是儒家的礼制观念很容易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软工具。不仅如此,儒家主张礼优于法,结果必然使社会缺乏规范性和强制力。孔子十分重视“礼”的社会规范作用,认为礼治比法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其治国思想中寄希望于依靠个人自律,而非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使得礼与法失于偏颇,难以发挥各自的效力。关于儒家的德治思想,不论是其“治身”还是“治世”,修养都是其实现德治理想的主要方法。但是道德是很难用一般的标准来衡量的,这就给专制统治者留下很大的利用空间,无论其道德修养水平如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标榜成为道德模范,要求被统治者无条件地服从其专制统治,这就给广大被统治者造成了很大的欺骗性。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上至君王下至各级官吏,十有八九,欺世盗名,打着安邦保民的幌子达到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使儒家寄希望于依靠统治者个人主观自觉和道德自律来施行仁政,恩泽百姓的圣贤政治难以实现。而且,中国政治中“为政在人”的人治模式,在政治领域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注重人情关系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潜规则。

今天人们所认为的儒家文化与原初儒家思想存在很大差别。很大原因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专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而有意曲解儒家思想的本来意义,使得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人为地改变,给后世以致今日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1] [2][4][6][7][8][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上一篇:从开放性角度审视唐代女性服饰 下一篇:三宅一生服饰设计及其审美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