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30 04:46:04

夏播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夏播花生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是夺取花生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可有助于增产30%~50%。夏播地膜花生,如能达到规范化种植,是实现花生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1 选用良种

花生地膜种植选用良种是实现高产的主要因素。应选用高产、稳产、早熟、商品性能好的中果型白沙果系列品种。

2 种子处理

一是把所用种子中的霉、病、变、烂、破、小粒去掉,以利实现出苗齐、匀、壮;二是把经过精选的种子用杀菌剂进行处理,防止茎腐病和根腐病的发生,特别是在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及连年重茬种植的地块,进行种子杀菌处理尤为重要。近年来用瑞士生产的2.5%适乐时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防治花生茎腐病和根腐效果很好,即适乐时10毫升+清水100克拌种10千克。另外,可根据地下害虫密度,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颗粒杀虫剂防治,以防其危害种子。

3 选地整地

选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容易整碎的地块。整地要精耕细整,达到地平土碎,无明暗垡头和残留茬秆,以防扎破地膜。用悬耕机整地效果较好。

4 合理施肥

根据花生整个生长发育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合理地施足底肥是实现花生高产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测定:每生产100千克花生果,需氮6.8千克,五氧化二磷1.3千克,氧化钾3.8千克。根据花生所需氮肥约60%左右是由自身根瘤菌从空气中固氮供给,以及各种肥料利用率的不同,按每667平方米生产300千克,减少空白产量约100千克计算,每667平方米应施纯氮5.4千克,折尿素8.5千克;因磷肥吸收利用率低,磷应加倍施用为5.2千克,折过磷酸钙40千克;钾为7.6千克,折氧化钾12.5千克。花生生长还需要大量的钙元素,每667平方米要增施白石灰50千克或石膏粉25千克。如每667平方米增施优质杂肥2立方米~3立方米,可把氮、磷、钾分别减少30%左右。施肥方法:一是条施,即把所需肥料的60%随播种机条施,40%撒施在垄下面。二是分层撒施,60%在犁地前撒施,40%撒施在大垡头上。

5 及时覆膜播种

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覆膜播种,有利于保墒提墒,6月10日前必须播种结束。如墒情不足也要抢时覆膜播种,播种后再顺垄沟浇水补墒。播种方法如下:

5.1 应用地膜覆盖机播种

该机集起垄、整畦、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展膜、压膜、膜上筑土带等9项工序为一体。在播种时,播种机行走一要直;二要速度均匀一致;三要防耧孔堵塞;四要播种深度适宜,一般为3厘米;五要防播种机不掩子;六要防膜上不筑土;七要防喷雾器不喷药;八要防整畦不平。

5.2 人工点播

花生种植面积少的农户可采用机械起垄,人工整畦、覆膜、点种。为了提高点播效率和质量标准,可提前加工2~3个辅助点播的木制工具(说明:底板宽10厘米、长100厘米、厚3厘米,打孔齿高6厘米,小头直径2.5厘米,大头直径3厘米。)辅助打孔。打孔、点播(每穴2粒)、浇水、封土,如墒足可不浇水。为提高种子发芽出苗率和提前出苗,所播种子要提前催芽,点播有芽种子。这样可提前5天左右出苗,且可达到一播全苗和壮苗的标准。

6 把握密度

密度合理是使单株结果和群体结果协调发展、提高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用地膜覆盖机播种要在播种前试定密度,即把少量选好的种子倒入播种箱内,手往前转播轮周长为1米时,落种子14粒即可,这样反复试转几次,直至调试到标准为止。

7 及时查膜、破膜、补土、查苗补缺

在播种覆膜后15天内一查地膜有被风刮开的和破烂的要及时封好土,以利保墒提墒;二查膜上筑土被风刮掉的及时补上土;三查机播有漂子的及时盖土;四查膜内幼苗因膜上无土或土因下雨形成结块无出苗能力的要及时破膜,播种出苗期正是天气炎热时期,膜内温度如超过38度以上,连续晴天2个中午时间,膜内幼苗就会被高温和阳光照射灼烧而死亡,但破膜时膜口以能把花生幼苗伸出为度,严防破大口,不利保墒;五查有缺苗断垄现象的要及时进行补缺,因此,在播后3天时,再准备少量的精选种子进行催芽,以备查补缺苗用;六查垄沟内如有排灌不畅的要及时清沟。以上各个环节不可大意,不可不做,否则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8 “三化”技术

即化学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化学调控。“三化”技术是地膜花生获得高产的技术保证措施,特别是在花生种植面积较大、连年重茬种植的地区尤为重要。

8.1 防治病虫害

一是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这些病害在夏邑县每年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造成严重减产。播种前对种子用适乐时进行“包衣”,即要预防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防治叶斑病,地膜花生在下针结果期结合化控喷施多菌灵1~2次即可。二是防虫:首先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5%辛硫磷颗粒3千克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3~4千克或3%呋喃丹颗粒剂3千克,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危害种子;其次是在下针期用上述某一种颗粒剂3~4千克对细土3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每穴3~4克进行丢施,预防当年新生地下害虫危害新结花生果,这次防治非常重要,不可不防;还可在花生生长期间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酌情防治。

8.2 化学除草

一是把花生苗前专用除草剂每667平方米的剂量加清水40~50千克,如机播可随机进行喷施,如是人工覆膜点种的,可在起垄后覆膜前喷施,随后覆膜;二是把每667平方米剂量的花生苗前专用除草剂加拌尿素4~6千克(从施氮肥总量中提出)拌匀制成除草药肥,在播种前均匀撒施地表,随后整畦播种盖膜。以上两种方法都可达到除草的目的。另外在盖膜清沟后,在沟表应喷施1次除草剂,以防沟内杂草。

8.3 化学调控

肥水充足、生长旺盛的花生田在开花末期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加磷酸二氢钾250克,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山东莱阳农学院研制的壮饱安20~30克加清水30~40千克,或用河南农业科学院研制的BN丰优素40毫升加清水30~40千克等,2次稀释后进行叶面均匀喷施,喷后12小时内如遇雨应补喷1次。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花生地上茎矮化、叶片加厚、叶色加深、增强光合作用,把光合有机物输送到地下根部,促使多结果、结饱果,一般可增产15%~20%。

9 浇好关键水,及时排涝水

9.1 浇好关键水

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而定。一般只要足墒播种盖膜或播种盖膜后顺垄浇水补墒的,开花以前不需浇水。开花盛期到荚果膨大中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内,花生上部叶尖缘在早晨如果未吐有水珠,中午叶片有萎蔫现象,且下午5时后又不能恢复正常时,说明膜内土壤严重缺水,根据天气情况要提前顺垄浇水,否则将造成严重减产,因此称其为关键水。浇水严禁大水漫灌。要顺垄沟以20米~30米为一段进行浇水(以防地势不平水漫垄面),浇水至沟深的2/3时最为适宜,使其逐渐向膜内土壤渗透。荚果膨大进入中后期一般不浇水,甚至杜绝浇水。非浇不可时也一定要小水细浇至沟深1/3时即可,这个时期膜内土壤要干湿结合,既要防止无效果出现,又要保证荚果膨大所需水分。

9.2 及时排涝水

地膜花生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都要根据天气情况时刻注意防涝排涝,严禁下大雨期间垄沟内积水漫灌垄面。总之,无论浇水或下雨,水漫垄面是地膜花生实现高产之大忌。因此,要在花生播处覆膜后,及时把腰沟、垄沟、边沟、排水沟、沟沟挖通,达到下大雨、遇涝灾垄沟内不积水,以保证花生根、茎、叶、果的正常生长生育,实现涝灾之年丰产不减产。

10 破膜散墒

在荚果膨大后期至成熟期,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应及时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防止因土壤含水量高而造成落果、烂果和芽果的发生。

11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地膜花生实现增产丰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花生成熟标志:植株长相衰退,茎顶端相对叶片夜间不相合,昼夜平展时,上部叶片颜色变黄(有些品种青棵成熟),多数荚果壳硬化,荚果网纹清晰,内果皮呈黑褐色斑片时要及时收获。

总之,以上夏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11项技术,必须过好4项技术关:选地整地关、覆膜播种关、破膜查苗补缺关、抗旱浇水排涝关;抓好6个技术环节:种子和土壤处理、合理施肥、防治病虫草害、控制旺长、破膜散墒、适时收获。

上一篇:农业部审定通过品种 下一篇:原料市场现松动复合肥后市不乐观